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郝瑞彩
  • 性别:女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yanghuhrc@126.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499 篇
    回复总数:2461 条
    留言总数:23 条
    日志阅读:171083 人次
    总访问数:338840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haoruicaiyh发表的博文
握紧岁月的手 [2007/10/18 20:08:00|by:haoruicaiyh]
      1964年的秋天,我出生在一个贫寒之家,母亲是个聋哑人,父亲因操劳过度年纪轻轻就落下了一身病,只能做些轻省活儿,我是老大,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懵懂的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代,小学时常常因带弟妹去上学,功课学的一塌糊涂,有一次算术居然考了0分,老师递给我一张100分的卷子让我抄写三遍,我难过的哭了。到了初中以后,我的功课渐渐有了起色,中考时我班有十几个考上高中其中有六个考上了重点高中,而我只上了一所普通高中,两年的高中里我学习很认真,成绩一直很优秀,80年我参加了高考,全班中我的成绩名列前茅,却仍然离录取分数有十多分之遥,随后我就读的学校就取消了高中,只剩下初中班。
    无奈我回乡参加了生产队的劳动,离开了学校,却更加怀念校园的生活。常常会做这样的梦:我坐在教室里,阳光透过玻璃照在课桌上,老师正在讲课,我听得那么入神 ……醒来却还是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生活。我常常想着怎样来改变自己沉闷的生活,怎样让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度过的更有意义。我找来一切能借到的书来读,坚持写日记。一次,县城里上演《少林寺》,我和两个女伴去看电影,在县文化馆的大门外贴着一张招生启事,原来县文化馆招一个创作班,每周日集中学习,报名费两元。我报了名,随后参加了学习。我村离县城有二十多公里土路,每次去都要起个大早,顶一头雾水赶到学校,傍晚顶着星星赶回家。同村有两个男青年也报了名,刚开始,我们三个常一起骑自行车到文化馆听课交作业,但后来只剩下了我一个人。那年冬天,我逐渐写出了一些作品,发表在《赵县文艺》等县市级的报刊上。虽然成绩不大,但给我沉闷的青年时代带来了些许亮色。我的努力引起了当时村委会的关注,1984年学校缺老师的时候,就让我到村小学当了代课教师。
    我的生活从此有了改变。我很珍惜这份工作,也很热爱这份工作。每天早晨我总是第一个到校,收拾好办公室后就到教室检查学生的到校情况。放学以后,我也总是等学生值日后再回家。每次考试,我的学生都会有不错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县师范招收两个班的社会青年,我也想报名,考虑到自己已20岁了,每年挣600多元,这份收入对一个常有外债的贫寒之家是多么重要。家里还有三个上学的弟妹,就放弃了这次学习机会,岂知,这次机会的错过,给我以后的人生留下了深深的遗憾。虽没有专职的去学习,但我从没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1988年我带着几个月大的孩子,通过自考取得了幼儿教师合格证,1992年到1994年参加了县师范函授班,拿下了中师文凭,后来又考取了代课教师合格证。在我代课的十几年中,我都是边学习边工作。有一段时间,物价飞涨,每箱梨都买到30元了,而代课老师的工资还是60元。很多教师都离职了,其中还有许多在编的民办教师,收入低又有孩子的拖累,家里人就劝我别干了,可我舍不得丢下书本,舍不得放弃自己热爱的工作,就坚持下来了。
    刚教学时我就知道自己是代课教师,终有一天会下岗的,但年复一年地工作起来就忘了这一点,不断的工作,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很多。课余时间我经常写一些关于家教和写作指导的文章,曾发表在《农家女》《读写天地》《作文报》……我的学生也有很多篇作文变成了铅字。不知不觉中我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8年,已从青春年华走到了中年,正当我以百倍的信心与热情投入工作时,却下岗了。
     2002年的7月3日,对我来说也是个难忘的日子,那天下午村支书到学校宣读了县教委关于全面清退代课教师的决定,全校十来个代课教师我是年龄最大的,支书一边讲话一边望望我,好像是让我说点什么,或许是怕我说点什么,然而我什么也没说。刚才还是艳阳高照的窗外忽然下起了大雨,轰轰的雷声震得人心都碎了。几张拼起来的课桌上摆满了打开的西瓜,沙瓤黑籽,却没人动一块儿。会开完后,我交出了办公室的钥匙,拿了几个写满了教案的备课本留作纪念,就冒雨回家了,结束了自己18年零4个月的代课教师生涯。
    刚离开学校的那些日子,白天不愿出门,怕碰见乡亲们问起我下岗的事,夜里常常睡到两三点就再也难以入睡,黑夜里我睁着双眼,回望着自己38年的人生历程。那稠密的日子像雨后沙滩的沙子粒粒可数,我自信自己的每一寸光阴都没有虚度,可命运为什么会这样?一次丈夫和我开着拖拉机去收梨,路过学校门口,正值学生们上学时间,一路上有许多学生叫着“老师”,直叫得我泪流满面,到了地里,丈夫发现了我红肿的眼睛,问我怎么了,我没有回答,就默默摘起了梨。
    秋收也过了,往日整天忙着的我闲了下来,丈夫说都忙了半辈子了,歇歇也好,就买了副麻将让邻居妇女教我打麻将,然而我却有自己的想法,38岁虽青春不在,但也还不老,完全可以在再创一份新的事业,《农家女》是我从1995年来一直订阅的一份杂志,里面刊登的农家女自强不息的故事时常激励着我,就在那一年8月份的杂志上,我看到这样一条消息:中国的粮价比国际市场高,肉蛋奶的价格只有国际市场的一半,中国加入世贸后,养殖业会有广阔的前景。我在当地做了一番市场调查后,就决定养猪,就在那一年的农历九月初二,我家捉回了两头后备母猪和十头育肥猪,开始了我的养猪刚生涯,开始没一点经验,连公猪母猪都分不清,就买了几本关于养殖的书作参考,只要听说附近有养猪养的好的,就骑自行车前去请教。同行们被我的诚心打动,总是把宝贵的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我,一年后我已有了丰富的养猪经验。不但自己配合饲料,也能处理一些猪的常见病。由于我一开始就坚持自繁自养,进行科学养殖,所以一直没闹过大的闪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后来,把猪圈进行了扩建,有了十几个,成了年产200头肥猪的小型养殖厂,又修了沼气池,建成了生态家园,被评为“生态家园示范户”,我也被命名为市级"三八"红旗手。我一生是个爱读书的人,虽离开了学校,却并没离开书本,只不过把兴趣从当初的教书育人转移到生活生产上来了,除了《农家女》我还订阅了《河北农民报》《河北科技报》,报刊上优秀的文章,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知识,给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2006年我开始给《河北农民报》写稿,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参加了在河间举行的表彰会,后来也被《河北科技报》《今日赵州》等几家报社聘为通讯员。我终于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取得了经济和精神的双丰收,生活也更加充实起来。
    在下岗的五年里,我除了养猪和写稿,还做了三年中国人寿保险业务员,加盟了河北信息服务公司,做过职业介绍,有时也穿插做点小生意,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却再不会怨天尤人,一颗心也越来越坚强。世上有许多名贵的花,享受着得天独厚的阳光和水分,而我们农家女的命运,注定要像野草一样,没有花的艳丽,也没有花的娇贵,却有极强的生命力,无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那块土壤,生根、发芽、绽放出自己生命中的那一片绿色。
标签:我的故事     阅读次数(372) | 回复数(2)
上一篇:收音机的回忆
下一篇:童年有块小石板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