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王金良
  • 性别:暂无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wangjinliang123456@126.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95 篇
    回复总数:177 条
    留言总数:1 条
    日志阅读:190541 人次
    总访问数:327987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wangjinliang发表的博文
我对今年部分农产品市场的看法及建议[2012/3/4 10:48:00|by:wangjinliang]
       面对去年一片低迷的农产品市场,以经营土地为生的农民,多数人感到无所适从。就我个人而言今年咨询市场的人特别多。然而几年的农产品市场依然摆脱不了过山车境遇,笔者预计今年的农产品市场将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即贵的特贵,贱的特别贱。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1,市场向好的品种。蔬菜品种甘蓝,土豆,架油豆。甘蓝从种植意向--种子销售--出苗情况--预计栽培面积4个环节看都照常年呈下降趋势。架油豆,在我省主要集中在唐山秦皇岛等地。由于东北产地种子丰收,种子售价较去年下降2/3左右,但种子的销量却小于去年,预计播种面积将呈下滑趋势。土豆,受去年土豆市场低迷影响,种子销量呈先高后低的趋势,且总销量要叫2011年下降40%以上。预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要较上年有大幅下降。这几种产品都有几个共同特点,1费工费时,2储藏周期短,3投入较大。

      2瓜果类品种。甜瓜,甜瓜由于产量低,各地种植面积较小,近年来价格居高不下,可谓市场的常青树。建议可发展种植。2西瓜,在唐山地区今年种子贵,销量小,农民由于嫌其费工纷纷转向其他,种植面积减小许多,价格今年错不了。黄瓜,去年冬季,今春早棚种植的黄瓜种子销售减少,预计今春棚室面积减少,产量减少,价格因素明显。

       3种子销量预计上升的作物品种有。玉米种,春小麦种。受粮食作物省工省时,价格连年上升影响,农民的选择将发生偏爱。毛豆,今年南方市场销量大增,种子价格走高。而北方种子销售要列低于上年,但要防止受南方市场因供应充足,将不利市场转嫁北方。天鹰椒,受今年翘尾市场因素映射,农民种植欲望高涨,种子销量有望与上年持平或高于上年。

       二,物价上涨因素对农民选择种植项目的影响。1,由于连年的物价上涨带动工资上涨,农村钟点工费用也在逐年上升,截止去年底,以上涨到9元/小时,农忙时可达10元/小时,个别工种达12元/小时。因此农民在选择种植项目时,首先要考虑是否费工,在预算种植效益时,第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所需人工费用,其次才是农资费用。只有亩效益除去这两项费用后,才是农民种一亩地的真实收益。因此,在经营中比较费工的西甜瓜,架豆,等作物农民今年尽量规避,因为,在市场好的年头还能赚到钱,反之还得赔工钱。这也是农民选择种植相对省工的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原因,

       三,消费者与农作物种植者之间,农产品市场与种植者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与农作物种植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就是我们常说的消费者与农民‘两头叫苦’的现象。2011年秋季我北京新发地的一位蔬菜经销商朋友告诉我,他们从产地收来的蒜黄0.4元/公斤,而我在当地市场买高达5元/公斤。农产品市场与种植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农民选择种植项目缺乏市场信息分析,跟风或赌博选择种植项目。这种缺乏信息单纯盲目种植的方式带来的后果,就形成了年复一年的过山车现象。再有就是产业链过长。一般而言,蔬菜从地头到餐桌要经过农民--收购商---批发商---二级批发---零售商---消费者6个环节,其中4个环节都要分羹,外加运输费用,油和路的负担等。农民蔬菜的价格完全由收购商决定,无论菜是贱还是贵,收购商都要考虑自己的利润和运输费用,然后在逐级费用转嫁,最后卖菜价格由零售商决定,农民和消费者都处于被动地位。收购商作为产业链的既得利益者,农民种的多了收购商不买,就会造成烂市,农民种的少了收购商购买,就会造成暴涨。消费者的菜是从零售商手中购买,通过几个环节的加价和运输费用增加,最后到消费者手中就成了,贱的也贵了,贵的更贵了。2毛的蒜黄卖2.5元,城里超市0.5元/斤的大白菜,地里1毛钱一斤也卖不出去也就不稀奇了。

     规避措施1,建立村县国家3级农作物(包括种子销售,种植面积,产量信息,价格信息,销售信息)市场信息发布,预测平台。逐步指导规范有序种植,建立适应市场供求的种植结构。2缩短农产品市场供求产业链。通过建立本地区设施农业园区生产错季蔬菜,逐渐取消批发市场,建立辐射社区的农民市场,实现农民---消费者或农民--市场--消费者的供应模式。3逐步完善国家对农业保险,补贴和自然灾害合理补偿等机制。  
上一篇:今春甘蓝市场预期向好
下一篇:三种农产品的市场分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