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朝闻天下 >> 网罗三农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最哆嗦的烦恼——掏钱儿

时间:2014年03月03日信息来源:河北农民报(农民互联网) 【字体:

■河北农民报(农民互联网)记者 胡洪月
   如今年轻人嘴边经常挂的一句话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是真不易啊!”平日里,家人朋友平平安安、没病没灾的,对这句话也没啥深切的体会。可一年来很少回家的年轻人们,过年的时候大都往家赶。大老远地回了老家,年迈的父母得孝敬、七大姑八大姨的得高看一眼、侄子外甥女的得稀罕……压岁钱、过年礼一个也不能少,细算算,这真是笔不小的开销——
  小的时候就盼着过年,因为过年可以收到来自长辈们的压岁钱,有了压岁钱可以买好吃的、买鞭炮玩,好不热闹!
   渐渐地,当年收压岁钱的那一代长大了,收压岁钱的角色已经转变成掏压岁钱的,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镇城阳村80后小青年李平叶过了年一算,这个春节往外掏的钱还真不少——
小伙儿成“女婿”“春节”变“春劫”
   “80后”李平叶(下称小叶)生性活泼开朗,可这个春节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马年春节前,刚满26岁的小叶刚刚和女友举行了婚礼。按照村里的习俗,新年回家过年就要一改往年收红包的惯例,要给别人发红包了。
   小叶本家人很多,他在家族里辈分又比较大,大年初一来给他拜年的小辈儿很多。虽说给拜年的晚辈们每人50元也不多,但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大年初二小叶陪着媳妇回娘家拜年,这个50,那个100,这让小叶感到很委屈,当天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也都来凑热闹,都是为了瞅瞅他这位新女婿。这边一说“新年好”,小叶就得乖乖地给一起跟着来看热闹的孩子们掏钱儿。小叶对记者说:“今年过年,压岁钱、红包、送礼、给父母的过节费等各种花销加起来接近5000元。”这个数字让原本生活并不富裕的小叶两口子有点“不堪重负”。“这哪是春节啊,明明是春‘劫’。”
   小叶说,结婚以后他感觉自己的角色比以前多了很多,花钱的地方明显也多了。“我在邢台一家私企打工,靠着这几年的不断打拼,也获得了领导的重视,让我担任单位的质检员,担负着把关产品质量的责任。工作几年来,本着年轻人要多干一些的思想经常加班,虽然在单位一干就是4年,可工资却没发生啥变化。可如今找个工作不容易,又拖家带口的,即便工资不高也不敢轻易跳槽。”小叶说,工作这几年来物价上涨得厉害,挣的那点钱勉强够小两口消费,他们都轻易不去饭店吃饭,媳妇也舍不得买新衣服,“可回了家,咱不能寒酸啊!”
   结婚后头一年回家过年,让小叶感触颇深,出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压岁钱。自家兄弟姐妹家和岳母家的小孩其实没几个,做叔叔、姑父的自己理当给孩子们压岁钱,可本家其他人太多,孩子们更是一大群,过年期间无论关系远近,都来家里凑热闹。“给了这个钱,不给那一个就说不过去,自己过完年是拍屁股走人了,咋能让爹妈在村里听本家人说闲话啊!如今这个年头,每个孩子给个二三十的就拿不出手,至少也得给50元。”小叶很无奈。
   初二那天,岳母似乎看出了小叶的无奈,悄悄地对他说:“你们今年是新婚第一年,亲戚朋友们和你们见面的自然要多一些,明年来家里的人估计就少了,压岁钱也可以少掏一些。”岳母“嘿嘿”一笑接着说:“等明年俺小外孙出生了,咱再把那些压岁钱挣回来。”
   小叶听后先是一愣,不一会儿也不由得大笑起来。
  过年给孩子们压岁钱是由来已久的习俗,图的是个乐呵。可随着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压岁钱也是“水涨船高”,家里孩子少了还好说,可要是多了着实让人吃不消。其实说白了,压岁钱收来收去,给来给去,花的也都是自个的钱。
   哪个孩子都盼着年早点来,为的是收个压岁钱买好吃的,可有些老人也盼着过年,也图着晚辈的新年礼。这不,肥乡县毛演堡乡水刘庄村读者邓月涛的小舅过年回老家拜年,就因为没给三叔送过年礼,老爷子怪罪上了——
三叔酒桌上翻脸 责怪大侄儿不送礼
   邓月涛过年回老家给爷爷祝寿,顺道回娘家小聚。过年那几天路滑不好骑车,爱人还专门租了辆面包车带她和孩子回去。到了老家,表兄弟姐妹们见了面可欢喜了,在一起比比看谁的压岁钱多。孩子们在一边笑着,她在一边看着乐。还没进屋见到爷爷呢,娘却一把把她拉到了一边,神秘地说:“见到你们俺也就放心了。俺一会儿去邯郸啦。”“娘,这是咋啦?”邓月涛略感情况不妙,担心地问。“你别担心俺,是你小舅。俺要抓紧时间去看看他。”“咋啦,俺小舅病了?”邓月涛急忙询问,后来她又打消了这个想法。因为小舅今年四十出头,虽然患有慢性病,但身体还算硬朗,能有啥事啊。“过年你小舅回老家拜年,请你三姥爷喝酒。刚开始吃饭的气氛挺好,可没喝一会儿,你三姥爷借着酒劲,当着那么多亲戚朋友把你小舅给骂了。嫌你小舅过年不懂事,也不给他钱,也不给他送礼……”邓月涛的母亲说,当天邓月涛的三姥爷都把她小舅说恼了,酒席匆匆散了之后便大哭不止,觉得特别委屈。
   据邓月涛介绍,老家人结婚早,虽然她小舅才四十多,但也是快当爷爷的人了,在酒桌上被老人这么一数落感觉很没面子,那顿饭吃得也很窝火。邓月涛的小舅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那天饭局散了是哭着走的,这让他的姐妹几个很不放心。因此,邓月涛的母亲相约了姐妹几个要去邯郸市看望邓月涛的小舅,知道没事了才能放心。
   听母亲这么一说,邓月涛总算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在她眼中,三姥爷一直是个好面子的人。他的大侄子(邓月涛的小舅)能在邯郸市里工作这事儿让他很高兴。一年到头终于把大侄子盼回来了,可大侄子却两手空空进门,这让老爷子感觉很失落。所以就借酒劲把邓月涛的小舅给骂了。
   对于她小舅该不该给长辈送礼这事儿,邓月涛有自己的看法。在她眼中,小舅是个单纯的人,上班、工作、养家,能在市里开辟出一小片天也着实不容易。“每逢过年,小舅都会买年货给姥姥送回老家来。娘和姨们逢舅舅回来,就会准备一些面、鲜菜给舅舅。舅舅有时也会带油和米回来给娘和姨。舅舅本人不吸烟、不喝酒。但姥姥过生日,他都会准备酒席款待亲戚。舅舅是个懂礼而拘小节的人。不管是他叔叔、舅舅的都没有再额外送钱、送礼,就想简单点,把大家叫到一块,摆个酒席一起吃个饭、聊聊天。没想到长辈们还挑理儿。”邓月涛也为她小舅打抱不平。
   邓月涛对记者说,这次回老家让她小舅伤透了心,明年再过年不打算回老家了,直接把邓月涛的姥姥接到市里过年,并打算让老人在市里长期待下去。这样邓月涛的小舅就眼不见心不烦,只把老妈伺候好了,别人也顾不上了。省得叔叔婶子、舅舅舅妈们挑理了。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便是住在一个村里的亲戚也有远近之分,一个礼节到不了,就会惹来一阵埋怨,给原本祥和的春节增加了不和谐的音符。俗语说得好:“礼多人不怪”,可要是个个都在“礼”上较真,那确实让人活得太累。
   过年掏钱儿给压岁钱,给多少?给不给?按说都是掏钱儿的人说了算,掏钱儿的乐意,收钱儿的高兴。可生活中,有些钱儿掏得还真有点让人不明不白、不情不愿的。廊坊市文安县大围河东洋町的读者吴清(化名)向记者讲述了以下这段不愉快的经历——
左凑右凑才凑了50 孩子却嫌票儿小不要
   吴清丈夫家是个大家族,兄弟6个,她爱人排行第6。因为哥们兄弟多,老大和老六的岁数都能差出一代人来。如今老大哥的孙子都已经8岁了。自感还年轻的吴清两口子却被一群孩子围着一口一个“爷爷、奶奶”地叫着,这压岁钱能少掏了吗?
   记忆把吴清拉回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候过年,压岁钱不多,两块钱就能把孩子们打发了。到了上个世纪末,农村里的压岁钱涨到了10块、20块。“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咱农村人的手头上也宽绰了,压岁钱更是跟着水涨船高,尤其是近几年,那简直可以用‘飞速增长’来形容。从50涨到100、200,甚至1000,你拿少了显得寒碜不说,人家孩子都看不上,手都不愿意接。”吴清说,大年初一那天,她丈夫给每个侄子家发了200块钱的压岁钱。这个“规定”是吴清的丈夫自创的,因为那些侄子家,有的有仨孩子,有的一个。若每个孩子给200的话,确实是笔不小的开支,再说也有失公平。可压岁钱就这么给下来,也花了几千块。大年初二,出嫁的闺女们都回娘家过年,每个人手里拉着的,怀里抱着的,至少每家俩。做外公外婆的她们怎能“不出手”?本家的外孙、外孙女红包得包到1000。吴清两口子也知道,其实这些钱孩子们也不会花,给了孩子也就是为了图个吉祥和好运。
   大年初三那天,吴清带着儿子回自己娘家拜年,因为儿子不认识那几个叔伯舅家,吴清只好陪着他一起去。当时吴清兜里只装了五六百块钱,等到了娘家后才知道叫姑的、叫姑奶奶的围了一圈。吴清将兜里的500块钱掏了出来,每人50块,分到最后了还不够,只好将兜里的零钱,20的、10块的、5块的,最后连钢崩都掏了出来,才凑够50块。可那个叫她姑奶奶的孩子见吴清掏出来一堆零钱不高兴了,一字一顿地对吴清说:“姑奶奶,我这口袋里只装大票儿,不装小票,你这些小钱还是自个留着花吧……”孩子的这些话把吴清的脸弄得红一阵白一阵的。“瞧这事闹的,本来给孩子压岁钱是为了让孩子高兴,这下不但孩子没高兴,而且还把自已弄得很尴尬,当时我那个别扭劲就别提啦!”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吴清很恼火。当时在不知所措时,吴清的儿子拉了拉她说:“妈,我们回去吧!拜年的客人还在家里等着呢!”这样,吴清才逃也似的出了娘家的门,可那一路上的心情,怎一个“郁闷”形容啊!

畅所欲言
   现在农村过年比以前热闹多了,但钱花得也是没谱。每家过年都得花上大几百,上千的。就拿原先过年给压岁钱来说吧,有十块二十的就能打发过去,现在的孩子可看不上那点钱。
   春节,我和姐姐去看望表嫂,表嫂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我们离表哥家20多里,好在外甥开车去,还算不错。头去前先准备好压岁钱,因为那边孩子们多,哪个孩子也要给压岁钱,对于我们这些土里刨食的庄稼人来说还真较劲儿,那也得去呀。在超市给嫂子买了好多营养补品,到了那里,一群孩子围着叫姑姑、奶奶的,真热闹,当然压岁钱总少不了,再不情愿也得高兴地应付过去。
   现在过年,有快乐,也有烦恼,无论遇到啥烦心事都要面对,细想想,挣钱不就是为了花嘛!
   ——衡水市饶阳县大官亭镇大官厅村 冯俊云

   我家是一个大家族,父亲弟妹7个、母亲弟妹7个,加上爷爷辈儿也是弟兄5个,为此一到过年我就发怵,因为那压岁钱真不是个小数目。
   前几年压岁钱还没有这么讲究,只要大年初一包个红包,里边钱多钱少没人会斤斤计较,就是几分钱,孩子们也会高高兴兴地拿着。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压岁钱也是越来越多,去年50元就可以,可今年竟然上涨到了100元、200元,甚至是500元。这还是在农村,听说在城市的话都是600元、800元、1000元了。
   我弟、妹家的孩子都是两个以上,加上叔伯家的孙子、孙女,大年初一给完这群孩子们压岁钱,我们回家一核算都超了3500元,这可比我一个月的工资还高。
   ——石家庄市平山县南甸镇北庄村 会强

   我儿子在政府部门做临时工,每月1300元,就不是过年,他的那点工资都不够花,每次给汽车加油还得朝我要钱。我儿子前年结的婚,过年必须回老家走亲戚。可这小子一到过年是真发怵,就因为手里的钱实在是少得可怜。朝家里要吧,一回两回的还行,时间长了当父母的也会烦啊!
   ——河北农民报(农民互联网)通讯员 周士刚

记者感言
   咱农村的老百姓们都讲究这么个理:出了正月,这年才算真真正正地过去了。“年轻人过年新烦恼”专题也陪大家一起走过马年的正月。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忧”,过年的时候尤为凸显。当今的年轻人们生活、工作压力都挺大,还请咱亲戚朋友们之间多理解、多包容。把烦恼都丢在这个马上过去的正月里吧!
(作者:胡洪月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谨防“村官”成“硕鼠”

下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最哆嗦的烦恼——掏钱儿]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邯郸广平:线杆根部断
    邯郸广平县平固店镇西里村村南地公路旁刚栽不久的线杆就从根部断了,这样的[查看]
    邯郸魏县:公共场所不
    邯郸魏县南环路的大转盘公园上的牛皮癣如此之多,怎么相关部门就是看不到呢[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