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潘修德
  • 性别:男
  • 地区:永年南桥
  • QQ号:暂无
  • Email:15632006951@163.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712 篇
    回复总数:2263 条
    留言总数:27 条
    日志阅读:297765 人次
    总访问数:601995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panxiude发表的博文
农村厕所的变迁[2017/5/5 18:30:22|by:panxiude]



农村厕所的变迁

50年代农村的厕所,大部分是用秫秸夾成的,一年一换。秋天收完秋,把高粱秸或玉米秸挑选一些好的,高的,梳理整齐,在做厕所的地方画个道,顺着道,用铁锨挖个尺把深的沟,然后把秫秸栽在沟里,两边填土,用脚踩实,再在中间打两道腰箍,就是两边各拿五六根长秫秸,两个人一里一外,用腰子把它杀紧。俺爹会剖腰,就是选一根粗细均匀的高粱秸,用镰刀从中间划开一面,不能划透,两个人一人一头,拧成绳状,把腰箍拧牢,这样就很结实。结好后根据大小,里面挖一个或两个茅坑,有的往脚踩的地方垫两个砖就算成了。也有用土打墙弄成的,但用砖砌厕所的就很少了,即便用砖也是些破半头砖。

农村家庭厕所很少分男女,如果娶了儿媳妇,在家里和用一个茅房,不方便。谁在茅房里,谁就把束腰带放在茅房口的秫秸上,作为标志,或者在茅房就厕的人咳嗽一声。以告诉外面的人,厕所有人,‘请稍候”。那时都是旱厕,不用担茅稀,那时人不懂啥是科学,就用烧火灰垫茅子,看起来黑黑的,就认为施在地里面有劲。根本不知道“糞见灰肥效飞”这一科学知识。(草木灰是氯化钾,是钾肥,遇碱水后钾就被分解,失效了。)

说起厕所的改革在农村也不是一凡风顺的:上世纪50年代,上级提出旱厕改水厕,还有养猪户的“连茅圈”

,那时张振声是“三联社”

的社长,县里组织人到定州参观学习水厕和连茅圈。也就是把原来的旱茅厕改成水厕所,说白了,就是把旱茅坑用砖砌成大坑或将不用的坏水缸埋在地下,存储糞便,早晨的尿盆子也倒在茅缸里,由原来的糞干,変成茅稀,往地里施用时,用茅罐担到畦口,最好是在浇地时随水冲灌,。这样施法一不烧苗、二是使劲快。张振声参观学习回来后,先在村里培养典型,成功后,开动员会,到典型户家里参观学习,很快就推广开了。连茅圈在俺村没推开,这里一是养猪户少,二是房基地小,茅房和猪圈建在一起的条件不具备。

到了90年代左右,化肥的种类增多,永年也成了蔬菜大县,种植的模式也在不断的改革,塑料拱棚对使用茅稀不方便,茅稀慢慢地退出了浇菜的行列。一度时间,茅稀到处乱倒,距河边近的就倒在河里,距村外近的,就倒在村边的闲散地,有的倒在公路沟,茅稀成了农村环境的污染源。茅稀车应运而生,大茅缸的户租用茅稀车掏,掏一次给人家30元到50元不等,他们把茅稀拉到养鱼池,又能卖个钱,虽然脏点,但收益不小。

现在农村盖房,大部分是两层小楼,设计时就有厕所,有下水道,有在屋里,有在院里,比较现代化,2014年我们村又对全村厕所进行了改造,由国家出钱出物,村里安排几个人,马羊的组织改厕队,谁改就报名,不要钱。新改的厕所是在外靣挖一个能放下两个对辫的专用大塑料桶,接上小塑料管,把原来的茅坑改成蹲便器,茅房放个水桶,解罢手舀一瓢水一冲,糞便就顺着管子流入大桶里,大桶里的糞便经过腐化,上层的水就成了植物的营养液,可以当叶肥喷施,大桶满了也可以用茅稀车拉。到改过的厕所里闻不到臭味了。

标签:panxiude     阅读次数(310) | 回复数(6)
上一篇:广府新景
下一篇:全家福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