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朱德英
  • 性别:女
  • 地区:昌黎
  • QQ号:393290027
  • Email:393290027@qq.com
  • 个人签名: 认认真真做事,实实在在做人。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805 篇
    回复总数:13794 条
    留言总数:137 条
    日志阅读:2506070 人次
    总访问数:2966094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oneoneone发表的博文
老呔文化诠释(转)[2014/10/22 14:24:58|by:oneoneone]
      从前,世人称昌、滦、乐人为老呔儿,老呔人创造了老呔文化,老呔文化蕴育的仁人志士、风物文章代代生辉,彪炳史册。在近代,有最早传播马列主义于中国的伟大革命先驱李大钊。至于各朝各代宰相、进士、文人墨客、三教奇人、艺坛翘楚,更是数不胜数。老呔文化圈儿,堪称“代代倍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十年”。

      昌滦乐人之所以被统称之为老呔儿,不仅是因历代曾有显赫人物的涌现,更主要是因为五县人性格相近、习俗相同、语音如一。这其中最具代表性者为语音,如吟似唱的韵味,长而婉转的尾音,那就是人们所说的老呔话。有人说滦县是京老高儿、乐亭是花老呔儿,昌黎为纯老呔儿,只不过是从其语音的老呔儿韵味上划分,并无本质的区别。鉴于性格、风俗、语音等,都属于文化范畴,因而可统称之为老呔儿文化。

      在老呔文化圈里,不仅历代曾出现过诸多出类拔萃的人物,更因其蕴育了无数枝艺坛奇葩而使老呔二字熠熠生辉。诸如产生于滦南县的评剧,产生于乐亭的皮影、大鼓,产生于昌黎的“三歌”等艺术形式,都别具一格地在祖国艺坛中争芳斗艳。

      上述艺术形式的产生,既是老呔人才艺的结晶,更是共同创造的结果,其产生背景都离不开老呔文化。评剧产生于滦南县,创始人为成兆才,这已为世人所公认。孰不知在成兆才的背后,有多少个老呔儿为评剧的问世而呕心沥血。众所周知,成兆才编导了《杨三姐告状》而开评剧现代戏之先河,但此剧本原稿实出于滦县老站人王怡然之手。王怡然之子王来雨,20世纪80年代曾任职于昌黎县文教局(曾多年从事脍炙人口的表演唱等文艺节目编导工作,卓有成就),对此事知之甚详,并长期保存其父原稿(但惜已毁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王怡然为老站巡警,与剧班中艺人们熟稔,成托其按本县狗儿庄(现属滦南县)杨三姐的事迹写一剧本,王写成后交成执导,演出后一鸣惊人,引起轰动。在当时所谓著作权、署名权并不为人们所重视,王怡然又不是剧班中人,所以《杨三姐告状》也就传为成兆才一人所创作。此段文字并非为质疑成老先生评剧创始人的定论,仅欲旁证评剧艺术是老呔儿群体智慧的结晶。

      再如享誉中外的“昌黎三歌”,其中民歌的演唱要点就是必须强调要演唱出“味儿”,也就是说必须唱出极富乡土气息的老呔儿语味儿。当时昌黎民歌的演唱形式分秧歌调、单口唱和对口篇三种,其中对口篇原由二人对唱,用一副竹板伴奏,尔后逐步演变成边唱边舞,加入乐队伴奏,而成为评剧艺术的雏型。由此可见,在老呔文化圈里,各姊妹艺术通过相互借鉴,相辅相成,才得以在发展中逐步升华而自成体系,成为别具一格的一种艺术形式。“昌黎三歌”除民歌外,尚有吹歌和地秧歌。吹歌属鼓吹乐,既可单独演奏,又是地秧歌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地秧歌节目《跑驴》,早在一九五三年即荣获世界青年联欢节银奖。又在沈阳国际民间艺术节、全国中老年健身舞大赛、全国群星奖大赛等重大赛事中屡膺高奖,博得了演艺界“从南京到北京,跑驴、荷花灯”的盛誉。在实践中,“昌黎三歌”承前启后地继承和发展了老呔文化。评剧、乐亭皮影和乐亭大鼓,被称之为冀东艺术三枝花。评剧早已跃身于涵盖全国的大剧种行列,为老呔文化搏誉争光,影响深远自不待言。而乐亭皮影和乐亭大鼓,除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颇受青睐外,在全国各地,也有一定的市场。

      乐亭皮影,是我国皮影艺术中源远流长、影响较大的一个剧种。在其唱腔与念白中,必须以老呔方言为标准,声调柔媚,娓娓动听,具有天然的音乐性。外地人欲从事皮影艺术,必须先过“正口”关,“正口”就是先改掉原籍方言,练就一口纯正的老呔儿话后,方能从艺。皮影艺术早在元代即已流传国外,波斯、埃及、法、英、德等国都有皮影活动。尤其是皮影艺术家齐永衡(昌黎县耿庄人)几次到欧洲演出、讲学,通过传授皮影艺术,促进了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弘扬了其家乡的老呔文化。

      发祥于民歌的乐亭大鼓,俗称“说书”,是在为民歌《清平歌》配调的基础上,规范为书词程式,再加以鼓板和三弦伴奏,而逐步形成为我国北方俗曲鼓词中的佼佼者。演唱乐亭大鼓,同样必须体现地方语音,用老呔话说唱。这让外地人听起来虽觉得别扭,但让本地人听起来却感到津津有味。

       多少年来,老呔文化为域内人民陶冶情操、锻炼性格、抒发情感、交流思想起到了无形的纽带作用。时至今日,还在不遗余力地为域内经济建设搭台唱戏,为精神文明搏誉争光,为推动社会进步,继续发挥着其它文化现象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老呔文化,将做为昌滦乐人的共同家珍,永世不泯;并在先进文化的统领下,必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再现辉煌。
阅读次数(304) | 回复数(5)
上一篇:长个儿了
下一篇:多功能凳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