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王君
  • 性别:暂无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439567843@qq.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629 篇
    回复总数:17535 条
    留言总数:76 条
    日志阅读:1743091 人次
    总访问数:2063170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yinheyishi发表的博文
高各庄农民诗社致谢朋友和各级媒体[2014/10/19 5:15:24|by:yinheyishi]
高各庄农民诗社致谢朋友和各级媒体     高各庄农民诗社是一个以该村农民为主的诗社。现有成员60余人,其中骨干成员20余人。自2012年成立以来,得到了孟燕君、冯立成、蔡学文及众多老师的无私帮助和各级媒体的关注。几年来先后有唐山电视台、滦南电视台、河北农民报、河北互联网、燕赵都市报、燕赵晚报、唐山电视台(农民频道)滦南古城网多家媒体做过采访报道!虽是无心插柳,感动插柳成荫!为此,遗石代表诗社全体成员给与农民诗社精神和物质支持的冯立成、孟燕君、刘春台、蔡学文老师及诸家媒体一并表示感谢!!!

附部分媒体文章如下;



点击查看原图

冯立城(唐山)

  读了贵报9月28日《周末》的主题策划“诗词芬芳”,心里就像微风吹过水面,泛起道道涟漪。我们是滦南县方各庄镇高各庄村的农民,朋友们可能不知道,我们村不仅是个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大村,而更让周边村庄羡慕的是,我们这个小村庄竟然有个农民诗社。

  高各庄村的农民诗社创办人是退休干部王铁民。王铁民原为滦南县农工部副部长,他自幼喜欢写写画画,退休后,舍不得离开农村这块土地,干脆搬到村里居住,吟诗作画,乐享田园生活。在他的影响下,该村的王君、张庆仁、李艳琴、李荣荣等村民时常聚在一起吟诗作词,其乐融融。为了传承文化传统,提升村民文化和文明素质,2012年的春节,村里几个“文化人”联手举办了一次诗书画展,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得到了乡亲们的积极响应,短短几天就收到诗词、楹联、书法、绘画、硬笔书法、剪纸、摄影作品225件,展出作品80余件。应爱好诗词村民的要求,高各庄农民诗社应运而生。

  高各庄村农民诗社制定了诗社的章程,第一条这样写道:“诗社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孝道、乐助他人、勤劳致富为宗旨,并敢于抨击社会丑恶现象及不文明行为。”

  高各庄农民诗社骨干社员已达到60多人,大家的创作题材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党的大政方针到田间生产,有感而发,直抒胸怀,深受村民欢迎。今年已62岁的村民王君是诗社骨干,他以家乡山水为伴,以家园田野为创作源泉,写身边的人、写身边的事,抒发真情实感,针砭时弊,不仅写下了千余篇诗词,还负责诗社《农民诗词》的编辑工作。“白天地里干活,晚上诗海遨游,生活充实极了!”谈及加入诗社,王君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几年来,高各庄村农民诗社共出版《农民诗词》6期,发表诗词作品600多首,作者既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亦有少年学子。2012年诗社义务举办学生暑假诗词学习班,当时计划办一个班,招生30余人,结果有75人参加。随着网络的沟通和联系,高各庄农民诗社社员已经遍布唐山以及秦皇岛等地的15个县市。

  特借贵报一角,盛情邀请八方客,来俺们高各庄村闻闻那芳馨的诗香。



(责任编辑:HN666)





河北省滦南县高各庄报友打造农民诗社2013-12-13 19:46:32



点击数:316次 总张数:17张 作者:孟燕君  投它一票




17 张,当前第 1 张 [url=]上一张 | [url=]下一张 [url=]幻灯播放



点击查看原图



图片说明:11月19日傍晚,高各庄诗社部分成员,围坐在张庆仁家的阳台上审读诗词作品。自左至右:李艳琴、李荣荣、王君、张庆仁、王铁民、李志军。





  • [url=]点击查看原图
  • [url=]点击查看原图
  • [url=]点击查看原图
  • [url=]点击查看原图
  • [url=]点击查看原图
  • [url=]点击查看原图
  • [url=]点击查看原图
  • [url=]点击查看原图
  • [url=]点击查看原图
  • [url=]点击查看原图
  • [url=]点击查看原图
  • [url=]点击查看原图
  • [url=]点击查看原图
  • [url=]点击查看原图
  • [url=]点击查看原图
  • [url=]点击查看原图
  • [url=]点击查看原图












搞比赛 办培训 出诗刊

滦南县高各庄报友打造农民诗社

河北农民报(农民互联网)记者 孟燕君

  2011年10月,本报报友、曾任唐山市滦南县农工部副部长的王铁民,从县科委退休后回到方各庄镇高各庄村居住。他发现村里喜欢舞文弄墨的村民还真不少,就与该村村民、本报滦南县报友俱乐部政委王君、报友张庆仁、李艳琴等组建起高各庄农民诗社,目的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孝道,大力宣传助人为乐、勤劳致富的典型。

  2012年春节期间,诗社与方各庄镇文化站、高各庄村两委,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高各庄村首届农民庆新春诗书画展。本次活动共收集该村村民创作的诗词、楹联、书法、绘画、硬笔书法、剪纸、摄影等参赛作品225幅,展出作品80余幅,作者既有耄耋老人,也有学龄儿童。最终,诗社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除了向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还颁

搞比赛 办培训 出诗刊,滦南县高各庄报友打造农民诗社

时间:2013年12月09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我要评论(0) 【字体:[url=]大 [url=]中 [url=]小】




  2011年10月,本报报友、曾任唐山市滦南县农工部副部长的王铁民,从县科委退休后回到方各庄镇高各庄村居住。他发现村里喜欢舞文弄墨的村民还真不少,就与该村村民、本报滦南县报友俱乐部政委王君、报友张庆仁、李艳琴等组建起高各庄农民诗社,目的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孝道,大力宣传助人为乐、勤劳致富的典型。

  2012年春节期间,诗社与方各庄镇文化站、高各庄村两委,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高各庄村首届农民庆新春诗书画展。本次活动共收集该村村民创作的诗词、楹联、书法、绘画、硬笔书法、剪纸、摄影等参赛作品225幅,展出作品80余幅,作者既有耄耋老人,也有学龄儿童。最终,诗社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除了向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还颁发了奖品,如诗集、钢笔、毛笔、水彩等等。王君和王树存还专门为本次书画展谱写了一首名为《滦南颂》的歌曲。本次活动受到村民的称赞,认为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为大家搭建了展示才艺的平台。

  2012年7月,诗社从弘扬民族文化出发,也为了孩子们安全度过暑假,他们开办起诗书画培训班,报名者达74人,既有大中专生和中小学生,也有教师,其中还有邻村的3名学员呢。王铁民、张庆仁、王君、李荣荣、李志军等齐上阵,有的讲书法基础知识,有的讲间架结构,有的讲诗词入门,有的讲摄影技巧……培训班搞得有声有色。

  为了把农民诗社成员的诗词作品汇集成册,他们想办法自筹经费,王铁民把退休金都拿来凑份子。《农民诗刊》全部免费赠送文朋诗友,作品不仅有本村本县的,还有来自全省各地报友俱乐部的。

  高各庄农民诗社,就像一朵奇葩,盛开在冀东的田野上。     河北农民报(农民互联网)记者 孟燕君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分享到


点击查看原图腾讯微博


点击查看原图新浪微博


点击查看原图搜狐白社会


点击查看原图人人网


点击查看原图



发了奖品,如诗集、钢笔、毛笔、水彩等等。王君和王树存还专门为本次书画展谱写了一首名为《滦南颂》的歌曲。本次活动受到村民的称赞,认为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为大家搭建了展示才艺的平台。

  2012年7月,诗社从弘扬民族文化出发,也为了孩子们安全度过暑假,他们开办起诗书画培训班,报名者达74人,既有大中专生和中小学生,也有教师,其中还有邻村的3名学员呢。王铁民、张庆仁、王君、李荣荣、李志军等齐上阵,有的讲书法基础知识,有的讲间架结构,有的讲诗词入门,有的讲摄影技巧……培训班搞得有声有色。

  为了把农民诗社成员的诗词作品汇集成册,他们想办法自筹经费,王铁民把退休金都拿来凑份子。《农民诗刊》全部免费赠送文朋诗友,作品不仅有本村本县的,还有来自全省各地报友俱乐部的。

  高各庄农民诗社,就像一朵奇葩,盛开在冀东的田野上。





各地报友赞高各庄农民诗社

诗社诞生高各庄,民筹民办民吟唱。

诵咏皆是身边事,繁荣文化功无量!

  ——中国农技协棉委会 刘春台

文明哪比高各庄,荟萃高歌飞草堂。

陶冶情操松不老,拓宽视野柏龄长。

除云驱雾锦程绣,请月招星雅室煌。

引水植林环境翠,花香鸟语挽夕阳。

  ——晋州市营里镇营里村 张同进

放下锄头拿起笔,田野抒怀把人怡。

谁言农人性拙粗,藏龙卧虎屹尊威。

村庭生辈原始宗,忘本尽些虚伪君。

天下粮仓有勤汉,平实默耕艰辛垅。

今闻农人开诗社,传文承韵也博情。

  ——阳原县东井集镇 刘如福



  
  高各庄农民办起了诗社——赠王君老师 [复制链接]
  
淡泊明志



点击查看原图





 
电梯直达[url=]点击查看原图


楼主

点击查看原图 发表于 2014-10-9 21:10:59 | 只看该作者 点击查看原图









 

走过一村又一村

翻过一田又一田

看到一个诗社, 一本诗集

象颗明星

垂挂在高各庄的苹果园



苹果树撑开了伞

他们和五柳先生促膝谈

秋菊花捧上了茶

他们邀约着孟浩然

田野铺开了宣纸

冰霜雪雨研好了墨汁

他们为一丛小草,一棵禾苗

和一串葡萄做着诗





一滴露水,一颗汗珠

浇灌着他们的灵感

他们用皱褶和老茧

生长诗的重量

他们弓背猫腰

给诗锄着草





他们用庄户人的故事

搭建诗的大棚

他们用党的文化政策

生长诗的理想

他们用苦辣酸甜

在黑土地上耕耘着

另一片

黑——土——地

苹果园, 黑土地, 苹果树, 庄子, 大棚













 

我们无悔——致高各庄农民诗社掌门人王君兄





总有些思绪和记忆

是无法释怀的

就像  山谷中烂漫的野百合

无论

岁月流逝  星移斗转

依旧

保持特有的馨息





在生命最珍贵的时光中

无怨无悔的

难道不是我们的追求吗

所以  多年之后

当我们翻开记忆的扉页

会将它好好珍藏

并且深深锁住





总有一天

我们将慢慢老去

当我们满头银发时

顺着

秋日的落叶  和天边

那一抹金黄的夕阳

走在与祖辈相逢的道路上





我们会满足

没有白来世上一趟  虚度年华

我们曾经吟咏的歌赋

将永远流淌在时光隧道中

流淌在永恒中

农民小诗社、俏登古城网

热度 4已有 62 次阅读2014-8-27 22:53



滦南古城网”是以元代修建于冀东平原,燕山之南渤海之北的奔城古古城而命名,有网民一万五千余人,名扬国内外集宣传文化传统,弘扬社会正气、传授文化知识、广交各界朋友等的综合型网站。昨日该网站新闻部负责人'悠闲的风筝’受命对高各庄农民诗社主要社员做了零距离采访。老师对诗社的成绩做了肯定,同时,对诗社的发展和不足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因此,遗石代表农民诗社全体社员在此对“滦南古城网”表示感谢!诚祝“古城网”越办越好!!!

   附“滦南古城网”原文如下;

[p=21, null, left]飘在田野上的诗风

[p=21, null, left]



  ——高各庄农民诗社纪实


[p=21, null, left]



   古城网:打开滦南县的地图,在县城东南方向有一个村庄被东临的乐亭县包围着。翻开滦南县的历史,满清时期的秀才李书元就出生在这个村,还是这个村,改革开放之后就有117个孩子考上了大学,现在读研学历的学生就达十几名之多,这恐怕是滦南第一的秀才村吧。唯有底蕴才能培养一代代优秀的人才,唯有传承才有一个假期七十多名孩子自愿参加在暑期书法、绘画、诗词创作培训之中。且不说这个村被省、市、县的各级新闻单位报道过宣传过,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这个人才辈出的村---高各庄村,来认识高各庄农民诗社的组织者吧。


[p=21, null, left]







嘉宾出场:张庆仁



王君



李志军



李作天


[p=21, null, left]







古城网:今年春天的一个机会里,读到你们编辑出版印刷的诗刊《农民诗词高各庄农民诗社主办》的小册子,我深为感动,真的想不到你们几位农民在劳作之余热心村里的文化事业,为村民提供精神食粮,这一点真是难能可贵。


[p=21, null, left]







嘉宾:事情还得从2012年的春节说起,在退休干部王铁民的倡导和鼓励下,我们村的一群文化艺术爱好者凑到一起,决定举办一次庆新春诗词书画展,来丰富乡亲们的文化生活,消息一传出,全村的人都被鼓动了起来,在三天的展示活动中,我们共收集了我村村民创作的诗词楹联、书法、绘画、硬笔书法、剪纸、摄影等参赛作品225幅,其中展出的作品有80多幅,在这些创作者中,既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上学的孩子们。在这次书画展上,王君和王树春还专门谱写了一首名为《滦南颂》的歌曲,并刻制了光盘供大家传唱学习。


[p=21, null, left]







古城网: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自你们村父老乡亲的文化积累和传承,来自众乡亲们的整体文化素养。


[p=21, null, left]







嘉宾:是的,在这次书画展示之后,王铁民又把我们几个召集在一起,商量成立一个自己的农民诗社,并慷慨解囊出资1000元作为购置打印设备的资金,年过八旬的刘春台老人也送来了自己的养老金500元,面对这种盛情,我们就成立起了高各庄农民诗社,并且制订了诗社的章程,在章程的第一条中,我们这样写到:诗社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孝道、乐助他人、勤劳致富为宗旨,并敢于抨击社会丑恶现象及不文明行为。这也是我们办社的出发点。此外,我们还建立了诗社的组织,吸收了会员。机构组织建立起来后,我们在春节参展的诗词中挑选了部分作品,出版了我们村第一期的《农民诗词》。看着自己的诗词印在了纸上,乡亲们甭提多高兴了,这更加激起了我们坚持办下去的勇气。


[p=21, null, left]







古城网:作为农民来说,能够在辛勤的劳动之余坚持写诗作画,有这种精神实属可贵可赞。有句话说:人有精神老变少,地有精神土生金。


[p=21, null, left]







嘉宾:2012年的暑假。我们几个各尽其才,举办了书法、绘画、诗词创作培训班。消息传出后,有74名三年级以上的孩子来参加学习,我们的这个举动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他们说这样的培训即充实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也使孩子们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升。


[p=21, null, left]







古城网:面对桌上的这6期诗刊,可以想象出你们几位忙碌的身影,近600首诗词作品,无不浸润着你们的汗水,从中央的大政方针到田间地头的小花小草,你们都会有感而发,来抒发你们每一位作者的胸怀。


[p=21, null, left]







嘉宾:参加诗社活动的本村作者有20多人,其中有像李艳琴、李荣荣这样既下地干活又照料家庭的妇女参加,也有十几岁的孩子主动参加诗社的活动。正是有了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所以每次参加村文化活动时就超过一百多人。他们中有不少的优秀作品还登上了省报,这也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事情。随着网络的沟通和联系,诗刊的作者已经遍布唐山以及秦皇岛等地的15个县市。提升农民品味,展示农民风采,我们愿意这样坚持下去。










古城网:高各庄村西在光绪9年的1880年曾经修建了一座5拱石桥,据说和赵州桥的建筑风格是一致的,时隔94年之后的1974年不知何因被拆毁了,历史的遗迹不复存在,可高各庄村的文化之脉绵延不断,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传承的力量。祝福你们。

[p=21, null, left]点击查看原图



 

 

 

4







点击查看原图

鲜花
 

 















阅读次数(1009) | 回复数(15)
上一篇:寄友(步韵、接龙诗二首)
下一篇:劳动节感怀(诗一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