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暂无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xushisuo@sina.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13 篇
    回复总数:181 条
    留言总数:6 条
    日志阅读:2275695 人次
    总访问数:2449328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许士锁发表的博文
难忘当年才十六岁的我,陪伴父亲夜行三十余公里去山东武城县城卖菜[2019/10/3 10:43:41|by:许士锁]

我的老家——故城县建国镇,位于河北省衡水市东南部,东邻山东省德州市的武城县,中间是那条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西南方向则是河北省的邢台县。近几年,建国镇以发展设施蔬菜远近闻名,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产业。其实,建国镇的一些村庄,已经有多年的种菜历史,这是因为,该镇的许多村庄,如姜圈村、曹口村、许口村、辛堤村等等,紧邻京杭大运河,土质肥沃,灌溉方便,非常适当蔬菜的生长、繁育。

记得小时候,我的老家许口村,紧挨大运河的河滩地里,常年生长着各式各样的蔬菜,即便是在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这里也是生产队种菜的地盘,之后,这里分给了社员,成了各家的自留地,这样,种菜的就更多了。

印象最深的,当属大白菜。至于种的是什么品种,不知道,只知道白菜个头不小,每个都在四、五公斤以上,每家都种一、两亩,自家吃不了多少,主要的还是往外销售。开始那几年,大运河长年有水,几乎每天都有几艘货轮通过。到了白菜收获的季节,货轮就更多了,大多是过来拉白菜的,据说是运到天津去了。此时,小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了,看货轮上的人一不注意,就偷偷地爬上货轮,东看看、西瞧瞧,好在货轮上的人都很和气,任凭孩子们在上边乱跑。

尽管这样,白菜仍然余下很多,仅凭一家人是吃不完的。这就需要自己想办法了。到镇上去卖,当地几乎家家种白菜,价格肯定上不去。于是,家有劳力的,便自己拉到三十公里外的山东省武城县城去卖。那两年,我家也不例外,逢星期天,父亲和我弟兄们,就用木制的小拉车,一车一车地将白菜运到武城县城,换成钱,再购买其他的生产、生活用品。那时候的我,正在上中学,十五、六岁的年龄。

初冬,从地里收获回家的白菜,要简单地收拾下,放进地下的菜窖里。准备去卖白菜了,前一天下午,就要把白菜取出来,找个稍微温暖的地方,用专制的刀具,一棵一棵地把白菜上的烂叶削掉,归整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再紧凑地码放在两个轮子的小拉车上,用棉被盖上,防止白菜冻伤。

由于距离武城县城大概有三十公里的路程,加之又是拉着六、七百公斤重的白菜,负重前行,至少要走六 、七个小时。为保证第二天尽早赶到县城的农贸市场上,我们往往都是半夜就出发。寒风刺骨的冬夜,别说十几岁的孩子,这连大人们也不愿意起来、再走几十里的夜路啊!但没有办法,为了生活,再苦、再难也得忍耐。

于是,在那些冬夜里,经常是凌晨一、二点钟,我们就起床了,简单地吃点早饭,哪有什么好饭菜啊!印象中,最好的饭菜,不过是母亲切点玉米饼子,然后炒点白菜,把饼子倒进去,做成一锅白菜烩饼子,再端出一碗腌萝卜,喝上几口开水,就算是一顿美餐了。吃过早饭,父亲会再次检查下小拉车上捆扎的绳子,看是否牢固,防止半路上有白菜掉下来。我们弟兄们,则系紧棉袄的扣子和棉帽上的带子,还要带上打气筒、手电筒,防止半路了发生意外情况。打开院门,一头扎进了夜幕之中。

我们的路线大致是这样的,出村口、上运河大堤,前行六公里,到镇上,过运河大桥,另一侧就是山东省武城县的地盘了,然后顺着公路,一直前行,约二十多公里,就可以达到目的地——武城县城了。但中间有两处陡坡,一处是从我们村向运河大堤的堤顶;另一处是到镇上,过运河大桥时也要上一个陡坡,这两个陡坡,按说坡度都不大,但长度要有几十米,加上拉着重物,没有点闯劲、耐劲,还真的是很难上得去,如果赶上雪后,坡上结了冰,就更难上得去了。

所以,我们父子每次出去卖菜,母亲都会帮助我们把小拉车送上两个陡坡,村口这个还好说,毕竟离家门口不远,可镇上那个陡坡就离家远了,这样,往返一次要十多公里路,何况我们还是拉着一车白菜啊,这一个往返,母亲就需要骑着自行车花费近两个小时,但为了一家生计,母亲对此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上陡坡时,我们父子在前边使劲地拉车,母亲则在车身后边用力地推,她手里还是拿着一块砖头,时刻防止一旦车子后滑,立即垫在车轮下。这个时刻,最讲究的是要一股作气,心气不能泄,一下子把车拉到坡顶,最怕的是途中松劲,一旦如此,车身后滑,掌控不住方向,就很容易出事。好在,印象中,我们每次都是顺利登上坡顶,平平安安。

等上山东省武城县的公路,就相对好些了。我们父子三人,父亲在小拉车的中间掌握方向,我和弟弟则在两边,一人拉一根绳子。冬夜里,很少能见到过往的人、车,只能是默默前行。有时候,累了、睏了,走着走着就能打个盹,醒过来,继续往前走。走这段路时间长了,沿途的村庄、相关的标志也渐渐地有印象了,就一个一个地去识别,然后默默地计算着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迷迷糊糊中,听到路边村里的公鸡开始鸣叫了,就知道,天就要亮了,武城县城也快到了。

时间都是计算好了的,大概是早上七、八点钟,我们便可达到武城县城的一处农贸市场。停好小拉车,父亲首先要在市场上四处转转,打听下当天的白菜价格,然后再在车身上摆上几棵白菜,等待顾客过来问价。我们弟兄,则可以稍微放松一下,拿出从家带来的干粮,简单地吃点。至于现场交易的情景,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时的印象已经渐渐模糊,只知道,早则中午、晚则下午两、三点钟,一车白菜基本上就卖个差不多了。于是,给市场上的小饭店里的老板要上碗开水,吃些从家里带来的干粮,顾不上休息,赶紧地回家。

车上没有了白菜,回家的路,就轻松多了。我和弟弟,轮换着,一人拉车,另一人则可以与父亲一起,或坐、或半躺在车上休息一会儿。这拉空车,也是有讲究的,车上坐的人,要稍微地往车后靠,车身后倾,车把很容易往上飘,这样,拉车的人,只需要轻轻用力,就可以掌握住车把方向,再脚上用些力,小拉车就顺势前行了。

再后来,家里买了头小毛驴,再去武城县城卖菜,还是我们父子三人一起去,不过,去的时候,我们还用拉车了,只需要一个人赶着毛驴,其他人只需要跟着就行了(心疼毛驴,父亲从不允许我们在车上有重物时坐上去)。母亲也不用半夜里去送我们过那两个陡坡了。回家的路上,父子三人都可以坐在车上,只需一人吆喝着毛驴就行了。记得有一次,我负责吆喝毛驴,中间打了个盹,毛驴竟然自己走了五、六公里的路,倒是一点也没有走错。

现在,村家种白菜的少了,即便是种了,也主要是自家吃。再像过去那样,走夜路三十多公里去卖菜的情形,也不会再有了。这连我的儿子、侄子们也说,有那个时间,还不如晚上多休息一会儿,第二天多挣些钱呢!手里有了钱,啥菜买不到啊!

对此,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反正我知道,当年我们做到的,现在的年轻人,恐怕是做不到的了!

五十岁左右的朋友,你有与我类似的经历吗?欢迎讲出来吧。

标签:难忘,当年,十六,十六岁,六岁,陪伴,父亲     阅读次数(587) | 回复数(1)
上一篇:乡下老家那棵老枣树
下一篇:想让侄子做到的,先看看亲生儿子做到没有!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