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潘修德
  • 性别:男
  • 地区:永年南桥
  • QQ号:暂无
  • Email:15632006951@163.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712 篇
    回复总数:2263 条
    留言总数:27 条
    日志阅读:298306 人次
    总访问数:603024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panxiude发表的博文
睿智择居成大家[2017/3/3 19:39:26|by:panxiude]
 

       睿智择居成大家

俺爹这个少地没地的农民,办起事来却是有思想有远见的。1945年刚从敌占区逃出来时,先是到韩屯村的。虽然那里正在进行土地改革,即土地已从地主那里没收了,又分给没有地的贫农了。但还有一些地主的深宅大院没人住。韩屯的农会(是当时村里的行政机构,拥有一切权力)主席听说俺爹能写会算,十分愿意把俺一家留在韩屯村。(韩屯村东边一里就是南桥村)并答应在南北大街路西一个马家大院给两间北屋瓦房让我们住。俺爹看后觉得住是住得下,总算是逃荒逃难出来有了一个固定的住所,一个临时的“家”。但这个家只是两间空荡荡的房子,里面就像司马相如的家一一四壁皆空。桌子椅子不说,就连一个小板凳也没有。炕上就是逃难出来时带的两条破被子,下面辅的是韩屯大姨给的一些干草和破蓆片.那时我们已是五口之家了。这么困难的日子,正需要有人帮的时候,韩屯农会热情的表示愿意留下俺们。本来是件大好事,但是俺爹有他的想法,没有马上接受韩屯农会的善意。他只是每天推着他那赖以生存的唯一生产工具一一破宏车子出去,晚上回来。我们不知道爹去做什么挣钱的买卖才能让我们有饭吃。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约在1946年,俺爹说“王丙直家在冯堤村(西边一里就是南桥村)村北有几亩老碱地让我们种。要是在韩屯住着去冯堤村北种地有五里地,中间还得穿过南桥村,很不方便。

为了种地,俺爹在冯堤王狗的(后来俺爹给他起了个官名叫王兆林)家找了两间西屋房,我们又迁到那里住。从他家的低矮的墙头往北看,就能看到俺爹种的那几亩地。

王狗的是一位诚实憨厚的农民,说话时总是张着大嘴哈哈的笑。他和一位同样憨厚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住在这个院子里,有个哥哥去了郝家堡当倒插门去了,我们住的房子实际上是他哥的。我们管他娘叫奶奶,叫王狗的叔叔。俺娘帮奶奶洗衣服、拆被子等一些家里的活,三弟就是在他家出生的,奶奶就帮着给看孩子。他家的农具也让俺爹用,两家人相处的像一家人。

有“家”住了,有“地” 种了,对一个逃荒在外的人来说,应当是很满足了吧。不!俺爹对此并不满足,他心中另有打算一一要在南桥村落户。后来爹才对我们说:“南桥村是个水陆码头之地,是个能养活人的地方。滏阳河里船来船往,上通邯郸、马头镇,下达天津卫(卫是明清时期的军事行政单位)。把峰峰的煤炭、瓷器往下游运;把天津卫的食盐和日用杂货运上来。”

那时南桥就有几家煤场,装船卸船都得用人。在这里住,沒地也不怕,不管天旱天涝都能挣钱。邯郸至临清的公路也是通过南桥村的桥才能进广府城的。从南路进广府城,都必须要经过南桥的“广清桥”。村子里有五六座马车店,还有三家馒头坊,两三家饱子馃子铺,还有杀锅、油坊。每天的客流量很多,平常的日子也比长桥集上的人多。俺爹说:“只有在南桥,我这写写算算的小本亊才能派上用场,这地方是別的村不能比的。”俺爹说的一点也不错,后来我们这“永年第一家”还真是从南桥村发展出来的。

俺爹为了实现他的愿望,就不停的往南桥村跑,找农会的那些管事的,还带着我去找张树声,他是南桥比较有威望的人和俺爹关系也不赖。因为俺家在南桥住过几年,我就是在南桥出生的,(那是193778日,农历六月初一。)人缘落的也不错,所以俺爹要求来南桥落户,反对的人不多。

落户南桥是俺爹的愿望,他下了决心,就一定能实现。但问题确实也有难办的一面,那就是南桥村的“土改” 已基本结束,斗地主的胜利“果实”( 即地主家里的土地、房屋、骡马、车辆、存款、存粮等东西)己经分完,已不能再按“人头份”分地分房了。俺爹是明白人,不为难别人做不到的事。给农会的人说:“我来的晚了,在那里都给我分房分地,我都没要,我来南桥只要有间房子能住下,地给多少都行。”

俺爹这么一说,农会里的干部没有一个反对的。大家都知道,俺爹是个好人,浑身上下没有丝毫污点,是个穷人,是个难民,又能写会算,安排这样的人落户是党的政策所规定的。

南桥的农会干部为了俺家的落户也确实费了不少心思,才把一处没有分出去的磨房一一两间北屋敞棚和三间小西屋正式分到俺爹名下,又把村东南未寨村边的二亩多最高的地块和村东离河远的不能浇的一分多菜园子(五个畦子)分给了俺。

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土地,俺全家六口人,很快就搬进了自己的新“家”里了。这个“ 家”才是我们真正的“家” ,稳定安居的“家” ,在此发展腾飞的“家”

这家这地是“分的,”谁“分” 的,是共产党毛主席分的!所以在以后的很多年里,爹的一生里,我们的一生里,最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党的恩情,毛主席的恩情!在这半个多世纪里,不论国家发展到哪一步,不论什么运动,我们全家都是支持和拥护。因为我们大人小孩都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一切,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所以那些年过春节,我们家的对联总是那一副:“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谢毛主席。”这是我们翻身农民的心声,也是全国翻身农民的心声!

俺家落户南桥以后,俺爹的愿望一次接一次的实现了。有的是他没有想到的,超出意料的,而且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是政治上翻身。俺娘是南桥村建党的第一批党员,也是南桥村解放前第一位女党员。那时人们都说囯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不错,新中囯刚建立,百废待兴。很多事情都得通过会议的发动、贯彻、落实。开会多是必然的,开会就得召集有关人员,那时没有手机、电话,发个微信、发个短信、打个电话就能知道。那时用的是白铁片子做成的喇叭用嘴对着喊。这样一来,一个昔日逃荒要饭不为人知,不被人看得起的农家妇女一一俺娘一一吴秀珍的名字便经常在南桥村的上空漂荡着、回响着,成了南桥村家喻户晓的村干部。

从敌占区逃难出来后,俺爹在韩屯、冯堤、南桥徘徊一阵子后,最终选择了这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一南桥村。这一明智的选择,使他建成了养育八个子女的大家庭。说大家庭是说家里人多。其实宅院却是微型的:六间土坯房,2米来宽10米来长的小院子,这是南桥村穷人家,富人家没有比这个家更小更背的啦。就是这样一个家,使它创造了多个第一。这个家在俺娘的引领下培养出5名共产党员、一名县政协委员。这个原来在小宏车上推着的“家” ,走出了2名大学生、2名女髙中生,四女儿是留学美国的大学生;(不包括我们八个小家的情况)这个家中,俺爹的8个孩子有6名在囯家的行政、亊业、企业单位工作。虽无髙官,也是乡亲们称道的为囯家办亊的“公家人”;俺爹建的这个家,也是潘姓从邯郸县亓固村迁到永年广府后百十年来的第一家。

这个政治之家、文化之家、干部之家,不但是南桥村的第一家,我们自誉,也是广府镇的第一家,也是永年县的第一家。所有这一切,没有俺爹推着宏车子择枝而棲的睿智三迁的选择,不可能有我们现在的这个家,所以说俺的这位穷家的爹是个伟大的爹。













标签:panxiude     阅读次数(315) | 回复数(4)
上一篇:俺爹裤裆暖儿脚 滴水难报涌泉恩
下一篇:全家福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