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暂无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396103295@qq.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7 篇
    回复总数:34 条
    留言总数:0 条
    日志阅读:11796 人次
    总访问数:14521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李玉涛发表的博文
怀念上海[2014/4/21 23:23:27|by:李玉涛]

点击查看原图   

1985年我23岁来到上海十六铺做生意。寒来暑往,似水流年,我心头珍藏着生活在上海的点滴记忆,一种怀旧的感情在胸中涌起,心潮起伏,抚今追昔…...

上海人早晨爱吃泡饭,昨晚的米饭今天早晨用开水冲泡即食,就点咸菜,而上海人说的咸菜是雪里红酸菜也叫雪菜,当时北方少见,我住的是招待所没有条件吃泡饭。上海的面馆叫点心店,店里的面条和菜肉大混沌很好吃。有雪菜肉丝面、大排面、大肉面、葱油拌面。我最青睐的是雪菜肉丝面,八十年代中期是1.2元一碗,上海人喝的白酒不像北方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啥酒都有,而他们只喝“乙级大曲” 1.2元一瓶,而男女老少更爱喝的是米酒;特加饭或花雕,当时开放不久上海的生意特别好做,物价也不高,石家庄乘飞机到虹桥机场票价只有68元,火车22元,招待所二人房间每床2.6元。我们早五点上班下午2点打烊。我们住在浦西十六铺而我喜欢去的地方都是浦东。浦东当时没有开发,没有高楼大厦,地势很开阔,有大片的菜地,暂时告别喧闹,心情异常舒畅,过黄浦江坐轮渡花2毛钱,那时没有跨江大桥,要乘汽车过江只能从延安东路唯一的客运隧道穿过,另一货运隧道在徐汇区徐家汇。我去的最多的地方是上海大世界、外滩、豫园和浦东电影院。影院规定;“|男士穿短裤、吊带背心、拖鞋者禁入”。有一次老乡四位来沪找我玩,我们去了浦东影院,进门时只让我进场,因为我穿皮鞋,其余几位全穿拖鞋被拦住。我急中生智买了份报纸带一双朋友的拖鞋自己先进去,我换上拖鞋把我的皮鞋用报纸包住,趁工作人员不注意,扔了出来,另一位穿上皮鞋再进去,再包住扔出来依次类推全进去了。想起来就可笑,这是什么破规定?为何女人可以穿裤衩、超短裙袒胸露背露大腿可以进去,而男士就不行?大世界也是我喜欢去的地方,大世界位于黄浦区,建于1917年,上海大商人黄楚九所建,建国后改为:人民游乐场,1958年改:大世界。1974年改叫青年宫,1981年改称:大世界游乐中心。里面设有游艺、曲艺、南北戏曲、电影院、商场、小吃、中西餐馆、舞厅、露天舞场、碰碰车、杂技、魔术、12面哈哈镜、吉尼斯世界纪录擂台、时装表演、歌舞等应有尽有,进场票价2元,其它进场都免费,只有歌舞要买票,票价不高一分钱一个票很有意思,我从十六铺码头出发沿淮海东路一边走一边观赏两边的繁华街景,到西藏路即到大世界,晚上十点散场,门口餐馆吃一碗八宝饭和一碗酒酿圆子。                                                                                       

   城隍庙(豫园)的商店俱多而文名,各种小商品与应俱全,就小吃而言有上海出名的:南翔小笼包、宁波汤圆、鸽蛋圆子、白切三黄鸡、素菜包、草头圈子。我最爱吃的是南翔小笼包和宁波汤圆。我住的离城隍庙很近,三天两头去吃汤圆,去看九曲桥上的人流桥下的鱼 .





今天上海的像征是东方明珠而那时的像征是外滩.



80
年代的上海外滩成百上千对青年男女,每当夜幕降临就默默的出现在黄浦江畔,开始上演一幕伟大的如今人们无法想象的集体恋爱,摩肩接踵,万头攒动,比都市节日公园的场面更壮观,但人头稠密而不喧哗,情侣们不急不躁,不即不离,不拥不挤,不碰不撞,斯文的走来,无声的聚集,悄悄地相会......外滩防洪墙成了情人墙。我走在外滩默默的想:大冬天的趴在这水泥墙上的男女难道不觉得凉吗?







一百年前外滩是冒险家的乐园,二十世纪后期则是上海人自己的乐园,上海人因自己是上海的一员而自豪,上海人给我的印象极好,比北京人要好百倍。比如:外地人问路他们会很热情细心真诚的给你指路,有一次我在商店买了二十个肉粽结账时售货员坚持要粮票,可我没有,正在为难有位女士过来二话没说给我付了粮票。谢谢大姐她:我霞,嘎小各斯听霞仨麻子(上海话:不谢,这么小的事情谢什么呢)事情不大,作为外地的我心里暖暖的,上海人素质高,80年代青年人自发学外语是一种风气。有一次晚上我在街上玩有一老外迷路了,用外语向我问路,我听不懂很不好意思,我只会说  I am sorry I didn`t catch it(对不起我不明白)",过来一小伙三言两语就搞定把老外送走了,北京人你做得到吗?

上海人做事很认真,法制观念特好,综合素质高,据我观察和亲身经历,同上海人做生意闹经济纠纷的特少但不是绝对。上海市治安秩序好,街上纠察多,差不多两三百米就有一个戴红袖章的 脖子上带口哨的纠察。有情况口哨一响几个纠察全跑来,十几年来我几乎没有见过一个扒手,钱随便放在哪个口袋从来没有丢过,如果在车上遇到扒手,只要你大喊一声全车人员抓小偷,北京行吗?石家庄人能做到吗?

有一次有个河北老乡在街上吐了口痰,老太太拿着罚款单紧赶,小伙走的快,好大一段路才追上,吐痰了罚款五毛,小伙给了一元就走,老太太:小青年别走找你五毛,小伙;“别找了到前面我再吐一口,老太太的脸都气红了。  

上海人认真表现在很多方面,在招待所里如果男房间来女士,或女房间来位男士会客时间要开着房门聊天和谈业务,关上门说话服务员是坚决不允许的。再比如坐公交车其它城市上车都是一毛或两毛了,而上海票价仍是六分、八分、一毛、一毛二分、一毛八分。上海没有硬币,一分二分五分钱全使用纸币。沪上人接受新鲜事物特快,崇洋媚外,抽烟不抽国产的,只喜欢良友、希尔顿、白剑、万宝路。上海青年人的梦想是出国做洋乞丐,做海归。

上海人很讲礼貌,同事朋友见面打招呼要举右手敬礼,仿佛是军礼但不用立正。嘴里互问“浓好.浓好。”(你好,你好)

由于工作需要我不得不学上海话,上海话像鸟语但是不难听,几年时间我学会了一口流利的鸟语。有一次我们收到一车皮货,纸箱包装,卸到上海南货场。货下没放垫板,货上没有篷布,突然一场大雨全部淋湿了。我们找站长理论赔偿,他看我们是外的人态度十分坚决,说啥也不赔。我指着他办公桌上的电话可以用一下吗”?他很爽快:可以,用吧!我拿起电话,给律师通话,我说的是上海话,站长一听愣住了:你到底是哪里人?我:我是河北人。站长:"那你为什么说的是海话(上海话叫海话)我:难道不可以吗?站长:我们商议商议吧,不要打官司了?后来站长赔偿了我们,没亏反而挣了7000多元。               

时光荏苒,岁月跎蹉。29年过去了,改革开放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上海再不是昔日的景象了,浦东开发高楼林立,东方明珠矗立云端,南浦大桥,杨浦大桥飞架黄浦江,地铁,高架路东西南北钻地破雾,中山南路扩宽,外滩重建.......上海,我多年的好友,我还能认得你吗?你还晓得我吗?

  怀念上海,怀念这充满活力的大都市,怀念我住在上海的一段青葱岁月,怀念上海曾帮助过我的朋友们,你们过得好吗?我永远忘不掉的上海八宝饭,南翔小笼包、雪菜面、酒酿圆子、特加饭......怀念黄浦江、苏州河、解放桥、吴淞口、锦江乐园.......在哪里有我太多太多的怀念,毕竟在上海生活了13365天。

默默的给您敬个礼吧!举手的瞬间有我对您万千的思念!!!

                                                                                                                                                                              守望梨园







阅读次数(1302) | 回复数(2)
上一篇:小白鸽
下一篇:家乡的夫妻窑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