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美文共赏 >> 查看帖子

1400

查看

4

回复
主题:《再剪报》文选(1656)亲君子,远小人 [收藏主题] 转到:  
liuchuntai 当前离线

3877

主题

2167

广播

34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大三

用户积分:252309 分
登录次数:15123 次
注册时间:2009/5/4
最后登录:2023/3/15
liuchuntai 发表于:2014/3/5 16:25: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再剪报》文选(1656)

亲君子,远小人

周广宇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阳货》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嘴脸,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孔子对“巧言令色”的斥责,在《论语》中出现过三次,另外两次分别为:“不知其仁,焉用佞?”“乡原德之贼。”(《阳货》)曾子说:“胁肩谄笑,病于夏畦。”意思是说,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盛夏的毒日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

    孔子提倡人们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这种思想千古以来一直有它规谏的价值,对那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有很强的针对性。

    然而,在历史上,这种巧言令色、胁肩谄笑的人却不因为圣人的鄙弃而减少。他们虽无仁德,难成正果,但却有的是用武之地。古代昏君之旁,必伴有“花言巧语,八面玲珑”的奸臣。这种人就是孔子所说的“鲜矣仁”,小到贪图富贵,收受贿赂,把重权,进谗言,结奸党,大到扰乱朝纲,祸国殃民,使国危而天下乱。

    齐桓公,年少时也算是位英雄。他在诸皇子的“夺位”战争中脱颖而出,曾被列入“春秋五霸”。可以说,他的前半生基本上没什么“政治污点”。但就是这么一个贤明的君主,还有贤相管仲劝阻,却也没能挡住竖刁、常之巫等一群伪君子的“糖衣炮弹”,可见这伪君子是多么难防了。

    世人往往鄙弃“巧言令色”之徒,崇信“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殊不知,捧人捧得有分寸,骂人骂得很含蓄,自夸夸得像自谦,这些技巧都是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尽管人们讨厌“花言巧语”之徒,但有几个人能不上他们的当?

    所以,我们要时时警惕那些花言巧语、满脸堆着笑容的小人。对于“巧言令色”的行为,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置之不理;对于置之不理而产生的狗急跳墙现象,最好的态度就是一笑而过。

    [中国剪报] 载第537期《再剪报》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yanjindong 当前离线

704

主题

258

广播

1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六年级

用户积分:35494 分
登录次数:3575 次
注册时间:2009/5/1
最后登录:2022/11/21
yanjindong 发表于:2014/3/6 22:22: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沙发 
对于置之不理而产生的狗急跳墙现象,最好的态度就是一笑而过。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liuchuntai 当前离线

3877

主题

2167

广播

34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大三

用户积分:252309 分
登录次数:15123 次
注册时间:2009/5/4
最后登录:2023/3/15
liuchuntai 发表于:2014/3/7 9:17: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藤椅 
远离小人少惹祸端。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yeshulin 当前离线

400

主题

513

广播

11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三年级

用户积分:4874 分
登录次数:2437 次
注册时间:2012/11/13
最后登录:2022/10/19
yeshulin 发表于:2014/3/10 20:00: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板凳 
亲近有德之人,耳濡目染,自己也能品德高尚;亲近无德小人,天长日久,自己的人品也会滑坡。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liuchuntai 当前离线

3877

主题

2167

广播

34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大三

用户积分:252309 分
登录次数:15123 次
注册时间:2009/5/4
最后登录:2023/3/15
liuchuntai 发表于:2014/3/11 9:34: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报纸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