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美文共赏 >> 查看帖子

684

查看

0

回复
主题:《再剪报》文选(2012)造就更多的“士” [收藏主题]  
liuchuntai 当前离线

3877

主题

2167

广播

34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大三

用户积分:252309 分
登录次数:15123 次
注册时间:2009/5/4
最后登录:2023/3/15
liuchuntai 发表于:2015/2/18 7:20: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再剪报》文选(2012

造就更多的“士”

毛志成

    在中国古代社会,地位从高到低依序为卿、大夫、士、庶人。士的地位只是高于庶人(即平民和奴隶),而比高层之人(如卿、大夫)则低得多,属于末流,至少没有固定的头衔。

    但是,士却有特殊的品格,而且是社会正能量的特殊拥有者。庶人(即平民、奴隶)被人看不起,虽然是偏见,但也有一定原因。这种人的弱质之一如孟子所言“无恒产必无恒心”。连起码的经济收入都可怜巴巴,岂能专心致志地去干某种事?而达官贵人(如卿、大夫)虽有恒产,衣食无忧甚而锦衣玉食,却未必有恒心,即不会专一地思考某些事,去做某些事。而士,虽无恒产但有恒心,虽无固定收入但有固定意志。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大多属于士,有智慧、有思想、有本领。

    士即使在精神素养、道德理念上,也有特殊之处。“士可杀而不可辱”,绝非一般人可以达到。即使带有狭隘性的看法“士为知己者死”,也不是平常之人能做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士确实具有特殊性。

    今天我所说的士,应当采用现代的定义。

    什么是士?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有一定的道德修养、有一定的技能本领的人。而且这一切,又以道德修养为主。而且,与地位、头衔、名号无关!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当代,“士”都不是一种头衔(包括官衔、职衔、学衔),而指的是高于某种感性认识、琐碎行为的精神品格。也就是说,士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理性认识水平。比如,无论是高层之人还是十足的平民百姓,至少要对是非、善恶、美丑都具有基本的(而且是正确的)识别标准,绝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且这一切,都要从识耻起步。一个不识耻的人,无论他有什么样的非常之处也不能成为士。

    社会中的高层之人,不能成批量地造就和涌现,而“士”,应该可以很普遍地产生。而实际上为什么这样的“士”并不普遍?因为社会的精神状态尚未达到总体提升,此中也包括经济权利尚未真正平等。未彻底脱贫的人是很难成为士的,富豪、暴发户也绝不可能成为士。

    我们希望“士”成为社会成员的主体,这是国家昌盛的重要标志之一!

    【《渤海早报》】 载第588期《再剪报》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