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暂无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liuyalin1972@126.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39 篇
    回复总数:594 条
    留言总数:5 条
    日志阅读:121104 人次
    总访问数:284589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永清刘向梅发表的博文
我的2008,,,,,,[2014/12/11 14:00:33|by:永清刘向梅]
[p=22, null, left]我的2008…..

[p=22, null, left]刘向梅

[p=22, null, left]人一生中都有一段难忘的岁月。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事业关于生活。我的难忘岁月却不是在我的青年年代,而是在我的不惑之年。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世界瞩目的2008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这一年中国经历了汶川大地震,这一悲一喜,像是有意的在考验着中国人的意志和精神。

[p=22, null, left]2008,是我生命中最光辉灿烂的一年!这一年,我精神振奋,情绪激昂,热血奔腾,慷慨的向灾区伸出援手,献出我的一篇爱心;这一年,我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不图任何功名利禄,为奥运东奔西走,做着自己的一份贡献。这一年,我写了扎刻大师徐艳丰,民俗收藏家李赢,邢氏纸雕传人邢坤等。他们都是农民,我也是农民。我写他们,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农民的思想、胸怀和心灵手巧。

[p=22, null, left]

[p=22, null, left]2008110,我的写作来个开门红。这天的廊坊日报晨刊C1版的头条位置,刊登了我写的长篇通讯“徐艳丰扎刻后继有人”。两千多字,配上两幅照片,占了多半个版面。而且标题字符超大,超粗,还被印成鲜红色,更增添了几分喜庆和大气。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一年里,更加勤奋努力,争取做出更多成绩。一定要写好邢坤,写好徐老师。写好那些为了奥运付出辛苦和劳动的人们。

[p=22, null, left]徐艳丰老师是我写作的重点对象之一。一来他的名气大,是社会上媒体上关注的焦点,二来又因徐老师的身体又出现不好的征兆,因此,我总想尽我最大能力为他写上一点文字。以安慰他那颗痛苦不安的灵魂。我和徐老师家相隔三里多地。两个村的庄稼地紧挨着,我在地里干活时,转过脸往东一望,就能看到他的家门口。我骑自行车只需几分钟就到他家,借着这方便条件,我就比其他人更快捷更详细的了解徐老师的近况。我为徐老师写的第一篇稿子是“扎刻大师徐艳丰”,发在2006717日廊坊日报“收藏与鉴赏”版面的头条位置。当时徐老师第一次换肾后不到两年,他很珍惜这第二次生命,为报答党和国家对他的关爱,不等身体恢复好,他就满怀喜悦之情投入到大型古建“飞云楼”创作中。看到徐老师对扎刻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我很受感动,下决心多为他写点东西。我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去他家串门。徐老师也爱跟我说话,他几乎把这些年走过的经历都对我说了。他说时很动感情,看得出他对高粱杆扎刻的痴迷和热爱。

[p=22, null, left]200788,尽管徐老师身体不适,但他还是坚持到北京参观了2008奥运倒计时一周年的庆祝活动。他回来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我第二天到他家去,知道廊坊电视台过来给他录制节目,还让徐老师放了一挂鞭,表示对奥运的祝贺。徐老师很高兴,他总是乐乐乐呵呵的配合电视台的人做节目。众所周知,徐老师在2000年得知奥运申办成功,就决定做一件《天安门》向奥运献礼,这个有关奥运的新闻主题一直被媒体关注和宣传,我也把宣传重点放在这件奥运献礼上。为此,我又写出一篇“徐艳丰和他的天安门”,发表在2007912廊坊日报“收藏与鉴赏”版面。

[p=22, null, left]我这篇文章第二段是这样写的,“早在1965年,年仅14岁的徐艳丰就把天安门当做心中最美丽的宫殿,他最爱看有关天安门的电影和年画,最爱听电台里唱‘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他把平时捡来的高粱杆一根根的削刻好用它来扎刻天安门。因为家贫他没有读过一天书,连最简单的乘法口诀都不知道,他凭靠着数数、做记号、用谁也看不懂的建筑设计图实现着自己心中的梦想”。

[p=22, null, left]这段文字是我的原创。是平时我从徐老师嘴里了解到的东西。(不过需要说明,“最爱听电台里唱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是根据主体需要编出来的,这句话不太可靠。)我看过有关他的所有报道,没有一个记者用这样的话写过他。就是这篇千字有余的文字,在20086月,居然有人改头换面,抄袭之后还发在廊坊日报晨刊C1版面上。我看到这一段文字,还有我的大部分文字,还有结尾部分,一字不漏的抄袭,我气得哭笑不得。我打电话反映给版面主任,主任说,你给他们打个电话,说明一下。就说,抄不要紧,你们应该提前跟我打个招呼。我想来想去,还是没有打。因为我虽然不认识他们,但是常在报上看到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一个在市委一个在县委,都比我有身份。其中一个还算得上是一个文友。我想,或许他们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怕完不成上稿任务而不得为之吧;又想,人生最大的美德是宽容是饶恕,他们自己做的事他们自己知道。就不要和他们说了,显得我小肚鸡肠似地。说实话,他们好意思抄我的文章,我都不好意思说出来。说实话,我宁愿帮他们无偿写稿,不属我的名字也行;也不愿意被他们这样偷着抄。

[p=22, null, left]

[p=22, null, left]“徐艳丰扎刻后继有人”,这是我2008年最想写成的一篇稿子。我为何如此心急,只因我看到徐老师的身体这一年很不好,先是摔折大胯,后是排异反映严重。他的精神一天不如一天,气色越来越不好,身体也很虚弱,他自己都对自己的生命产生了绝望。因为他已经在2003年换过一次肾,他不知道还能否再成功的换第二次?他严重时腿浮肿的走不了路,什么东西都不敢吃,人瘦的还不到八十斤。他整日倦缩在炕上,一副过度苍老的神态。那一段日子,他总是盼我去,和他说话,聊天。我一去,他就强打精神和我说些过去的事。包括他经历过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看得出,他每天都沉浸在对过去时光的回忆里,他忆起更多的是他的高粱杆扎刻艺术,还有他获得的70多项各种荣誉。有一天,他忽然振作了精神,睁大眼睛对我说,向梅,我高兴着呢,我这就多活了四年。他说着,向我伸出四根手指,继续说,要是四年前没人给我捐款换肾,我早就烂的没魂了。停顿了片刻,他目光闪烁了下,透出几丝骄傲和自豪,说,我,没有白活,总算,为社会做了点贡献,留下点东西。说到这,徐老师就笑了笑,但是他笑的很苦涩,很勉强。我看到他的眼角湿润了。我知道他说这话的意思。他想到了死亡。有好几次,我和他的家人在电视里看有关他的节目光盘,看着看着,就听到了他的呜咽声。我们看到他像个孩子似的躺在炕上,对着电视抽抽搭搭的哭。这个时候,我的眼圈也会湿润,也想哭。

[p=22, null, left]老师的一双儿女自从徐老师身体出现排异反应再也拿不起高粱杆之后,就一心一意的坐在屋里搞扎刻了,姐弟俩都很认真刻苦。但是谁也不爱说。他们很少与我交谈。我问一句就答一句,不问,就不做声。我很是苦恼,想写他们却无从下手,但我又非常想写,于是,我就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念头一次次去他家,如果徐老师不在,我就那么干坐在他们面前,默默的看他们姐弟俩扎刻作品。看着看着,就从他们的表情里动作里看出了我要写的文字。

[p=22, null, left]我在“徐艳丰扎刻 后继有人”一文中这样写,“刚学扎刻那会儿,晶晶的手有些笨。在父亲手里听话乖巧的高粱杆,在自己手里就是不听使唤。不是掉在地上,就是扎破自己的手指。这还不算什么,更难的是用刻刀在高粱杆上逍凹槽,这是扎刻入门的必修课。一根根高粱杆,粗的如筷子,细的只有牙签那么细,要在上面削凹槽,削浅了不合适,削深了秸秆就断了,力度必须掌握的恰到好处。为了练习好削凹槽,她找来父亲以前用过的废秸秆,不停地练习。如今,她的一双手变得乖巧而娴熟。细小的高粱杆在她的手里也听话了”。这一段文字都是我通过仔细观察得来的。

[p=22, null, left]

[p=22, null, left]后来,我又把这篇文字做了修改,发给了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版责任编辑许涿老师把我的这篇“徐艳丰扎刻后继有人”的稿子发在20086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文字旁边配有四幅扎刻作品的照片,这些照片是我特意请照相馆师傅给照的。

[p=22, null, left]

[p=22, null, left]我这期间还为徐老师写了许多别的文字。只要他那里有什么新动态,比如别人给他捐款、参展活动、电视台做节目等,他都告诉我,我就马上放下手边活,过去呆一会儿。然后及时为他写点文字。像“河北电视台故事坊节目组再来永清为徐艳丰拍片”“徐艳丰作品飞云楼获金奖”“徐艳丰飞云楼获金奖后引起社会广泛专注”“一张6000元的汇款单”等。我白天抄稿,晚上写草稿,一写就是后半夜,也不感觉累。那会儿我的眼睛视力已经下降到左眼0.7,右眼0.3.。晚上写作相当吃累,于是就胡乱的在纸上打草稿,有时也不看,就模模糊糊的写。等天亮了再看,再整理,再往稿纸上笔记本上抄写。因为要求别人帮我打稿,所以总是尽量写得清楚整齐,如果有一页上有三四次改动的话,我就撕了重新写。我写字的笔记本和稿纸扔满了我睡的床铺。有时候我睡觉的身子下都压着稿纸。我就暗笑自己,生在书堆上,睡在稿纸上。将来死了也要把这些东西带进坟墓。

[p=22, null, left]那会儿多亏了乡政府的王海英和武秀娟两位小妹。她们热情善良淳朴。她们总是积极的为我打稿,发邮件,并且鼓励我为刘街乡多写点稿件。秀娟妹妹说,大姐你就写吧,咱这都有底,到时乡里会给你奖励的,后来又说,每一篇稿子奖励五十。我听了当然高兴,虽然我写稿子不是为了钱,但起码可以给我交点电话费,给家里救救济。但最终乡里也没有给我一分钱。秀娟感到很对不起我,几次提起表示歉意,我却不以为然的对她说,没事。不怪你,谁让咱乡里穷呢。我该写照样还写。说完还对她笑笑。说心里话,那会儿心里多少有些被愚弄的感受。可这也怨不得宣委呀,她已经为我尽力了。上边不批,她又有什么办法?

[p=22, null, left](我本来是不想写出这点事的,可是我周围的好多人都误以为乡里给过我多少钱,见到我面也打听这事,我都不知怎么回答他们好)

[p=22, null, left]实际上,我要是为了那点奖励钱,是不会写到现在的。我不愿为了钱受人左右。我是农民,名与利,与我没有多大关系。我既没有评职称一说,也没有提干一讲。况且,开始写也没有人给我提钱的事,我只是喜欢写,喜欢把我知道的了解到的好人好事写出来让大家知道。我只想为我们农民写作。因为我们农民干成一件事相当的不容易。我为他们付出,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发自肺腑。同时,我也是再圆自己的一个梦。早在中学时代,我就梦想过当一名记者,带着采访本、照相机、记者证,深入生活,到人民群众中去采访。我甚至还幻想过到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去采访。写出一篇向魏巍老师那样的优秀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我觉得做一名优秀记者是一件伟大又光荣的事。可是,这梦想随着我的失学,结婚,生儿育女,破灭了。我渐渐的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村妇。我自己也没想到,这梦想在我人到中年之后又复活了。这首先感谢2008北京奥运会带给我的一种激情、热情和精神鼓舞,让我的梦想死灰复燃,让我写作的热情空前高涨。我感觉要是不写出点东西就对不住这个美好的社会,就枉为中国人。

[p=22, null, left]北京2008奥运会,世界瞩目,全国上下都在为奥运做准备,为奥运加油努力。我想,我这个业余记者的机会来了。我也要加入到迎接奥运的行列里,我要用手中的这支笔,为奥运作出一份贡献。于是我就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拼搏的精神和奋斗的力量。我的精神状态一直处于亢奋中,每天都是好心情。早晨我下地,走路一阵风似地,耪玉米,把锄头拉的咔咔响,干得特别上劲。我那年还种了三亩棉花,别人都呆在阴凉里聊天打扑克,我却带着一瓶子凉水下地了。我怕自己热得难受,就在头顶上蒙着一条湿手巾。我蹲在棉垄里一边拾掇棉花一边想写作上的事情。想的高兴了,我就唱歌,我唱了新歌又唱老歌,唱的自己都忘了自己多大岁数了。心里全是快乐。人一快乐,干什么都有劲。干完一番活,我就忙自己的事了。不是出门去采访,就是趴在屋里写作。我出门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哪都响。我骑起来却很上劲,一边蹬车一边还哼着小曲,有时还能一边打手机一边骑车。但我怕黑,天一黑,我的眼睛就看不好路了,所以,有时候回来的晚了就免不了磕磕碰碰的,我的腿上胳膊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我都不知是什么时候摔的。仗着我皮糙肉厚,从来没摔坏过。而且在哪摔倒的还从那爬起来,还对自己说,没事,小意思。

[p=22, null, left]我的心态就是这般的好。有一天,我还遇到了一次“危险”。至今想来都为自己感到不可思议。这危险说起来有点不好听,但是可以从中看出我对宣传工作是多么投入和认真。有多少平常女人做到这一点呢。

[p=22, null, left]那年的雨天,我因为急于发徐老师的稿,不等天晴我就骑自行车出门了。没骑到出村就重重的摔倒在地上了。大腿摔青了两大块,这还不算。我的例假因为到了更年期很不准,时多时少,有时还怕着急生气。一着急一生气,就会多起来。因为摔倒吓了一跳,又着急,量忽然的多起来。心脏也加快了跳动。我就决定不骑车去了。我把车子放在小铺门口,到厕所里换上卫生巾,就给一个出租车打电话,他要五块钱。我说行,他就过来拉我。刚到刘街十字路口,一场大雨又瓢泼落下。我说,你等我会,我把稿子放在乡政府,你再把我送我回去。他开始说行,后来看到我脸色不好,很不舒服的样子,就不想送我了。我说我再给你五块。他应了,就在乡政府门口等着我。我淋着雨跑进乡政府办公室,把稿子交给了海英她们,又简单的交代几句,就想走,谁知刚一转身,我的身体忽的又一热,就觉得大量的东西涌出来。我吓得一惊,脸色肯定变了。我对海英说,我坏了。你去给我多拿点纸来。她低头看我时,脸色也变了,说,刘姐,你的裤子都透过来了。好大一片。我说,没事,我怎么也要回家。好在这雨天,道上没多少人。她担心的望着我,我就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说,没事。回去买点药吃就好了。她还是担心的看着我,但我是坚决不想给她添麻烦的,就拿了些纸朝厕所里走。我走得慢,那东西就流得慢,我走得快,那东西也流的快。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叫害怕。我害怕自己坏在这里。

[p=22, null, left]我在厕所里呆了好半天才出来,一来想看看例假情况,二来稳定下自己的心情。那一会儿吓的我两条腿都软了,唯恐自己血流不止,造成生命危险。我有点后悔不该这样的天气出门,万一出点事怪谁?人家正式工人出了事有公家管;我出了事,只能我老公管。又想,老天爷是长眼的,他知道我做的是好事是善事,不会伤害我的吧。老天,你要保佑我平平安安的到家!平平安安的到家!从不迷信的我忽然在心里默默祈祷起来。

[p=22, null, left]我从厕所里出来直接走向门口,我把上衣脱下来,系在前边挡着那。只穿着小背心往外走。出租车还等在那里,我上车的时候,他许是看到了我的脸色和衣服,就小心的问我你不好受吧?我说是有点不得劲。又说,你多受点累,把我拉到药店门口,我买点药去。他好像早就打定主意,说,我正要跟你说呢,我这车子出了点毛病,送不了你了,只能送你到十字路口,你自己坐车回去吧。我看出他是不想拉我了。就说,你先送我到药店门口,就不用管了。他就送我到了药店门口,就走了。我不怨恨他,这是聪明人。万一送我到半路上我出了事怎么办?换了我遇到这事,也会三思而后行的。

[p=22, null, left]我到药店买了药,要了点水吃了。休息一会感觉好多了。我出来正好来了去永清的车,就上去了。坐到村西口下车,步行着往家走。这个时候,天晴朗了,西边还出现了一道彩虹,这彩虹此时在我看来显得是那么亮丽和新鲜。我觉得这彩虹好像是专门为我升起来的,是在为我的执着和坚强而喝彩!想到这,我的心情忽然的又快乐起来。脚步又轻盈起来了。我对自己说,刘向梅,你是好样的。但愿你永远这样勇敢坚强的生活下去。这才是你的本色。

[p=22, null, left]

[p=22, null, left]

[p=22, null, left]我为徐艳丰老师写稿子不算太难,因为离他家近,掌握的信息多,他的故事也多,很好“编”,难得是为邢坤写稿子。邢坤不是我们永清人,他是固安林城的一个农民,像我一样的很普通的一个农民。我们非亲非故,认识他纯属偶然,也可能是天意。

[p=22, null, left]2007年夏,我去霸州一位文友家里。偶遇一位姓邹的小伙子。文友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向他介绍我,说我是个记者,他半信半疑,等文友出去的空当,他就有些不相信的问我,大姐你真是个记者呀?我说别听他瞎说。我是个种地的农民。业余时间里好写点东西。他问我都写那些内容。我说我最爱写农村里的新人新事物。你有什么新闻线索可提供给我。小邹就乐了,他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张照片,交给我看。我接过来,是四合院的图片。问在哪照的,他说不是照的,这是我们村的一个人用纸雕刻的,这个人叫邢坤。我又仔细的看起来。果然是做成的。有两盆花看得出来,但那四合院还是很逼真的。

[p=22, null, left]我问这个人做这个四合院几年了?小邹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他做这个东西没几人知道。除了我还有几个人知道。我一下子来了精神,我有些激动的说,这么说他做了这件四合院,外人不知道,媒体也不知道?小邹肯定的望着我,点了点头。那好,我坐直了身子,把随身带的笔记本拿出来,像个真记者一样,开始“采访”小邹。做好记录后我说,你等信吧,我回去就和报社联系,把邢坤的情况向报社反映下。我说到做到,回到家我就给廊坊报社打了电话。一位编辑接了电话,也作了详细记录,然后说,我们会派记者过去采访的。他还问我去不去,我说我就不去了。我是永清的,离着固安挺远的。我接着就又给邢坤打去电话,告诉他报社很快派人过去采访你,你做好准备。邢坤的声音显得很苍老,说话速度较慢,加上有几分激动,就显得有些结结巴巴的语无伦次。我却异常兴奋,爽快的对他说,崩胆小,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大老爷们怕什么?他重重的回答道,是。

[p=22, null, left]我们等啊盼啊,过去了一个月报社也没信。我就又打电话联系,换了一个编辑,又做了记录,又说我们会派人过去的。我们就又开始接着等。似乎又是一个月,仍然没有信息。我就急了,不管是永清还是固安了。我立即作出决定,我要亲自去固安林城,采访邢坤。我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小邹。小邹很高兴,让我坐车到霸州。等他下班后带我去林城。

[p=22, null, left]那是个傍晚。下班后的邹志军从打工的那地方租了辆面包车带上我直奔林城驶去。我坐在车里,暗笑自己是不是神经病了?放着地里活不干,跑到固安装什么大头蒜呀?可我决定的事,是谁也改变不了的。我就要当一回真正的记者。也算是圆我的记者梦吧。

[p=22, null, left]大约有半个小时,车子就到了邢坤的家门口。邢坤和爱人正在门口等候我们。小邹给我们作了介绍,我打趣的说,别紧张,我可不是记者。我和你们一样,都是土里刨食吃的。我的话把大伙都逗乐了。邢坤媳妇拉着我的手说,大姐,一看你就没事。邢坤站在我旁边,很礼貌的让我说,刘姐,快进屋吧,真不好意思,让你跑这么远的路。

[p=22, null, left]进屋后,我直奔主题,我说时间紧点,我们不说别的了,就说你的四合院吧。于是我坐在炕沿边上,邢坤坐在凳子上,他一边说,我一边记,期间,我很认真的问他,你是否把纸雕看做是一门艺术?是。他回答得很坚决果断,又补充道,我想,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一门绝技,不能到我这辈失传了。我必须把他继承下来。而且,我还要在他们原来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创造。邢坤说得十分认真。我又向他提出,2008北京奥运,你是否想做件礼物表示下呢?问完了就有些后悔,对自己说,你是干啥的?问这么多。邢坤回答我,想过这件事,想再做件四合院,就怕到时没人给我宣传,外人不知道。我这时不知哪来的勇气和胆量,我斩钉截铁的告诉邢坤,你做吧,只要做成了,宣传包在我身上了。

[p=22, null, left]我给邢坤写的第一篇稿子的题目是“固安纸塑艺人邢坤”。发表在2007年8月29号廊坊日报.“收藏与鉴赏”的版面上。

[p=22, null, left]谁也不会想到为发这篇几百字的稿件我付出了多少辛苦。稿子顺利的写完后,我就找别人给打成电子稿传给报社了。版面主任很快来电说准备登我的这篇稿。要我把照片传过去。其实我已经传了,他说打不开看不到。我很着急,顾不得天热,就骑车去了乡里,先找宣委帮忙,后又跑到乡中学找校长帮忙,校长又找懂电脑的一位老师,那位正午休的张老师听说我急用照片,就不在睡觉,赶忙起来为我传图片。他一连传了两次,说没问题了,肯定收到。结果主任还是打不开。我就又去了复印部,找到那里的小老板说明情况,他张口要36块钱,还说是看面子。我没舍得,就给主任打电话说,我明天给你直接送到报社吧。他说,不用,实在不行,你可以找你们宣传部帮忙。用扫描一扫就过来了。我便坐车去宣传部了。

[p=22, null, left]说实话,我都急得掉眼泪了。我没想到一张图片会费这么大劲。会麻烦这么多人。好在提前和宣传部的几个人认识,图片很快的就扫描过去了,报社也终于看到了。稿子发完,我松了口气,这才有心情扛起锄头下地干活,到地里一看就傻了眼,草都比苗高了。我忍不住乐了,忽然的就想起许多年前的一句流行语“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心想,苗如果能当饭吃就行了。

[p=22, null, left]我正踏下心修理地球的时候,邢坤来电了,他的语音永远是充满憨厚和实在。他先问我在干什么,身体好不好,然后才笑着跟我说,他们固安领导到他家里去了,是县长李克良派有关领导过去的。他们说,县长批评我们了,说永清人都知道了邢坤,你们却不知道。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职。请你原谅。老实的邢坤整天的闷在屋里搞纸雕,不看电视。他当时问了一句十分可笑又不太妥当的话把那两位领导逗乐了,邢坤纳闷的问他们,谁叫李克良啊?人家告诉他,他是我们固安县的县长,你不知道?他的脸就刷的下红了,赶紧解释,我是真不知道,我平时不串门也不看电视。还请你们多包涵。

[p=22, null, left]邢坤的纸雕艺术得到了固安县人民政府非物质文化工作顾问赵复兴老师的高度重视。赵老师1985年从事地方史志工作,主编出版了《固安县志》和文史、党史、组织史等书籍270万字。已经退居二线的60岁的赵老师亲自驾车去邢坤家拜访。他很快的被邢坤的纸雕艺术和他的四合院造型吸引,邢坤对纸雕艺术的执着精神和朴实厚道的性格让赵老师喜欢。他竭尽全力,开始为邢坤整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材料。其实,最早的《固安县志》就记载了有关邢氏纸雕的记录,早在咸丰年间,邢坤的祖辈就开始做纸雕,不过那时叫“相子”。

[p=22, null, left]老师拜访邢坤后不久,河北民间艺术展演团的团长刘志斌也打来电话询问邢坤的纸雕情况,后来也亲自到他家中看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鼓励。当邢坤向我讲起这些话时,我的心情和他一样激动又振奋。我没想到,一篇小文章竟产生了这么大的反应,这就给我增添了继续给他写下去的决心和力量。

[p=22, null, left]我记得非常清楚,是2007年的中秋节,邢坤来看我,我坐在饭桌前,拿着一张廊坊日报,指着晨刊C1版的版面,对他说,“我争取在这个显著位置上给你登一篇长的报道”。我的努力不是三言两语就说完的。总之我付出了我的全部热情和精力,我写的又一篇关于邢坤的稿子“邢坤和他的老北京四合院”一文终于发表在2007年12月3日的廊坊日报.晨刊的头版。这篇一千多字的新闻稿子受到了版面主任和一位副总编的好评。我为之欢欣鼓舞。邢坤也憨厚的开心笑了。他说,刘姐,你真行!

[p=22, null, left]其实不是我行,我自认为没什么才能。我只是凭着一腔子热血凭着对农民兄弟的厚爱。邢坤的朴实善良和他对纸雕的痴迷,感动的我睡不着觉。我就联想到我自己,我不也是常常因为文学的梦想而闹得吃不好睡不着吗?我们的追求虽然不同,但是我们对人生的理解和对艺术的热爱都是一样的,我们虽不是专业搞艺术的,但比起一些专业的更专业。我要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是农民,我们农民不光会耪地。我们也能拿笔杆,拿雕刻刀......

[p=22, null, left]

[p=22, null, left]2008,邢坤的奥运献礼《老北京四合院》成为我的“心病”,因为我要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我说过的,“只要你做出来,宣传包在我身上”。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喜欢这句话,够男人够英雄味。虽然我不是男人,不是英雄。我拿定注意,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付出多大努力也要给他写好。我知道这篇稿子对邢坤有多么重要。他不同于徐老师。徐老师以成名多年,各大媒体对他都有耳闻,即使我不写,还有许多人去写。邢坤就不一样,他的名字还不被人知道,不被媒体关注,我必须把这篇报道写的真实、生动、详细、感人,让更多人了解邢坤了解他的纸雕艺术了解他的老北京四合院。

[p=22, null, left]我去徐老师家可以骑自行车,可以利用午后傍晚的空闲时间,去邢坤家不行,我要早起晚归。我要坐火车到霸州,然后坐943到林城。夏天热,冬天冷,但是冷与热都挡不住我的脚步。早晨我给我公公和孩子们做好一天的饭,然后匆匆忙忙的奔向火车站。赶回来时天色已经大黑。赶不回来就住一宿,就给家里的孩子们打个电话,让他们到小卖铺里买点馒头和烤肠榨菜什么的吃。再在电热锅里熬点粥。我总是叮嘱孩子们说,做好饭一定把电源拔掉。把气炉子关好。一定要熬点粥。你爸打工回来,让他喝点稀的好。

[p=22, null, left]我老公那两年跟着建筑队里干,当小工,干的是又脏又累的活。每天回来一身泥土,满身的洋灰渣子,头发吹得乱糟糟的。特别是夏天,他累得又黑又瘦,到了家里洗完脸,洗完身上,就吃饭,吃了饭就往炕上一躺,不动了,一会儿呼噜就打起来。他很少和我说话,不是不想说,是累的不愿意说。有时发工资了,才和我笑一笑,说,给你。钱。我就不忍的接过来,然后讨好的冒两句淡话,你辛苦了老公。想吃啥,我去给你做。他就假装不高兴的冲我摆摆手说,去去,干你的事去。他说的干我的事,就是指的是写作的事。老公很理解我的内心,他知道我对写作着了迷,管也管不住,干脆不管了。由我去了。看到发表我文章的报纸,他有时也拿过去看两眼。不等看完,就说,好,继续努力。我很感谢他对我的理解对我的爱。这份真爱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常常在他心情不错的时候跟他谈邢坤的事。我说,无论如何,我今年也要再豁出一年,必须给邢坤做好宣传。不然,对不起他这一年耗费的心血。老公就有些担心的问,你行吗?跟人家打这个保证。我说,我相信我能行。我会写好的。不过,要多耽误点功夫,到他家得多去两趟。你不要生气呀。老公看着我说,我生气管事么?你写成了就行。要是写不好,又耽误工夫又花着钱,哪如在家里待会?老公说的实话。

[p=22, null, left]每次住在邢坤家,邢坤总是和我说到大半夜。从祖上发展纸雕技艺说起,一直说到现在。我都佩服他的惊人的记忆力,怎记得那般详细呢。我为他做了很多的笔记,写的草稿有好几个本子。我甚至还想将来为他写一本书。但是不敢再承诺,怕到时写不出来。开始我为邢坤写的初稿“心血精品献礼奥运”有3800字,太长,就又删减,修改,再删再改,到定稿有2500字左右。这是我几年来写新闻稿件最长的一篇,也是最费心血的一篇。到现在都还清楚的记得那个夏天,那几个闷热的午间,我光着膀子,趴在炕沿边上写字的情景。我满脸的汗水,写字的手也湿乎乎的,眼睛不时的被汗水浸润的睁不开。写着写着,我的眼前就模糊了,就看不清写了,我就抓过旁边的手巾擦一把,然后再写。有几次,我的眼泪竟不知不觉的流下来,与汗水搅合到一起,往下流。我好像第一次感觉到了写作的艰难。我在心里竟然想,给他写完这篇,就永远也不再写了。通过写这篇稿子,我才懂得什么叫“原创”。原创最难,没有个人资料、简介,所有的文字都是自己想自己编。

[p=22, null, left]比如,我在这篇“心血精品 献礼奥运”文中的第四部分写,“2008年7月8日,一个值得邢坤记忆和庆贺的日子,他为2008年奥运创作的大型纸雕作品《老北京四合院》终于完成!所有造型设计均按照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格特点创作。为此,邢坤曾带着相机几次去北京实地考察、拍照、寻访,就连哪扇门窗能不能打开他都要问个一清二楚。这件纸雕作品《老北京四合院》,正房高51公分,长91公分;厢房高46公分,长57公分;门楼高49公分,长29公分;院墙高26公分,总长度为1.42米。整座四合院共有房屋13间,灯笼11盏;房顶上雕有4个大稳、10个老兽头、34个小兽;檐下雕有1880个瓦头。

据邢坤介绍,四合院共分32道工序,其中包括古建筑设计、表面处理、油漆、彩绘、雕刻等。哪方面做不好都会影响艺术效果。邢坤坦言:连半点都不敢含糊。他说最费心血的就是设计造型和彩绘。设计造型的最大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屋檐下的图案长只有2公分,要把2平方米的图案真实地再现到2公分长的地面上,其创作难度可想而知。他用的勾线笔像绣花针一样细,使用的小刻刀是自己用头号大针磨成需要的形状。创作时更需平心静气,一丝不苟”。

[p=22, null, left]奥运献礼作品《老北京四合院》精美壮观,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观看者无不为之惊叹。为增加更真实的艺术效果,邢坤还买来灯泡安装进去。到了晚上,按下开关,整座四合院顿时灯火明亮,与窗外的“大”红灯笼相互交映,更衬托出这座建筑的古朴典雅,令人神往!

[p=22, null, left]这一大段文字要求精确、准确,介绍的还要明白透彻,可以说很难。我不知修改了多少次才达到了这个水平。这就为以后别人写他创造了方便条件。

[p=22, null, left]应该说,邢坤的纸雕艺术感染着我,邢坤对纸雕艺术的痴迷和热爱程度也大大的感动着我的心。我就总想,虽然我们各自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但是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了自己喜欢的事业,宁愿放弃金钱和物质享受。邢坤为了做成四合院,毅然辞掉外面挣大钱的机会。我为了写好每一篇文章,毅然放弃家庭和孩子和老人,还有地里的庄稼活……这不是一般人说说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p=22, null, left]有人问我为什么为邢坤写稿子?他给了你什么好处?我回答的简单而明朗,我说,我给邢坤写稿就因为一个“爱”字。我一是爱他的纸雕艺术,二是爱他这个农民兄弟。我对邢坤的爱,可谓无私、无悔、无怨、无邪。我一直把他看作是一个农民兄弟。我给他写出了名,没要他的一分钱,也没要过他的一件艺术品。哪怕小件的挂件大鱼和小脸谱,我都不要。我觉得这才是我的性格,我要干干净净的写作。

[p=22, null, left]有人说,邢坤是幸运的,他遇到了我这个热心人。我觉得我也是幸运的,遇到了人民日报海外版老编辑许涿老师。大概是2007年12月底,我发信息给许老师,告诉他我写的邢坤的稿子“邢坤和他的老北京四合院”发在了廊坊日报晨刊C1版面的头条位置,这篇稿子得到了版面主任和一位副总编辑的好评。我还告诉许老师说,我还要再为邢坤写一篇更长的报道,是有关奥运献礼的报道。许老师很高兴,他即刻回复我说,你把报纸寄给我看看。我当时也不知他为何要我寄报纸,我于是就到邮局给他寄去了报纸。许老师收到报纸后,给我发信息,说,你把这篇文章再修改一次发给我。文字要简练。我于是就按照他的意思去改动了下。到2008年4月9日,许老师来电,说邢坤的稿子发在了2008年4月8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并且说还给我们寄来十份报纸。邢坤得知这一喜讯,激动地语无伦次,他在电话里不停的说,刘姐,我感觉我好像做梦呢,真的,好像做梦。我做梦也想不到我的名字上了人民日报。说着就嘿嘿的笑着。

[p=22, null, left]说句实话,我比邢坤还高兴。我高兴的不是我的名字上了人民日报,是邢坤的纸雕艺术被海内外人们知道了。这是我最高兴最感到快乐的事情。我那一刻想,让老外们也看看我们中国农民有多了不起多么心灵手巧呀。这个四合院你们怕是没见过吧。

[p=22, null, left]后来的情况证明,这篇发在人民日报的稿子给邢坤带来了许多福音。一些国外的朋友在网上看到有关邢坤纸雕艺术的文章和艺术品,多次与他联系纸雕艺术品的订购事宜。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廊坊电视台、固安电视台都给他做了节目。同时,经济日报、农民日报记者也都对他进行了采访和报道。邢坤的名字和他的纸雕工艺名闻海内外。由此可见,媒体宣传有多么重要。

[p=22, null, left]如今,“邢氏纸雕”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更名为“固安相子”。邢坤已加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廊坊市民间艺术家协会,获“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p=22, null, left]

[p=22, null, left]2008,我还写了我们永清收藏馆的李赢大伯。那日,我在报纸上看到李赢大伯的奥运献礼,剪纸《世纪方圆》非常高兴,就动了写他的念头。于是,在一个雨天过后,我坐上了去永清的车,到北辛六下车,直奔李庄子李赢民俗收藏馆。我是第一次到收藏馆,也是第一次见到李大伯。在电视里早就见过。李大伯长的很有特点,颇有收藏家的气质和形象。光头顶,下巴上留着白白的山羊胡子。满脸的和蔼慈祥,一说话就笑。大伯高兴的带着我一间屋一间屋的参观他的收藏品。我眼界大开,没想到一个普通的老农收藏了这么多好东西。从古代的到现代的,什么都有。我最感兴趣的不是那些坛坛罐罐,那些老式家具,和三寸金莲老虎鞋等,我最感兴趣的是生产队时有过的东西,锄犁镐靶,笸箩蕃萁等。那些淘汰的过时的物件让我睹物思情,就忍不住想起过去的那段岁月。

[p=22, null, left]想当年,为了逃避这些东西,不再像父辈们那样吃苦受累的活着,我们这些农村娃就拼命的念书,因为只有靠念书才能改变命运。我们不好好念,考试考不好,家长们就会这样怒斥我们说,你不好好上学,就等着耪地吧。我们就真的耪了地。考上大学中专的毕竟是少数啊。一个村里能有几个呢。

[p=22, null, left]看完李赢大伯的收藏品,他就带我走进另一间屋子,拿出他的剪纸放在炕上,大伯慢慢地打开让我看。我一看就目瞪口呆了。我怎么也想不到,他一个普通的农民,不仅喜欢收藏,不仅会做针线活,还会剪纸,还剪得这么有水平。李赢大伯向我介绍这幅剪纸的构思和主题。他说,这幅作品总体寓义分三个方面: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祝愿2008奥运会圆满成功;祝愿伟大祖国繁荣富强,早日完成统一祖国大业;祝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携手并进,幸福生活绵延久长。作品外围边框,四通八达,寓义北京奥运会联通世界;万字不到头的背景,寓义中化民族历史悠久,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特意创作了双环圆轨,寓义中国以法治国的传统,寓义中国与世界的和平相处,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双环圆轨内56朵红花,代表56个民族;32面红旗代表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的葫芦图案,寓义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祝愿伟大祖国万寿无疆;三朵金花,分别代表台湾、香港、澳门,寓义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完成。

[p=22, null, left]听着李大伯的介绍,我心潮起伏激动万分,这是怎样的一个农民呀,他的思想他对祖国的热爱他对奥运的真心祝福和期盼……真令人感动。我回到家,顾不得休息就为李大伯写稿子。我写的是“河北李赢剪纸 《世纪方圆》 向奥运献礼”。我一边写,一边还在回想着李大伯跟我说的话。老人的精神和对收藏的热爱感动着我的心,我后来又为他写了一篇“乐此不疲老收藏”发在廊坊日报晨刊C2版魅力老人专栏上;后来,这篇稿子又被邓燕青主任转载到一家老人杂志上。

[p=22, null, left]那一年,我到收藏馆连着去了三次,第一次,为大伯带去一条一百多年的长板凳,那是我婆婆奶结婚时坐轿子车用过的。第二次,我给他拿去一个大风箱。那是我们家当年为了好烧柴禾制下的一个物件。说好再给他一件柴油炉子,但没找到,问我公公,他说已经卖了。正好,大伯又从别处找来一个。我说,这柴油炉子当年没少帮我们家的大忙。我爸爸经常的用柴油炉子给我们做饭,蒸窝头,蒸大饼,蒸山芋,还在上面给我们炒可口的菜。我到现在做梦,还经常的梦到使用柴油炉子做饭呢。

[p=22, null, left]上天可以作证,我写作的心态是多么淳朴和安静。我说过,我要干干净净的写作,不带有任何目的和企图。我到李赢大伯那里去了几次都没喝过他的一口水。更别说吃饭。那日他在他儿子的饭店里吃午饭,让我一起吃,我就说自己刚买了烧饼,吃过了。实际上,我从早晨就没吃饭呢。我坐在一边等大伯,看他吃饭,我的肚子就不老实。我就起来到门口外面等。不是我过日子细,是因为我舍不得花钱买吃的,我觉得我不吃也能过得去。但我坐车没钱是不行的。我出门,几乎从来不买饭吃。用我自己的话说,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尽量把钱花在刀刃上。只当是减肥呢。

[p=22, null, left]

[p=22, null, left]2008,中国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这场灾难来得很不是时候;老天好像是故意要出一道难题来考验下我们中国人的意志和精神。看看我们中国人有何了得?结果看到了,我们中国人,不但能够战胜灾难,而且还能一边重建家园,一边承办奥运。国事、家事两不误。

[p=22, null, left]我从电视里看到汶川地震的消息之后,对我老公说,你看着,还得捐款。老公说,捐吧,谁有钱谁捐。我说,钱多多捐点,钱少少捐点,怎么也得献一份爱心呀。我的言外之意老公听出来了,他就半开玩笑半认真说,你这个大记者打算捐几块呀?我说没准,怎么不得三十五十呀。老公一听马上说,你还挺大方,捐二十就不少,是这么个意思就得了。还想捐五十?拉倒吧。他临出门时还嘱咐我说,捐二十就不少,咱又不是正式工上哪挣钱去。我应了声,说,我知道呀咱家里没钱,我不充大款。

[p=22, null, left]要说这媒体宣传很重要。当我从电视里看到为汶川地震捐款举办的大型文艺晚会,我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了。我一边哭一边看,一边看,一边哭。我的眼前总是闪动着灾区的悲哀场面,那些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遇难者,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和失去孩子的父母,还有那些遇难的人们……闹得我一宿没睡。最后,我做出的决定是我要把国家发给我们家的粮食补贴229.83全部支出捐给灾区。我只能捐这么点。因为当时我们家里只有七十多元的零花钱。那会儿只有老公一个人挣钱,干一天才挣45元。而且到月头才发钱。我的两个孩子还在读书,老公公有病还要吃药。我捐了粮食补贴,就意味着我要背着家人做这件事。不能让他们知道。尤其是我老公爹,知道了一准要气出病来。要知道平日里他是舍不得乱花一分钱的,他有时候连电灯都舍不得开,为了少花一块钱的药费就专门出村到药店里买。我想好了,我就对老公撒谎说,我支出来那钱买了化肥,雇人使在地里了。反正他也不下地去查。

[p=22, null, left]记得很清楚,2008年的5月21号,早晨,我给老人孩子做好饭就骑着自行车上路了。我蹬的有些沉重,没有一点快乐。我的泪水几乎淌了一路。我到乡政府时乡里的工作人员正在点名。我坐在办公室里等民政局的干部小郭。我等了差不多有二十分钟的时间才看到小郭走进办公室。我把手中的钱递到她面前说,小郭,这是我的捐款。直接给你吧。她一愣说,大姐,你捐这么多?你家里条件差,可以少捐点。秀娟也说,大姐捐五十就行。我们就捐五十。我摇摇头,努力克制着心中的悲痛,我说,都捐了吧。200多,不算多。小郭见我表情认真又严肃,而且不容再商量的语气,就接了钱给我开发票。

[p=22, null, left]回家的路上,我没有再哭,我的心里感到了一些欣慰和踏实。我感到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想做的事。做了,心里就好受些了。晚上,我写了篇这样的文字,汶川,我对得住你!我骄傲的写“以后,不管过去多少年多少月,当人们谈起汶川大地震,我都会自豪的说,汶川,我对得住你。因为我向你献出了我的一颗最诚挚的心。”

[p=22, null, left]

这件事直到今天我的家人都不知道。我爱人只当我捐了五十,因为我对他说过教师和单位职工大都捐五十。他就问我是不是也捐了五十?我说是五十,就搪塞过去了。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多么高尚的人,但我绝对是一个善良的人有感情的人。面对灾难面对饥饿面对死亡,我不可能做到无动于衷。钱固然很重要,但比起生命的价值它一文不值。那些逝去的生命能够用钱再买回来吗?我想我虽然不是教师,也不是单位职工,但我是一个作者,我写的是堂堂正正的中国字,说的是清清白白的中国话,我不能光挂着中国人的幌子。我不能光用文字去忽悠别人献爱心,我自己也要带头也要积极主动的做出行动来,否则,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去写别人,去宣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p=22, null, left]我捐粮食补贴这事,没有对我身边的任何一个人提,也不让宣委跟别人说,怕传到我们村里去。我说只要你们屋里的三个人知道就行了。这三个人就是秀娟和海英,还有民政局的小郭。我怕她们说出去传到我们村里,再传到我们家里人耳朵里去,我的麻烦就大了。我就会生一肚子气不算,说不定以后再出门都难了。而且,现在有些人说话爱添枝接叶,爱捕风捉影,爱搬弄是非。我不愿因为这点事伤筋动脑,跟这个解释跟那个说明。太累。

[p=22, null, left]事实证明我这样做是对的,过后没有听到一点闲言碎语。有人问起过我捐没捐钱,我说捐了,五十。他们就说五十就不少,一个农民还要捐多少。过了一段日子,我出于好奇,想知道一些人对我的捐款给予什么样的评论,这些人不是一般人,他们都比我有身份有地位,我特意选了五位,很快,我收到了回复,其中北京的许涿老师写来的信息最让我感动和钦佩,他这样说,“刘向梅,你生在农村,收入有限,能捐那么多挺不容易,表达出你的一片爱心。”另外四个人的评论则是简单明了,“觉悟真高,好。”“肃然起敬,感动。”“你比市领导都强,他们每人才捐了二百。”“向梅,你太伟大了,我到目前捐了两次,共150元。”最后这一个是我的文友,在县财政局上班。

[p=22, null, left]

[p=22, null, left]

[p=22, null, left],



2008
年的冬季,我差不多天天晚上摘棉花。我把白天揪来的棉花桃存放在一处,等没事了就自己坐在屋里慢慢摘。电棍开着,灯光明亮亮的照着我的屋子。我经常的摘到十一二点,也不想睡觉。我一边摘棉花,一边想这一年里自己的点点滴滴。感到很满意。很幸福。

[p=22, null, left]我想,人活着,应该有一份爱心,有一种美德,有一种快乐。当然,人与人之间,也需要相互理解,关心,关爱。需要彼此尊重彼此包容。人更要懂得感恩。

[p=22, null, left]



[p=22, null, left] 2008,可谓我人生旅途上最为光荣最为伟大最为有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感受到了我生命的温暖和存在的价值;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总是想,如果我的思想总停留在那一年多好;如果我的热情总是那样饱满多好;如果我的激情总是那样汹涌澎湃多好;如果我的情感总是那样纯真和朴实多好…...

[p=22, null, left]

[p=22, null, left]朋友们,我好怀念、好怀念2008!!!

[p=22, null, left]因我知道,在以后的岁月里,再也找不到2008年那个激情飞扬、快乐写作的傻女人了.......

[p=22, null, left]点击查看原图

阅读次数(1426) | 回复数(2)
上一篇:搂树叶
下一篇:我爹爱吃西瓜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