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炕头夜话 >> 说话说理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即便“拆错了”,该追刑责就得追

时间:2014年04月03日信息来源:天下农资 【字体:

   江苏淮安南马厂乡村民杨某的3层楼房,竟在大白天被陌生人开着挖掘机拆了。据《扬子晚报》报道,在拆除过程中,其公婆被强行拖到室外,屋中财物也悉数“覆没”。事发后她到当地派出所报案,警方称“拆错了”。
  在涉事村民报案后,此案看似进入侦查程序,可警方以“拆错了”为由,立案只提打人不提强拆的做法,也备受质疑:因为强拆毁损他人财物的行为,已涉嫌触犯故意损坏财物罪,按相关司法解释,“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或者“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损坏公私财物”,都应作为刑事立案。而老人被殴打,伤情不重,只能作为治安案件处罚。警方的处置方式,确有避重就轻,甚至枉法之嫌。它让人怀疑,是想用暧昧的“错拆”弱化强拆责任。
  问题是,就算真的拆错了,就能不追究刑责吗?不然。打个比方,有人杀人后说:“我原来想杀甲,却误杀了乙”,警方是否会因“杀错人”不追究相应罪责呢?在此案中,强拆者拖走房屋的合法所有人,故意损坏其财产,显然已侵犯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满足“故意损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这不因“拆错了”而改变。这么简单的法理,办案警方会不知道?
现实中,“拆错了”一再回响在暴力强拆的现场:如去年8月,宿迁市民陈月华串亲戚回来,发现房子没了,有关方面就解释“拆错了”;同年12月,海南乐东老人陈龙的房子,也被“误拆”……在这些案件中,强拆者无一例外地都没受到刑责追究。
  没有拆迁告知书,不容分说,事后来一句“拆错了”,这尽显对法律的轻蔑。如果说,“拆错了”已显荒诞,那事后处置上的“将错就错”,更让人质疑。也难怪有人猜疑,在这起强拆事件中,有关部门难逃罪责,所以才给强拆者“背书”。这不是多虑:前不久的平度“守地农民”被纵火案,就爆出开发商雇佣的“痞子”长期骚扰、殴打村民的乱象,在该案中,是否也有类似剧情?
  强拆就是强拆,不能在“拆错了”中轻佻烂尾。就算真是“拆错了”,也无碍刑责追究。而实质上,执法者的轻纵,有时比违法者的猖狂更可怕。
            徐明轩
   @郑建伟律师(律师):拆迁维权中,有一种错误的想法:房子在就可以维权,房子不在,就不能维权了。事实上,房在有房在的维权方法,房不在有房不在的维权方法。维权是不拘一格的,如果侵权人熟知了你的心理,就会有针对的设计打击方案,让你丧失维权信心,放弃反抗,自认倒霉。
  @冯奎(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研究员):人社部杨副部长说,对农民工努力实现“十有”,第一条就是“进城有工作”。这个提法不大妥当,也做不到。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内容,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报酬有保障,维权有渠道就可以了。至于工作,只要别随便砸他们的摊子就可以了,要说保证上岗有工作,哪个部长估计都管不了。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上一篇:良种补贴 做亦难,不做亦难

下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即便“拆错了”,该追刑责就得追]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春暖花开
    又到了春暖花开,踏青赏花的好时节,清晨漫步在乡间的小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查看]
    肥乡报友开展“西柏
    肥乡报友开展“西柏坡行"赶考日活动 3月23日,为纪念《河北农民报》[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