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邢台人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xing672@nongmin.com.cn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41 篇
    回复总数:43 条
    留言总数:1 条
    日志阅读:22950 人次
    总访问数:67755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xingtairen发表的博文
威县乱弹梨花大鼓——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10/7/4 22:30:00|by:xingtairen]
国务院公布了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威县地方戏威县乱弹和曲艺冀南梨花大鼓榜上有名。据了解,全市共有l0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威县就有二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和重要的精神源泉,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保护、抢救、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威县文体局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卓有成就的普查、整理等工作,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积极做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到目前,威县乱弹、梨花大鼓被列入国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威县土布纺织工艺被列入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属冀南平原。这一带地处偏僻,民风纯厚,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因而孕育出了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全国著名曲种——梨花大鼓。


    梨花大鼓起源于直东交界地区的河北东南部与鲁西北兴盛于威县一带。原称“犁铧大鼓”,因演唱者敲犁铧片,唱农歌而得名。它产生于明代中期,是在“大秧歌”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成的一种说唱形式,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清代作家刘鄂所著《老残游记》中就记述了梨花大鼓在济南的演出盛况。民国后,梨花大鼓在威县及周边地区的鲁西北、豫北、太原、石家庄、保定等地广为流行。这时期,梨花大鼓艺术不仅有了大的提高,而且演唱队伍不断壮大,名伶辈出,极盛一时。建国后,梨花大鼓得到空前繁荣,仅威县就呈现出孙家班、魏家班、郭家班三足鼎立的局面。1978年,中国曲协理事,河北省曲协副主席、著名梨花大鼓演员孙金枝演唱的《广场思亲》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放,享誉大江南北。


    梨花大鼓主要伴奏乐器为月牙板(也叫梨花片)、矮脚鼓、大三弦。演唱者右手执鼓楗击鼓,左手操月牙板敲击演唱,乐师以三弦伴奏。到70年代后,增加了四胡、二胡、扬琴等伴奏乐器,丰富了演奏效果,增强了伴奏表现力。梨花大鼓的唱腔以板式腔体的梨花腔为主,板式主要有慢板、二性板、快板、散板等四种板式。


    梨花大鼓唱腔独特,节目蕴藏丰富,地方色彩浓郁,既是一种说唱表演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声腔艺术。对其它艺术门类产生过重大影响,至今不少曲艺门类仍保留着梨花腔。其唱腔曾被京韵大鼓、梅花大鼓、河南坠子、山东快书等曲种吸收,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阅读次数(408) | 回复数(0)
上一篇:文化遗产:临城南调
下一篇:孟老师每年致歉说明了什么?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