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钱丽萍
  • 性别:暂无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1137715977@qq.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57 篇
    回复总数:1504 条
    留言总数:23 条
    日志阅读:204951 人次
    总访问数:378691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心雨发表的博文
原创纪实 崖壁上的那一抹绿[2014/12/2 16:37:46|by:心雨]

    2014年一个深秋的早晨,河北兴隆县北山公园里,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太阳红杯”小小说颁奖作家们,欢呼雀跃在这座依山而建的生态公园中。一阵风吹过,笑声随空旷的山脉传出了很远很远。大家经过半个小时的攀岩到达了山顶,在山顶的凉亭里,放眼整个兴隆县城,那种美丽真的无法用任何的词汇来形容,柳河碧波绕城池,翠色嵌山醉仙痴。东西南北美景致,天上人间处处诗。

     文友们尽管不停的按动着快门,可那美丽的景色哪里是快门的按动所能收尽的。在时间的催促下,每个文友都揣着一颗难舍的心,拖着沉重的步伐下山了。我也不列外,都快要到山脚下了,还在不停的咔咔拍照。一缕晨风吹过,无意间将我的视线拉向了一块崖壁上。一颗苦菜在一处悬崖上摇曳着,我似乎听到了她挑衅的语音:“你拍了那么多的照片,哪一张可以与我媲美呢?”是啊,我相机里确实有很多的美景照片,而那些景色照真的比她美吗?

    我站在那里,凝视了她很久。脑海中突然间呈现出了无数个的画面,全是关于王金石老师和这次“太阳红杯”小小说大赛的。我清晰的看到每一位获奖者脸上的笑容都像盛开的玫瑰花一样,每一本红红的证书都是作者不菲的收获。然而,在每一个收获者的背后,都晃动着无数个忙碌的身影,他们没有时间观念,白天、黑夜只是光线的暗与弱。艰辛后的回报仅仅是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终于按动了快门,从不同的角度为这颗坚毅而美丽的绿色苦菜拍下了她最美的笑靥。

    当我拍完回头时,发现文友们都没有了踪影,我独自一路追寻友人们的足迹返回颁奖会场。大家都已经到齐了,就差我了,红军妹子焦急的在路口等我,怕我迷失方向,找不到会场。

     大会上,一位领导感慨万千的讲到,王金石老师不仅是这次大赛的主要策划者之一,还是唯一一个编外人员。即没有拿一分钱的工资,也没有享受过任何的特殊津贴。只是默默地为小小说事业耕耘着。

     以前只知道王金石老师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小说作家,是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播出的小小说选集《美妻》的作者;是河北小小说艺委会的副秘书长;是《燕赵文学》、《燕赵故事》的主编;是这次“太阳红杯”小小说大赛的负责领导之一。此刻,我不仅知道了他是一个编外人员,一个淳朴的农民作家;还是一个为文学事业默默奉献的领军人。

     听着领导的讲话,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是酸,是甜均参半吧。王金石老师是一个农民,我也是一个农民,一个写作者,但,我仅仅是一个写作爱好者而已。而王金石老师却从一个农民成长成了一个大作家,一个省级艺委会的领导;一个负责两本刊物的主编。

     一个普通的农民成为一个大作家,一个文学界的领导者。需要付出多少的艰辛和努力才能走到今天!他不仅要有丰富的生活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字底蕴。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一个底层的生活者,每天还要为生活而奔波。作为一个家庭的户主顶梁柱,他还要养家糊口。真的很难想象,是一根什么样的精神杠杆支撑着他一步步的走到成功彼岸。

     此刻,我又再次的想到了崖壁上的那株苦菜,她要用何等的意志为杠杆,怎样坚韧不拔的精神为支点,才能为那光秃秃的崖壁带来秀美的一抹绿。而王金石老师也是如此,他要拥有一根何等坚韧的杠杆才能撬开成功的基石,才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他成功背后又饱尝了多么酸甜苦辣呢?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后生,要经过多少艰辛努力,顽强拼搏,酸甜苦辣的耕耘才能扬起他事业的风帆,到达长满硕果的巅峰。

    联想到这些是,我真的非常渴望与他面对面的做一次的访谈。可是,从我见到王老师的那一刻起,他的脚步就没有停下过,故此,我的访谈也就被告以失败。只能从许许多多的文友哪里,了解他的点点滴滴。

    王金石老师,1967出生于河北兴隆县北营房镇煤岭沟村。从小就酷爱文学的他,喜欢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人们。因为那些山山水水赋予了他文字的灵魂,乡亲们的嬉笑、劳作为他的作品注入了鲜活的生命。王金石老师要想从山沟里攀爬到山顶,并非是件容易的事。他为了圆自己的文学梦,在1987年、1989年、1991年先后受教于河北文学院、河北新闻与函授学院、吉林省文学艺术函授大学。

     这20多年来,王老师一边打工养家,一边耕耘农田,一边利用很少的闲暇时光手握笔墨创作,记录下生活中的每个打动人心的故事。即便在生活最窘迫的时光里,他也没有放弃那只耕耘的笔。曾经为了生活他收过废品,甚至还走乡串户的买过啤酒瓶。但也没有将自己的文学梦磨灭,在他的衣兜里,总是少不了纸笔,因为他的身影到哪里,创作就到哪里。路边胡同里、山间树下、田间地垄、简易破旧的废品站棚子里,都是创作的工作室。

    他忘我的创作,引来人们匪夷的讥讽和嘲笑,更多的不理解和鄙视。也有一些相邻苦口婆心的劝慰他,放弃幻想痴梦,好好的过日子。王金石老师面对这一切,他没有轻言放弃,而是始终不渝的坚持着,朝着自己的梦想攀岩。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金石老师经过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艰辛努力后,1989年,他的佳作终于在媒体上发表了。这更加增添了他的创作决心,为了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让自己的大作成为精品,他给自己施压,并以苦为乐,勉励自己多出作品,出精品。同时,还阅读大量的古今名著,增加自身的文化修养,补充创作能量。

    有耕耘就有收获,王老师的通过艰辛的努力后,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收获的季节。一篇篇精美的佳作连续不断的刊载于《河北日报》、《苍生文学》、《小小说大世界》、《北京精短文学》等数百家媒体刊物。1995年,小说《红围巾》荣获中国文艺新作优秀作品奖,同年此作还被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收藏;2008年,王老师首部小说集《美妻》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成功地召开了70余人参加的首发仪式。2010年,散文《朋友、老酒和我》荣获“我与山庄老酒的故事大赛”一等奖,《醉酒》荣获全国“梦洁杯”文学大奖赛一等奖;2011年《四叔的旧事》获河北省小小说作品提名奖排名第二。

     王金石老师通过不懈的努力,不仅佳作连连获奖,同时也得到了读者和政府的认可。成为了兴隆县北营房镇人民政府外宣干事,此时,他不仅在写好每一篇作品的同时,还要努力扎实的做好干事工作,写出大量的信息、新闻稿件。在忙碌中,他还热衷于文学相关的公益事业,为建设和谐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默默的奉献。不但地指导和引领一些文学爱好者在各级刊物发表作品。他对文学公益事业的贡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先后被省内外媒体以《农家小院有金石》等标题多次报道。并收入《小小说作家辞典》和《小小说选刊》主办的作家存档两部书中。

     王金石老师在1997年的时候,受到了全国著名作家浩然老师的亲切接见,并推荐他加入了中国大众文学学会;1998年受到著名诗人刘章老师的高度评价;1992年,经省作协主席团会议审批加入了河北省作协;2011年6月他参加了河北首届小小说优秀颁奖大会。同年在河北作家协会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当选为小小说艺委会副秘书长。同年十一月,承德作家协会组建小小说艺术委会,当选为主任。

    然而,王老师并没有满足于自己的收获中,而是想得更远、更高。在要求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同时,他梦想着要为更多的文学爱好者搭建一个更好的文学舞台。2010年,他经过多方筹措、呼吁,终于获得了河北省作家协会小小说艺术委员会批准,在兴隆县北营房镇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小小说作家创作活动基地。

    为了繁荣河北文学事业,让更多文学作者有更多发表作品的文学园地。2011年,王老师报请河北省小小说艺委会批准,由艺委会主管,活动基地主办,创刊了《燕赵故事》和《燕赵文学》两部大型综合型文学刊物。并聘请“诺贝尔文学入围奖”得主香港著名女作家蔡丽双、《人民文学》主编助理、编辑部主任邱华栋、《小小说选刊》总编杨晓敏、河北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力平、李延青、全国著名教育家蔡笑晚等名家为顾问,王老师自己为主编。两本刊物的创刊不仅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对全国小小说事业发展活跃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014年他为了让更多的小小说作家提高创作的积极性。又联合河北省作家协会小小说艺委会,兴隆县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局;承德市作家协会小小说艺委会;兴隆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功举办了“太阳红杯”河北小小说大赛。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作品和高水平的创作者,更让一些新人脱颖而出。

     听着文友们的叙述,我的脑海中又再次浮现出了崖壁上的那一抹绿。那珠默默生长的苦菜,用她的翠色渲染着崖壁的完美,用她坚毅的生命赋予了崖壁鲜活的景致。王金石老师正如那棵苦菜一样,无怨无悔地为小小说事业发展努力付出,只为小小说能够像一颗璀璨的恒星,在文化艺术界闪烁出她绚丽的光环。

阅读次数(363) | 回复数(25)
上一篇:原创 纪实 寄情丰润 融情虾画
下一篇:本老太太的小片儿视频给博友们分享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