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李福才
  • 性别:男
  • 地区:河北省阜城县建桥乡西倪村
  • QQ号:648447814
  • Email:abc46428@sina.com
  • 个人签名: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96 篇
    回复总数:305 条
    留言总数:14 条
    日志阅读:68267 人次
    总访问数:196930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秋水南山发表的博文
元宵节放花灯的记忆(修改稿)[2017/2/2 20:30:50|by:秋水南山]

現在,城镇农村的街道上,都按装了各式各样的路灯,一到晚上。把街道照耀的如同白昼。县城的街道上,每年的春节、元宵节还要安装上一些霓虹灯。每当夜幕降临,霓虹灯绚丽多彩,令人心旷神怡。对此,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可是,很多人们不可能知道,60多年前的农村是怎样过元宵节放花灯的?这个题目把我带回了童年的记忆中。那是1955年的春节过后,我刚过9周岁,过完春节以后,母亲就带着我去我二舅家拜年,二舅家离我们村十二里地,在阜城县古城乡王台庄村。我母亲有两个哥哥四个姐姐,数我母亲最小,大哥在青年时期还没成家就因病去世了。娘家只有二哥一家人,也就是我的二舅家。因为我姥娘姥爷去世的早,我二舅特別疼爱我母亲,而且我母亲和我二妗子关系也特別好,所以每年春节去我二舅家拜年都要住上半月二十天的,这样我也就有机会看上正月十五放花灯了。
王台庄村比较小,那个时候可能也就100多口人吧。1955年,农村刚开始组织农业合作社,我表哥沈风悟在合作社是个負责人。在正月十五前几天,我表哥就和另外几个人开始做放花灯的准备工作。首先是筹备购买原材料的资金,主要是依靠村民自觉捐款,少的三角五角,多的块儿八角。制作花灯的原材料主要是棉籽皮、黑油、(用棉籽制的一种润滑油)还有毛胎纸。(就是比较软的那种纸,在当时主要用作写毛笔字)等把这些原材料买全后就开始制作了,先借了几个大盆子,把棉籽皮倒在几个盆子里,再倒上适量的黑油浸泡。让黑油充分的吸收到棉籽皮里,到正月十五这天人们开始包花灯,先把毛胎纸裁成大约20厘米正方型块,再抓一把浸足黑油的棉籽皮,用裁好的毛胎纸包起來再拧上两圈,上边形成一个尖就算包成了,大约需要包几百个。
晚上人们吃完饭以后,开始放花灯,全村的人们都來看热闹。还有放鞭炮的,还有踩高跷扭秧歌的。放花灯从前街东头开始,在街道两旁每隔两三米远就摆放上一个花灯,前边有人负责摆放,后边的人随后就把花灯点着。等放上一段后,人们向后望去,路南路北两行花灯都亮起來,照的大街亮堂堂的,非常好看。人们继续放着花灯,不时传來鞭炮声和扭秧歌的罗鼓声。我和母亲跟随在人群里,兴高彩列地观看着放花灯,扭秧歌的人们都化上装,穿着演出服装,扮演成青蛇白蛇等神话历史人物。放花灯的人们从前街东头放到西头,又转到后街,从后街的西头放到东头,围着村放了一圈,前街后街都亮堂起來。因为包的花灯也就是有拳头那么大,等到放完后街的花灯后,前街的花灯油也就着完了,花灯也就息灭了,从点着到息灭最多也就一个多小时吧。最后再放一阵鞭炮,放花灯在鞭炮声中,在罗鼓声中结束了。
据资料考查,中国元宵节放花灯是从2000多年前的汉朝开始的,一直延续到近代。五十年代有些农村放花灯也是从古老传统中延续下來的吧!我只从看了那次正月十五放花灯以后,就再也没有看到过,从此中国农村结束了世世代代元宵节放花灯的风俗。

作者 河北省阜城县建桥乡西倪村李福才 2017.2.1日
阅读次数(202) | 回复数(2)
上一篇:献给所有网友的祝福
下一篇:纪念农民互联网创建20周年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