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乡村振兴 >> 农民与法 >> 查看帖子

1528

查看

0

回复
主题:《再剪报》文选(3662)教文育人 德智融合 [收藏主题]  
liuchuntai 当前离线

3877

主题

2167

广播

34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大三

用户积分:252309 分
登录次数:15123 次
注册时间:2009/5/4
最后登录:2023/3/15
liuchuntai 发表于:2019/11/14 6:13: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再剪报》文选(3662)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于漪

教文育人 德智融合
吴振东

  于漪,是一位新中国语文教育思想变革不得不提的名字,是无数中国教师心中偶像。68年从教生涯,“教文育人”“德智融合”等主张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开设公开课近2000节、培养三代特级教师、著述数百万字……如今已90岁高龄的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人民教育家”于漪,依然以奋斗姿态站在教育改革和教师培养最前沿,践行着“让生命与使命同行”的铮铮誓言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语文教师,于漪带着人民教师的初心和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探索语文教育的“秘密”。

  1978年初,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于漪找到学校数学老师说“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我们唱个‘双簧’,你给学生讲陈景润的科学贡献,我讲陈景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这正是于漪“教文育人”思想体现。在她看来,语文不仅是教孩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更是在建设他们的精神家园,塑造其灵魂。进入新世纪,于漪提出语文学科要“德智融合”,充分挖掘学科内在的育人价值,将其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融合,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加强教师的育德能力,获得全国教育界高度认可

  到了耄耋之年,于漪发现,“我们想的和学生想的距离有多大啊!”她认为,一名好老师,就要有能力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教育绝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目中有人’。”走进学生的内心,是为了点亮一盏明灯。“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双重奏’,不仅自己的人生要奏响中国特色教育的交响曲,还要引领学生走一条正确健康的人生路。”

  走进学生内心,还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庸医杀人不用刀,教师教学出了错,就像庸医一样,是在误人子弟。”于漪告诉青年教师,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不断攀登,不只是教育技巧,更是人生态度、情感世界。她想方设法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首创师徒“带教”方法,让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并形成了全国罕见的“特级教师”团队。教师职业,寄托着于漪一生的追求与热爱。“我甘愿做一块铺路石,让中青年老师‘踏’过去。”她用“来不及”形容自己的工作,因为还有太多事情值得她“较真”

  当教育功利化现象愈演愈烈,学校只盯着升学率时,她呼吁:“教育不能只‘育分’,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人。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学生为谁而学、教师为谁而教’,教育工作者应在学生学习动机和动力方面多下点功夫。”

  于漪还认为,中国教育必须有自己的话语权。她多次撰文说,任何国家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必须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为本民族、本国建设服务的人才。眼光向内,不是排斥国外,而是立足于本国,以我为主(摘自《人民日报》)载第838期《再剪报》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