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孙凯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fcsunkai@163.com
  • 个人签名: 与党同心为民立言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907 篇
    回复总数:1714 条
    留言总数:50 条
    日志阅读:819099 人次
    总访问数:1051253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孙凯发表的博文
“二胎困境”困在了哪里[2015/12/10 12:22:15|by:孙凯]
“二胎困境”困在了哪里

刘 白

“政府应该通过财政补贴、提高妇女地位等方式鼓励生育。”

    早在3年前就呼吁停止计划生育政策的携程网CEO梁建章,12月5日在一场论坛上表示,即使放开生育,真正愿意生二孩的人可能只有30%。政府应该通过财政补贴、提高妇女地位等方式鼓励生育。“当一个孩子长大以后,未来通过纳税等所做的贡献中约有15%会用于社会的养老,所以基于公平起见,国家可以考虑为新生小孩的家庭给予一定补贴,而补贴的总量可以占到GDP的15%左右。”

    虽然生育意愿低下早已不是新闻,让育龄夫妇“敢生二胎”的建议也层出不穷,但以财政补贴鼓励生育仍然是一个新说法。这个说法投石入水,媒体回响却各有不同。《中国青年报》12月9日的评论对此表达了肯定态度。“早在‘全面二孩’政策的酝酿阶段,就有专家建议:政府应当对有意愿生育二孩又不富裕的夫妇提供补贴,弥补其经济压力,以鼓励生育。这一手段,早就被许多同样面对生育率低迷问题的国家采纳,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而除了直接的经济补助,各种间接针对育龄夫妇的福利政策,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譬如进一步扩大带薪产假,试行男性产假,补贴学龄前教育等。”

    而《北京晨报》的评论却直斥这种论调“不靠谱”。一者,目前的生育意愿并不是多么需要大惊小怪的事情,“人口增减有‘惯性’,无法令行禁止。在实施计划生育初期,人口增速依然较高,今天适当放开,人口也难迅速增加,30%的适龄青年愿意要二孩,这个比例并不特别低,最好观察一段时间再下结论。”

    二者,国家直接干预其实是在反向使用计划生育的逻辑,“国家干预,必会引发某方面失衡,在创造利益的同时,也会留下问题。”

    直接财政补贴或有些矫枉过正之感,但却也说出了“全面二孩”放开之后,政策鼓励、政策保证的紧迫性。想想那些“生两个儿子哭一场”、“养一个孩子要花一两百万”的段子,就明白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不力,医疗、教育、住房成本过高,在以多么大的力道冲抵年轻家庭的生育意愿。

    其实,自“全面二孩”政策公布以来,媒体一直在鼓呼和支招。《人民日报》那篇知名的评论《要让能生二孩的想生敢生》已经给出了提升生育意愿的措施———“应该努力搞好生育二孩的公共服务供给。及时启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修改、宣传和解释工作,有效化解‘全面二孩’政策的法律困境与难题。全面总结‘单独二孩’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好做法与好经验,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家庭想生不敢生以及犹豫要不要生等问题。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引入社会力量,着力加强生殖健康、妇幼保健、妇女就业、生育保险、托儿托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供给,切实让符合条件的家庭想生、敢生、能生,确保‘全面二孩’生得下、生得好、养得起。”

    更多媒体,则在这个主题之下,有针对性的给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比如《新京报》的《全面二孩之后,个税改革该加速了》。

    “实际上,个人所得税制不考虑纳税人家庭负担差异,一刀切征收,是个饱受争议的问题。而在大部分发达国家或地区,它们综合考虑纳税人的家庭负担和赡养人口的实际情况,允许纳税人就其赡养人口的多少扣除一定的纳税金额。如在我国香港,会根据家庭情况设置多档免税额,美国的低收入家庭甚至可以通过申报税收来获得一笔收入,即‘负纳税’。”“随着二孩家庭的增多,许多家庭的负担增加,也需要个税制度的人性化关怀以及相关保障性政策的倾斜。”

    此外,对于女性权利的保障也将直接影响二孩政策的落地。中国的城市女性,其教育周期和社会角色已经和男性基本一致,但其所承担的家庭义务和育儿责任却仍然内嵌在传统的家庭结构中,仍然遵从传统的家庭分工意识。即便是在最有开放性的中国一线城市,也只有全职母亲才是合理的,全职父亲不敢说闻所未闻,至少也会成为“现象级”的新闻。公共服务的高额成本都被转嫁在家庭身上,而家庭由此产生的过量劳动、精力消耗、职业牺牲、生活质量和审美的损失,则被下意识、大概率转嫁到女性身上,在这个环境下,“二孩”最终是一道现代女性的选择题。

    所以《广州日报》评论早就发出一问“全面二孩后,女性就业权怎样保障”?并自问自答,一方面“应该用一些优惠政策,来激励企业落到实处。比如通过减少税收的方式,对于女性职工保障良好的企业进行嘉奖,从而给企业相应的减负”。另一方面,“减少女性维权成本,加强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能指望企业自觉遵守,在进行良好引导的同时,进行必不可少的监督也十分必要。”而《中国青年报》则以近三千人参与的调查结果代替了评论——— 高达88.9%的受访者都希望延长二孩产假。

    生育政策变了,生育焦虑来了。直接财政补贴鼓励生育或值得商榷,但那些更靠谱、更有可行性的措施,应该提上日程了。

阅读次数(153) | 回复数(0)
上一篇:退休干部杨瑞文赠书世界榜书大赛优秀奖获得者,书法家米玉轩。
下一篇:万古永青 :走邯黄最佳线利用衡水沧州境内邯黄铁路改造修建石衡沧港城际不是城际与普通之争而是铁路走向线路建设成本运行宵益之辩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