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孙建永
  • 性别:暂无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kfgyfgf@yahoo.com.cn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2788 篇
    回复总数:1782 条
    留言总数:24 条
    日志阅读:4711516 人次
    总访问数:5398425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sunjianyong发表的博文
道佛争夺玉泉寺[2019/6/4 11:20:34|by:sunjianyong]



点击查看原图

道佛争夺玉泉寺

作者/刘仓



       蔚县浮图村玉泉寺,在全国范围来说,名不见经传,知之者寥寥,但对蔚县人来说,这可是妇孺皆知的“名寺古刹”。明末清初,这里作为幽静读书之所,曾经走出两位名宦大儒,魏象枢和李周望。同时,这里的美景和寺院文化,曾经引来了无数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这里还是代代蔚县人茶余饭后经常谈论的地方,留下了魏象枢戏弄大头鬼等众多民间故事。但是,你可知道,在蒙古人统治的元朝,这玉泉寺还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宗教事件。这事件,甚至影响了整个元朝的宗教政策。它就是道教全真道与佛教对玉泉寺财产的争夺。

      在元朝统治时期,僧人道士是有特权的。他们不必服徭役,纳赋税。同时寺院道观还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田产,经营所得归其所有。用现在的话来讲,寺院道观可是个“肥地方”,僧人道士可是个“肥差事”。元朝统治的最初几十年,蒙古统治者采取包容的宗教政策,并未去打压哪门哪派。于是,在汉人聚居的华北地区,僧人道士数量不断增加,但他们的宗教活动场所可不是一下能够建成的。因此,僧人、道士对活动场所之争愈演愈烈,今天道士占了僧人的寺院,明天僧人抢了道士的道观,这些事件当时并不稀奇。

      蔚县玉泉寺,从地理位置来说,属华北地区,从行政区划来说,元朝统治时期属上都路宣德府(后改顺宁府,蔚昌府)蔚州灵仙县亲仁乡。在这一区域,道教、佛教是人们的主要信仰。大约公元1200年左右,丘处机,这位丘神仙,全真道“七真”之一,龙门派(这一派在现在的影视剧出镜率很高,据说都武艺高强,能蹿房越脊,飞檐走壁。)的祖师爷,曾经到蔚州讲道作醮,广播道教,这使得全真道在当时的蔚州得以快速发展。现有的道观已满足不了这些道士进行宗教活动的需要,新建道观,那又是需要资金和时间的。于是一些佛教寺院及其拥有的土地就成了这些道士觊觎的目标,蔚县玉泉寺就是其中之一。

       蔚县玉泉寺具体什么时间被全真道侵占,现在已无从考据,不过综合本人查到的现有资料,可推断一个大概时间,那就是公元1250年前后。

      被全真道侵占前,玉泉山不叫玉泉山,叫浮图山,山下的村,叫浮图村。从这些称谓就足以见得,当时这区域的人一直就虔诚信奉佛教。那时的玉泉寺,香火已延续几百年,当时的人就视其为古寺。

      公元1250年前后,一位侯道士来到了玉泉山,侵占了玉泉寺财产,建立了道观,取名飞泉观。这位侯道士从什么地方来,俗名道号叫什么,已被历史的烟云湮灭。在其侵占玉泉寺财产几十年后,其徒弟就不能记起其名号,现在的我们就更不会知道了。不过,可以从已有资料推断,其为全真道无疑。

      侯道士是象现在的电视剧一样,拿着刀枪棍棒,带着全真道弟子,通过与玉泉寺僧人一番打斗,夺取了玉泉寺财产,还是通过威逼利诱,恐吓敲诈逼走了玉泉寺僧人,强占了玉泉寺财产,还是其先在玉泉寺附近建一小道观,然后不断蚕食玉泉寺财产,这些现已无从得知,反正玉泉寺的财产是被他侵占了。侯道士“占浮图山古寺场盖庵观”,取名飞泉观,供奉起老子、太上老君、王重阳,改变三教殿里原有神像排位顺序,将老子像置于释迦佛之上(这是当时全真道的普遍做法,也是佛教最不能够接受的)。

      玉泉寺的僧人对全真道的这一侵占行为并未屈服,他们四处奔走,申诉冤情,这一事件最终闹到了元朝最高统治者那儿。

      当时,玉泉寺事件并不是单一的个案,而是全真道侵占佛教财产事件之一。那一时期,全国发生了类似事件五百余件,后经元朝最高统治者确认的有482件。鉴于全真道不断蚕食佛教寺院,广为散播《八十一化图》、《化胡图》等道教书籍,并声称佛教不过是老子出关后在胡域开创的,公元1255年8月,身为佛教北少林寺主持的富裕,向元慧宗蒙哥的弟弟阿里不哥上书,“诉其(指道教)伪妄”,这引起了蒙元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一个大宗教事件出现了----道佛的三次大辩论。

      蒙古统治者处理这一宗教冲突很有水平。最高统治者亲自组织两派进行辩论,谁在辩论中获胜,谁就是对的。在佛道的三次辩论中,全真道完败,佛教全胜。全真道的惨败,招致元朝统治者对其严厉打击,这打击以忽必烈统治时期最为严厉。打击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全真道返还其侵占的佛教财产。这也为玉泉寺的僧人们讨回其财产提供了强大保障。

      公元1258年,佛教的使僧慈提点,拿着皇帝的圣旨,来到蔚州,讨还玉泉寺财产。圣旨为元慧宗蒙哥颁发,其上载明:“将先生每占了和尚每寺院四百八十二处内,断定回付与和尚每二百三十七处着。钦此。”飞泉观,在就在返还范围之内。当时的飞泉观观主叫耿志明,其“照得浮图山已在吐退数内”,迫于形势,耿志明在当地官员的主持下写了“吐退文状”。文状是写了,但耿志明就是不实际退还,不管僧人怎么催促,就是赖在那儿不走,仍然实际控制着飞泉观,进行着道教的宗教活动。

      这样一过又是23年。公元1281年1月30日,宣德府收到了一份更严厉的圣旨,这道圣旨由元世祖忽必烈于公元1280年2月25日颁发,其载明:“有未曾回付来的寺院、并属寺家的田地水土,一处会付与着。别了断定的言语,不肯回,与相争底人每,有罪过着!钦此。”这就是说,如果你继续侵占不还,充当老赖,就要抓你判刑。宣德府向玉泉寺所在的蔚州官员传达了这道圣旨。同时,僧人们抄录这份圣旨,与飞泉观的道士在州衙对簿公堂,并当场宣读圣旨。

      这时期飞泉观的道长叫闫志进,迫于形势,闫道长不得不再一次撰写了吐退文状,将飞泉观及其所有资产交僧人收管。并声明:“如吐退以后,欲有隐漏地土,不行分付,志进情愿招当故违圣旨罪,犯不赦,所退执结是实。”也就是说,我这次要是不交,或者不全交,就杀了我。并且,闫志进详细地交代了飞泉观的田地四界。

      闫志进这次可没有敢玩虚的,确实将飞泉观交还了佛家。僧人们又开始经营自己的佛家寺院,“勅建玉泉寺”的牌匾显得比以前更加威严不可犯,释迦摩尼、观世音菩萨神像前敬奉起供香,三教殿里,三教排位又恢复从前。

      玉泉寺经过这次变故之后,不但没有萧条下去,反而寺院越来越大,香火越来越旺。到公元1348年,在赵行得、张行秀、张玉海、赵海X、张海葱五位住持的苦心经营下,又成为一方之富寺。同年10月28日,住持张海葱在玉泉寺立碑一块,记录了这次佛道冲突事件。这块碑现在犹存,这也为现代人研究元朝的宗教文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标签:争夺,玉泉     阅读次数(1207) | 回复数(1)
上一篇:登蔚州十八堂
下一篇:白发变黑的民间偏方【原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