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刘兴旺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0
  • Email:jincsg@163.com
  • 个人签名: 总想有位知己  陌生的  在默默关爱我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494 篇
    回复总数:92 条
    留言总数:2 条
    日志阅读:163416 人次
    总访问数:460549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dagongzai发表的博文
乡间纪事(二) [2008/2/9 12:21:00|by:dagongzai]

  记得幼时麦收农忙,母亲往往忙到没有时间回家做午饭,每到中午,大姑总是找到我们姐弟,她叫着弟弟的小名:“小胖子,小胖子,过来吃饭喽。”我和姐姐就抱着胖乎乎的弟弟跑到大姑家吃饭,我俩吃着,大姑抱着弟弟喂他刚蒸好的鸡蛋羹,等母亲回到家里,我们三个早已吃得舒舒服服的在街前玩耍了。


  除了麦收时节,再就是秋忙,父亲生意也忙,母亲更忙,一人去县城卖一大车棉花,由于当时实行棉花专卖,卖棉人一排队排到二里开外,晚上父亲就去接母亲,家里没有人,大姑每到傍晚必然来到我家生火做饭,哄我们入睡。


  我记得当时我家卧室有一张桌子,桌前一盏油灯,炕上睡着我们三个孩子,姐姐8岁,我6岁,弟弟还不会跑呢,大姑坐在炕沿上,一边拍着他一边讲故事,讲杨家将、穆桂英、薛平贵……,讲着讲着我们就睡着了,她何时离去谁也不知……


  因为家里孩子多,母亲难免有所偏心,我成了不被偏爱的一个,为此大姑平日里对我多加疼爱。每次出差必然带上我,骑车三四十里去出差,除了带上自己的乐器,还要带着我,因此她的同行们我都认得清楚,他们教我一些戏曲,把好吃的省给我,也常常拿筷子蘸酒喂我,看我辣的皱眉吐舌就哈哈大笑。而母亲也习惯了,往往在家里找不到我,就知道必定是跟大姑去了,所以并不着急。不但不急,有时在家里母亲还会“骗”我:“大姑找你呢,去大姑家玩儿会吧。” 我立马就往大姑家跑,母亲就赶紧给姐姐坐点好吃的让她独享,没办法,姐姐小时候体弱多病,三天两头高烧不退,且不爱吃东西,也怪不得母亲偏心。



  刚上初中时,特别流行运动服,母亲给姐姐买了一身红色运动服,姐姐本来长得漂亮,再一打扮,更象个洋娃娃,街坊四邻都夸赞,母亲和姐姐也高兴。大姑到我家来,一看姐姐穿得如此漂亮,而我依旧傻小子一样旧衣蓝衫,当时就问母亲:“两个孩子差两岁,小的比大的还要高些,为什么给这个买不给那个买呢?”母亲说:“我本来不是特意买的,人家就这一件了嘛。”大姑转头走了,第二天就跟母亲说:“今天我要带孩子去县城看戏,一个外省的剧团来这里演出了,我去看一看。”结果到了县城,大姑先让我吃一顿好吃的,然后去商场让我自己选一身运动服,晚上又看完戏才送回我来,母亲还不好意思,大姑则说:要买就都买,不买就都不买,两个孩子差不多大,何苦一个哭一个笑呢?


  对我如是,对其它侄子侄女大姑也无不如此,对于乡邻,更是古道热肠。她性格潇洒豪爽,小时候,村子里还不时有说书杂耍的艺人来卖艺,而每次都是在大姑的小院停留。大姑说,都是江湖卖艺人,彼此都是兄弟姐妹,所以热情款待,沽酒烧菜,因此,四邻八舍都喜欢与她亲近,她的小院儿也是最热闹的农家小院了。


  1997年,远在东北剧团的二伯与二伯母回来,当年大姑与二伯母一个须生一个青衣,总是扮演夫妻的,大姑带剧团闯关东时,二伯与二伯母考进了当地剧团,从此分别。此次回来后,我们一家近50口人团圆在一起,父亲在院子里放了茶几,大姑和二伯、四叔、小叔都架起了丝弦,一家人热闹了一回,大姑当年60虚岁,表哥已离婚,两个侄女也随表嫂去了,大概深恨表哥不争气,二伯和四叔拉弦伴奏,她唱了一出“行路训子”:


  “叫张义我的儿呀,听娘教训,待为娘对娇儿细说分明……”


  这是我印象中大姑最后一次唱戏了。



  附:钓金龟-行路训子


  (二黄原板)


  叫张义我的儿啊,
  听娘教训,
  待为娘对娇儿细说分明:
  儿的父他遭不幸丧了性命,
  抛下了母子们苦度光阴。
  是为娘守贞洁我不听旁论,
  皆因是我的儿年小娘在中年,
  怕的是百年之后我身入九泉,
  难见那去世先人。
  我的儿啊!
  有几个贤孝子听娘来论,
  一桩桩一件件娘记在心。
  那大舜耕田为的都是孝顺,
  丁蓝刻木,
  莱子斑衣,
  孟宗哭竹,
  杨香打虎这都是贤孝的儿孙,
  我那不孝的儿啊!


风信子

阅读次数(169) | 回复数(0)
上一篇:石家庄娱乐城大肆组织卖淫 嫖客一次被诈万元
下一篇:论坛板块重新设置啦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