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炕头夜话 >> 劳动之余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愚公移土

时间:2016年07月07日信息来源:河北农民报 【字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的浪潮席卷全国。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村村都大搞积肥运动,以改良土壤。除了养猪积肥、压绿肥、换炕坯、挖街土,我们村还组织青壮年用小推车到三十里外的安里屯村东大洼去推土。
  我们南官氏村地处文安大洼中心地带。文安洼地处九河下梢,过去是十年九涝,土地以粘性地和碱性地为主。碱性地粮食产量极低,有歌谣曰:“涝了收蛤蟆,旱了收蚂蚱,不旱不涝收碱嘎巴。”说的就是碱性地。上世纪七十年代,根治海河,兴修水利,对碱性地进行了治理,在田地中每隔三五十米挖一条小沟,小沟直通排水渠,目的是过滤土壤中的碱,同时施些有机肥料,使碱地得到了改良。粘性地(当地亦称之为红土地)相对碱性地来说比较肥沃,但不好耕作,旱了锄不动,下了雨又很粘,农具上总是带着泥坨子。改良这种地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施农家肥、草木灰,进行秸杆还田。那时农家取暖做饭都要用秸杆,连茬头和碎草都被人们拾到家里取暖做饭。
  我们村东北方有个淀洼,人们称之为东淀,在大清河边上,离我们村30多里。那里早先是芦苇地,由于沧海桑田的变化,后来成了良田。大片的芦苇经过多年的风化成为腐植质,土地肥沃,呈灰黑色,十分松软,便于耕作。为了改良土壤,上级号召各村到东淀取土作为肥料。记得那是1969年的一天,我村30多名青壮年组成突击队,推着独轮小车,步行30多里到东淀去推土。我们早早地吃了饭,带着干粮,到大队部集合。大队干部训话,讲了这种做法的意义、要求、注意事项等,然后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革命歌曲,喊着口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行走在尘土飞扬的土路上。
  很多村子都派人去东淀取土,东淀所在的安里屯大队干部给各村指定了地块,不让人们乱挖。在装满土回来时,我们小车队刚过南艾头村,快到家了,西北天空忽然涌上来一片乌云,顷刻间电闪雷鸣,冷风夹杂着豆大的雨点打在地上、车上、人们的脸上。我们怕赶上大雨,喊着“快走啊!”推着小车飞也似地跑了起来。这时从相反的方向跑来一群羊,我们赶紧减速,但由于惯性,很难一下子控制住车子。一个叫胖子的手脚不麻利,推的车撞上了一只小羊羔。小车翻了,土撒了,小羊羔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了。放羊的是一老一少,老的是一个白胡子老头,小的是一名十六七岁的男孩。老头儿见状,让男孩赶羊回家,自己走到小羊羔跟前,左手抓住小羊羔的脖颈提了起来,发现小羊羔的脑袋已经耷拉了,于是,右手紧握鞭子,指着喘着粗气的胖子:“你今儿个别走了,你看羊羔让你给轧死了!”听到喊声,后面几个推土的也停了下来,好说歹说凑了10块钱给了老头才算了事。
  这件事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见到胖子就问:“你怎么轧死了人家的羊呢?”他说;“是羊挡着道了。”从此“羊挡道”就成了他终身的绰号。更主要的是,对长途奔走去推土这件事,有些社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说受这么大累,六七千亩土地靠这么点儿灰土来改造,能有什么效果?有的人甚至阴阳怪气地说:“还不如组织几十号人到地里拉屎撒尿来得快。”
  当时正掀起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高潮,人人背诵“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立竿见影。这下可好,正好把这事联系起来,田间地头儿学习联系,晚上小队里政治学习联系,全村社员大会联系……一时成了坏典型。说愚公能移山,我们就不能移土?这种怕困难的懒汉懦夫思想要不得。幸亏说怪话的都是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否则将会成为“活靶子”进行批斗。
  这事已经过去快50年了,现在想想,当时愚公移山的精神确实感人,但种田还是要讲科学的嘛!
   文安县 宫锡讲述
     何万志整理
(作者:宫锡 何万志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上一篇:一篇报道引来嫂子

下一篇:馋猫盼生病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愚公移土]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贴子
最新博文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河北·惠农文化传播(石家庄)有限公司 办公QQ:2806279960 中国农民博客QQ群:213551375 业务电话:1823318991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17983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