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暂无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hongshengwang66@sina.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348 篇
    回复总数:1064 条
    留言总数:6 条
    日志阅读:214765 人次
    总访问数:484552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王洪胜发表的博文
记忆中的老家场院[2014/4/29 10:13:59|by:王洪胜]



记忆中的老家场院







场院这个六七十年代特定的历史产物,有人说它是打晒脱粒的场所,是大粮仓,是最忙碌的地方;我说,它还是当时社员们休闲、交流的场所,也是孩子们免费玩耍的游乐园。

我小时候所在的反刘村第五生产队,有一个四五亩地大小的场院,它位于村子的东北角,西边有个大水坑,北边建有两间土房,麦收、秋收时暂放一些木耙、扫帚、杨锨、铁叉、刮板之类的农具。



那个年代,场院主要集中使用于麦收和秋收两个季节。麦子一黄梢,生产队小队长就开始张罗收拾场院,场地耙平、洒水、撒麦秸、碌碡镇压,直到压得坚实平整,等场院收拾完,麦子就从麦地用马车、牛车运到这里,场院里渐渐摞起麦垛来,一个个小山似的,随后用铡刀把事先绑好的一捆捆麦穗铡下来,摊在场院上晒干,然后开始打场,早期是牲畜拉着碌碡一圈圈碾压,后来用脱粒机脱粒,打出的麦粒晒干扬净,先上缴公粮,再留足下年的种子,最后根据每户挣得工分的多少和人口数分配到各家。在我的记忆中每个麦收,每人能分到七八十斤麦子,多的时候100多斤。尽管当时分得不多,但还是相当开心。麦收大人忙,孩子们也在凑热闹,用木叉乱挑一顿,用扬锨乱扔几锨,弄得灰头土脸,身上痒得很,用手抓一把完事。



秋收季节,黄澄澄的玉米堆满了整个场院,丰收的喜悦也同样洋溢在人们的脸上。



场院活忙完了,给社员扎堆聊天腾出了好地方。夏夜,湛蓝的天上星光灿烂,灰黑的地上虫叫蛙鸣。社员们坐着板凳,铺着凉席,扇着蒲扇,消暑畅聊,张家长、李家短以及逸闻趣事,统统端到这里来,天南海北的调侃,陈年旧事的折腾,有讲不完的故事;深秋和开春的时候社员们搬着马扎聚集到场院里,有说有笑,聊的还是那些话题,和气,悠然,有滋有味。有的时候,在场院里看上场电影,那日子也挺快活的;冬天的农闲时节,小伙子们在场院里练把式,砸高跷,舞狮子,既过了瘾,又练了副好身体。



最快乐的还是当属小孩子了。由于收拾完庄稼后的场院平整干净、地面硬实、面积宽阔,场院就成了学校的大操场,也成了节假日孩子们尽情玩耍的好地方。上体育课在哪里,学校的体育比赛也在大场院里进行,在那里奔跑打闹都不会起灰尘。放假了,孩子们三五成群,搭帮结伙来到场院,翻跟头、跳皮筋、跳绳儿、扔兜儿、跳房子、玩弹球、滚铁环、学骑车------玩得尽兴了时常忘记吃饭,玩累了就爬上麦秸垛,四仰八叉地躺在上面,犹如躺在现在的席梦思床上。有时朦胧的月光升起来了,孩子们仍借着月色往返于草垛之间,玩捉迷藏、抓地主之类的游戏,尽情地在场院里疯跑,跳蹿得满头大汗,狂喜之状,溢于言表。特别是到了冬季,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着,一座座麦垛在风中颤抖,那些觅食的麻雀在场院上忙碌着,孩子们有的支起箩筐扣鸟,有的用鸟夹子夹鸟,玩得不也乐乎。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想起老家的场院,真是让我留恋!如今,几乎看不到场院,更看不到在场院里忙碌的身影,那些闲时无事在场院里有说有笑的长辈们,有的已静静地长眠于地下,当年在场院里打闹的儿时伙伴也早已步入了中年,甚至有的各奔东西,但是,曾经发生在场院里的那些故事,曾经经历过奏响的田园交响曲,曾经带给很多人最简单的快乐,那是我儿时岁月里永远不可割舍的情怀,永远擦抹不去的记忆。(王洪胜)



标签:记忆、老家、场院     阅读次数(427) | 回复数(3)
上一篇:二姐当年有些“傻”
下一篇:叶庄村爱心饺子宴上表彰40个“好人”和“好家庭”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