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田安生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337285006
  • Email:zhenyuhuan@126.com
  • 个人签名: 本人田安生,河北农民报易县报友俱乐部会长。兴趣爱好广泛,亦工亦农,建筑专业助理工程师,园林工程师。经营绿化苗木栽培与销售,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热爱农村农民生活,欢迎各位朋友关注我的博客,互相交流,建立友谊!联系电话:0312-8291185 13290682183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95 篇
    回复总数:203 条
    留言总数:4 条
    日志阅读:77132 人次
    总访问数:224790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tianding发表的博文
红火百年的易县塘湖镇野沃村音乐会[2018/3/7 9:32:51|by:tianding]



红火百年的易县塘湖镇野沃村音乐会







野沃村音乐会的历史,无据详考。只记得四、五十年前,每逢腊月初八,村里管会的领导人便让人们把红红绿绿的吊挂(用细绳串着的三角形布)横跨街道,悬挂起来,把数杆大旗插在每条街口,以示过年的喜庆气氛。那大旗上的图案是或绣、或绘着一个大大的“清”字并被一条金色的大龙盘绕。这隆重的节日环境装饰,要经历一个多月,直到翌年的正月二十二才收起。据此推断:音乐会可能创建于清代某年。



当年创建音乐会的宗旨有两点,一是传承和发扬中国的文化,再者就是敬祭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人民安康,国泰民强。对此还有稽可证:至今村里音乐会员,仍坚持在大年三十下午,吹着、打着、

着、拉着一些古今的曲子围村转一圈,谓之“踩街”。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他们又带着自己最拿手的乐器,聚在村街道宽绰的地方吹奏很大一阵子,谓之“落坛”。

四、五十年前村里的孩子们,每逢过年,就着迷似的围着音乐会转转,即便不吃不喝,也要听那永远也听不懂的乐曲;看那各式各样的乐器;瞅那不同的敲打方法;享受那或悠扬高亢、或舒缓低沉的旋律。

那时候,最热闹的日子是正月初二开始一直到正月二十一,各村的会都到邻村去拜年。

~~~~~~三声三眼铳炮响起,村中的人们就沸腾了起来。“会来了,看会去了”。小青年们飞也似的往村口跑去。

有时候孩子们并不知道会要来,是大人们说:等着看会吧,今天有七个村子的会要来,已经送去拜帖了(拜帖:是各村会组织机构去邻村拜年时事先写好的一种礼节性的书信通知)。“拜帖,什么是拜帖?小孩子好奇的问。大人也回答不出来“拜帖就是拜帖呗!”拜帖通常是一页十六开的朱红纸,上面竖行书写,左上书是“贵村某某会及全村人等”中间大体写“新春快乐”等词语。右下署上“某某村某某会敬拜”。再小体字书上日期。

拜年的会来了,要有一番忙乱的准备。布置场地,摆上桌凳,烧好开水,沏上茶,桌上摆上干果点心之类,那香烟就更不可少了。礼节重,纪律严的会组织,到场上先休息一会,只能喝水抽点烟,用来招待的果品是一点也不能动的。只有那看会的不懂事的孩子从人缝中挤来挤去,偷抓些花生瓜子吃,被会里管事的人看到还要训斥几句。

拜年的会到了,村上要有会的领导人去接,见面嘘喧的话出口之前

,撑拜匣的领导人先双手捧拜匣举过头顶,然后双膝跪地行跪拜大礼,对方也以此礼相敬,然后一些互敬的话,寒暄的词,出自双方会领导人之口。礼毕后,村会在前领路,拜会在后随行。会旗招展,鼓乐齐鸣,在村前又鸣三声大炮,接会的人群,看会的人群,拜会的人群组成一支浩大的队伍,以缓慢的步子在村中街道上走着,这叫“行会”。

行会”完了,就到了指定的会场,会员们稍事休息就表演起来。不像剧院的舞台那样庄重,没人报幕,只是来拜年的会员们按照表演内容尽情表演,一展个人风采。

各村的会不同,有文会,有武会,有花会。

野沃村的音乐会属于文会,看起来难饱眼福,不能满足眼的享受,只能用耳去听,通过听觉欣赏美妙的声音,悠扬的旋律。但也有的人是边听边看,从演奏者神态技法中看其演奏水平。当看到妙处,便会不由自主的发出赞叹喝彩声。在出会拜年的日子里音乐会那些精挑细选的演奏者都是掌握的曲种多,演奏技艺娴熟的高手们。他们吹奏的乐曲总会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四管横笛,音韵悠扬,两把唢呐,音调高昂,四架悬锣,音韵清脆,那磐和鼓合着旋律的节拍,昭示着一曲的开始与结束。

正月音乐会拜年结束后,紧跟着就是去上庙会。正月二十一是西山蚕姑圣母纪念的大庙会,人多了,得指定范围内各县的人都来上香火。各县各村不同的会都来祭奠蚕姑三圣母(传说是姐妹三人)。尤其是容城县来人最多,来会也最多,只因容城是圣母的故乡。圣母们的慈善之心当然也被容城人牵得最紧最近。盼着圣母们为家乡尽善降福,保佑人们多子多财,少病少灾。正月十六容城各村的会就陆续动身到易县西山北乡的西山,姑姑砣。过去没有汽车,只能用马车拉上会上的道具和行李。从容城到姑姑砣有二百多里,一天赶不到还需在路上住宿。在正月二十日前必须赶到。

正月二十一是西山北乡步乐村的庙会,也是祭祀蚕姑圣母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会赶来聚在步乐村排开阵势,进行一番实力的较量,文会对文会,武会对武会,必然要比个雌雄结果。这种比赛并不像斗鸡斗牛那样简单,如若是斗鸡便持续不了几天。会与会比赛声势场面浩大多了。好奇的人们可以一天或两天饿着肚子也得看个兔死谁手的结果。

正月二十二,野沃村的音乐会在姑姑砣演奏了一天,夜宿蚕姑圣母庙,第二天下山,两会相遇,以前素未相识,交换过拜帖,互行会礼。

下山的会礼貌的提出与野沃村音乐会挑战的请求“久闻贵会大名,今日当缘相遇,望赐会一饱眼福,领教之机,我谨代表小会全员在此行礼了”。说着抱起双手朝着对方深深的弯腰鞠躬,连续三次。野沃村音乐会领会(负责人),急忙以会礼(跪拜)回礼。站起身来一抱拳说道:既然贵会如此抬高我们,那只好勉强作陪了。”

双方在附近的空地上摆开阵势,比赛即将开始。各村会三眼铳鸣炮九响,炮声引来无数看会的香客,把相遇的两音乐会围在了核心。

两会阵容间约有一丈多远的为避开人流高峰,常常在过了步乐庙的第二天才去姑姑砣上香,可有一年半路上偏偏遇到了容城的音乐会。他们前一日上山,

距离,站在阵前列的都是双方手拿小旗的领会人,他们都把旗面卷在旗杆上,把旗擎在胸右边。一切简单布置停当,双方领会人恭让对方出曲,当然应由挑战方先出曲演奏,奏毕再由应战方以同一曲演奏。只有同一曲由不同的人演奏才容易让人找出瑕疵,比出高低,也才易于取长补短。在野沃村的恭让中,容城的音乐会开始了精彩的演奏:鼓槌轻击鼓边三下,连续急促的鼓点响起,倏尔,鼓槌悬在半空,又突然落在鼓边“喀喀”,这是启曲的信号,紧随鼓声,一声高亢悠扬的唢呐领出了曲目。

一曲《梅花三弄》令人叫绝,竹管乐器中的笙、管、长笛、短笛不仅音色音质优美,就连司这种乐器的演奏者的姿势、神态也令人倾倒;丝弦乐器中的板胡和二胡,高音与低音有机结合,悠扬的旋律仿佛把人们的心都聚在一起,又领向天空,这个曲子本来就是以丝竹乐器演奏的曲目,听着他们的美妙的音韵,看着他们优美而稍加做作的姿势,非但无可贬,确还值得褒。那个司鼓人,貌似关公关云长,紫铜色的脸,颏下甩一缕乌黑的长须,身着蓝色过膝大袄,腰束紫色绦带,两端一长一短垂下,两眼从不看鼓,轻挥鼓槌,悠闲地望着前方,鼓点伴着旋律发出适可的声音,似是带领着整部曲子的行进。

那时还不时兴鼓掌,人们只是投去赞赏的目光和会心的微笑。唢呐拖着清长的尾声,由疾转缓,由亢转低,鼓点也如一串省略号,由大到小,由有到无,一曲终了。

野沃村音乐会就在对方鼓声渐去,吸一口气的时刻,管乐的声音似从空而降,紧接着鼓声骤起,鼓声息,玉磬发出清脆的三声后,众乐器齐鸣,旋律犹如草原上万马奔腾,既而,笛声、板胡声首先进入野沃村音乐会的特色《梅花三弄》曲中。对方的演奏者们表情上既兴奋又紧张,不时地用手势表达要说的话,又不时的悄声议论。

双方的《梅花三弄》曲无法评出孰高孰下,看来从双方各自的眼神中可知,各有所长,各有千秋。

野沃音乐会曲中的信号一出,对方又一曲的序幕缓缓拉开,一听序曲便知这是一首名叫《送情郎》的曲子,这个曲子比较短,但演奏起来需反复三次,每次参与的乐器不同,演奏方法也不同。

内行的一听,便能听出个中端倪。他们的演奏是诸种乐器齐奏,似乎各显本领,声势浩浩,有力压群敌之势。

野沃音乐会的演奏,三次反复,每次用不同的三组乐器。一组:长笛两个,玉磬一个,大鼓一个,小钹两个。声音特点是:悠扬清彻。二组:板胡一把,笙两个,短笛两个,小鼓一个,小钹一个。声音特点是:清爽激越。三组:管两个,唢呐一个,二胡两个,大鼓一个。声音特点是:高亢粗犷。这首小曲奏毕,双方各自胸中有数,优劣自能裁定。此时,对方会的笙、管、笛、锣以悠扬的声音划破四空。

曲的首句一出,野沃村音乐会的领会人便听出了这是一首长曲,名为《大脱布衫》,全曲分为六节,如若稍有不慎,便会出现失误。他着实为带领的会员们捏了一把汗,全曲演奏完大约需三十分钟,气力体力不支者,不敢上阵。打锣子的人把手中的锣子交给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这个锣可不是用手提着一手敲的普通锣,是由一副锣架,有割开的三个档,每个档又分开,横档上是用细绳四面系着的十个小铜锣,一架锣子大约有四斤,一手举着锣架,一手用锣槌敲,胳膊劲儿弱的时间长了可受不住。

《大脱布衫》的曲调悠扬舒缓,沁人心脾,静人肝胆,养人丹田。周围的人听的很入神,没有一丝嘈杂,对方演奏停止,野沃音乐会立即接上,同是笙笛锣管四种乐器,同是宫商角徵羽五音,在不同人的操作下,同一曲目,也会有细微的不同,这是师承的原因,也有乐手素质的因素。围观的人们依然那么静,但有些人随着旋律的节奏,下颌轻轻的一扬一抑的动着;有的右脚脚尖一起一落的伴随节拍,这大概都是谙熟古曲的人们,从他们的表情上可知,这才是最有评判权的内行人。

从上午十点来钟直到下午日头偏西,两道会依然没比出个高下。

随后又一曲短曲《青山口》,一曲长曲《感皇恩》,就这样一长一短相互交替的进行着,《拿天鹅》、《叹东山》、《挑袍》、《赶子》、《下山虎》、《流八桥》,又一曲《刘红艳》奏毕,野沃音乐会的乐手们紧紧跟上乐器的声调抬高了八度,节奏更加明快,音韵已至绕梁。对方乐手自叹不如,领会人站起身,朝着野沃音乐会的会员们深深的抱拳示礼,并道:“贵会名不虚传,今日确是领教了,敢问贵会《刘红艳》一曲的奏法与小会似有不同,望不吝赐教。”野沃音乐会的领会人,急忙回礼答道:“过奖了。小会深蒙抬敬,不敢受‘赐教’二字。贵会方才《刘红艳》一曲已是无暇之璧,小会演毕后,又从后奏起,反着演奏了一遍,权且算是反吹倒打吧,小有冒犯,望贵会指教。”

对方听罢,缩颈咋舌。围观的人们躁动了。赞许的目光投向野沃音乐会。

这次音乐会的比赛究竟是在哪年,已无人记得清了,只有野沃村音乐会的传人孟庆海保存的一本《光绪三十一年正月初九音乐盛会曲子手抄本》,证实至今应是109年了,(见随文照片)。它见证了野沃音乐会的存在,也见证了野沃音乐会人为传承中国文化所作出的努力。反吹倒打《刘红艳》证实了野沃村音乐会人音乐演奏的实力。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记起了七十年代末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冬闲了,村里的音乐会又组织了起来,村政府给予经济支持,让崔福生代表村政府带人去北京乐器商店买乐器,崔凤舟被会中派往。在乐器商店的柜台前,服务员拿出来价位不同的几攒笙,在音乐会中最擅长吹笙,且是几代祖传的崔凤舟,头戴毡帽,身着短袄,脚穿一双钉了鞋掌的旧布鞋,见了新笙,哪个也舍不得放下,捧起来就吹,试了这攒又试那攒,每试一攒都吹几个曲子,顿时乐器商店里挤满了人,谁也想不到,优美的声音竟是出在人群中这个其貌不扬穿着简陋的乡下人,最后买下了四攒笙,四管长笛。

在调查了解音乐会的历史材料时,老人们还记得任老福、崔老廷、刘老录、田老彩这四名曾经的会中负责人,他们对会认真负责,待人既和善又严厉,(此四人早已去逝,若在世的话也已120多岁了)。

在传承野沃村音乐会的历史上,村政府给予过支持和扶助,给会房买煤取暖,给会员学曲子练基本功记工分,为野沃村音乐会做了一些工作,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尽了一些力。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常年在外打工,音乐会几于泯灭,近几年来,只有孟庆海、崔占江、孟益德、孟泽林、赵连生、田景龙、田文军、孟永江等几位老师能演奏了,有的年高多病,有的生活拮据,实为有其心,无其力了。

野沃村音乐会毕竟红火了一两百年,今天写出了其历史的点滴,旨在追溯历史,达知后人。

也望在物质生活比较富裕的今天,让人们再参与丰富的精神文明活动!



                                         201836

阅读次数(1621) | 回复数(2)
上一篇:河北农民报易县报友俱乐部笫十二次通讯员报友联谊会与会人员介绍
下一篇:独乐山谷高山漂流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