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刘春台
  • 性别:暂无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gxzy@sina.com.cn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4664 篇
    回复总数:22457 条
    留言总数:213 条
    日志阅读:4675013 人次
    总访问数:5417424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liuchuntai发表的博文
《再剪报》文选(137)数字与思维[2009/10/31 6:19:00|by:liuchuntai]

数字与思维


 


一家著名的网络公司的科研部决定高薪招聘一名科研人员。几天之内,前来报名的人数就有几百人。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进入面试的是10名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年轻人。


面对如此诱人的职位,他们一个个都憋足了劲,一副摩拳擦掌、志在必得的样子,然而最终职位只有一个,这也让他们有些紧张;面试到底会考什么呢?一定是很难的专业问题,几乎所有的人都这样想。


面试如期而来,10名面试者被一起叫进了经理办公室,参与主考的是公司的高层领导,连董事长也到场了。主考官首先问了他们一些基本情况,然后才转向正题,果然问了每人一个专业性的问题,回答者均自我感觉良好,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突然,一直没有开口的董事长说话了:“我现在考你们最后一个题目,它将决定谁会被最终留下。我这有几组数字,请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一组是‘1378’,第二组‘246’、‘第三组是59’。”


10个高学历者顿时大惊失色,谁也没有想到老板会出一个这样的怪题,他们搜肠刮肚套尽了所有的数学逻辑概念,似乎都没有发现这几组数学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一刻钟过去了,呆在最边上的一个年轻的女孩子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答案:“三组之间主要是它们的声调的区别,三组按顺序依次读一声、四声、三声。”


董事长和其他主考官都赞许地点点头,那个女孩子幸运地被录取了。


当朋友把这个故事当成玩笑讲出来时,我不禁暗暗地想:这家公司的领导人为什么会出如此一个考题?很明显,他们要的不是仅仅具备数学思维而不会灵活应变的员工,因为一个不具备发散型思维、不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科研人员难免视野狭窄,最终恐怕也是很难真正促进科研的发展。我想,这也许正是其他应聘者失败的根本原因吧。


(摘自《涉世之初》作者不详) 载第66期《再剪报》

阅读次数(309) | 回复数(2)
上一篇:提高棉农科技素质的认识和实践(八)
下一篇:短语思考(173)把待人处世提升到高境界 刘春台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