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潘明会
  • 性别:男
  • 地区:宁晋县东汪镇洨口村
  • QQ号:1030614844
  • Email:1030614844@qq.com
  • 个人签名: 走过春夏秋冬,处处留点雄风。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521 篇
    回复总数:8497 条
    留言总数:85 条
    日志阅读:426188 人次
    总访问数:698562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nanhaiyimin发表的博文
我爱农网 [2013/5/19 8:53:25|by:nanhaiyimin]

    我这个人,除了礼节性应酬和因公敷衍,一向不会轻易间从骨子里表扬什么。这倒不是说在我看来,满眼尽是阴暗面,而是因为“人贵有自知之明”。的确,我自知这方面的天赋欠缺,好比崔永元,笑跟哭似得。

    这或许够不着“正面”,但我认为基本还是“稳定”的。起码算不上“负面”。还好,“信用等级”不是一人一家一机构说了算的。不禁不由想起一句老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不知不觉,我们迎来了网络时代。而且,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很中国模式。

    河北农民互联网(简称农网)我早就听说过,还可能有擦肩而过的时候。去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农网邂逅相遇。想不到,只此一面,便眉来眼去,说一见钟情也未尚不可。起初,“打酱油”的成分很大,时间稍长,我便发现了她的可爱之处。要知道,在一个“有假的,谁用真的”的时代,爱一个网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尽人皆知,茫茫网海,灯红酒绿,鱼龙混珠,跟夜总会一样。未加证实的“谎言”称,中国的N个大网站被什么什么出资控制。这个,屌丝屁民真说不清是“阴谋”还是“阴谋论”。但几大网络里,程度不同的都有“很好看”的东东不假。当然,真好的也有。这话绝非单单只是为了避免犯“洪洞县里没好人”的低级错误,而是因为俺是党员,要实事求是呗。

    说来道去,还是她清纯的面孔,浓浓的乡音,在花枝招展、尔虞我诈、阴阳怪气的虚拟世界里,独树一帜。在农人看来,甚至有“出污泥而不染”的风姿卓韵、鹤立鸡群的超凡脱俗。

    所以,她农脉很强。

    中国近九亿农民。农网是虚拟世界里最大的农民社区,也是农民自家的网上公园。

    都知道的。现实生活中,农民为“压到多数”的弱势群体,话语权几乎只是个象征词儿。可别嫌这话有点“反动”,这话“不服劲”的很少,相信较真的也不多。好歹现在言论自由了许多,“棒子”少了。但“棒槌”多了。真的。现代网络里,众多传统意义上的乡亲们,要么水土不服,要么偷眼密看。话说到这份上了,再露骨白了怕影响构建和谐社会和维稳工作。街坊张老汉说的径直:“你看这电视,可是越来越一家老少没法看了。这大姑娘小媳妇,都属鸽子的呀,动不动就换食、动不动就换食。要不就是挂帘拉灯玩炕上的活儿。你看这穿的,嗨,俺在被窝里穿都嫌少啊。那天星期天,孙子在家看电脑,我偷瞧了几眼。嘿,鸽子算个啥?这里头净属狗的!”

    其实,对广大农民网友来说,早已把农网当成了“自留地”和“娘家人”。在这里,即使把pm调高到0.5,也不会超标,特有机纯绿色。只要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农网这个广阔天地,任你信马由缰,自由驰骋,尽情舒展,有多大本事使多大本事。

    虚拟世界里,有的是正能量,也不乏副作用。毕竟,网络不是喽啰,没必要都打顺风旗。逆耳的不一定是忠言,但忠言大都逆耳。

    农网里,无论是乡亲庄人土老帽儿,还是专家学者建树颇腕的,都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俨然一股“同志,可找到你了”的欣喜劲儿,恰似电影电视剧里与组织失散多年又好不容易对上暗号重归组织的地下党员。不过,电影电视剧里那是装的,这可是真的哇。

    要说网事,还真如烟,缭绕啊。

    上小学时,还幸福记得学过一篇“爷爷七岁去讨饭,爸爸七岁去逃荒,今年我也七岁了,高高兴兴把学上”的课文。现在的小学生,兴许感觉更幸福地沉浸于“爷爷七岁免学费,爸爸七岁正开放,今年我也七岁了,高高兴兴把网上”的梦呓中。现在做梦既前沿又时髦。浩瀚的网海里,小孩子家家不知风急浪高,哪管什么深浅啊。没长翅膀呢就想学海鸥,溺水的多了去了不是?超逆袭。即使成人淹死的也不少啊。救生圈呢?扯远了。

    当下隐约流行一种法则,叫“丛林”。不管你多么把它叫“市场”,它都表现为“丛林”。这一点,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服了。又扯远了不是?

    赚个钵满盆流的网站有的是。马云都赚腻了,才跳出圈外。

    农网不是,赔本赚吆喝呀。孟燕君不舍,为了乡亲们那一片蓝天!。

    多说句正确的废话:办网要花钱。农网缺少资金支持。孟燕君确实不易。农网,虽然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叫好和鼓励,但再巧的CEO,也难为无钱的网络啊。更何况现在满空气里都充斥着铜臭气!网友都知道的。

    十几年来,他已自垫300000余万!每月4000多元的工资里,已抽不出多少“闲钱”来了。毕竟,一家人还要过日子。至少,还要混日子呀。

   “实在不行,我把房子卖了!”

    他如实说。

    话间,刚毅的脸颊里,突兀着坚定。

    早些时候,一部分网友或多或少集资给他,但他都义无返顾地退了。他不仅不想给原本不算宽裕的广大网友添麻烦,更至重的,是他想尽量避免给广大支持农网的盆友们分加心理负担。

   “那样,心里边过不去呀。”

    他朴实的话语里透着燕赵儿女的真情侠义。

    尽管手头很紧,为50名网友特制的象征农网的马甲照做不误。

   “别的是小事,就是惦记孩子的学费。”

    他好像突然想起还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孩子!

    为了网站,十余年来,他舍家撇业,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别说督导,几乎无暇顾及。

    本来,他有记者职业。他也早已踏上披星戴月、披荆斩棘走出来的作家之路,且产量颇丰,可谓“潜力股”。

    农网,是他激情和热情交织的得意作品。激情,是出于他忠实于职业;热情,是来源于他心系乡亲!

    多年的农村生活和农村采访,使他更了解三农,更亲近三农,更体贴三农,更想为农民办点事情。侃大点,他知道,中国的事情,其实就是农民的事情,把农民的事情办好,中国的事情就解决了一大半。不然,为什么“一号文件”连篇累牍? 为什么把“三农问题”作为“一号”而不是把“提高公务员待遇”作为“一号”?连习主席讲话都有这意思。

    我相信,难舍难离的情怀,一定会支撑起三农的一片蓝天!

    这决心和信心,来源于大家的倾心热爱和真诚支持!

    所以,农网要办下去,他要挺住,乡亲们更要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

                                                   2013517 于阳泉

阅读次数(2988) | 回复数(21)
上一篇:有感于路边草老师《雪降四月》
下一篇:莫道天寒好个冬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