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王桂祥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0
  • Email:wuixi@nongmin.com.cn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31 篇
    回复总数:94 条
    留言总数:2 条
    日志阅读:45092 人次
    总访问数:253487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wangguixiang发表的博文
顽固的“王母思维”[2010/6/30 13:14:00|by:wangguixiang]

                   顽固的“王母思维”


                                                                                                                              文/归乡


    中国有则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叫《天河配》,这则故事描述了牛郎和七仙女忠贞不渝的爱情,和“王母”是如何残酷的分裂这段婚姻,并为牛郎和七仙女夫妇造成怎样的痛苦的。故事的梗概即是如此。


    “王母”不顾女儿的意愿强行掳走女儿七仙女。牛郎肩挑儿女寻找追赶爱妻的一目,足令心软者潸然泪下。而铁石心肠的“王母”见此状不但不还女儿幸福,却从头上摘下金簪恶狠狠地划了一道浩瀚的天河来隔绝牛郎夫妇。这道天河把七仙女与丈夫和一对心爱的儿女永远地隔开了。酿成了传世很久的一段悲剧。后来有好心人把这一悲剧进行了延伸,又编出了《鹊桥会》一出,这似乎让善良的人们内心深处找到一丝安慰。而“王母”的反面人物形象永久地篆刻在这则故事里。


    中国的户籍制度已经走过了五十二年之久,我们不去从宏观上分析这种制度的优劣,单从人性的角度上来分析,足可以得出——它是非人道的。


    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当时为了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政策它充当起了“王母”划下的“天河”,一条把农村和城市分离的“天河”。“天河”两边的中国人无论是在生产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差别——城乡差别。在户籍制度下所制定的任何一项政策,都不难寻找出对农民的歧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在九十年代确定中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结束了计划经济时代。二十多年过去了,附着在计划经济体制上的户籍制度的功能性也被削弱,国家也有意识地用淡化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功能性质来缝合横亘在城乡之间这道难以逾越的“坎”。但这种计划经济残余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还时不时地跳出来害人,这不能不让人匪夷所思。


    某县教育部门新出来一则消息,说:县某直属完小不允许招收非城镇人口子弟上学。理由是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这是不得不采取的决定。理由似乎有几分道理。但从另一角度上来讲,它又存在着很大的谬误。我们姑且不追究教育部门是如何没有把教育资源发展均衡的,但就以户籍划线来规定学区,就能凸显出对农民子弟的歧视和彰显出权力的无知与傲慢。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是从何而来的: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的直接原因,一是国家在长期投入教育上的预算严重不足;二是在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投入中,各地教育部门在制定政策和发展软硬件时长期存在着“重城轻乡”倾向。国家预算是个人无法左右的事情,但调整“重城轻乡”倾向是个人可操作的。这种倾向是户籍制度的衍生品,这种衍生品是造成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罪魁祸首之一。如果不去调整这种倾向而去加重这种倾向,把教育资源不均衡当成去拒绝农民子弟享受国家优质教育资源的借口,显然跟“王母”划“天河”而绝他人之路没有什么两样。


   中国教育改革的另一项任务就是要把城乡的不均衡教育资源均衡化。如果我们不去均衡城乡教育资源,而去把教育资源发展得更不均衡,对另一群人更有歧视性的话,证明这样的改革是失败的,是不得人心的。


    民间呼吁废除户籍制度的呼声不绝于耳,国家在这方面的努力也很积极,但束缚在一些人头脑里的“王母思维”还是客观存在的。但愿这种思维只局限于某县里的教育部门一处。

阅读次数(160) | 回复数(0)
上一篇:英雄乎?莽夫乎?
下一篇:别把自己当成猪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