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阎东生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825400594
  • Email:yandongsh@163.com
  • 个人签名: 旭日东升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653 篇
    回复总数:4321 条
    留言总数:709 条
    日志阅读:272037 人次
    总访问数:501313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yandongsheng发表的博文
家乡正月的庙会[2014/3/1 16:14:08|by:yandongsheng]

家乡正月的庙会

平山县马塚河、温塘河一带,正月里武术会、高跷队、秧歌队、文化遗产的秧歌、定缸,走乡串村演出,非常红火热闹。

每个村的群众利用冬闲,就组织起了武术会或文会,白天、黑夜开始排演和操练。你看那,场院里武术健儿手拿刀枪剑戟、棍棒、三节棍……什么空手对打、锤套、四合刀、六合刀、白手破枪、白手夺刀、小刀(匕首)破枪、棍打枪、棍打三杆枪、单刀破枪、双刀破枪、大刀破枪、双枪对打、护手钩破枪、护手钩破大刀、三节棍破枪、三英战吕布等等武术节目,目不暇接。除了空手对打,拿家伙的打斗,双方一点儿也不敢走思,也不敢卖眼儿,即“扫边眼”。倘若忘了“点儿”或“扫边眼”,立刻被对方打得头破血流。最危险、最叫人喝彩的是三节棍破枪,拿枪的人如果背后那一棍防守不好,头上就会挂花。所以,大家聚精会神,认真操练。看吧!武术健儿精神抖擞,上下翻飞,挠进鸷击,双双对对打得惊心动魄。

在庙会的大街里表演的时候,大抬鼓一响,武术健儿个个摩拳擦掌,争着下场表演。观看的人越多,喝彩声越多越大,武术健儿越卖力的表现自己,就会把看家的本领都使出来。观众喝彩要喝到点子上,即所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红火热闹。”也就是说,懂武术的人,看门道,不懂武术的人,看红火热闹,该喝彩的喝彩,不该喝彩的不要喝倒彩。不懂武术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喝彩,所以,喝彩喝的往往是倒彩。那些初学武术者,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只能在“丁家胡同”的场子里表演“六腿架”,即围观武术表演的人少或没人的地方场子里表演。

这些武术表演都来源于基本功“六腿架”,如果你不会“六腿架”的基本功,如果不会“二踢脚”、“连三脚”、“连五脚”、“丁字步”,“马步”、“拉巴巴式”,师父是断断不会教你的。这种社火俗称“串子社火”和“回子社火”。

“回子社火”要画脸谱和包头,什么关公、张飞、刘备、吕布、赵云等。“回子社火”关公使的大刀片子很小很短,约有7厘米宽、20厘米长;“串子社火”关公使用的大刀片子很大,宽约20厘米、长约40厘米。武术表演大多是花架子,看着危险,其实没有真功夫。有真功夫的人一般不在庙会上表演,即所谓“真人不露相”。温塘村阎氏镖局传承山东青岛的密宗拳、混不清拳和十趟腿,都是真功夫。因为你不知道“混不清”拳要打你什么地方或穴道,没有固定的套路,机动灵活、神出鬼没。所以,就是有武功的人也很难招架。十趟腿的腿脚得有非常大的力量,就是碗口粗细的一溜枣木橛子也能踢碎!现在,你看有谁在圈内耍拳,耍得最难看,那无疑就是真功夫,因为他用气发功自如,此时,全身的力量运用到了拳脚上,真可谓刀枪不入(指砍刀和红缨枪)。

武术会基本功比较好的村是;温塘村、西回舍村、屯头村、侯家庄村、王常峪村、东大吾村、甘秋村、南马塚村、北马塚村等。温塘村武术会俗有“‘铁头顶了一刃斧’的阎恒祯、耍大杆的云妮(阎瑞云)、耍长枪的更活(侯自润)、耍大刀的王庆子”之说。

传统文会的秧歌画了脸谱,包了头戴,不用乐器伴奏,只用铜锣、小镲、鏒子,唱一句,敲一阵,很是好看。传统的定缸演唱的是上下句,和传统秧歌一样,是河北保留下来的古老遗产之一,是河北两千多年来传承的二人传,一对男女上下句对唱,能唱一个上午。所以,平山的传统秧歌和传统定缸两个剧种申报了文化遗产。

武术会和文会到了过庙会的村子,村里立即放三声铁炮。然后文武会搭蓝旗的长者给主持庙会的长者拜帖,主持庙会的长者收入红色拜匣之内留作交往的存根。

现在的庙会,由村委会安排,各村的文武会发上两条红石香烟和两包糖。比如温塘镇政府驻地温塘村的庙会,村委会就给各驻温塘度假村单位发请帖,各单位都500---1000元的上礼。今年温塘村委会收礼金约4万多元,村委会把送礼单位和一些领导,请到温塘镇天富宾馆包桌宴请,整个餐厅坐满了来宾,大家划拳行令、非常红火热闹。

我们这儿的正月,十里八村,村村过庙会。从正月初十到正月二十三日。每个村挨着过庙。庙会那天,十里八乡的人都去赶庙、凑热闹。也是妇女解放、青年男女见面相亲、自由恋爱的好机会。有亲戚朋友的串亲戚朋友,没有亲戚朋友的人也能随便去村民家里喝酒、吃饭。各村的武术队、秧歌队、秧歌、定缸、高跷队都去演出,好不热闹。

过庙会那天,村里要请省河北梆子一团、二团或河南梆子剧团、评剧团、深泽坠子剧团来助兴。村民家家户户做一大铁锅粉条菜,馒头、油条、油食、年糕和大米饭,外加十几个菜,就像过喜事一样热闹。 不管认识不认识,你到了谁家,就是客人,其实就是拜年。村民马上招呼坐下,递烟、倒茶、上菜、喝酒。然后再吃饭。没有人问你是哪儿的,家住哪里、姓字名谁。只问你喝好了没有,吃饱了没有,明年还来云云。这样的传统庙会已经成为习惯,年年如此,从战国时期流传到今天。

标签:旭日东升     阅读次数(909) | 回复数(3)
上一篇:我的家风
下一篇:2016新春感谢报友、网友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