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招聘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订阅RSS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炕头夜话 >> 情感原创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二月二刮大风 拾干柴摊煎饼

时间:2012年03月19日信息来源:河北农民报 点击: 【字体:

 

  农历二月初二,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要摊煎饼。冬去春来,春风和煦,一年的艰辛劳作就要开始,全家人要吃顿团圆饭,煎饼算是难得的美食了。现在还在百姓中流传俗谚:“二月二刮春风,拾干柴摊煎饼;烙得不够吃,气得孩子光想哭。”又有一句传说:“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稀汁流,人家流来俺不流,俺家少米缺绿豆。”小米和绿豆搅拌磨成面粉叫杂面,是摊煎饼的主要配料。
  这是上世纪50年代的陈年旧事了,那年,我刚满12岁。当时俺娘在村里摊煎饼是首屈一指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左邻右舍婶子大娘都来拜师学艺。
  那年二月初二前几天,俺爹事先就准备好了小米和绿豆,在石磨上磨成面,粗箩筛,细箩掸,最后成了软乎乎的细杂面。我也主动地在村外拾柴和绒毛草,积攒了一大堆,供摊煎饼时烧用。
  初二那天,我和俺娘忙忙碌碌,鏊子用砖头支撑在灶堂旮旯里。把面粉放到大盆里,再撒上适当的花椒面和盐,兑上清水搅拌均匀成稀汁糊状,把盆放在鏊子旁。俺娘坐在小板凳上操作。我坐在木墩上烧火。
  我先在鏊子下面烧火,填柴草点燃,掌握火候。娘拿油萁在鏊子上抹油(鏊子是摊煎饼、烙饼的器具,用铁做成,平面圆形,中心稍凸)。鏊子烫热后,娘一边用勺盛糊汁,转圈儿浇到热鏊子上。鏊子中间是凸形的,糊汁向四面漫延淌流着。然后用竹扒鼓捣,摊至整个鏊子面,既薄又平,面糊儿受热后变成固体。再用铲刀顺煎饼周边快速一旋,手提煎饼轻轻一揭,翻过面来略烤一下,一张平展展、黄亮亮、香喷喷的煎饼便如荷叶般地平铺到一旁的托帘上,简直是一件艺术品。
  我惊奇地问:“娘!你这手艺是跟谁学的?”娘回答说:“我跟你姥姥学的,摊煎饼还有很多技术诀窍呢!你听听这首歌谣:勺心向人半满来,翻腕旋洒淋鏊台。竹扒如月铲跟上,顺势续进半把柴。”
  我很感兴趣,恳求她说:“娘!你教教我行吗?”娘回答:“你是男子汉,干不了这个,等你将来娶了媳妇,我再教她吧!”
  娘摊的煎饼真好看,一大摞子,也不让我先尝尝。她说:“到了响午,全家人坐到一起一块吃吧!”估计是有什么讲究。煎饼馥香浓郁的味道,直往我鼻子里钻,馋得我口水直往外流,我想去抢一张吃吧,也没有那个胆子。
  到了中午,全家人一起围着餐桌吃煎饼,奶奶熬了一大锅稠粥豆米汤,每人盛上一大腕。爹和爷爷用煎饼卷着大葱,嘎巴嘎巴地吃着。奶奶和娘煎饼夹着白菜、豆腐粉条吃着,我和妹妹拿着就吃。哎呀!吃得真香呦!我狼吞虎咽连着吃了七八张,不知道饥饱,吃了还想吃,又去托帘上拿,俺娘立马给我夺了回去,不让我吃了,嘴里还嘟囔着说:“没有出息,把肚子撑坏了咋办?”
  现在回忆起来,那美的味道,还是香喷喷的、甜滋滋的。如今过二月二,个别家庭还去摊煎饼,大部分人为了省事,就到市场去买一大沓回来吃。虽然也叫煎饼,但却没了那时候的味道。
   邯郸市魏县北代固村 郭连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上一篇:最春天的感动

下一篇:巨鹿大战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玉田白菜销售受阻 菜
    提起“玉菜”,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人肯定并不陌生。自[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