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朝闻天下 >> 农民头条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重金求子”诈骗村何以生存多年

时间:2015年12月24日信息来源:农民互联网综合 【字体:

原标题:“重金求子”诈骗村何以生存多年(新京报)

  当地两个路人尽知、臭名昭著的诈骗村,没有创富的资本,却几乎每家都有小车,楼房建得豪华,当地基层组织又怎会一无所知?农村基层组织与行政管理的放任自流,无疑是一种失职。

  议论风生

  据报道,在江西余干县的石溪村和团林李家村,一对在央企上班、年收入60多万元的夫妻,回家过年是要被父亲呵斥的。在这位父亲眼里,村里小学没毕业的人,一年都能赚100多万,你这大学是白上了。这两个村靠的就是“富婆重金求子”等诈骗手段来赚钱。

  两个村的诈骗团伙,前几天被当地警方一锅端了。那些以为千载难逢遇上了“富婆”,一下子能赚上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上当受骗者,如果见到这些骗子的真身,恐怕要大跌眼镜。所谓富婆,只是一块诱饵罢了。你只要拨通了她们的电话,她们有一整套请君入瓮的骗局让你就范。本来想献身赚钱,结果是钱去人空。

  两个村的村民,骗到钱后买来钢叉、梭镖,配置了防弹头盔的背心、盾牌、土铳等等“武装”,24小时派人巡逻,以对付警方抓捕,其嚣张之势堪比黑社会。然而在2013年就被外地受害者报警、当地警方协助侦破过系列“重金求子”诈骗案的这两个村,竟然能够在法治的鼻子底下,将“重金求子”的骗局玩得越发不可收拾,这实在不是行骗的村民太机智,而是打击的力度太弱。

  都成为臭名昭著的“诈骗村”了,为什么还能愈演愈烈?难道真是村民的几杆土铳、几把钢叉起到了武力威胁作用?显然不是。据办案民警介绍,两个村的“重金求子”诈骗,呈现出职业化、组织化、智能化的特征。意思是,一些村民专职行骗,分工明确,作案空间远程化,不和受害人接触,很难取证。

  因为“很难取证”而让两个“臭名昭著”的诈骗村存活长达数年,眼睁睁看着受害者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这不是一个有作为的姿态。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农村基层组织与行政管理的放任自流,无疑是一种失职。

  从2011年至今,截至这次的突击行动与“综合治理”,余干县共计抓获约360名“重金求子”诈骗嫌疑人,其中约200人来自这两个村。有的团伙一年诈骗几十万,多的达上千万元。当地两个路人尽知、臭名昭著的诈骗村,没有创富的资本,却几乎每家都有小车,楼房建得豪华,当地基层组织又怎会一无所知?

  在这两个诈骗职业化、有组织、有武装、有地盘的村落,基层管理者去哪儿了?为什么要拖到“综合治理”才来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当地基层组织与执法部门,自身对职能与治理的“地盘”的严重失守,是导致两个诈骗村落多年来“固若金汤”的原因。

  两个诈骗村终于“一锅端”了,但是,对于经年失守治理的当地职能部门,显然也需要相关部门摸摸底.

  □刘雪松(媒体人)

原新闻:江西“重金求子”诈骗村:村民以骗不到钱为辱(法制晚报)

 原标题:全家老少上阵江西两村庄 约200人涉嫌诈骗被抓

“重金求子”诈骗村何以生存多年

    警方抓获的嫌疑人

    余干县江埠乡石溪村和洪家嘴乡团林李家村隔着一条信江,看起来像两个普通的渔村。实际上,这里早已被警方列为“重金求子”诈骗重点村。

    11月29日,包括武警和特警在内的近400余名警力突袭这两个村庄,抓获23名诈骗嫌疑人,收缴钢叉272支、梭镖176支、弩5把和土铳数支。12月16日,记者赶赴余干县采访,揭开这个“重金求子”诈骗重点村的前世今生。

    “诈骗重点村”的前世今生

    “老公因意外失去生育能力,为继承家业,寻找一名健康男士与我共孕后代。首付XX万元定金,怀孕成功后XXX万元重谢……”当你接到这样的短信时,千万要注意,这个是骗子行骗的伎俩。

    民警介绍,短信中的所谓“富婆”其实是诈骗团伙中的农妇扮演的,其他的如富婆老公、律师、公证员都由农民扮演。诈骗成员接到上钩者的电话后,一步步将对方引入圈套,然后其他成员以各种身份将受害男士的钱骗走。

    “石溪村和团林李家村是远近闻名的‘重金求子’诈骗活动重点村。”余干县警方一名人士称。在做足前期准备工作后,11月29日,余干县公安局迅速启动了为期3天的集中打击行动。“调集了千余人次警力参战,其中有50名武警和30名特警。”记者了解到,余干县出动了近400名警力,经过3天的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收缴了一大批涉嫌用于“重金求子”诈骗犯罪活动的电脑、手机、银行卡、信号发射器等工具。

    “以前我们去村里抓人,村民将路一拦住,想走都走不了。”洪家嘴乡派出所张姓副所长介绍。村子里现在冷冷清清,几乎看不到了年轻人。在村里的房屋上挂着一条条横幅,上面写着“依法严厉打击‘重金求子’等系列诈骗活动。”

    知情人透露,村里很多人都参与了“重金求子”诈骗活动。“年龄大的有60多岁,最小的仅17岁。”张姓副所长介绍,团林村田地非常少,之前村民以打鱼为生和做生意为主。“大约从2010年开始,村里有人从外面学习骗术后,开始从事‘重金求子’诈骗活动,演变成现在的臭名昭著的‘诈骗村’。”

    余干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刘华卫向记者介绍:“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石溪村有的村民就在外面利用假戒指、猜铅笔和易拉罐中奖等行骗,并逐渐发展到诈骗。后来为了更好地行骗,骗子还到广西宾阳县‘学习取经’”。

    记者了解到,石溪村和团林李家村的“重金求子”诈骗从2010年逐渐发展起来,慢慢形成了“产业链”。之前,村民每月花钱雇人贴小广告“重金求子”。“为了逃避打击,他们现在借助高科技,手机网络、伪基站进行群发,一分钟可以发送6万条诈骗信息,受害人打电话咨询很容易坠入陷阱。”刘华卫如是说。

    家族式行骗泛滥村民价值观扭曲

    时间回到2013年9月底,四川省巴中市警方联系余干县公安局,要求协助侦破系列“重金求子”诈骗案。当时,巴中市发生多起“重金求子”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180万元,警方发现涉案嫌疑人在余干县活动。

    经过侦查,警方确认该系列案件系由余干县一家族式团伙作案。随后,三路警方展开统一收网行动,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经查,上述9人系儿女亲家关系,他们结伙编造“重金求子”虚假短信进行群发,分别扮演富婆、律师、公证员等角色实施诈骗。

    办案民警介绍,“重金求子”诈骗呈现职业化、组织化、智能化特征。一些村民专职行骗,分工明确,作案空间远程化,不和受害人接触。有的还拥有魔音电话,诈骗时可以变声,一被发现就将作案工具扔到江中销毁,很难取证。”刘华卫介绍,诈骗受害者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

    12月16日,记者在鄱阳县看守所内见到了涉嫌“重金求子”诈骗嫌疑人李某。今年33岁的李某是两个小孩的母亲,丈夫因为诈骗被抓正在服刑。李某辩称其刚刚学一个月,还没有骗到钱。但是,警方却识破其在去年就已经骗得四川一受害者6万元。

    对于诈骗的非法获利金额,一名警员介绍,有的团伙一年诈骗几十万元,多的上千万元。石溪村和团林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小车,楼房建的非常漂亮。余干县公安局一名警员透露,诈骗泛滥导致村民的价值观和是非观扭曲,一些村民以骗不到钱为耻辱,对骗到钱的人很崇拜。

    他给记者讲了个真实的故事:“我一个同学,夫妻两人都在央企上班,年收入60多万元。有一年回去过年,父亲竟呵斥他,大学白上了,村里小学没毕业的人靠诈骗一年都能赚100多万。”

    一名警方知情人称,村民骗到钱后,宗族势力膨胀。“村里买了钢叉、梭镖,弩和防弹头盔、防弹背心、盾牌,还有土铳,和其他宗族村民进行寻衅滋事械斗。为了对付警方抓捕,村里24小时派人巡逻。”知情人介绍。

    重拳出击斩断诈骗利益链条

    刘华卫介绍,2011年至今,余干县抓获了约360名“重金求子”诈骗嫌疑人,其中约200人来自石溪村和团林李家村。近日,当地对59名漏网的重点诈骗嫌疑人每人悬赏5000元,对不法分子形成强大压力。记者获悉,12月2日以来,先后有5名公开悬赏对象被抓获归案,其中通过群众举报抓获的有3人。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余干县已建立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制度,电信运营商、银行、司法系统等20家成员单位共同参与。12月2日以来,组成11个工作组先后进驻石溪村和团林李家村,开展综合治理工作。

    为了从源头上斩断行骗,电信运营商进村开展手机、网络实名制认证工作,取缔“伪基站”等非法通信设备。余干县各大银行启动即时查询、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工作机制,阻断此类诈骗犯罪的作案“信息流”、“资金流”链条,从经济上斩断其链条。

(作者:刘雪松等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重金求子”诈骗村何以生存多年]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贴子
最新博文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河北·惠农文化传播(石家庄)有限公司 办公QQ:2806279960 中国农民博客QQ群:213551375 业务电话:1823318991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17983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