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于国祯
  • 性别:男
  • 地区:沧州河间市米各庄镇孙刘庄
  • QQ号:992396160
  • Email:yuguozheng1234@126.com
  • 个人签名: 于国祯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272 篇
    回复总数:8570 条
    留言总数:58 条
    日志阅读:512481 人次
    总访问数:913573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yuguozheng1234发表的博文
往年趣事[2016/7/8 8:19:03|by:yuguozheng1234]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1971年笔者由大队选派,去县赤脚医生培训班学习。校址就是河间老一中。因为文革后期各公社全部建立初中学校。因此老一中闲置,县委就把老一中改成河间中专,主要任务是培训由是农村选派来的接受培训的各种技术人员。记得。有会计班,农技班,师训班,兽医班,电工班,赤脚医生班,当时;班称‘’排‘’,学校共有赤脚医生两个排,每个排六十名学员。学期一年半。

       那个年代。没有公路,更没有公交车,自家没有自行车。去县城走最近的村间土路也有50里。来回全是步行。学校为了照顾学员。为了让学员回家多待一天,少跑路。星期天改为大星期,两个星期休一次三天。当时;国家的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各种物资还相对匮乏,我每个月的生活费六元钱,粮票30斤。除去吃饭以外,根本没有零花钱。

       记得最有趣的一次活动现在还记忆犹新,花了三角钱弄出来一个大笑话;上中学的时候及以前,根本没有电视,同学们只是有一种向往;设想;如果将来电影与收音机合并,制作那么一个机子,既能听到说话唱歌的声音,又能看到真人表演。放在屋子里,不用外出或是去外村去就能看到电影。后来;听说真的有了这种东西,叫电视,只是听说;没有人见到过。在培训班了大概是1971年六七月份有人听说;城里有一家工厂里来了电视,知情人还说某月某日晚上电视里播放一个地方戏曲。他就暗地里组织了几个人(恐怕知道的人多了工厂不让进)晚上到那家工厂去看电视。晚饭过后,七八个人瞒着校领导悄悄的去了那家工厂,但是到了门口一看;亮着门灯,一片寂静,大门紧闭,无论你怎么喊,怎么敲;人家就是不理你,待了一会实在没办法。只能扫兴离去。

       在回学校的路上,一人提议;电视看不成,咱们凑钱 去饭店喝酒,那时饭店全是国家经营,大集体时期不允许私企经营,饭店就是纯粹的饭店,没有下酒菜,很少有酒,一般人去饭店也不喝酒。到了吃饭时间,基本就是一样饭(烩饼),那位同学父亲是村里的书记,在我们同学中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他说;有一家饭店虽然不大,但是;有下酒菜,还买白酒,也有啤酒,对于啤酒当时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每个同学出三角钱,交给那位同学推荐他去办理酒席,在那家饭店里,墙上挂着一个菜谱表,《其他饭店没有》,菜谱上的菜大部分是蔬菜类的,就是一个菜“摊黄菜”,看着菜谱大家互相对视,谁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下面还有括弧注明,五寸盘,价格是五角。七八个人,两元多钱的集资,每斤散白酒1.08元,两盘摊黄菜一元,就只两样钱就花去两元多了,剩下的几角钱又买了一盒保定生产的佳賓牌香烟,两角五分钱。前些年该品牌已经淘汰了。再加上一盒火柴二分钱,还剩下了五分钱。因为当时我年龄最小,把剩下的五分钱赠与了我,算是对我不喝酒,不吸烟的补偿。

       可笑的是,等菜上来一看,大家大呼上当,所谓的摊黄菜,就是用最多三个鸡蛋摊的一个小圆饼,在五寸盘里一放。两盘菜总共不超过5-6个鸡蛋 看着这桌酒席,菜不够每人一口。酒用瓶子口对口随便喝,发起人只好用筷子把鸡蛋分成几份,每人一份,他说;谁也不要不好意思吃,吃完菜后。他把酒瓶子一拿建议大家立即离开。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大家轮着瓶子口对口喝酒。有会吸烟的尽量多吸,再回到学校前尽量把烟吸完,以免被学校领导发现。

在到学校门口前 ,酒全部喝完把酒瓶子一扔,烟吸完后烟盒也是扔掉。悄悄的各回各的宿舍睡觉。
标签:看电视下饭店     阅读次数(408) | 回复数(9)
上一篇:多种果树一体的果树
下一篇:人分三六九等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