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张朝旭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1605428852@qq.com
  • 个人签名: 谦下,守弱,虚怀若谷!!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34 篇
    回复总数:558 条
    留言总数:5 条
    日志阅读:104973 人次
    总访问数:229295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诚实的蜗牛发表的博文
我的故乡[2014/3/28 18:18:36|by:诚实的蜗牛]
我们的村庄不同寻常。村庄的周围是又宽又深的寨沟,寨沟的里侧是高高的寨墙,只有西面和南面两个寨门,和古代的城池相仿。村子里有炮楼,还住着一个司令、一个保长和若干地主。
单说这个保长,他的弟弟却是解放军,两个人伙着一个娘。老娘跟着保长哥哥过,解放军弟弟要想看娘,只能趁着月黑风高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常走夜路难免不踩到狗屎,解放军弟弟终于不慎被保长哥哥抓到。保长哥哥不顾老娘的哀嚎,毫不留情地大义灭了亲。
解放军的队伍就在附近,一举攻下了我们的村庄。什么司令保长都被镇压了。我当时还不懂什么叫镇压,我爹说镇压就是枪毙。还有地主富农什么的,也都给统统打倒了。再然后,村子里住了解放军的一个连。
我郑重其事地问过爷爷,到底是解放军好还是国统军好。爷爷说解放军好,解放军见天天不亮就吹号,还帮助老百姓干活儿。我爹说那时他才几岁,没事儿就跟在解放军小兵蛋子后面,一点也不害怕。
一个冬天的夜里,一股国军反扑回来,把整个村子包围了,一挺挺机枪对着路口。我爹说,一个连的解放军几乎死光了。有一个藏在谁谁家里的,搜出来被烧死了,一个没打死的,被一个老地主用钉耙刨死了,只有一个十来岁的小通讯员送信去了,躲过一劫。后来,一个叫李翠萍的老师调到我们学校,爷爷说,她就是那个通讯员的女儿。
在我小的时候,撒鱼的人经常从寨沟里捞上来锈得窟窟窿窿的钢盔帽,摸鱼的人经常摸出子弹壳。今天,弥漫的硝烟,喧嚣的喊杀,殷红的鲜血,倒下的生命……都被历史一一封印在昨天那一页,安静地躺着了。高高的寨墙犹在,只不过慢慢地坍塌了,成了一垄高高的黄土堆。村人在寨墙根挖了一个个大地窖,用来储存过冬的红薯。地窖里暖暖的,红薯都出了汗。但是我爹从来不让我们小孩子自己下地窖,因为地窖里经常有冬眠的大蛇。再后来,村里都种大豆小麦了,红薯窖就慢慢被废弃了。寨墙被用土的人挖得坑坑洼洼,已经看不出寨墙的样子了。
村庄的北面,古柏掩映下的是我们村子的祠堂。因为柏树四季常青,又是村里人不常种的树种,祠堂便成了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后来,祠堂改为学校,从高中到小学一应俱全,到我上小学的时候,没有高中了,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只剩小学了。学校虽然有响当当的名字,但村里人还一直习惯地称呼祠堂为祠堂。 那时候,学校的空地上到处躺着刻满字的青石碑,村里人有时候拉一块铺在井边,有时候用它们搭一座小桥。现在,这些青石碑全部踪迹全无了。我当时如果有保护文物的觉悟,肯定会把青石碑一块块搜集起来。可惜,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
在我少年时期,土地到户了。家家都是一群孩子,家家都是热火朝天地干活。今天这家盖新房了,明天那家买拖拉机了,鸡飞狗跳,人喧马叫,村里人自由发挥,如鱼得水地活着。农村的日子有史以来地蒸蒸日上。
除了偶尔在外工作的人,满满当当一村子的人都沉醉在自己的土地上。不用队长再吆喝,看谁起得早,看谁收工晚,再加上那几年风调雨顺的,不几年农村就变了个样。家家都吃上了大白馒头,老少都穿上了新衣。相熟的人赶集的路上见了面,乐得都合不拢了嘴。
麦收时的傍晚,麦场是最激动人心的地方,家家户户都在扬场。我的父母一个扬场,一个打落(把麦粒浮头的麦糠扫到一边),不久,一垄金色的麦粒就展现在眼前。我们小孩子坐在一边休息,看着麦糠在风中飘飞,心里也感受着丰收的喜悦,劳动的快乐。


我虽然自幼就在土地上跑来跑去,但我对土地却是不负责任的,因为那都是父辈们的事情,我只是按照吩咐完成任务罢了。农忙时节,那种劳动强度,那种起早贪黑,那种风刮雨淋日晒,我是承受不了的。当一位老师告诉我城里的姑娘夏天都穿着高跟鞋、白袜子,打着小阳伞,走在干净的柏油马路上时,我心里就有了崇高的理想——我要去城里讨城里的姑娘做老婆。老师还告诉我,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可以实现那样的梦想,于是,我就开始玩命地学习。
当我终于吃上商品粮成为城里人时,村里的堂哥堂弟们也都纷纷向城市进军——打工大潮开始了。
前年回家,我特意在村子里溜了一圈。那些笼罩着整个村庄的老槐树几乎绝迹了,取而代之的不是白杨树,也不是泡桐,而是一个个枯眼一样的树坑。寨沟干涸了,被种上了庄稼。村里的房子断壁残垣,已找不到当初的模样。我家的老宅子连废墟都没有了,成了二堂哥的菜园子。村子里偶尔走出一位老人,说是谁谁的爹,但老得我都不认识了。村庄,被千篇一律的所谓新农村给代替了,给湮灭了。
在我几十年的生命里,似乎就见证了村庄的一生。村庄,艰难过、壮大过,辉煌过,但现在,她突然就衰老了,成了一位迟暮老人,再焕发不出靓丽的色彩。
村庄里槐花的香气,雨的味道,炊烟升起的温馨,一庄子人的音容笑貌……村庄的一切,也只能在我的记忆里热闹了。










每每听爷爷给我读他的“残存的记忆”系列,也勾起我对遥远过去的回忆。那年那月那人,讲不完的故事……
阅读次数(891) | 回复数(6)
上一篇:妇女节快乐
下一篇:腊月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