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暂无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379194907@qq.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28 篇
    回复总数:51 条
    留言总数:2 条
    日志阅读:10943 人次
    总访问数:23830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立三先生发表的博文
《光景》第八篇2[2016/6/13 8:36:58|by:立三先生]

(二二一)

随着他们的交往深入,彼此之间也习惯了对方脾性,有时候也开一两句小玩笑。又是一天,老刘再次来到他们的房间,依然是小酒小菜。开始他们谈了几句闲散的话题。忽然,小蔡说道:“你们演艺界这类桃色事件还真不少,老刘你沾上了没有?把你的故事也讲讲。”

老刘回避了正面的话题。他说,男欢女爱,在艺术界那是平常的事,你想一想,大凡演艺界的男人都是些小有才能的人,大凡演艺界的女人都是些漂亮女人,演艺界的报酬又是相当优厚,郎才女貌哪个不喜欢,每个人身体里都包含了荷尔蒙,往往在外工作都是好几个月,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是煽情的本子,有时候在剧情的感染下,那些俊男艳女们,大都是些干柴烈火,怎能不擦出些火花来?更何况有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什么干爹、干妈,干儿子之类,更是不择手段。别说名角主演,就是配角,有时候还需要某种献身精神。对于一些风流好色之徒,那不正中下怀。即便是旧社会的戏班子里,也是七分唱戏,三分淫乱。毕竟大家都是人,都有着七情六欲,只是彼此心照不宣罢了,这些司空见惯了,也就没有什么可稀奇的东西了。只是可惜了那些初生牛犊儿,被人骗了还帮着给人数钱。

老刘发表完他的议论,话题一转。他说,要说演员也辛苦,吃盒饭,睡帐篷,没有一点儿时间性,什么半夜三更,天南地北,没有一个准,为了一个镜头,有时候真不知道要遭受多少罪,根据剧情的要求,有时候冰冻腊月天,该下水的也得下水,三伏天也得在烈日下煎烤。即便是这样,有的人为了争当一个群众演员,想在电视上露个脸,还得花一盒好烟贿赂招收群众演员的外勤人员。

这时候,小蔡问道:“一个演员能挣多少钱?”

“那就不等了。一集电视剧,一流演员报酬可能高达上千万元人民币,二流演员也不下五十万,三流演员也在三十万以上。有的不要人民币,要美元。”

“噢!”小蔡表现出惊讶。“怪不得演员争着出名,背后有着这样大的诱惑力。”

这时候,刘玉柱问道:“老刘,你们的收入呢?”

“我们是挣年薪,每年也就是一百万,与演员们比不了,可是比我当教授强多了。我当教授,一年也不过十万元。”

“那些摄影、服装、化装、场景、剧务、道具呢?”

“他们各有不同,主要的摄影、服装、化装人员,每年基本上是一部电视剧,这样下来,也在一百万左右,跟我们差不多。但是工作人员是要分档次的,不同的档次收入相差悬殊,带有一定技术的一年可得二十万,普通的跟班也就是五到十万元。场景、剧务、道具是包工,包括整个工程队,一部戏下来,一项也就是一百万左右。这要求他们自己精打细算了,如何从农民工手里去克扣。置于保安和群众演员,都是临时招募,按天计算,每天也就一百元工资。”

“这样算下来,一部电视剧下来得多少钱?”小蔡说。

“短一点的几千万,长一点上亿元。”

“差不多能顶上一个贫困县一年的收入。”



“不说这些了,我们换个话题。”刘玉柱打住了议论。

他们把话题转向了别处,继续喝着小酒。

(二二二)

小蔡从床上拿了一张报纸,递给老刘,他问道:“我前两天闲着无聊,买了一张小报,老刘你看一看,这篇报导可是真得吗?”

老刘接过报纸,刘玉柱也凑了过来,只见上边写着:

外籍演员来演中国戏

各位客官你请看,在《辉煌大业》里的演员们:李伟歌 美国 桃红 美国 西子丹 美国 吴英菲 美国 马 冲 美国 刘志梅 美国 贝新卫 美国 袁丽丽美国 胡 静 美国 司姬 美国 王 朗 中国香港 李亚迪 中国香港 冠 军 中国香港 杨 唯 中国香港 文 强 中国香港 董方格 加拿大 胡大为 加拿大 余 帆 加拿大 陈明仁 加拿大 贺铁林英国 肖 晴 日本 贾 唯 德国 沈大琴 澳大利亚 范 瑾 新西兰 杨连杰 新加坡 司马那仁 瑞士 王 兵 泰国



一群外国友人,不远万里到中国,拍中国的历史大戏,这是一种怎来样的精神?这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这是一群高尚的人,一群纯粹的人,一群有道德的人,一群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群有益于人民币的人。让我们把这种道德继续发扬、继续宣传,我们要让更多的人认识这帮国际友人。不知道他们是否愿意和我们这些中国百姓一起做梦?!中国的悲哀,民族的悲哀,国人的悲哀。纵然有千万万的爱国之心,但又有谁知道有多少颗所谓的爱国之心是残缺不全,破损不堪。



王玉梅女士和胡有为先生,都是美利坚合众国公民,美国国籍,他们两个还是现役中国大陆军人。他们将“彻底放弃所隶属国家的忠诚;根据法律要求为美国拿起武器……”我只能说,这他奶奶的太搞笑了!



刘玉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目前已任职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国家器材保障公司中心副主任等高官要职。无疑她的下嫁与刻意让儿子降生在法国,取得法国国藉是对党的信仰、党章的要求和国家荣誉的背叛。一个灵魂干净的人,绝不会对上级甜言蜜语,对舆论豪言壮语,对党和群众谎言假语。



马兰花终于承认自己是美国国籍的人大代表了。她理直气壮地说:虽然我入了美国籍,但我出身于中国,所以从原产地角度而言,我不出席美国的两会而出席中国的两会是天经地义的。



侃大山携巨款加入加拿大国籍,宣誓效忠英国女皇。根据侃大山在中国改革 30年的春风中被捧为“笑话大王”,身家保守估计达10多亿人民币。在“忽悠”全国人民 30年盆满体钵之后,依然放弃中国国籍 加入加拿大,誓死效忠英国女皇。体现了中国的部分人先富,带动世界人民共同富裕的精神。这一精神将带动更多的中国富人加入这一行列。根据加国法律,每个外来移民在加入加拿大国籍时,都必须宣誓效忠英国女王。尽管宣誓本身是一种宗教行为,加拿大也号称“自由之邦”,保障人们的信仰自由,但却没有“不宣誓”的自由。换言之,你想加入加拿大国籍,就必须宣誓效忠英国女王,而且同时宣布放弃对原属国家的一切效忠行为。再反过来说,就是已经加入加拿大国籍的外来移民都是向英国女王效忠过的!我国也没有“双重国籍”那一说,你加入别国国籍的同时就自动放弃中国国籍。侃大山,我们熟悉的文化名人,当年面对加拿大法官,脱帽成立正姿势,右手郑重放在左胸前,贴于心脏区,然后以极其庄重的声音虔诚地说道:“我在这里郑重地宣誓,我发誓,我彻底放弃我对以前所属任何外国亲王、君主、国家或主权之公民资格及忠诚,我将忠实和真诚地对加拿大和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陛下及其继承人效忠,我将忠实地遵守加拿大法律和履行我的职责,当法律要求时,我愿为保卫加拿大拿起武器;当法律要求时,我会为加拿大做非战斗性之军事服务,当法律要求时,我会在和谐官员指挥下为国家做重要工作……我在此自由宣誓,绝无任何心智障碍、借口或保留,恳请上帝帮助我。作为加拿大公民”。



还有消息传颂,说中国工商联主席比亚迪是德国公民,消息正在微博热传,微博上已经有人强烈要求“德国公民比亚迪”辞去中国工商联主席的公职,并大声质问比亚迪:“到底是哪国人,请出示您的护照。”同时大家也发出质疑:一个主权国家的工商联主席为何由外国人来担任?在中国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外籍官员?

这些内容警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一个社会,由于很多中国人崇洋媚外加上社会管理的问题,让已经走出国门成了外国人的华侨,他们的事业根基却又扎根于中国人的心目中,比中国人还中国人在国内大受追捧,甚至身居要职高位,这就是只有中国才有的“特色”现象。

老刘看完报回答说,“这样的小报太多了,这样的你也信。

“我倒是不信,可是小报就这样写着,难道就没有人信吗?这些事群众又无从查起,最后就是将信将疑,反正小报也卖出去了,你又能怎样?”

(二二三)



小蔡后老刘继续讨论着。“……不过,这上边提到的这些人是不是拥有外国国籍,我们不清楚,我想国家的户籍管理部门会调查清楚,但是现在,许多演员拥有外国国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演员吸毒、嫖娼呢。置于外国人担任中国的角色,我想那是工作的需要吧,这个问题也不用多说了。其实你拿出这张小报,就等于说了一切,只能说明当前我们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漏洞,小报的真实可靠性,就跟电影演员的绯闻一样,今天披露,明天再揭谎,究竟谁是谁非,无从谈起,只能造成一定时期的文艺混乱,也许这是一些人的有意炒作。再比如一些电视台的广告,这个广告说胡萝卜能增高,那个广告又说胡萝卜能减肥,还有的说胡萝卜能延年益寿保持青春,你信吗?当‘3. 15’的时候,曝光出来那些不合格产品,和那些虚假广告时,不知道那些曾经播放这些广告的电视台可否审阅过?有的还是一些名角名家做的广告,试问他们真得用了这些产品?也许他们用的是这些产品卖出去换来的钱。不知道那些曾经做过虚假广告的名家们脸上可挂得住那二两肉?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这样一部分人,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呢?用魔术师的语言叫‘托儿’。商店里的‘托儿’叫‘导购’,医院、药店里的‘托儿’叫‘引导医生’,在影视界叫做‘广告演员’,用一个好听的名子叫‘形象代言人’,其实就是某些公司或集团的‘帮办’。她们凭借的就是姿色和脸熟。当然一些人会说,演员么,本来演得就是戏,如果都是真实的,战场上的牺牲,那得牺牲多少同志。我这里要说得,做人起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演员也不能为了钱,去做那些欺骗人的奸商们的工具,最终败坏的还是自己名声。也就跟那些胡乱评论发表绯闻的小报记者一样,永远是为了钱财的三流‘街贴’,和祈求施舍的哈巴狗,没有灵魂,没有骨头,就像一只只会 “嗡、嗡”乱叫的苍蝇,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到了哪里都令人讨厌。”说到这里,不知道是正好赶上发泄的话题,也许是有所触动,老刘显得有点激动。

“唉!其实许多戏,都是演出来的,话说三遍,就会让人信以为真。我记得有过这样一个典故,开始是说有个姓宋的打井,节省下了一个劳动力,后来竟然以讹传讹,被传成姓宋的从井里打出一个大活人来。广告不就是这样,电视里天天播着,网络页面上传着,美女的大腿不停地摆着,即便有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的也许能挨点边,有的根本挨不着,却也贴在大街上,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文化水平似的。比如‘善建者行’,跟建行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口气大,只要肯花钱在电视和网络上,总能挑逗那些好色之徒和爱占便宜人的心理。骗局往往都是设给那些贪婪人的。”

(二二四)

“文化艺术没有标准,创作没有方向,许多影视人把文化艺术当成了广告。生活失去了激情,艺术粘上铜臭,理想变成了虚幻,更多是体现阿贵的精神。鲁迅先生曾经在《祝福》里写道,祥林嫂天天跟乡亲们说她的阿毛的事,开始是同情,时间长了人们也会厌倦的。文化艺术如果是这样,比如路遥先生写的小说《人生》,一个原创,先被拍成了两个小时电影,又拍成了十八集电视连续剧,同样是一部《红楼梦》,翻版成许多影视作品,许多老电影大都改编成了电视连续剧,全国有多少家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电视连续剧,一部电视剧的造价前边已经说过,可想而知,国家在这方面的投资有多大。影视界为什么没有好的作品?中国缺少作家吗?不是,重要的在于缺少如何表现正能量。我在影视界时间不长,我感受到了许多不让人理解的地方,有的胡搞,有的包二奶三奶,有的嫖娼,有的抽大烟,有的纠结黑社会势力,可见中国影视界之荒唐。

现代媒体,最红不过影视界,影视界是这样,与之相连的娱乐界、交际界又当如何呢?这些都是下三流的场面,更是无法与一流影视界相比。在舞台上人们看到他们的是光彩的一面,这些光彩夺目的表演给人以怎样的教育?知识的贫乏,节目的重复,仅仅是博得一笑,或者消磨时间而已。现在是歌舞、小品满天飞,过去的相声、评书等各种脍炙人口的曲艺哪里去了?媒体中推出的那些名角大碗是什么?不过是一群穿着皇帝新衣而嫌弃粗布短衣的漂亮花瓶而已,只是体现了现代的工艺,并不表达深遂内含而被裱糊装修出来的郑人的牍,根本不注重思想内容。就像一些字画一样,只要写上张大千或者李宗仁,就是名画,根本不管字画的好坏,那怕是随手磨笔的废纸,也是几万元一平尺。操纵和支持这些行业的目的在于何处?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在文化、艺术、思想意识上,混乱不堪,没有好坏之分,没有廉耻之明,没有素质概念之感,没有道德观念之约,一切向钱看,有奶便是娘,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成者为王败者寇,什么道德,什么理想,都没有金钱实际,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自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和现象。本来是农民工,拼命挤向影视界,成功的能有几人?本来是街头杂侃,在媒体的包装下,成了艺术大师。本来是淫词小调,却成了经典独唱。一首没有意义的喊叫,说成什么星空外调。五花八门,别出心裁。什么天外之星,什么地外之客,只要有胆量,什么也敢喊叫。用我们家乡一句土话叫做‘不怕风大煽了舌头’,用句相声段子的话,‘吹牛的从来不要脸’。”老刘好一顿演说,说得刘玉柱和小蔡只有听的份儿。也许是酒精的作用,也许老刘发自心底的愤恨,又一次让老刘激动。老刘今儿醉了,一个蒙古族的能喝酒的老教授醉了,醉得是那样的激情,醉得是那样的心痛。刘玉柱和小蔡把老刘送回他的房间。

(二二五)

老刘和小蔡回到他们的房间,小蔡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刘玉柱却难以入睡,他想着老刘今天的一席醉话,把自己陷入了沉思当中。

他想到,落难谋衣食,富贵显文化。然而,在今天,物质充足、生活宽裕的今天,文化艺术界为什么没有好的作品呢?却总是一些抄袭套用,或者是粗俗低劣内容呢?好像缺少了一种什么东西似的,缺少了什么呢?刘玉柱问自己。创作的源泉?生活就是一切创作的源泉,大家都知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只要有生活就有创作的素材,只要有生活就会有创作的内容。创作的人才?这么大的中国,爱好文化艺术的人太多了,有高素质的人才自然也不少,那么他们也为什么总是拿不出自己的好作品来呢?特别是现在,网络技术的传播,是好的东西很难掩埋,只要是优秀的作品很快就会传播开来。而且现在网络作者甚多,可是反映生活的一些作品,却大都是纸醉金迷、花花绿绿、狼藉一笑内含。缺少了些什么呢?刘玉柱再次问自己。是缺少艺术的表现形式?中华文化源源深厚,艺术表现更是层出不穷,诗词歌赋、风花雪月、吹拉弹唱、唱念坐打,方法多种,形式多样,不同的剧种,不同的艺术,小品、大戏、影视剧,书法、绘画加摄影。到底是少了一点什么?缺少的是一种积极向上追求,缺少一种大公无私的爱,缺少了为人民公而忘私的奉献,用一句现代的语言讲,缺少的是灵魂,用一句古代思想家的话说,缺少的是“仁”。

而相当年,延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会涌现出那样好多积极向上的作品。因为有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这次座谈会上的讲话,犹如黑夜里的灯塔,给文艺界指明了方向,调动起广大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他是怎样做到的呢?其实,毛泽东主席就抓住了两点,一个是文艺为什么样的人服务,一个是怎样为人民服务。看清方向,明白了道理,有了是非标准,自然也懂得了爱与恨。这样以来,作品中的人物自然也就活灵活现了。对于文艺工作者,他们并不需要什么优厚的待遇,也不需要用文艺作品给作者带来怎样的经济利益,也不需要像堂会一样巴结领导和上司,更不会像今天这样让金钱指挥一切。在这个座谈会精神的指导下,文艺工作者只要可以用一种自己的语言去表达革命的热情,就是文艺工作者的最大满足。他们从不计较条件的艰苦,也不计较环境的优劣。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了太阳,他们所要求只是一个讴歌百姓喜怒哀乐的天地,表达思想感情的空间,一种对美好愿望的追求和向往。文艺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目的还在表达生活。有了这样先进的思想引导,有了这样的灵魂所在,能不团结时代的先进青年?能不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对新生活的向往?能不聚集中华民族的优秀力量?得人心者得天下,在这样一个“仁”(核心集体)的领导下,能不取得最后的胜利吗?

(二二六)

刘玉柱的思绪随着时间的延伸继续着。

同样的时代,在延安这个环境里,生活的是这样一群人,在这群人身上,有着这样的精神,他们充满理想,充满希望,充满对革命的热情;与之相对,而在蒋管区,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有钱人纸醉金迷,灯光闪烁,美女歌厅,唱着“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只见她,笑脸迎,谁知她内心苦闷,夜生活都为了,衣食住行……”过一天是一天,朝不保夕,没钱人拼命苦干依然是包身工,寒天无衣食,疾病无人管,昂贵的物价,连年的通货膨胀,再加上战争的饥苦,能无怨言吗?在这样的环境下,你能让文艺工作者怎样去讴歌?

文艺宣传首先是生活的写照,有了充分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的体验,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才能写到群众内心里去,写出人心向背。优厚的待遇留不住人才的脚步,艰苦的岁月掩不住心中的烈火。尽管当时延安的生活条件是那样艰苦,仍然有一群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者,特别是那些有思想、有见识、有才能的知识分子们,怎能停下对光明追逐的脚步?

可是现在的今天呢?为什么有的人挣两钱就想出国?为什么演艺界的人们要获取外国护照?残酷的现实暴露着人性脆弱,同时也反映人们对现实的复杂思想。有先驱就有追逐,有榜样就会带动。美国究竟好在那里?为什么自己的根上挂不住自己的果?是根基软弱,还是果实太大?有道是人到九月登高望,茱萸遍插思乡情。华人无论走多远也离不开他们的根,游子浪迹天涯也在想着她的娘。即便是过去那种艰难的年代,陈家庚时刻也在关注着中国的抗战。这些年,经济发达,条件优越,中国的航空母舰为什么自己造不出来?而建国初年,在那样艰苦的岁月条件下,却“两弹一星”能升天。这不得不让人们从头进行思考,不得不让人们认真总结这些年来发展的成绩。当然路要一步一步走,事情是一件件做。可是下山的石头,有时就由不得你我。也就像相当年,蒋介石的八百万大军,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被毛泽东东统帅的四百万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在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里,经济繁荣了,市场搞活了,楼房盖多了,道路建宽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然而,经济发展依然艰难,贫富差距依然很大,车子依然要堵,打工仔依然没有房子住。军队建设又当如何呢?一旦敌人来犯,军队能打胜仗吗?顾此失彼,在我们今天这样的生活里,总是让人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难道其中没有许多值得让人深思的地方吗?

……

就这样,刘玉柱翻转展侧,思绪万千,心灵的不安,整个夜晚让他完全失眠了。

(二二七)

这天,小蔡接到一个亲戚电话,说要小蔡给他的孩子办理高考转学的事。据他说,这个亲戚的孩子明年就要高考,今年高二,必须把迁移户口与学籍的事宜办理清楚,否则这个孩子的高考只能河北进行。小蔡拿出打印的材料让刘玉柱看,说是一个曾经三次参加过高考的考生,在一次高考作文上的一份答卷。只见上边写着:

一模一样的卷子,不一样的结果!

  河北理科一本线564,青海理科一本线401,河北的二本都比你高近100分

  云南理科一本线465比河北的低100分,贵州理科一本线470,比河北一本低近100分,比二本还低40多分,西藏就不用提了。

  祖国对的起河北50万考生吗?

  同样的卷子我们文科二本都比甘肃一本高30分啊!!!!

  我们理科一本比内蒙古一本高了100多分!

  吃河北人的粮,骂河北人的娘,坑河北人的爹,苦河北人的娃。

  河北分数崛起了。。你怎么让中部崛起,中国崛起...坑爹啊..

  河北的孩子中国你伤不起!!!

  当我们很早就培养起来民国五大名校之一——河北大学时,你们说为了国家需要,将河大的专业拆分到湖北等地,导致河大实力迅速下降。

  当我们想为河大申请进入211时,你们说河大实力太差了,反倒把当年从河大拆分到湖北的院系进入了211。

  当我们想自己建设我们唯一的211院校河北工业大学时,你们批评我们河工大占据的是天津的天时地利人和,与河北无关。

  当我们一本录取率仅百分之三,(全国最低时),你们说我们的录取率已经大幅度提升。

  当我们要留在本省上一本时,才发现我们其实就一所真正的1本(河工大)。

  当我们近50万考生完全学到疯狂只为出省上大学时,你们给我们的出省率又是全国最少,各院校在河北的招生计划屈指可数,且年年下降。

  当我们卯足劲要申请211时,你们终于在最后一批名单上出现了一所河工大(因为国家规定每个省都至少要有一个211) 尽管如此。河北人已经很感激你们了。

  当我们要申请985时,你们连看考虑也不考虑就给予否定。

  当我们打开地图时发现,被我们包围的北京26所211,天津4所211,东边的山东985都2所,北边辽宁有4所,南边有郑州大学,北边有内蒙古大学,况且河北唯一的一所211在天津。

  当我们把知识改变命运贴在桌子上时,你们说还是继续当农民吧。地还是要有人种。

  当我们48万多考生中30万上的都是大专时,我们不会忘记你们说的教育公平。

  当我们一本二本三本艺术本科相加还不如人家的一本录取率时,我们会永远记得你们说的人人平等。

同样分数,人家上北大清华,而我们却落榜了。

我们从考生变成了民工,同样的付出,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民工。然后你们又说河北的民工太多了。我要问造成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是谁?

  当我们看到人家被录取时,我们心里的痛苦谁知道?当老师们一句一句说着要摆脱河北宿命时,你们用录取率、分数线将我们留在了河北。

  当我们... ...

  教育部说偏远地区教育不好所以分低,睁大你们的狗眼看看,北京教育那叫不好?分数低的北京户口白痴都能上本科。

  亲爱的教育部,你们到底要我们怎么做?

  我们已经疲惫了、厌倦了,我们不想再被欺骗了,但我们还能怎么做!

  当那些退学的人在玩的时候,我们在努力,

  当人家还在睡懒觉的时候,我们已经挣扎着起了床。

  我们的青春逝去在学校的生活中,我们的个性逝去在学校的校规中。

  我们忍耐了高三痛苦的磨练,我们接受了身体和心灵巨大的考验。

  我们在这样一种,一边是恐惧、绝望、残忍,一边是亢奋、迎合,连根拔起的状态下成长。

  终于高考结束了.前程似锦的前途已经幻灭.

  我们将我们拥有的一切都付出了。

  最后得到的只是那张不知是否算是理想的通知书.

请问,这样对的起我们河北的学生吗!!!!!!

(二二八)

刘玉柱看完这份资料,和小蔡讨论起高考的话题。

“是啊!现在一些考生异地参考,这种现象太多了。有钱的人家还能买个北京、天津的户口,便宜一点也买个山西、内蒙的,可惜那些没钱人家的孩子了。高考本来是选拔优秀人才的一个过程,可是在这样一个制度下,恰恰是埋没了许多人才。”刘玉柱说到。

“可不,别的不说,现在天津买一套小平米的房子就是个五、六十万,中等家庭的孩子们能买得起吗?要想把户口迁到天津,就必须先买一套房子,才能办理户口与学籍的转移。这不,我那个亲戚还有点收入和积蓄,现在为了孩子几乎花差不多了。不过他说,大不了再过几年紧张日子,只要孩子能考上一本,比起在河北考试读三本强多了。不仅三本花高昂的学费,就是将来找工作也是个难事。他还给我算了一笔账。他说,他的孩子在学校是个上中等的学生,自己努点力完全可以进入全校百名之内,如果在河北高考可能就是二本或三本之间的成绩,如果在天津,完全可以冲击一本。如果在河北考试,读个三本,每年的学费就是一万多,学校越好学费越贵,四年下来,光学费少说也得六、七万,还不说其它学杂费用,将来毕业后的工作还是个问题。现在我从天津给他买上这户口,有了天津的学籍,最差也得考个一本,不仅仅省下了六、七万的学费,将来还能把办户口买来的房子再卖掉,这几年,房价高居不落,怎么也能卖回本钱,也许还能赚点利钱,又念了书,还不亏本,就是这开始地为筹借这几十万块钱费点心,费心就费心,反正是为了孩子,家长愿意。唉!这也可惜天下父母心啊!”

“是啊!近些年来大学院校的分配还是一个问题,许多学生,好不容易考上一个三本,花费了许多学费,最终的结果还是待业,能不让父母着急?现在中国的教育以及管理制度是值得让那些高层领导们深思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现在一些家长把心事全部放在了孩子身上,可是老天未尽随人愿,社会的思潮与风气,特别是这些年的管理上的混乱,教育确实应该深入改革了。”

“是,地域的差异,贫富的差异,方式、方法和内容的差异,还在高校中,近些年来流行的出国热,严重影响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该保留的观念和观点,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些不该有的诱惑迷人观念,在学龄前就打上了烙印,这样下去,教育怎样正常发展,许多地方是该好好深思。”

“是啊!作为有关的领导们,是该好好考虑一下这些问题了,这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影响着一代人呀!如果现在留下的遗憾,等到将来再补,将会付出多大代价呢?”

……

就这样,刘玉柱和小蔡又讨论下去。

(二二九)

“教育存在的这些种种现象,就其根本原因上来说,是思想上的问题,没有正确的思想如何找到正确的方法,特别是现阶段,思想混乱,方向不明,开放自由,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没有一定的规则和尺度,再加上一切向钱看的思潮影响,怎样会有合理制度呢?过去,我们讲大公无私,可现在,在这样自私自利的思路下,即便是有一些有效的管理办法,也会被人耻笑为呆傻行为,何况更多的想法,如何能够得到实现?解放思想是解决现阶段重要问题的基本思路,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解放人民群众的思想,不能正确引导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和对待事物的立场,纵然有一些作为,没有后继力量的保障,也只能是暂时的。解放思想是一个大问题,难啊!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几十年的磨合约定,几十年的生活习惯,突然改变,必然造成生活中的波澜,影响到一部分人的利益,特别是某些特权人物的利益。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利益的取舍与转化,表面上来看,他们的利益得到了暂时的损害,可是从长远来看,如果开明的话,其实是在维护他们利益。因为这些人在思想认识上的浅薄,也因为这些人出于自私贪婪的本性,不可能去从更深层去看待社会的变迁,所以他们往往要做社会改革的反对派,直到彻底输掉自己的本钱。思想解放是一个复杂的思想认识和演变的转化过程,包括从人民公社到包产到户,不同的势力在维护着不同阶级的利益,不同的生活条件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约束和放宽了不同人群的发展,仍然按部就班,必然导致落后,落后就要受到规则的处罚。然而,社会是一个大的群体,既然是群体就必须从整体上看问题,偏颇的发展同样也会降低生产力,严重的条件下还可能导致内部的分裂,以及民族的衰亡,古往今来多少教训。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推进社会进步,调整社会结构,必须从解放思想开始,在思想解放的过程中,认识社会发展因素,最终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道路。历史的经验无不在告诉我们这些。”刘玉柱说到这里。

小蔡抢过话题来,“你说的太好了,很少有人想到你这样的深层,就连我也是初次听到你这样说法。要么怎么说呢,跟你这样的高人在一起,就是有学不完的东西。”

“你这样说,又就不对了,许多事情只要我们多想想,再多想想,我们就能想出很多东西来,这些事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有着或者是相互促进、或者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既需要多角度,也需要从整体上,看待这些事物或问题,才能找到合适的答案。如何推动人们去思考这些问题,还是需要从思想上得到认识,从世界观里去改变,这样,人民就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三○)

第二天,小蔡回了省城,留下刘玉柱一人,闲着无聊,干脆上街转转。不知不觉,又走向了赵州桥。到了大门前,看到一个小书亭,他的脚步又停了下来。他随手拿起一本杂志,翻了几页,放下又拿起另一本杂志,同样看几页放下,书亭里的同志问道:“同志你想看什么样类型的书,我帮你找。”

刘玉柱回答说:“我随便看看,你这儿的书还挺全的。”

“凑合吧,反正书是给闲人看的,忙那顾得上看书。再者书是给爱好的人看的,有的人天生看书就头疼,那里还想看书。你看,这几位,几乎每天过来看。”他指着亭子旁边的那几个人说。“看书地看得进去。这才是真正看书人,有的人买书未必看,有的人想看找不到,或者买不起。想必你也是个爱书的人?”

“正如你说的,闲来看看。生意怎么样?杂志卖得多还是书卖的多些?”

“在这公园边上,杂志好一点,因为多数都是些闲散之人,转累了歇歇脚,看看杂志报纸之类,时间不长,丢了也不可惜。你看这不,我这里主要报纸杂志。其他的书比较少。”

“现在做这生意的比较少了,你还能坚持摆摊,也难得呀。”

“你说得太对了,现在看书的人太少了,现在大多数人在上网,也只有这旅游区门口能卖几本。书卖的最好的还是复习资料,老师定,学生买,不讲价,其中的利润也让老师们算计的差不多,尽管是小书店,也比这报摊强。”

“你这报摊每天能收入多少?”

“一天下来最多也就三拾、五拾的。不过我算赵州桥管理处的一名临时工,还揽了一点门票,要不然,真还坚持不下去。”

“门票怎样?”

“一张三拾,每天能卖个几百张,节假日还免费放,一张门票返给我五角的回扣,这样,再凑合个三十、五拾。总起算来也就是一天一百块钱吧。要不然连自己都生活不下去。你看这几天拍电视剧,我这里又没有了生意。唉,生活难啊!”……

就这样他们交谈了一个上午,谈文学,谈生活,谈风情,谈建筑,谈旅游,两人谈的十分投机。谈到赵州桥,小王还给刘玉柱讲了一些有关赵州桥的传说。为什么有张果老倒骑毛驴在桥上走留下的驴蹄子印;柴王爷如何推车过桥压下这道车道沟印和膝盖跪下时留下的这个膝盖印;鲁班怎样施展点石术,在桥上留下手掌印。

将近中午的时候,刘玉柱问道:“小王,像你开这个摊,中午在那里吃饭?”

“那不,前边那个饭馆,反正也是单身,在里边随便一吃也就足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你吃饭的时候摊怎么办?”

“你看反正也没有几个人,把门一关就行了。”

最后,刘玉柱五块钱买了一本《杂文选刊》,就告别了小王,他向那个饭馆走去。老板热情地接待了他,把刘玉柱安排在靠近窗户的一个座位上。刘玉柱要了半斤白酒,两个炒菜。

刘玉柱走后,小王看了看手机,天色也不早了,也关了小亭,走进那家饭馆。老板刚刚安顿好刘玉柱,小王也就进来了,一看是刚才那位游客,小王过来打招呼,于是两个人坐到了同一张桌上。小王要了两个馒头,和一个家常小炒。于是,两人又谈了起来,小王讲了好多关于他自己的一些事。最后,刘玉柱一块结了账。

标签:光景     阅读次数(627) | 回复数(2)
上一篇:《光景》第八篇
下一篇:《光景》第九篇3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