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招聘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订阅RSS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朝闻天下 >> 农民头条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上一篇:部门推诿 监管不力 河北保定涿州市农田频现采沙大坑

下一篇:车友喜讯:驾驭全芯动力 第二代长安星光4500换装上市

延伸阅读:
分享按钮
网友评论
推荐图片新闻

南方日报:土地不流转农机难进村 农民断层恐无人种田

时间:2012年02月08日信息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字体:

南方日报:土地不流转农机难进村 农民断层恐无人种田

 

    在农业部组织开展的“百乡万户调查”活动中,有农民发出这样的担忧:“儿女们不愿意回来种田,说不定我们成了‘末代农民’。”

    农业机械推广的前提是拥有连片的土地,但在当下,一条条田埂将土地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分散到千家万户。

    廉江印发了《廉江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手册》,还创建土地流转信息网。

●南方日报记者 雷辉 通讯员 戚照 发自广东湛江、湖北黄冈

“10年以后,谁来种田?”蔡进是一家农业科技企业的董事长,与农民打了几十年交道:“现在肯种田的多数是50岁以上的人,他们的孩子有几个人肯当农民?这些年轻人在工厂上班都嫌累,更别说修地球了!”

刚刚出台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农业科技,这让湛江市人大代表蔡进颇为振奋。

他曾多次呼吁社会重视“农民荒”:农村年轻人种田的很少,当他们的父辈老去,谁来种田?解答问题的方式似乎只有一个:农业科技推广。蔡进说:“一台耕田机,能顶几百人!”

但在今天的环境中,农机多少有些孤独,它们的数量远远赶不上耕牛。土地流转的路上,有形无形的“田埂”还有很多。

农民代际断层恐无人种田

袁隆平曾表示,由于劳动力严重缺失,相比上世纪80年代农业生产的精工细作,现在已进入越来越粗放的生产体系

春节期间,记者在湖北黄冈农村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1985年,武穴市龙坪镇朝阳村上元组约有20人出生,如今,这些人中无一人种田。他们有的通过考大学进入城市工作,有的在城市打工。留在农村的3人,一人跑运输,一人做装修,一人养猪。

不种田的原因除了辛苦,还有收入低。蔡进算了一笔账,湛江一年两季水稻,早稻每亩产出1000元,晚稻每亩产出1200元,扣除农药化肥等农资,种一亩水稻一年赚不到1000元。如果碰上自然灾害,辛苦一年甚至还要贴钱。龙坪镇冬春产一季小麦,夏秋产一季棉花,小麦一亩能挣400多元,棉花利润较高,每亩能挣八九百元,但棉花价格波动较大,收购价格高则能赚钱,反之也赚不到钱。

相比之下,外出打工赚钱多出很多。无论是珠三角还是长三角,普工的月收入一般都有2000元左右。即便是在家乡的工厂打工,一月挣1500元也不成问题,干两三个月,就顶种田一年的收入,而且不愁找不到工作。武穴市益民食品厂厂长雷展升说:“这几年镇上新开了很多企业,招工越来越难,而且工人一有不如意,就跳槽到别的厂。”

1月8日,虽然离春节的日子已近,但廉江市吉水镇西莲塘村依旧冷冷清清。很多老屋大门紧锁,看上去很久都没有开门。村主任钟明说,村里的青壮年都出去了,剩下的差不多都是老幼妇孺。

前不久,在农业部组织开展的“百乡万户调查”活动中,有农民发出这样的担忧:“儿女们不愿意回来种田,说不定我们成了‘末代农民’。”

农机将抛荒地变农民福利

农民不够,农机来凑。在农民代际断层之时,这似乎是一条理想的路

1月天寒,吉水镇西莲塘村的土地上人迹罕至,惟有一辆翻土机在来回翻土,马达轰鸣。“我们西莲塘,‘铁牛’上岗、耕牛下岗,村干部操作农机下田作业、普通农民洗脚上田务工经商已经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钟明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亩产普遍比传统人工抛秧亩产增加50—100公斤,而且病虫害较少,每季水稻喷洒农药杀虫次数比传统手工耕作少了2/3。

为了机械耕作,该村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民以田入社,按亩分谷,800多亩小块农田由此整合成大块农田。

74岁的村民钟天祥,家有6亩地,两亩租给了花木场,每亩租金500元,剩余4亩入了合作社。“每亩能产水稻800多斤,合作社自留100多斤,其余均分给农民。”钟天祥的老伴61岁,儿子在深圳打工,“没有合作社,田只能抛荒。”

不仅是钟天祥这样的留守老人家庭愿意加入合作社,像钟愉春这样的青壮年家庭也愿意加入。

去年,钟愉春以每亩600元的价格将承包的7亩地流转了出去,自己开农用车,每月挣3000多元,妻子到村子附近的电器厂做仓库管理员,每月工资2000元。他满意地说:“从前,土地抛荒。如今,一年纯赚4000多元。”

2008年,搞农机作业之前,西莲塘全村人均收入4000多元。到2011年,已经接近1万元。作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钟明很得意。

土地流转有人喜有人愁

农业机械推广的前提是拥有连片的土地,但在当下,一条条田埂将土地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分散到千家万户

吴川市王村港镇碌西村村民则为土地流转操碎了心,他们碾转找到南方日报记者倾诉:鼎龙吉兆湾海洋生态度假区有限公司租用了该村119亩林地和271亩水田建高尔夫球训练场,林地价格为每年160元/亩,水田每年280元/亩。承包期为50年,期满后根据鼎龙公司需要,碌西村按协议继续承包给公司使用20年。

“租金太低了,如果我们自己种,一亩地一年能赚1200元。”一位林姓村民说,种地虽然赚不了什么钱,但至少能保证温饱,而一亩280元现在都不够买一袋米。更主要的是租期太长,“50年后我们都不在人世了,鬼知道能不能收回土地?”

土地流转难在哪?廉江市青平镇那毛角村原村支书刘存彪做过全面的分析。第一个原因是“红眼病”,有的农民见不得别人赚钱,土地宁愿抛荒,也不租给种养能手规模经营。第二是担心失去土地,有的土地流转合同租期太长,有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后收不回来。第三是有些地方租金太低,农民觉得出租土地好处不大。第四是担心土地流转后找不到事做,这在中老年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第五是有些年轻人要在家里带小孩,进厂务工必须“朝九晚五”,而种地则可自由支配时间,这种情况较少。

从土地租用方的角度看,土地流转也很难一帆风顺。蔡进的公司也租用了大量土地,他表示,最担心的就是农民突然有一天违约,不愿出租土地。“搞科技农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如果哪天农民反悔,投的钱就泡汤了。”蔡进称,虽然签租地合同时,农民都签名并按了手印,但如果他们违约,企业也拿他们没办法。“官司打赢了,农民也没钱赔你。”

规范流转解农民后顾之忧

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后收不回来,廉江就推广“短租”……制约土地流转的多个难题,也用“土方法”一一解决了

“土地流转一石多鸟,既有利于农民增收,又有利于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还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有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廉江市委书记何鑫说,基层政府要做的就是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

为了防止农民权益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受损,廉江想了不少办法。比如印发《廉江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手册》,手册刊有相关法律法规,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程序示意图,有土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

此外,廉江还创建土地流转信息网,将可以流转的土地信息悉数上网,一方面方便企业和种养大户寻找土地,另一方面也方便农民对土地流转过程进行监督。

廉江市农业局副局长杨师兴说,至2011年10月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8.8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12.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18.2%,涉及农户6.8万户,占家庭承包户总数19%,丢荒地复耕300亩。

制约土地流转的多个难题,也用“土方法”一一解决了。

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后收不回来,廉江就推广“短租”。雅塘镇陀村村民罗康联家有5亩田,全部租给了一家公司种供港蔬菜,但租期仅为秋冬季5个月。待春回大地,他又将田收回来自己种。

农民嫌租金太低,一些龙业企业就采取“递增式租金”。

年长的农民担心找不到工做,不肯流转土地。蔡进就将他们全部招到自己的企业打工,每月工资不低于1500元。 最难处理的就是土地宁愿抛荒也不愿流转的情况。杨师兴说:“碰到‘钉子户’,要反反复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比如通过土地置换解决。”

土地流转五大模式

模式1 土地互换

模式2 出租

模式3 入股

模式4 宅基地换住房 承包地换社保

模式5 “股份+合作社”

专家观点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必良:

没有土地流转科技推广是空谈

南方日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农业科技与土地流转之间有何联系?

罗必良:没有土地流转,没有规模经营,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那是空谈。当农民只有一小块地,农业收入不是农民的主体收入时,农业就副业化了,农民不可能会关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必须与投资能力、生产规模匹配,如果一个人要经营大面积成片土地,他自然会千方百计引入农业科技。这就好比一户家庭如果有100个人吃饭,厨师就不会去菜场买菜,而是选择规模采购。

南方日报:土地流转在学界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搞土地大规模流转,可能造成大量农民失地,侵犯农民利益。有的学者则大力提倡农民将土地拿出来参与交易。你怎么看?

罗必良:你家生产的东西拿出去卖,这叫侵犯利益吗?不让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就是保护农民利益吗?这是一种荒唐的逻辑,这是对农民利益最大的侵害。允许农民将土地资源拿到要素市场参与配置,提高他们的收入,才是真正为农民着想。

当然,流转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这是怎么流转的事。怎么流转和要不要流转是两个问题,不流转肯定是错误的。

南方日报:有人说,现在土地流转的价格偏低,对农民好处不大,大头被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赚走了。

罗必良:什么样的价格算低,什么样的价格算高?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份,价格可能都不一样。只要是自愿交易,不是强买强卖,那么我们就可以认定价格是合理的。

南方日报:在土地流转实践中,的确出现过强买强卖的案例。但在另一方面,也出现过农民违约的案例,导致企业老板投入的资金打水漂。

罗必良:是的,所以我们要想出一套办法,政府规范流转市场,签订正式合同,通过法律保障流转的合约化,确保土地流转运作的规范。对农民而言,要尊重农民的利益。对企业家而言,也要保障他们的权益,是他们的投资具有稳定的预期。

南方日报:你如何评价广东土地流转的现状?

罗必良:还不成规模,流转土地面积只占20%左右。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契约精神还不够。二是思想观念还没跟上来,很多人对土地流转持保留意见,没有树立起投资投资的观念。要顺利推进土地流转,必须提升法律的严肃性与契约的有效性。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玉田白菜销售受阻 菜
    提起“玉菜”,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人肯定并不陌生。自[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