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辛向党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xxd.1950@163.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34 篇
    回复总数:251 条
    留言总数:3 条
    日志阅读:126694 人次
    总访问数:385939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文字虫发表的博文
冯犹龙的传说[2016/7/26 6:53:20|by:文字虫]

冯犹龙的传说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冀州镇岳良村冯犹龙,清朝时人。至今,在岳良村仍然流传着他的一些传奇故事。

    冯犹龙,字有光,号直庵。“诗书礼仪之家出身”。自幼身健体壮,学文习武,到20岁前,在乡间就以学博艺高而很有名气了。他“平生赋性慷慨,刚毅忠直,与人和睦,对人慈祥”。

    进京赶考。冯犹龙为了求得功名,去京赶考。到京后,考试前的有一天,他于同考者到一湖畔散步。遇见几名少年习拳练武,停而观看。他发现少年所练,只是花架子,没什么功底,不由与同考者议论了几句。岂料,被对方听到,武师大汉走过来抱拳相请,要求“赐教”。冯犹龙一看无意中“惹了事”,赶紧还礼道歉,拉着同考者欲快快离开。可是武师大汉却拦着死活不放。冯犹龙没有办法,只好勉强与武师拉开架子,虚与对手,但是,冯暗让三分。那武师以为得势,随出了毒招。冯犹龙只好以真招应对,只两三招,就把武师摔倒在地。武师见冯非等闲之辈,确为武术高手,爬起来溜走了。

    冯犹龙招呼同考者正欲回走,却被那习拳练武的几名少年围住,几名少年纷纷下跪,一少年说:“壮士大人打败我师,应当当我们的师傅。”少年要求冯与他们一同回家,去见家父,恩准拜师。冯犹龙心想,我是来京参加考试的,并不是来找工作的。于是,对少年们说:“我还有事儿,不能当你们的师傅。”少年们说:“壮士大人不答应,我们就跪着不起。”冯犹龙没有办法,只好随少年们去他们家。

    冯犹龙看到少年的家是一座大宅院,客厅里摆设很豪华,一看就属非常之家。少年们请来一中年男人。中年男身着华服,步履稳健,面露喜乐。少年向龙介绍是家父,龙起身施礼,中年男很友善地还礼,请龙落座,命下人敬茶。中年男先是温和地询问龙家在哪里、来京贵干,龙一一作答。随后,中年男起身向龙抱拳作揖,说:“老夫一事相求,请壮士赏脸。吾膝下几个不才犬子,苦爱习武,奈不得良师。今犬子有幸遇壮士,让老夫求你为师。至于壮士求功名之事,尽包在老夫身上。意下如何?”冯犹龙思量,考期未到,且自己带资又不足,况且,中年男诚恳相求,遂答应“可以试一试,不行就退。”中年男大喜,命酒席款待后,让几少年摆案燃烛拜了师。

    冯犹龙住在中年男家,整天教少年们习武,中年男有时前来观看。有仆婢伺侯龙生活起居,中年男有时约龙同餐共饮。少年们武术技艺长进很快。

    考期临近,冯犹龙向中年男提出离开去备考。中年男还是那句话:“尽包在老夫身上。”并说“你安住,别离。老夫有安排。”忽一日,几少年欢天喜地地向冯犹龙边跑来边喊:“皇榜已出,恭喜师傅中武进士!”冯犹龙懵了,没有进考场,怎么能中了呢?后来得知,中年男正是该年钦命主考官。是他把考为第6名的马犹龙,提毫给马字添了两点,换成了冯犹龙。时间是清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年)。其父亲冯廷瑞,也是武进士,被封将军。

    为民解难。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 冯犹龙中进士后,靠钦命主考官的推荐,被点官为山西平凉府(今甘肃省平凉市)守备。守备,是清朝武官名,负责管理军队总务,军饷,军粮职务之正五品官。

    冯犹龙为官期间,“免徭役,劝开垦,广教化,培士风,种种善政,难以枚举”。某年遇“大饥”。他“陈疾苦,备述难状”,冒死为民解难,与知府一起,免去老百姓当年的税赋、钱粮“七千余担”;对于“贫不能葬者,皆为施棺木”,深得群众感激。当地人编民歌流行传唱。他离任时,“黄童白叟,无不郊送”“留鞭截镫”,男女老幼数百人相送10余里,许多人泣而拜别,“如丧考妣”,场面相当壮观。

    助民为乐。冯犹龙归故里后,热心帮人,助民为乐。街坊邻里每有纠纷、争吵、矛盾,他主动到场说合调解,“尽管之”。他以族长之威严,家中置了1根五色棍,对于不听说教、蛮不讲理、乱为者,棍打惩处。他规定,村里和族中,凡事自己解决,不能经官动府。当时,村中百姓和睦和谐,村风甚正。

    他晚年返回岳良村故里后,还修了“三官庙”,做了许多造福乡梓的义举。

    那时,临村有一巨富,仗势欺人,横行乡里。一次,一村民的鸡被巨富家的鹰掐死,村民气得把鹰逮住弄死。巨富不但把村民打了个半死,还告到县衙,行贿县官,欲让村民给鹰抵命。冯犹龙听说后,十分愤恨,到县衙给县官说:“富而要仁,不能霸也。一禽还一禽,足矣。打了村民,又要抵命,法不应也。”当时,冯犹龙虽然退休在乡,但是,仍然是府县衙上宾,德高望重,人们威而惧之。因此,免了那村民之灾。



阅读次数(569) | 回复数(0)
上一篇:清朝时岳良村3人受皇封
下一篇:徒步去开会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