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招聘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订阅RSS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朝闻天下 >> 网罗三农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咬定“芦笋”不放松 育成“绿王”显奇功

时间:2012年06月12日信息来源:河北农民报 点击: 【字体:

本报记者 陈小朝 李书杰 实习生 王浩 通讯员 陈双范
  一说起石家庄新乐市彭家庄乡小宅村的张成立,周围的乡亲们无不竖起大拇哥:“这人,有股子钻劲儿和韧劲儿,脑瓜儿活,种芦笋种出了名堂!”当地人都清楚,在2003年和2008年,芦笋价格大落,好多人赔得再也不干了,可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张成立不但坚持了下来,还和省里的专家搞起了合作,一心扑在芦笋的杂交育种上,硬是培育出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芦笋新品种——“冀芦绿王”。
初识芦笋
  5月17日,记者专程来到小宅村采访了张成立。据了解,张成立自己种芦笋得感谢新乐市科技局副局长李荣杰。199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蔬菜专业的李荣杰在新乐搞了一块55亩的大棚菜基地。一天,张成立前来参观,看到几棵绿油油的作物很好奇,就问这是什么作物。李荣杰说:“这是芦笋,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能防癌、抗癌、降血压、抗衰老、消炎、止痛,在国际市场上号称‘蔬菜之王’。出口价格两块钱一斤,一亩地出两千斤,比种其他作物可强多啦!”从此,张成立就对芦笋着了迷。
  1999年,张成立通过到赵县、宁晋、清河等县考察,浏览相关网站,阅读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后,认准了芦笋行情稳定并且可能会继续上涨,就开始大面积种植芦笋。2000年,他带动周围乡亲种植芦笋1700多亩;2003年超过3000亩;2006年,新乐及周边地区芦笋种植面积更是接近6000亩。
坚持种植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干什么事情很难说一帆风顺,张成立种植芦笋也不例外。2003年,“非典”袭来,芦笋出口受阻。本来一年可以采收150天的芦笋,只采收了40天,产量多少不说还卖不出去。2008年以后,受全球经济危机等的影响,芦笋外销量又出现下滑,一块多一斤也无人问津,许多种植户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只好毁种。
  看着别人把芦笋都毁了,张成立的家人也沉不住气了。他爱人说:“老张啊,你看前几年种芦笋,挣钱了,种就种吧。可是现在不挣钱了,算上包地的几百块钱、化肥钱、雇人的钱,一亩地亏着1000多块钱。咱还是毁了种棒子和麦子吧!”张成立坚定地说:“不行!一定得坚持!”因为老张经过多年的市场接触和调查,深知芦笋是个顶有希望的保健菜,只要国内市场能起来,销路不成问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张成立的坚持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05~2007年,张成立的芦笋亩均纯收入6000元;2011年以来,芦笋的地头价更是一个劲地往上蹿,目前达到了每斤6元,亩纯收入更是超过了10000元。
育出新品
  张成立刚开始种植芦笋那几年,芦笋种子都是国外进口的,一两六七百块钱,一亩地种二两的话,光种子投入就超过1000块钱。虽然芦笋价格不低,但是因为投入大,费工费力,在新乐推广难度很大。张成立看到这种情况就动开了脑筋:要是自己研制开发出来适合本地种植的种子,既降低成本,又提高品质和产量,那该多好啊!于是开始的几年,他就特别注意采集野生芦笋资源并进行培育,然后与国外表现好的品种进行杂交改良。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老张终于成功培育出产量、抗病性、商品性都优于国内其他品种的——“冀芦绿王”。张成立说:“普通品种25~40厘米卖相就挺好了,咱的品种长到50厘米甚至到75厘米才分枝,种植效益大幅提高,价格才是进口种子的三分之一,市场竞争力特别强。前不久北京一家大型种子公司负责人过来考察,他们看着咱的‘冀芦绿王’比某些国外品种还好,非要买下经营权。我觉着自己培育的品种还是自己开发、推广更合算,于是拒绝了他们。”
  有了好的品种,张成立又在高效种植技术上下起了功夫。新乐市科技局副局长李荣杰说:“张成立专门找到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耿保进和我们科技局,寻求合作与帮助,三方经过多年摸索、试验,总结出来一套‘芦笋早丰避病栽培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提高种植密度和培养大苗来实现早产和丰产,通过合理定植,加大通风、透光,有效避免每年7~8月份高发的茎枯病。用老百姓的话讲,合理定植就是要掌握好“两密一稀”,即株距25厘米,大行定为160厘米,小行定为30厘米。张成立说:“采用我们这套种植技术,芦笋早春栽培,当年就能见效,而且前期产量高,与传统定植法相比,第一年采笋产量比常规栽培法提高30%~50%呢!”
  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内蔬菜市场对芦笋消费需求已经由2001年的不足1%上升到60%,加上人们对绿色、健康蔬菜不断认知和需求,相信张成立的芦笋种植、研发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玉田白菜销售受阻 菜
    提起“玉菜”,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人肯定并不陌生。自[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