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苏从会
  • 性别:暂无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wangxm0605@sina.cn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43 篇
    回复总数:502 条
    留言总数:4 条
    日志阅读:121878 人次
    总访问数:276883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莲花香片发表的博文
做人,要常摸摸自己的心口[2017/12/12 21:39:06|by:莲花香片]
                     做人,要常摸摸自己的心口



                                          苏从会





       整理旧书籍,意外发现三十多年前哥哥在部队服役时候寄回的一封家书,淡蓝色的字迹有几处模糊,犹见当年泪痕斑斑。仿佛又听到哥哥那殷切的声音:怎么不让妹妹读书了呢?她那么聪明懂事。是家中有什么为难之事吗?盼详告。可叹我作为家中唯一男孩,空受万千宠爱,却不能为家中分担一二,愧对老父弱妹,更无颜恩重的姥爷......

       捧读家书,想着当年我那多磨难的残缺却温暖的家庭,泪流满面。生命的初始,原本我也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父亲是村中优秀的民办教师,母亲文静秀丽,父母亲自幼青梅竹马,堪称郎才女貌,姥爷家家境殷实,又同住在一条街上,我的幼年生活应该是天堂一般的日子,欢喜且满足。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急性败血症夺去了母亲年轻的生命,那一年,哥哥八岁,我五岁,而小妹还在哺乳中,瘫痪多年的姥姥承受不住失去独女的悲哀,也撒手西去,天,在一瞬间塌了。

       接二连三的残忍让姥爷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可是,在姥姥的葬礼上,他却还要面对更加残酷的选择。姥爷没有儿子,唯一的女儿又先他而去,谁为姥姥执幡摔瓦,谁便是他日后家产的继承人,这是乡间多年来世代传承的规矩,也是人人认可的乡间法律。是侄儿还是外孙,姥爷必须尽快做出明确抉择,好让姥姥入土为安。姥爷兄弟四人,他的长兄一生无出且早逝,大弟早年离家闹革命,在外工作多年,基本不再参与家中事情,唯有他的最小的弟弟,我的小姥爷,比邻而居,家境清贫且子女众多,最小的儿子与我的哥哥同龄,早已肝肠寸断的姥爷要在这两个孩子之间做出选择。一边是一母同胞亲兄弟,一脉相承亲侄儿,一边是唯一女儿留在世上的最大牵挂。那时的姥爷应该是左右为难,留下外孙?怕冷了亲弟弟的心,亲手足反目成仇。过继侄儿?姥爷心底里明白祖父母对我们兄妹并不是很疼惜,刚刚而立之年的父亲早已经债台高筑,面黄肌瘦时常昏厥的小妹妹更是让他不敢设想。

      乡间习俗,女婿不为岳父母穿白带孝,对姥姥的丧事,父亲无权过问,甚至不能旁听,所以他只是在院子里招待前来帮忙的父老乡亲。屋中,姥爷的族人反反复复向姥爷陈明厉害,而姥爷只是颤抖着手在卷那一只半天也卷不成的烟卷,偶尔抬头看看在屋角闷头吸烟的他的亲弟弟。忽然,我那在外屋灵前守丧的哥哥放声大哭,谁也劝不住。姥爷走过去一把搂住,哥哥抬起头说:姥爷,我想我娘。一句话,让姥爷老泪纵横。一句话,屋里屋外,哭声一片。一句话,让姥爷的族人们垂泪无语,姥爷的弟弟也含泪走了出去。

      就这样,我们搬到了姥爷家。搬过去不久,姥爷找到村干部请求去看守村外的砖窑,中午回家吃饭,晚上则带哥哥一起住在窑上。一来为了多挣几个工分贴补家用,二来,主要也是因为母亲不在了,父亲和姥爷没有血缘维系的翁婿情毕竟很微妙。而且,父亲并不是倒插门,相隔不远,他还有自己的父母需要侍奉。

       姥爷在窑上的空闲处种了几垄白山药,每年收获很多,补充并不宽裕的口粮。后来不知又从哪里弄来一只老鹰,农闲时候就架起老鹰捕兔子,为我们改善生活。每到星期天,与哥哥一起去窑上玩儿,看姥爷将老鹰架在肩膀上或者胳膊上,觉得是很潇洒的事情。六十年代出生的农家孩子,大部分有饥饿的记忆,而我们却能吃的很好。

       砖窑盖在离村子很远的闲地里,看窑人只有一间小小黑黑的破房子。长大成人以后,总会想姥爷一个人在窑上时的景况,四野空寂无人声,夜半唯有风入耳,该有几分无助与凄凉吧!记得小屋中的土炕上,两床被褥也是黑乎乎的,父亲和姥爷两个大男人再怎么努力,日子也是几分凄惶与粗糙的。一直到我渐渐长大,会做简单的针线活的时候,家里的生活才多了几分新鲜色彩。土炕的一角,临窗放着一架磨得很亮的纺车,只要有空闲时间,姥爷便在那里纺毛线,每年总要纺十几二十几斤,有时送人,有时卖了贴补家用,更多的是我为家人织成了衣服御寒。这么多年过去,依旧清晰记得姥爷穿上我为他织的第一件七歪八扭极不合身的毛衣时,老泪纵横说的话:谁说我指不上,谁说我白瞎心,这么一点点孩子就能给我织毛衣了。

      我不知道,这世间有几个男人能做到父亲和姥爷一样的包容与隐忍。提起父亲,姥爷总是说,难得的好人呐!亲生的儿子又能怎么样?而父亲对我们说得更多的则是:都说我为你们姥爷养老送终不容易,其实是姥爷养活了咱全家!想想,父亲和姥爷多年的相守,不是亲父子胜似亲父子,应该是他们彼此对对方的人格的信任与坚守吧,他们各自都恪守着各自做人的良知与感恩。

       记得我初中快毕业的时候,父亲发现姥爷吃饭有些吞咽困难,带姥爷去县医院检查,取了一些药回来。那时,村里初中合并,父亲要去外村教书,而哥哥年前当了兵,远在几百里之外。

       几天后一个夜晚,我刚刚要睡却被父亲喊过去。未开言,父亲先落了泪,说姥爷明天就回家住了,有些话不能让他知道,所以今儿必须给我讲清楚。看父亲凄惨的样子,知道应该是姥爷不好了,吓得也哭起来。父亲说,这几天他其实根本没有去上课,而是去医院和找姥爷的三弟,我的三姥爷商量姥爷的病情。喷门癌晚期,姥爷的日子不多了。

      这么多年过去,父亲那晚的话依旧如在耳边响起:“爹养你们是责任,而姥爷则没有这义务,为了养大你们,他付出的不仅仅是一生的劳累,一世的钱财,更大的代价是硬生生斩断的手足情。因为姥爷没有过继侄儿,小姥爷和姥爷十几年来没有讲过一句话,这才是姥爷心中最大的伤。姥爷是爹这辈子见识过的最重情义的男人,连对你的舅姥爷-----姥姥同父异母的弟弟都关爱有加,即使姥姥不在了,他宁肯自己挨饿也要隔三差五给舅姥爷送些粮食,何况是一母同胞亲手足!”

       父亲有些哽咽,说不下去了。懵懵懂懂听着,想起无意中听大人们说闲话时候仿佛说到过当时姥爷本来要过继侄儿的,可是被哥哥一句“我想我娘”的话而转变了念头。趁机询问,谁知,父亲的泪止不住的落来:“唉,傻闺女,你哥哥再聪明,那时也只是十岁的孩子,他如何能知晓其中的利害。是爹,是爹提前教了他。你娘走后债台高筑,本来爹当时做班主任有六块钱的津贴,可因为推荐学生又被下放。爹急得到了夜里就把脑袋往墙上碰,爹无能呀!好几次想咬咬牙跟你们娘走了,可是爹到底也狠不下这个心,万般无奈才动了你姥爷家产的主意,实在只是为了将你们养大成人。所以这么多年爹一直跟你们说,是姥爷养活了咱全家。姥爷对咱有活命之恩,而咱家对姥爷有失亲之愧呀!”

       父亲直说得泣不成声,我也听得泪流满面。父亲说:“姥爷的日子不多了,爹想让你休学在家伺候姥爷,让姥爷温温暖暖的走完最后的日子。爹知道,这对你有失公允,可妹妹还小,哥哥在部队好容易争取到学驾驶的资格,不能半途而废,而爹不去教书咱家就没了收入,也就没钱给姥爷看病。爹这么做,也不全是为了让别人看咱多孝顺,为了村子里悠悠众口。爹这么决定,是为了一个人最起码的良心。做人,咱要常摸摸自己的心口。”

       哥哥当年的那封信,应该就是那个时候寄回来的。就这样,我休学了。一年多的晨昏相守,煎汤熬药,到最后日子里的端屎端尿,殷勤侍奉,姥爷还是走了,走的祥和安静。

        后来的日子里,我会常常想起父亲爱说的“做人,要常摸摸自己心口”的话,明白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不一定是为了做给什么人来看,而只是为了自己的良心,为了堂堂正正做一个人必须的良知。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儿,应该是给天堂里的父亲和姥爷最大的安慰吧!



个人介绍:

苏从会,河北省晋州市东卓宿乡海滩村人,务农为生,喜爱文字。邮编052260  手机 15233651908  邮箱 han1118hao305@sina.cn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曾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作品数十篇,多次在省内外获奖。散文《嫂子,让我叫您一声亲娘》获得第九届河北省散文名作奖二等奖。散文《几度花开读书梦》获得“我们的中国梦,讲述河北故事”征文大赛二等奖,河北省首届优秀网络文化作品“五个一”奖。散文《农妇有梦书墨香》获得“华北油田杯”读书梦征文三等奖,《讲究读书也是一种家风》获得“慈孝家风颂”征文一等奖。
阅读次数(17952) | 回复数(6)
上一篇:农村更需要弘扬七夕文化
下一篇:小村有舞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