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刘春台
  • 性别:暂无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gxzy@sina.com.cn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4664 篇
    回复总数:22457 条
    留言总数:213 条
    日志阅读:4676067 人次
    总访问数:5418592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liuchuntai发表的博文
《棉花生涯五十年》文选(一)大跃进放“卫星”[2010/6/30 16:27:00|by:liuchuntai]

 《棉花生涯五十年》文选(一)


汪若海 著


 


一、大跃进放“卫星”


我到棉花研究所后被安排在品种研究室。然而,第一项工作是参加青年突击队,在棉花田里放“卫星”(即特大的高产)。


1958年是大跃进的年代,极“左”思潮泛滥成灾,浮夸风遍及全国。农业生产上流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豪言壮语。于是河南某县出现了“亩产小麦七千斤”的奇迹,湖北某地创造了水稻“亩产一万多斤”的新纪录……各地高产“卫星”纷纷上天,不仅有文字报道,还有照片为证。我当时毕竟年轻,知识与阅历有限,对这些高产“卫星”将信将疑。这么多的报上都登了还能假?但又有所怀疑,这么高的产量到底是怎么搞出来的?在南京农学院当学生时,姑且听听,不求其解。到了棉花研究所却要亲自参与放“卫星”了。那是2亩多地的棉花,长的真还不错,水足肥多,要啥给啥。然而,天不饶人,入秋后天气变冷,棉棵渐渐衰老。很清楚,由于温度下降,光照不足,棉花必然生育停滞,产量也难上去了,这正是自然规律所致。当时,却要鼓足干劲,大胆想,大胆干。于是在“卫星”田周围打土坯,垒筑防风墙,以图阻止冷风侵入;购置大量反光镜,排列在棉花行间,以图增强田间光照,还有其他等等措施。事实表明,这些措施的功效微乎其微,几乎等于零。只是劳民伤财,根本放不了“卫星”。秋后,“卫星”田有个总结。我根据大家调查数据计算出棉花单株平均结铃为26个,可是总结上写成50多个,我马上据实提出应予改正,有关人员经请示后,却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不用改,这事你不要管了。”听他一说,我懵了,一会儿又清醒过来。于是,仿佛聪明了些,明白了放“卫星”的奥妙所在。棉花“卫星”算是上了天,登了报,还有专人出去介绍经验。我想所谓小麦“卫星”、水稻“卫星”……大概也就是这么回事了。


当然,这是棉花研究所建所之初,“幼年”时期的小插曲。可以理解是在当时大形势大环境下所发生的事。至今记忆犹新,教训深刻。中国社会在发展,棉花研究所在成长,我也跟着逐步前进。


(刘春台选录自汪若海先生近作《棉花生涯五十年》)2010-6-30

阅读次数(235) | 回复数(2)
上一篇:[域外箴言]精选(十三)
下一篇:短语思考(173)把待人处世提升到高境界 刘春台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