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互联网邯郸工作站站长招募中

农民互联网邯郸频道热线暂时关闭

邯郸新闻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邯郸频道 >> 区域经济 >> 浏览文章

曲周东刘庄:土地流转“转”出致富路

时间:2015年12月01日信息来源:互联网

  
 曲周县东刘庄村是黑龙港流域一个传统农业种植村,无特色产业和集体收入,村民“土里刨食”,日子过得不宽裕。2012年,东刘庄村在全省率先实现土地整村流转,通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现代农业,村庄彻底变了样。

  近日,我们记者走进东刘庄村,村东一座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外,来自山东寿光的两位货车车主正等待装车;棚内,西红柿秧上挂满果实,几位妇女正忙着采摘。

  “每斤收购价1.8元,天气转冷后价格还会上涨!”63岁的郭鹏香告诉笔者,她家5亩地全部流转到合作社,每亩年租金1000元,在合作社打工每月收入1200元,“收入比自个儿种地多了好几倍。”

   “过去全村土地被分割成数百个散小地块承包到户,有的农户一家就有七八块地,大型农机派不上用场,新技术、新品种难以大面积推广,种植效益不高。”村党支部书记兼合作社理事长刘永民介绍,2012年,东刘庄以“农民入社、土地入股、集体管理、利益共享、风险村担”的方式,对1020亩耕地整体流转,村集体组建合作社集中经营,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然而,土地流转过程并不顺利,村民主要担心流转后土地边界不清、如何就业及种粮补贴发放等问题。为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合作社在农民承包地上用1米长的灰桩定界,种粮补贴仍按土地承包权发放到户,留守妇女和老人可在合作社打工或从事村庄卫生保洁。当年,全村160户、600余人全部加入合作社,土地实现整村流转。

  村民集体入社,除土地租金外,还能享受薪金及分红,青壮年可以安心在外打工,目前村里常年在外务工人员有100多人。村民刘双明6亩地流转给合作社,自己在北京务工,妻子在合作社上班每年能挣1万多元,再加上土地租金和分红7000多元,家庭年收入近5万元。

  土地成方连片,为农业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创造了条件。曲周镇副镇长、东刘庄村包村干部侯志林介绍:土地流转后,合作社购置了收割机、喷药机等,完善了农田水利设施,同时积极对接科研院校、农技部门和农林企业,依托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及我省玉米生产专家组的技术支持,建成250亩棉麦双丰示范基地、150亩玉米产业体系示范基地、220亩蔬菜种植基地和400亩苗圃基地。经测算,棉麦间作套种技术亩均增收近千元,玉米亩均增收500元,蔬菜基地一期35座温室大棚每座棚年收益3万元。明年,村里还打算建设垂钓、农家乐等设施,发展休闲农业。

  规模化经营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收入,扣除土地流转金后集体年收入30多万元。按照合作社章程,村集体每年拿出50%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结合上级各类项目补贴,东刘庄村实现了街巷全硬化,建起了5000平方米的村民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安装了路灯和视频监控,实现了环境卫生常态化保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作者:佚名 编辑:handan)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曲周东刘庄:土地流转“转”出致富路]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河北·惠农文化传播(石家庄)有限公司  办公QQ:78396900 中国农民博客QQ群:213551375 业务电话:18849417744
Copyright 2003-2016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17983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