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冯全江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fqjliushi@163.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302 篇
    回复总数:403 条
    留言总数:0 条
    日志阅读:158791 人次
    总访问数:347246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fqjliushi发表的博文
南宫村名由来--明化镇[2021/3/29 9:54:59|by:fqjliushi]
明化镇

明化镇位于南宫市东部,地处黑龙港流域,位于溹泸河两侧,地势平坦,开阔,属大陆性季风气候,该镇始建于1963年,19962月扩镇并乡,原邱村、乔村和明化三乡合并,199011月份被邢台市确定为建制镇,1998年被南宫市及邢台市规划为重点建设小城镇,2003年申请列入河北省重点小城镇建设规划。明化镇位于南宫市东南18公里,地处南宫、冀州、枣强三县市交界,邢德公路穿镇而过,南临308国道,东距京九铁路10公里,且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位置重要,自古为商业重镇。

其建制沿革为:19537月始置明化镇乡,辖明化镇、赫家堤、路家营、郑家堤、唐家堤、沙里寨。19569月并乡后辖石家状、路家营、唐家堤、马军寨、曹家寨、郑家堤、大杨庄、沙里寨、赫家堤、明化镇、后刘邱、前刘邱村、王家庄、于家庄、建城、孙家屯、胡邱村、杨邱村、郝家庄。19589月并入垂杨公社,1959年建明化镇管理区,19614月改为公社,1984年改为乡,1990年改为明化镇。1996年前刘邱村乡、西乔村乡并入。1997年,面积69.8平方千米,人口3.3万,辖石家状、沙里寨、曹家寨、路家营、郝家堤、郑家堤、唐家堤、明化镇、大杨家庄、大寨、胡邱村、孙家屯、北王家庄、杨邱村、卜吉屯、小辛庄、北唐村、马军寨、前刘邱村、后刘邱村、于家庄、东乔村、西乔村、常寨、大辛庄、李家集、南唐村27个行政村。


明化镇:此村始建于唐朝,曾名潘家坑、芦花村、芦花镇、泸河镇、迷糊镇、宁化镇等。据传,潘姓最早在村中心略偏西南大坑边建村,取名“潘家坑”。后因盗贼猖獗,而此处位于溹泸河西岸,沼泽环水,芦苇丛生,附近村民纷纷避入芦苇深处就居,于是村名变为“芦花村”,元代又改为芦花镇(亦称泸河镇、宁化镇);元末明初正式定名明化镇。当时因此镇为南宫县四大“堡子城”之一,四周有土墙,墙外有壕,并设有东、南、西、北四门,故又称明化镇堡。民国年间简称明化镇。明嘉靖《南宫县志》记载:此村为当时镇外九集之一。

马军寨:据传,元代此地就已形成村落,居黄、葛等姓。明初,燕王扫北时,一马氏将官退役至此定居,取村名马军寨。

大杨家庄:据传,元代村名柳家庄,为柳氏世居之地。明永乐二年(1404)杨氏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邱村社,至成化年间(14651487)闹水灾,其五代子孙杨春元迁此定居。杨氏以编笆子等竹编业为生,人口渐旺,改村名杨家庄。俗称笆子杨家庄。后为区别西邻杨家庄,以村较大改名大杨家庄。

曹家寨:此村原名就是曹家寨,因村民姓氏得名。明初孔延环从山东曲阜县迁来定居。不久又迁来张、李、刘、靳等姓,曹姓虽绝,村名仍沿旧称。

路家营:据传,明永乐三年(1405),路氏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攸家寨定居,明成化年间(14651487)因水灾,五世孙路天贵又从攸家寨迁此建村,取名路家营。

赫家堤:据传,该村原名王家堤,因王氏居溹泸河堤旁而得名。明永乐三年(1405),赫赞从山西洪洞县迁居冀县。后从冀县迁至唐家堤(现有部分赫坟在唐家堤为证),最后定居于王家堤。民国时期,赫姓人丁兴旺,改村名为赫家堤。

郑家堤;据传,明永乐三年(1405),郑秀石携全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地处溹泸河堤旁,故名郑家堤。

唐家堤:明永乐三年(1405),唐永富、唐永贵从山西洪洞县迁于溹泸河东岸堤旁定居。后人丁兴旺,渐成村落,取名唐家堤。

沙里寨相传,燕王“扫北”时,曾在此安营扎寨。明永乐二年(1404),李大皋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地处沙窝,故名沙里寨。

石家状:据传,此村原名佘家庄,因杨继业妻余太君寓居此地而得名。元末,佘氏人烟渐少,石姓人丁兴旺,遂改村名为石家庄。建国后为避重名,改称石家状。

前刘邱村:据传,明初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今后刘邱村东1公里处建村,称潘家庄。不久又迁至今址。明永乐三年(1405),刘德清从山西洪洞县迁此落居,刘姓渐旺,且附近多沙丘,改名为刘家丘村。后“丘”讹变为“邱”。清代分两个村,此村居南,名前刘邱村。

后刘邱村:此村和前刘邱村原为~村(来历见前刘邱村),清代分为两个村,此村居北,称后刘邱村。

胡邱村:据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胡德、冷氏和李德元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附近有许多小沙丘,故取名小丘村(亦称南丘村)。民国时期胡姓财主依其势更名为胡丘村。后“丘”讹变为“邱”。

杨邱村:明初,邱、杨两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居刘家丘村西,故名西丘村,亦称邱家丘村。清代杨姓人丁兴旺,遂改村名杨家丘村,后简称杨丘村,今“丘”演变为“邱。

大寨:此村原名武家寨,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县迁来赵思道和石姓定居于此,后又有李、范等姓迁来,因村域广,故名大寨。

于家庄:据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于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渐成村落,以姓氏取名于家庄。’

北王家庄:明初,王姓从山东临邑县野雀窝村迁来,因定居于一沙岗上,取名王岗。后又改名王家庄。建国后为避重名加方位改名北王家庄。

孙家屯:明代前,该村称周邱屯,因周、邱两姓居此而得名。明初,孙和兴一家从山东登州府蓬莱县孙家皋村迁来定居,孙氏人丁渐旺,改村名为孙家屯。

西乔村:据传,在今村西0.5公里处,原有个赵家庄,明代因水灾,村民幸存者东迁于一座桥的东、西两侧,以桥取名桥村。后讹变为乔村。民国时期曾名乔村镇。1940年以桥为界划分为两个乔村,此村居西,故名西乔村。

东乔村:据传,此村西1里处,有一赵家庄,明代因水灾,村民幸存者东迁至此,定居于桥的东、西两侧,并以桥取名桥村。后讹变为乔村。民国时期曾名乔村镇。1940年以桥为界划分为两个乔村,此村居桥东,故名东乔村。

北唐村:据传,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唐姓在此定居,并以姓氏取名唐村。明末一部分村民南迁,村分为两处,此村居北,故名北唐村。

南唐村:明初,此村与今北唐村为一个村,名唐村,明末,部分村民南迁至此,取名南唐村。

李家集:此村原属南唐村。1940年南唐村东、西街分成两个村,西街多居李姓,且为蔬菜集市,故取名李家集。

常寨:据传,明初从山西迁来白、尹两姓,建村于溹泸河旁,因受洪水侵袭,约在明末东迁于此。经历代繁衍,村落渐成一条长街,取名长寨,后演变为常寨。

卜吉屯:据传,明初有几户徐姓从山西移民居岗而建的村,以种沙柳,靠柳编为生,以编簸箕为主,故名簸箕屯。后演变为卜吉屯。

大辛庄:据传,元末在此村西有南、北两个葛村,因水灾,合成一村,并迁址于此,村名取重建之意,名新庄。后“新”演变为“辛”。1950年又分为大、小辛庄,此村较大,名大辛庄。

小辛庄:元末,此村西有南、北两个葛村,后因水灾合并为一个村,并迁址于此,取新建之意,名新庄。后“新”演变为“辛”,1950年分大、小辛庄,此村较小,名小辛庄。

阅读次数(1542) | 回复数(0)
上一篇:南宫村名由来--段芦头镇
下一篇:南宫坤平制冷 冷库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