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炕头夜话 >> 说话说理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难忘那段苦日子(十四)

时间:2016年11月26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难忘那段苦日子(十四)
拱刨之间熬过来
□张治安(安平县城内为民西街土产公司一号楼)
  我的老家地处滹沱河畔,久经洪涝,土地瘠薄,农民多以种植红薯、黑豆为主。一到冬春,农民的主食就是山药、山药干、山药面。因吃法多样,又一日也离不开山药,因此农民常常比喻这种生活是“山药地里打滚儿”。
  1962年初秋,我家已无隔夜粮,我和父母分家,带着妻子、孩子单过。分家那天,母亲给了我们半碗高粱糁儿,早饭熬了粥就算“立灶”了。饭后就去出工,上午出工回来,队里打钟分粮食。因妻子的户口还未迁到我家,我和女儿共分了5斤黍稷穗儿,妻子立刻揉搓下来,到碾子上推碾成糁,蒸了一锅稷米糁饼子,让我们饱餐了一顿。下午出工回来,又分了几斤高粱穗儿,我和妻子搓下来,晚上在碾子上碾成高粱糁,又有了明天的饭。就这样一步步艰难维持过了秋天。秋后,我和很多乡亲一样,每天早起背着铁锹去地里拾山药。拾回家,大块儿的做粥,碎小的皮和根蒂等,妻子就切成片晒干,留待春天吃。春天,山药面就是我们的主食了。山药干轧成面,蒸山药面饼子。有时为“改善”,把饼子在碾子上碾成片,回家切成条,拌着蒜吃;也有的切成块儿,蘸着蒜当“扒糕”。如果和上高粱糁儿、黑豆面等也可烙饼。或者和上榆皮面压成饸饹美食,还可送与邻居共享。
  不过,等不到麦收,我们的粮囤就底朝天了,下一步怎么过,心里没有一点底儿。这种困窘不只我家。那时驻村工作组也为农民遭难,他们问乡亲,吃完了这点粮食,下一步怎么办?乡亲说:“猪往前拱,鸡往后刨,都为一口食——各想各的法呗。”这位农民的话很快传遍了全村,成了“经典话柄”,大家都是苦并快乐着,挨着,熬着,“拱”着,“刨”着,终于走到了现在的小康。当然,我家也在其中。
山药吃到吐酸水
□程玉林(顺平县正童村)
  我刚上初中时是1965年。那个时代由于经济落后,物资匮乏,很多日常生活用品都要凭票购买。农民的粮食都是生产队按三七开分给,也就是人口占七分,劳动工分占三分。所以,不管家长如何精打细算,这点配给是远远不够吃的。十天半月想吃顿油水大的饭食很难。炒菜基本不放油,就是偶尔放点,也是把油瓶口的盖子上扎个小眼往外倒。平常主要靠廉价的食盐调味,更别奢望能吃鸡鸭鱼肉了。记得我那时每个手指甲上都有一道凹痕,就是营养不良造成的。
  为了填饱肚子,每当夏收、秋收时节,我们不像现在的孩子们一到放学或放假了忙着写作业、上网玩游戏,而是和伙伴们一起,到地里拾拣丢落的粮食。夏收拾麦穗,秋收拾玉米、倒山药(红薯)。这几样活儿拾麦最辛苦,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热气蒸烤的田野上一天跑几十里,晒得汗流浃背、头昏脑胀也拾不到几斤麦穗,渴了只能找条水渠喝上口水。再就是倒山药,我们三几人一起拿着钢锨、背着筐头到收获过后的山药地里去倒丢落的山药。那个季节天高气爽,不冷不热。地边的树木郁郁葱葱,不时会有一群群的麻雀叫着从头顶飞过,如今回想起来那种孩童时代的感觉格外美好。农民收获过的红薯地里难免会有丢落,下点力气,不用多大一会儿工夫就能挖到一二十斤,运气好了说不定还会挖到一整棵呢。“效益”来得相当快,就要往家倒一回,不然太重了背不动。有时渴了饿了立马就吃一块带着泥土清香、甘甜可口、没有被污染的“绿色食品”。可有时挖掘一大片,筐头里还是没几块,因为收获太少,忍不住要在没收获的地里偷刨几棵,这要让队长发现是要挨罚的。总之,那时为了生计,总是千方百计地寻觅。
  回家后把得来的红薯洗净,既当主食又当零食,变着花样吃,蒸着煮着吃,上学也带着吃,吃不完的切成片串起来晒成干,更是别有风味。不过,红薯猛然一吃确实很好吃,又绵又甜又香。然而,不管什么样的做法,一天三顿天天让你吃就难受了,会烧心,胃酸胃胀。那时,好多家庭把红薯干磨成面,掺上榆树皮面,加水和成面团,做成胳膊粗细的面几,再放到一个高20公分、直径十几公分、下面钻有很多眼的钢桶里(这叫饸饹床),用力压出比筷子稍细一点的条条,下锅煮熟后,浇上各种佐料、菜、香油打成的卤,吃起来味道很不错,这就叫作“饸饹面”。偶尔吃吃还可以,吃多了照样难受,我们这一代人差不多都把山药面吃腻烦了。
  今天不一样了,红薯早已退出了主食的行列,成了一种偶尔品尝的风味食品。走在闹市街头,时不时可以看到用车推着烤炉卖烤红薯的小贩,价格自然要比生的贵很多。很多女孩子买块红薯吃是图个口感好,尝个新鲜。她们的吃法是很优雅的,不像我们当年为了填饱肚皮,狼吞虎咽,吃到吐酸水的程度。
装装恙儿,吃碗热面汤儿
□李秋河(河间市文化局)
  “装装恙儿,吃碗热面汤儿”,是我们这一带的一句俗语。装恙儿就是装病。这句话往往是家长对正在生病的孩子说的,说的时候,常常是一手端着热面汤,一手抚着孩子的额头。这里说是装病,其实是真的病了,要真是装病,大人们断然舍不得给孩子们做热面汤吃。
  现在的孩子们听到这,可能不理解吃碗热面汤怎么还搞这么复杂。你别说,那时候还真是这样。不用往远处说,退回四五十年去,人们生活很困难,一年到头很难吃上几次热面汤。偶尔做一次,不是给家里的病人,就是给家里的老人,一般人只有眼巴巴望着的份儿。
  这里,我要讲一个发生在胡村的胡铁头的故事。胡铁头的弟弟叫胡铁蛋,虽然名字叫铁蛋,却羸弱得像面条儿,三天两头不是冷着就是热着,一发烧就十天半月,爹娘和爷爷奶奶急得没法儿。看铁蛋实在病得厉害了,奶奶和娘就一个抱柴火一个和面,给他做热面汤。这时候的铁头就馋得够呛,他一边吧唧着嘴一边想,什么时候也能让我病一回,好享受这热面汤。
  娘伺候着铁蛋把热面汤吃下去,为了让他出汗,捂上了被子。这时候,娘总要不厌其烦地嘱咐他几句:“以后出了汗别再往外跑了,让风吹着就容易生病。”铁蛋每次都是含着泪直劲儿点头,一副很难受又很顺从的样子。铁头却对娘的话不以为然,因为铁蛋出了汗并没有往外跑过,却经常生病,他自己倒是故意出了汗往外跑,却一点儿事也没有。
  时间长了,铁头想吃热面汤都快想疯了。可他上有六十多岁的爷爷奶奶,又有三十多岁天天累死累活的父亲母亲,下有8岁的弟弟和刚会走的妹妹,别说家中没那么多白面做热面汤,就是有,轻易也轮不上他,铁头于是就很为自己不生病吃不上热面汤而着急。一天,他馋得实在没法儿了,便努力装出一副生病的样子,哼哼唧唧地走到娘面前,说自己脑袋疼,娘看了看他,伸出一双大手摸了摸他的脑门儿,马上就明白了什么意思,但并没有点破,只是说,“你学习累了,在炕上躺一会儿就好了。”铁头没有达到目的,在炕上躺了一会儿,没人搭理,老躺着也没意思,就垂头丧气地起来了。
  过了没几天,爹带着铁蛋到收获过的红薯地里拾红薯(用铁锨翻土)。时值深秋,天气已经很凉了,两个人却掘得满头大汗。正干得起劲儿,阴沉的天空下起雨来,他们紧着收拾东西往家走,还是被淋了个精湿,铁蛋一到家就发起烧来。铁蛋娘不停地数落着铁蛋他爹,说真是干一个大钱的活儿要俩大钱的工钱,明明知道铁蛋身子骨弱,看见天要下雨了还不赶快回来。本来一脑瓜子汗,被冷水一浇,哪有不生病的?这话被放学回来的铁头一句不落地听到了耳朵里。
  第二天放学后,铁头一连在操场上跑了十来圈,跑得满头大汗,最后一直跑到了操场后边的一口水井旁,看看四下没人,摇起井台上的辘轳,很快从井里提上一桶水,全都扣到了脑袋上。
  第二天,铁头发起高烧,如愿吃上了热面汤儿。
母亲干活总带条布袋
□刘志红(泊头市富镇乡张店村)
  2016年7月16日,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姥姥终年83岁,母亲在如今美好的年代还没活到这个岁数,却离开了我们,实在让人难过。
  我们姐妹4个出生在一间棚子里,忍饥挨饿是常事。父亲去挑野菜回来,嘱咐母亲别煮火大了,菜烂熟了吃完不顶饿。母亲去地里挣工分,腰里总挂条布袋,除草时见着柴禾便拾起来。有时下雨别人往家赶,母亲却要冒雨往回捎柴禾。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乡亲们帮忙给我家盖了3间土房,妹妹和弟弟相继出生,几个姐姐为了减轻父母负担相继辍学。我和弟弟妹妹比较幸运,赶上父亲去教学,那时教师子女不用拿学费。我们发奋读书,中考时报志愿只报中专和师范,却不能如愿,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如果有条件上高中,我们姐弟至少有一半能上大学。好在父母知足常乐。母亲一生似春蚕吐丝,最后方尽。
岁月深处咸菜香
□杜福顺(泊头市交河西关新村
  记忆里春天一到,老家的街巷里就会飘出阵阵幽香来,那是各家各户在熬制咸菜。弄熟后,大都会给邻居送上一碗尝尝,顺便也互相比比,看谁家的咸菜好吃。
  小时候生活拮据,我们兄妹上学的费用都成问题,母亲便在全家的吃上节省,咸菜成了餐桌上的家常便菜。母亲腌的咸菜清香、爽口,撕一点放进嘴里细嚼慢咽,那鲜香的味道难以用语言形容。母亲腌的咸菜,原料其实很普通,以萝卜居多。每年入冬前,母亲都会把那些小白菜、芥菜缨子、萝卜缨子晾干。一到开春,就把这些干菜放进锅里,和腌萝卜一起煮,再加上盐、花椒、桂皮、大料等,水开后再用温火焖上两个多小时,一掀锅,咸菜的香味就会在全村弥漫开来。有些嘴急的一闻到香味,还没等到去送就拿着碗来要,边尝边夸味道好,并表示自己回家也去做。
  外出上学后,由于路途远只好住校,每次回家,母亲都会为我准备两罐头瓶子咸菜。一进宿舍,同学们就围上来问我:“带咸菜了吗?”见我把包打开,拿出咸菜,大家欢呼起来。那时每次吃着母亲做的咸菜,心中便多了几分甜蜜,想起母亲的辛苦,心里会一阵一阵犯酸,同时会涌动出一种强大的力量,就是这种力量默默地支撑着我完成了学业。
  时过境迁,现在很少吃咸菜了,偶尔也会在超市里买一点,但都觉得比母亲做的逊色多了。
为吃面条要跳井
□刘玺娜(安平县程油子乡计生委)
  俺叫满仓,弟弟叫满囤。一听这名字,你就能明白个八九不离十,俺是上世纪50年代那会儿出生的。那时就一个字儿“穷”,不光穷,还吃不饱。不光俺们家吃不饱,全村人都吃不饱。肚子里干打仗没油水,成天就跟秫面打交道了,可那东西不顶饿啊。那时白面可是稀罕物,那非得是等到过年才能吃到的。           
  家里缺劳力,俺跟弟弟经常帮大人拾柴禾拔草,喂鸡放羊,9岁才上学。有一次放学,俺跟弟弟一起往家走。那时上学都自带小板凳,弟弟满囤拿根小绳绑在他那四条腿的小矮凳上,手拉着细绳,仰着脖儿,倒退着走,冷不丁地,满囤突然一脚踩空,掉进路旁边的水井里。那是村里的吃水井,做饭饮牲口啥的,大人们都来这挑水。俺趴在井沿儿上一瞅,急了眼扯着嗓子拼命喊叫满囤,可他不应俺,就看见俩手跟脑袋在水里使劲地晃。
  这时,正赶上碗子爷来了,挑水准备做饭,还没等俺反应过来,碗子爷“扑通”一声跳进井里,三下两下就把满囤给提溜了上来。回到家,娘千恩万谢,硬要满囤给碗子爷磕头。这还不算完,娘居然还给满囤做了一碗热乎乎的纯白面条。看满囤吃得满头大汗、喜笑颜开的样子,俺馋啊,眼巴巴地瞅着:“娘,俺也要吃白面条。”“你弟弟掉井里去,差点就死了,你还要跟他抢?”娘不但不让俺吃,还凶俺。俺委屈啊,同样是娘生的,怎么让他吃,就不让俺吃呢?俺眼里噙着泪花,扭头就往外跑,娘撵俺:“满仓,干啥去?”俺头也不回:“俺也去跳井,俺也要吃白面条。”后来,井没跳成,俺也吃了回白面条。
拼命拾柴买胶鞋
□张国中(卢龙县榆林店小学)
  时代在变化,脚的包装也在随之变化。先说说鞋子吧,我小时候在乡下只见过3种鞋,一是草鞋,二是布鞋,再就是杌拉。草鞋不拢脚,越穿样子越难看,走起路来趿拉趿拉的,鞋底儿几天就露出窟窿。布鞋有两种,一种是毛衫鞋底,另一种就是白布包裹的千层板鞋,这种鞋是最时髦的了。还有一种就是用猪皮或牛皮缝制的杌拉,鞋脸上抽成褶,硬棒棒的,穿着棒脚,但它结实耐磨,适合上山打柴的人穿。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和小伙伴们正在大街上玩耍,看见一个下乡的工作干部,推着洋驴子(自行车),脚上穿着一双解放牌黄胶鞋,我好奇地盯着他的鞋子,他走过的路的浮土上,印下了鞋底花纹的痕迹,我好羡慕啊!那一幕,至今还历历在目。
  1957年,我12岁,家里才给我买了一双胶鞋,那是母亲诺言的兑现。那年秋天,母亲要我多拾一些柴禾,答应给我买一双胶鞋。我每天拼命拾柴,一篓篓的豆叶、高粱叶在窗前堆了高高一摞,快堵屋檐了。我脚上的原来那双布鞋已经破得不成样子。那时,好多孩子穿不上袜子,冬天,脚上结着厚厚的黑皴。我是幸运者,由于母亲勤于织纺,我能穿上家织布的袜子。布袜子没有弹力,袜筒的粗细和脚的长短差不多,很不容易脱穿。
  1958年“大跃进”,农村吃食堂,学校也过集体生活,学生在学校吃住。一天早晨起床,我穿不进去袜子,把袜筒子撕破了。我回家跟母亲说:“袜筒子太细,穿脱太费劲了。”母亲说:“袜筒子粗了不拢脚,冬天冒风冻脚啊!”
  后来,乡下来了织洋袜子的,家里有母亲纺的棉花线,可以织袜子穿,还能织出黑白相间的一道道花纹。穿着线织的袜子,再穿上一双千层板的白布包底儿鞋,时髦得简直飘飘欲仙了。从此,才告别了家织布的袜子。那年代,如果有鞋、袜穿,有饭吃,就是“小康”生活了。“胶皮鞋底家织布,秫米干饭懒豆腐”就相当于“土豆烧牛肉”前苏联的共产主义了。
50年转瞬,弹指一挥间,现在商店里、市场上的鞋袜琳琅满目,色彩斑斓,有透气的鞋,有防汗的鞋,有增高的鞋,皮鞋、革鞋、胶鞋、布鞋……花样繁多,线袜、丝袜、尼龙袜……品种齐全,各种品牌,应有尽有,好多叫不出名字来,看上去真叫人眼花缭乱。年轻一代人,潇洒走世界全凭脚的包装。跟孩子们说起我们小时候的穿着时,他们像是在听“天方夜谭”。儿女们的袜子穿出一个小洞就扔到垃圾堆里,如果不是耐着面子我真想捡回来补补再穿。
  如今,脚的包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人都是西装革履,从穿着上看不出职务和级别,也分不出士、农、工、商来,“吃尽穿绝”已不是梦想。
难忘那段苦日子(十四)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难忘那段苦日子(十四)]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贴子
最新博文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河北·惠农文化传播(石家庄)有限公司 办公QQ:2806279960 中国农民博客QQ群:213551375 业务电话:1823318991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17983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