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何万志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weiran1956@163.com
  • 个人签名: 我是一棵小草,要为大地点缀一抹绿色。 or 廊坊市文安县滩里镇西新桥村 何万志 or 邮编 065809 or QQ1741086028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308 篇
    回复总数:4676 条
    留言总数:64 条
    日志阅读:1031118 人次
    总访问数:1348355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hewanzhi发表的博文
一张交猪单 [2020/11/22 20:21:17|by:hewanzhi]
一张交猪单 何万志

我有个表哥今年已七十七岁,上过高小,生产队时长期担任我们小队的会计。所经手的农村基层账目,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可能已过保存年限。兴许这位心细认真的亲戚对历史收藏还有些喜好,1967年至1982年的各类账簿和原始单据至今保存完好。给我这个专爱搜集乡情旧事的小文化人提供了方便,并很快找到一张1975年我们家去静海王口交猪的收购单。
交猪人姓名写的我大哥。有交售人属地。其次是猪的重量、等级、单价、所得金额和奖励的饲料布票。当时,每个公社都有收购站。但不仅我们离王口近的推着小车去王口交猪,就连文安、大城等临县离王口六七十里的养猪户,也用老式自行车驮着去王口。为什么人们甘愿受累跑远道,因为1973年王口划归天津市后,生猪收购要比别地每斤高出5厘钱,饲料奖励也多。按百斤猪重计算可多交5角钱,是一个整劳力一天的工值。在没有地域限制下,当然要选择王口。
王口收购站把收的猪暂时喂养起来。这里离静海县城只有20多里,等攒到百十来头,就用人工赶送到静海火车站装车,运到京津供城市人消费。赶送的场面不算不有趣壮观,就像老戏里的犯人起解。黑压压的百十头猪,像一道汹涌的黑色洪流向前驱动。赶猪人是从村里雇来的临时工,一身轻便庄稼打扮,怀揣干粮,精神利索。手持长棍厉声吆喝,侉声异调骂骂咧咧。一头头上了黄泉路的猪们,似乎知道正一步步迈向鬼门关,曝土扬场的道上嗷嗷嚎叫。两只训练有素的牧羊犬两边跟随护行,警惕的眼里射出凶光,一发现出群逃逸的“嫌犯”,上去一口叼住猪耳拽回群里,猪再不敢造次。
当年为何大张旗鼓掀起养猪积肥运动?当时农业生产基础还很薄弱,农作物单产低的可怜,人们的温饱尚未彻底解决。“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为提高粮食产量,国家大力开展养猪积肥运动,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每交一头猪奖励平价饲料和布票,还有大油、煤、衣物等,这在当时物质匮乏的情况下都是不可或缺的。还可凭交猪单在生产队记几百个工分,猪肥也按方数在队里记分。当时养猪已蔚然成风,大队有养猪场,生产队和户里都养猪。正月里花几块钱买个猪崽,养到离年傍近便可出栏。
在猪圈里积肥,就是把植物碎屑,草木灰,人粪尿等倒在猪下圈,加适当水和土。夏秋季多放些青草,猪在里面屙尿踩踏。在一定温度下,发酵成很好的农家肥。
我的母亲,是个十分勤快的养猪人。她说:宁肯人一天不吃饭或晚吃饭,也要让猪按时就餐。我翻看了我们队各户的交猪单,都是三等或四等。这在有些收购员分生熟定级的情况下,我们家的猪能在外地交上二等实属不易,这是母亲的功劳和骄傲!母亲辛苦养猪的往事也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记的有一次,母亲下洼打猪菜,我在家看护熟睡中的妹妹。天突然下起大雨,一声炸雷把熟睡的妹妹吓醒,哭着要找妈妈。我只好抱着妹妹在炕上转。雨水哗哗从窗户上往下流,好久妈妈才背着一大筐马齿苋回来,浑身淋得湿透……母亲安抚好妹妹,换上衣服,顾不得歇会儿,马上把猪菜洗净切碎,熬熟后加上饲料面,给到了“饭点”的猪拎去。母亲的精心、勤劳得到队长和乡亲们的好评,被选为队里的饲养员。母亲!我怀念您,怀念您的辛勤,劳苦。愿您在天堂静心,安康!
当年出现了很多养猪积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浙江省兰溪市上华街道上华合作社,在全国率先办起集体养猪场。最多时达三千多头。养猪积肥发展粮食生产的“上华经验”曾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批示,红遍全国。某生产队下放知青不怕脏,不怕累,主动报名当上养猪饲养员。将一头冻寒奄奄一息的小猪崽抱到宿舍,用自己的体温把它救活养大,被评为劳动模范。我们文安县大郭庄大队是全县农业学大寨养猪积肥的先进典型。村里有个热爱养猪事业姓王的女饲养员,护理新生小猪崽时,不慎被护崽的猪妈妈咬伤裆部。羞于看医,自己照着镜子上药,也被评为劳动模范。
根据毛泽东“水肥土种密保管工”八字宪法的指导方针,农业进行全方位治理。养猪积肥的重要作用和化学肥料的推广应用,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全国出现好多“上纲要“过黄河”“跨长江”的大队和公社。
如今,科技发展的承包生产,让粮食产量迈上更高的台阶,人们已过上美好的小康生活。这张交猪单上已不是一个个抽象的简单数字,而是劳动者们努力奋斗的历史符号。面对当下餐桌上让人痛心的粮食菜肉严重浪费,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要牢记习主席反对浪费珍惜粮食的指示,把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奋斗不息的精神传承下去,让祖国更加富强起来。

注:粮食产量“上纲要”(亩产400斤),“过黄河”(亩产600斤),“跨长江”,(亩产800斤)
阅读次数(9218) | 回复数(2)
上一篇:悠悠岁月乡师情
下一篇:记古洁杜品静舞蹈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