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暂无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wangjupeng1@yahoo.com.cn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4 篇
    回复总数:0 条
    留言总数:1 条
    日志阅读:1763 人次
    总访问数:6973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daniao发表的博文
王金庄村概述[2009/9/12 20:52:00|by:daniao]


王金庄村地处河北省涉县东北井店镇东南的大山深处,距县城约20公里。井店至关防公路穿村而过,东与拐里、曹家安村接壤,西与石井沟、玉林井村相连,南与西坡、更乐镇、张家庄毗邻,北与银河井、龙虎乡的曹庄、王庄相望。全境12平方公里。其中集体耕地面积3898亩,荒山2.15万亩,牧场0.38万亩,已造林3200亩。全村设五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1280户,4480口人。人均占有耕地0.872亩。
  王金庄带有典型的温带山区气候特点,旱多雨少,平均年降雨量不过620毫米,又大部分集中在七、八月间,时有冰雹、大风。尤其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乱,生态植被也不断受到破坏,每逢汛期,洪水横流。从明初到2000年630年间,有记载的较大自然灾害就有150次,平均四年就有一次。其中旱灾较多,较重时曾连续五年大旱。洪灾次之,曾有“六十年一大水,三十年一小水”之说。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半个世纪的奋发图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使王金庄的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王金庄村历史悠久,据元朝建于一街,周长15米,由十多块高0.5米,宽0.4米,长0.8米的石槽衔接起来的大石碾推断,至少宋朝就有人在此居住。约至元十二年(1275年)王金由古邑北关迁来。接着才有陈、岳两姓一块儿镢荒于此。只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极为脆弱,技术还很落后,加之元末明初连年战乱,瘟疫流行,乡民几乎全丧。明初朱元璋为了开发中原,在组织大移民时,才又有王、曹两户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明中期李、刘、张、付姓先后从井店、更乐迁来;清咸丰年间赵姓从西坡,光绪年间岳姓从武安北阳邑迁来。明嘉靖属河南彰德府磁州涉县龙山社第三里;清初王金庄属龙山乡三里;实行乡约制后王金庄属井店约所;抗日战争开始后先属更乐区,后移井店;1953年全县设95个乡,王金庄独村单称王金庄乡。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王金庄是王金庄公社所在地,管辖7个自然村,11个行政村,1984年王金庄公社改称王金庄乡,1996年乡镇合并,王金庄村属井店镇。〖HTH〗
一、苦难中迎得解放〖HTSS〗
日转轮回,时兴时衰。近千年来,勤劳勇敢的王金庄人在这山水间,春播秋收,治山修田,不仅与各种自然灾害进行着不懈的抗争,而且还与黑暗的封建势力作斗争。1934年12月,山东土匪头子刘桂棠、1937年国民党新五军孙殿英、1939年11月国民党九十七军朱怀冰部队都曾驻扎王金庄,使王金庄处处遭匪患,户户受抢劫,人心惶惶,鸡犬不得安宁。
  国民党反动派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丧。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唤醒民众一致抗日。1938年八路军先遣团王维纲等进驻王金庄,宣传、组织民众抗日救国。1940年前后发展李景昌、刘学昌、刘兰馨、付周、王怀、王仁顺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由李景昌任党小组长。并陆续建立了农、青、妇、民兵、自卫队、儿童团等农民组织,发动贫苦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斗地主分田地实行土地革命,有力地冲击着封建社会的污泥浊水。为了求得民族解放,先后由王大汗、王廷武、王德顺、李正顺、李兴祥、李德胜、刘北方、李从喜等数十名青年参军,奔赴抗日前线,参加解放战争。据不完全统计,不足2850口人的村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仅参军、参战青年就有1450人次。其中李苏顺曾任解放军某营营长。先后有王书廷、王卯的、曹崇安、李三的等27位青年血洒疆场,为国捐躯;有王元顺、李兴祥、李正顺等7人落下终身残疾。为了抗美援朝,王大汗、王二汗、曹五京、曹永顺等人随军跨过鸭绿江,决战三八线;王献岭牺牲在异国他乡;王仁顺、李喜田、王正中、刘吉元等十多名优秀干部过黄河,跨长江,南下北上开辟工作。王金庄村的民兵、自卫队,配合子弟兵送公粮、运炮弹、拉锅炉,参加了平汉、豫北、淮海、上党、太原等7次战役。涌现出了互帮互助、开展生产自救的边区劳动英雄曹善魁。全村广大群众男人为军属劈柴、担水、代耕土地;妇女为支前纺花、织布、做军鞋、军袜,从方方面面为全中国的解放做出了贡献。〖HTH〗
二、生态环境得以改变〖HTSS〗
  全国解放后,勤劳、勇敢、纯朴的王金庄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崭新的面貌,冲天的干劲,投入到了建设新中国的热潮中。1949年冬,全村群众在党支部、村公所的领导下,重修了王金庄主要出境通道大崖岭山路,接着修整了全村2000米长的石板街。由于当时统一了规划,统一了标准,统一了质量,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条石板街,现在仍保存完好,并越走越亮丽,成为一道景观,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到村子里游览观光,摄影采风。1953年为了解决人畜饮水,仅用3个月就兴建了五街和红土场两个蓄水大池,并打水窖近百眼,建塘坝3个,极大地缓解了王金庄人民的吃水难。
  为了改变交通落后的面貌,1964年冬天到次年春天,王金庄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干六个月,硬是修通了全长13华里的盘山公路,破天荒地将大汽车开进了深山沟。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全村组织起了120人的治山专业队,以愚公移山般的精神,先治山后修滩,大干10年,共造地500余亩,一度成为河北省“农业学大寨”的一个典型,每天到王金庄参观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党总支书记王全有光荣地当选全国四届、五届人大代表,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接见。
  为了响应毛主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号召,1969年8月24日,在村西大南沟苦战两年半建起一座13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进一步缓解了全村群众吃水难的问题。1972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隔山架起高压电,实现了世世代代点灯不用油,推磨不用牛的夙愿,极大地减轻了社员们的劳动强度,推进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1976年,为了进一步改变交通状况,缩短赴县路程,降低标高,在各级政府和铁三局、解放军5915部队的无私支援下,王金庄村民奋战三年从村西凿通了805米的全县最长公路遂道,使赴县城的路途缩短4公里,标高降低180米。1996年,乡镇合并后,镇历届党委政府对王金庄采取帮扶倾斜政策,1999年、2006年,先后两次,对井店至禅房公路进行了整修,从根本上改变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交通状况。
  王金庄人民是肯于团结,善于开拓,乐于奉献的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农、林、牧、副多业并举,终于使一个贫穷落后的穷山窝,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物质文化生活。尤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热情,使全村的各项事业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新气象。
  虽然王金庄人口从1940年的2800口增加到2000年的4500口,既修路,又盖房,需要多方占地,但全村人有一个优良传统,惜土如金,视田为命,盖房不是荒坡,就是崖根,面积多数只有2分左右,并且历代注重土地开发利用。实际耕作面积(包括非耕地)与建国初期相比,基本没减少。加上推广科学种田,调整插花地,集约经营,科学使用农药化肥,优良种子,合理密植,间作套种,防治病虫害等,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2001年与1953年比较,全年粮食亩产由135公斤提高到268公斤,增长了1倍,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80元到2007年2800元,增长35倍。
  由于王金庄山场广阔,人们历代就有植树的习惯,尤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林为主的决策后,划分了自留山、责任山,并确权发证,广大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尤其花椒树宜栽,适应性强,见效快,经济效益好,因此,出现了人人动手,户户广栽的大好局面。1974年总产3.1万斤、1986年4.5万斤、1989年6.9万斤、2005年27万斤,共售162万元。尽此一项收入人均达420元,全村有55户超过千斤。2001年二街张书云一户就采摘2300斤。由于花椒越栽越多,采摘任务也越来越大,从1995年以来雇工采摘的户逐渐增多,先是从本村雇工,本村雇不上从外村、外县,较丰收的年份,全村有180余户雇工超过800人。不少雇工来自武安、山西黎城、左权等县,还有不少厂矿企业的下岗职工,打工都打到花椒树下,日工资由6元、8元、10元、12元、18元上涨到20多元。细研起来,王金庄群众的经济翻身,这是真正的起点。人们修房盖屋,婚丧嫁娶,不少孩子上学主要是靠着花椒这项经济来源。
  王金庄在大力发展花椒的同时,对黑枣树的发展也较重视,但产量与建国初期相比没有多少增长,一般年份,基本持平。只是核桃、柿子不但没发展反而逐年呈下降趋势,尤其柿子,如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不用几年在境内将绝迹。
  由于王金庄山高路陡,交通不便,人们历来对大牲畜的发展都比较重视,把驴骡称作“半个家当”。1965年,虽通了公路,出入境运输有了汽车,拖拉机,但种田做地,运肥驮庄稼仍靠牲口,据统计2006年全村驴359头,骡262头。
三、村民生活苦尽甘来
  王金庄人稠地隘,劳力剩余。解放前,多余人手有去武安打短工的习惯,有些贫农靠做长工、月工和季节工为生。尤其清末民初,民不聊生,先后有50多户,210口村民迁往山西辽县(今左权县)的桐峪、麻田、黎城县西井等地移民落户。全国解放后,生活有所改善,但因受人民公社“一平二调”和“文化大革命”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村民的生活仍很困难,被划为全国贫困县的贫困村。1953年至1990年,38年中有22年共吃国家统销粮350万公斤,只有12年交售国家征购粮共计30万公斤,仅占统销的8.5%。1982年——1984年三年每年吃国家包干统销粮28.5万斤。除此之外还不断吃国家许多救济粮,花不少救济款。1985年赊销(补助)棉布、棉花金额即达10.1万元。由于粮食长期不够吃,就靠糠菜补充。自个的糠不够吃就到武安、山西去买。1970年——1972年村总支曾多次组织人力到河南安阳买糠38万斤,人均购买近百斤。1978年以后,党的富民政策在农村不断落实,人们的生活逐步得到提高。2007年王金庄信用社个人存款近5000万元,在全县同类乡镇名列前茅。吃糠现象在村里彻底取消,大米、白面成为村民的主食

标签:农村     阅读次数(557) | 回复数(1)
上一篇:农民自编村志记录家乡变迁
下一篇:谜语选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