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朝闻天下 >> 网罗三农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两代看娃,碰出火花之隔代亲不可替代两代情(上)

时间:2015年06月14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河北农民报(农民互联网)记者 胡洪月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年轻的父母们生了孩子后,都会面临同样一个困境:谁帮忙带娃?有的父母认为,再苦再累也要自己带孩子,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也有的父母认为,自己那么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就该天经地义地给自己看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就产生了一些不和谐因素。隔辈看孩子,是利还是弊?两代人管孩子,又将碰出什么火花?
  且看今日话题——

  ■编者按
  保定读者老赵的闺女喜得千金,当姥姥姥爷的也跟着高兴,看着女儿女婿整日忙忙碌碌,无暇顾及孩子,老两口既心疼闺女,又心疼外孙女,真恨不得时时刻刻陪伴在自己的“小棉袄”和闺女的“小棉袄”身边。
  可慎重考虑后,老两口却准备对女儿女婿的窘境“视而不见”,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和老伴儿商量后决定:不帮女儿带孩子
  那年女儿喜得千金,全家都沉浸在幸福中。可在谁去带孩子的问题上,我和老伴儿没少发生争执。老伴儿的意思是:“能不管尽量不管,管多了没有好处”;对她的说法,我用了一个“恶狠狠”的白眼来回应。女儿的公婆在外地,照管孩子不太现实,而女儿和女婿又整天忙得脚不着地。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孩子总得有人管的。
  等静下心来一思量,我倒也理解了老伴儿的想法,这一切都源于她的经历。老伴儿打小就是父母天各一方,无奈她只能寄养在姥姥家,姥姥、姥爷对孩子疼爱有加,要星星不给摘月亮。老伴儿说,从姥姥、姥爷那里,她感受到了满满的亲情。可常年不在父母身边,却体味不到父母的舐犊之情,让她与爸妈的感情显得生疏了许多,甚至还出现了断层。这一点在其后的日子里得到了真实的验证。岳母因一次意外,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与我老伴儿的情感早早地就画上了一个句号。可在父女的情感上,却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夹层。
  岳父从外地调回家乡的时候,老伴儿的性格已基本成型,父女极少见面,鲜有交流,压根就没有情感的积淀,更谈不上教育了。岳父在很多事上的不理解曾经让老伴儿痛苦良久,特别是在我和老伴儿的恋爱婚姻问题上,岳父的极力反对让老伴儿与父亲的情感距离越拉越大。尽管善良的老伴儿在我们结婚后,使出浑身解数拉近与父亲的关系,千方百计地讨父亲的喜欢,可长久的情感断层不是说弥合就能弥合的。在我的认识里,老伴儿是一个难得的好人,善良有担当,之所以和父亲的关系没有处理得很融洽,还是因为从小没有得到本该属于她的父爱。这一点我是从老伴儿日常有意无意的念叨中体味出来的;而在父亲那里,父爱如山的感觉已然也没有找到,从而忽视了对女儿父爱的给予,在一些事的处理上,更多的是在施展家长的权威,而不是情感的渗透,让女儿的心总觉得凉凉的,感觉不到应有的温暖。
  如今,岳父已不在人世,说这样的话似有不敬之嫌。可客观地分析,由衷地道出,对我们活着的人来说,亦可作为一个范本,找到一个航标,从而选择一个相对正确的路向,也算是个教育吧!
  由此,我的心似乎不再忐忑,进而变得透亮起来。孩子是女儿女婿的孩子,从法律的角度说,他们才具有抚养孩子的义务;从生物学的角度说,他们的呵护更具从属性;从社会学的角度说,他们的教育最能直抵孩子的心灵深处。因此,他们也就成了当然的主角,教育的责任自然非他们莫属。
  作长辈的可以替儿女们分担些,但只能是配角,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包办代替,充其量也就是有益的补充,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与父母尽量多地相处,并在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上尽可能达成一致,让孩子能够明事理,懂规矩,享受有度的自由,提供相对的个性释放空间,给孩子一个稳定的情感平台和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塑造完整的人格,以免类似妻子失败情感经历的重演。
(新闻故事讲述者:保定市七一中路152号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赵同胜)

  ■编者按
  对于一些年轻的父母来讲,小生命的到来确实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一得机会,就恨不得做“甩手掌柜”,甩掉孩子这个“小麻烦”。而由于隔辈感情深,如果被动接纳看管孩子任务的老人趁机大包大揽,则可能会造成得不偿失的严重后果。

隔代亲多了,母子情却没了
  内侄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内侄打生下来就跟爷爷奶奶住在一个院儿里,是老人一手带大的。内侄母亲爱串门子,东家长西家短地唠嗑,就感受到有了孩子的累赘,每逢这时,就把孩子抱给奶奶看护,时日长了也就习惯了,孩子成了奶奶炕上的常客。爷爷奶奶再忙也要放下手里的活,心甘情愿哄孙子。后来,奶奶走到哪儿内侄跟到哪儿,晚上睡觉都不愿回家,当妈的不管不问也落了个清静,省吃省穿,也省了孩子的零花钱。
  其实孩子需要疼爱更注重感情,谁好谁孬,他的小心眼里有个“小九九”。时间一长,隔代亲胜过了母子情。
  当时农村的生活条件还不太好,老两口的想法是宁可难为自己,也不能委屈了孙子。吃的、穿的、玩的,都要给最好的。却不料,孙子在宠爱下变得骄横,甚至有点不可理喻。亲妈这时想接手管了,可由于撒手时间太长了,抡巴掌也管不了了。常年在外打工的内弟回来一趟不容易,看到如此“公子”很是气愤。可儿子的反抗心理很强,甚至以不吃饭来表示对父母的不满。爷爷奶奶心疼孙子说:“等孩子大点就好了。”
  要知道,在老爹老娘面前,孩子是打不得骂不得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内侄马上就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快开学了,给爷爷奶奶列了个清单,大到书包,小至文具盒,学习用品都要更新换代,“如果不给买,就不去上学了。”这大大小小的东西也不少钱呢,奶奶当时已身患重病,咬咬牙从医药费里抠出钱来满足孙子的要求。
  没过多久,奶奶去世了,内侄哭得很伤心。3年后,内侄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异,由常年在外打工的父亲抚养,无奈只得跟爷爷一起吃住。内侄心里对其妈是咋想的,大家都不得而知。问他话也是默不作答,甚至还患上“忧郁症”,整日不出门,出门低着头,问话不作答……其父亲回家后试图纠正他的行为,换来的却是孩子更强烈的反抗。
  后来,内侄考上了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念了两年,寒暑假回来仍住在爷爷家。和父亲很少过话,和母亲也从未来往。内侄其实是个好孩子,跟爷爷生活时间长了,看到快80岁的爷爷拖着病腿一日三餐地为自己忙活,心里也很是过意不去。有时回家晚了,看见路灯下焦急等待的爷爷,内心感到愧疚。爷爷七十六大寿那天,内侄亲手给爷爷做了碗长寿面……
  事已至此,内侄的爹妈啥也别怨了,要是当初当爹当妈的能多疼爱疼爱孩子,亲手拉扯,不当甩手掌柜;或是爷爷奶奶别大包大揽的,只是间隙代看孩子,适当地把看管孩子的责任推给孩子父母,或许也不那么影响他们两代的感情。有了孩子的黏合,内弟和媳妇或许也不会因为聚少离多而离了婚……
  以上是我身边亲人的真实案例,希望对其他的父母和老人们都有点教育意义。
(新闻故事讲述者:张家口市阳原县国土资源局 刘春清)

  ■编者按
  年轻父母要出门打工,把孩子托付给老人照看无可厚非。可大部分上了岁数老人的体力和精力都严重下降,在照顾孩子上会力不从心,一些事情也会始料不及。隆尧县牛家桥乡开河村这一家,就差点发生意外……

情急之下破门而入,眼前的一幕令我震惊
  我是不支持隔代看孩子的,原因是因为我亲身经历了一件事情——
  3年前那个夏天的一个中午,当我午休后在大街上乘凉时,忽然听到邻居家的3岁小男孩一阵嚎啕大哭。出于担心,我就前去看望,可结果却是他家大门紧闭无法进屋。
  当时我就想:莫非两位老人没有在家?还是另有原因?小孩总不能这样一直哭下去吧,想到此我就破门而入。可进屋后,眼前的一幕令我很震惊。当时小孩哭得满头大汗,周围还有许多尖锐的玩具,如果发生意外,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看到这一切,我赶紧给老人打电话,张大爷(55岁)说:“我正在给玉米浇水呢,你大妈给我送饭来了啊!”我对他说完情况后,张大爷焦急地说:“麻烦你在家待会儿,你大妈马上就回家了。”
  张大爷家的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和儿媳妇在县城开门市已有两年,小孙子一直是由爷爷奶奶照看,可老人不仅要照看孩子,还要处理家里的生产、生活问题。老人不比年轻人,体力和精力上都力不从心,情况紧急之下,只好把孩子反锁在屋,快速出门办理着急的事去。其实在农村,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其实,让老人看孩子无可厚非,但当父母的不能完全对孩子撒手。在广大农村,大部分老人的文化素质较低,教育起孩子来很吃力,也就能勉强照顾孩子的起居。所以,我建议孩子还是要由年轻的父母来带为好。尽管累点、苦点,但熬一熬也就过去了。
  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倡议年轻的父母们注重对孩子的早教,不能因为挣钱而忽略了和孩子的亲子时间。即便是托付给老人看孩子,也要常回家看看。
(新闻故事讲述者:隆尧县牛家桥乡开河村 张运芳)

畅所欲言
交流平台:农民互联网
     www.nongmin.com.cn
  我孩子的爷爷岁数大,奶奶不太勤快,他们很少给我带孩子,吃喝穿戴都是我亲自动手。因此,也和他们发生过不少矛盾。
  上个世纪90年代,农村人只是靠农田生活,收了粮食还要上交,也没啥别的经济来源。那年冬天,我次子才9个月,大的才两周,次子突然高烧,婆家没人,本村也没有好医生。于是,我领着一个抱着一个,去邻村给孩子看病。大的哭小的闹,医生那里病人又多,来回折腾了一下午,我已精疲力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了家。
  一进家门,我得到的却是他一家人的指责:“净在外疯跑,也不回家做饭……”我当时忍无可忍,没好气地细说着来龙去脉,和他们大闹了一场。我暗自发誓:再苦再累也不能忘了好好照顾孩子。
  从那以后,我的孩子不让他们带,老人和孩子年龄差距大、代沟深,这样对孩子成长不好。
  请年轻的父母们相信一个真理,只要你真心付出,就会换来孩子的真情实感,你有多关心你的孩子,他就有多亲近你。虽然我没有那么大的能力给孩子最好的,可我倾尽我的全部来对待我的孩子。事实证明,我的心血并没白费。如今孩子已经长大,换来了是眼下幸福的生活。
    ——南宫读者 徐春花

  我的孩子小时候一直跟着农村老家的爷爷奶奶生活,直到上小学,我们才把他接到北京来。
  孩子来到北京后,眼前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家里的东西他也不敢随便动,怯生生的。干什么都得去奶奶那里“请示”,去厕所都不敢随便用卫生纸,尽管奶奶告诉他这就是他自己的家,可孩子还是很“见外”。我看到孩子跟我们如此陌生,心中很痛楚。我告诉自己,无论以后的日子多苦多难,我也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
    ——辛集市旧城镇石家庄村李艳情记录 田秀英 讲述

记者手记
  听着本文主人公们的讲述,感同身受。想必这也说出了很多为人父母、家有老人的心声。
  老人该不该看孩子?看管孩子的度到底掌握在一个什么程度上?这谁也说不清。让我们下一期接着听听身边人讲述两代看娃的故事吧。



(作者:胡洪月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上一篇:雷雨冰雹突降高台七万亩农作物受灾

下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两代看娃,碰出火花之隔代亲不可替代两代情(上)]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邯郸广平;多处发生火
    2015年6月11日上午,广平县二十余个村子成熟待割的麦子、麦茬纷纷燃起了大[查看]
    机声隆隆战夏收
    河北隆尧夏收已拉开序幕在一片金黄麦浪翻滚中伴着隆隆农机的轰鸣,迎来了丰[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