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灌水杂志 >> 查看帖子

1734

查看

1

回复
主题:毛泽东三着险棋决定解放战争胜负 [收藏主题]  
xinnongmin8899 当前离线

766

主题

380

广播

4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六年级

用户积分:11406 分
登录次数:1925 次
注册时间:2007/8/8
最后登录:2024/4/27
xinnongmin8899 发表于:2013/10/18 7:37: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大洋新闻 时间: 2013-09-27 来源: 老人报

 点击查看原图
 

  熟悉或者不熟悉毛泽东的,都应该知道他的游击战、运动战战略战术独步天下,世界公认。解放战争过程中毛泽东有三着险棋,胆大包天,使其取得致胜关键。

  第一着:围魏救赵

  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蒋军重点进攻山东、陕北,即所谓“哑铃战术”,情状十分危急。毛泽东命刘邓出中原,跨黄河,直插敌占区大别山。用刘伯承的话说,就是“砸断哑铃的把把,两个砣砣被分开了”。按三十六计,似应属“围魏救赵”之计。蒋军围攻山东、陕北,而毛泽东则抛开这两头,千里奔袭,直捣对方最敏感的心腹地区,背靠大别山老根据地,兵锋威胁华中、南京等要害所在,迫使老蒋分兵堵防,打破了重点进攻。这很有点像下棋,长驱直入,在对方腹地“做子”,非高棋者不敢为也。这着棋非常高明,但也非常危险。刘邓远离中原根据地,冲破重重阻栏,强渡黄泛区,丢失大部缁重,兵力损失极大。深入敌后,整日陷入围剿之中。

  此役之后,中野(二野前身)元气大伤,十二万大军只剩下七万。以致后来淮海战役时,二野只能做策应牵制,主攻须靠三野。当时若非号称“当代孙武”的刘伯承用兵如神,邓小平重建大别山根据地予以配合,“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换了庸帅,也许就全军覆没了。这着棋虽然局部遭到重创,但盘活了全局,挽救了全军,还是值得的。

  第二着:调虎离山

  命令粟裕挺进江南

  1948年初,毛泽东建议,粟裕组建华野一兵团,统率十万大军,挺进江南,开辟东南各省阵地,吸引蒋军回师江南,减轻中原解放军的压力。这一着与上一着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三十六计中,也可称为“调虎离山计”。百战百胜的粟裕考虑再三,最后终于向毛泽东建议,取消这步险棋,认为挺进江南,虽然能达到调虎离山的目的,但同时也削弱了中原的兵力,不利于在中原打大仗。他建议暂不过江,先在中原展开几个大规模歼灭战,尽量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然后再过江不迟。毛泽东经反复考虑,最终同意粟裕的建议,取消了这一动议。后来,粟裕果然在中原发动了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最后,在江淮之间又发动了空前规模的淮海战役,将蒋军最精锐的主力消灭在了江北,为百万雄师下江南创造了有利态势。历史证明,粟裕的建议是正确的。当然,毛泽东当初的想法,也是合于孙子兵法的,江南为蒋介石京畿之地,直捣江南正是“攻其所必救也”。但江南不同于大别山,它与江北隔着一条天堑,粟裕孤军深入,必辗转于重围之中。而江北蒋军实力犹存,扼守天堑,则解放军南北无法相顾,粟裕危矣。

  第三着:釜底抽薪

  林彪截断锦州关门打狗

  这是辽沈战役最关键的一步棋,毛泽东早已看好,命令林彪执行,但林彪却前怕狼后怕虎,磨磨蹭蹭,畏缩不前。其实,从战略上看并非如此。林彪作战没有毛泽东那种诗人般的胆略,一生谨慎,从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是他性格使然。这一着的形势非同小可,危险与机会并存。万一大军插入锦州,被沈阳和山海关双方蒋军东西对进,前后夹击,就可能陷入曾使林彪受辱的四平战役同样的尴尬境地,弄得不好,也许被包了饺子。要知道,沈阳守敌卫立煌部为蒋军精锐,五大主力中有两大主力在此;而山海关攻击之蒋军为候镜如所部,有海空军助战,来势凶猛,塔山阻击战之惨烈空前绝后。而且又有蒋介石亲临督阵,誓做必死之争,其险可知。无怪林彪逡巡不敢进,拖了一年,被毛泽东催促不过,刚刚进临锦州不远,听说葫芦岛增兵,又吓得想退回去。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幸而东西两边的主帅,恰好都是暗藏的亲共分子。一是卫立煌。最后关头,蒋严命卫西出沈阳夹击林彪,卫坚不从命,以“出沈阳必被林彪所歼”为由一意拖赖,30万大军坚守不出,全无名将风范,气得老蒋犯病,遂使林彪得逞。后据卫立煌回忆录,这是为“反蒋投共”暗做手脚。不论卫当时是否真作此想,实际效果确实没在林彪背后捅致命一刀,让林彪这颗冒险棋子转危为安。

  二是侯镜如。作为东进兵团主帅,他早年就是共产党员,因找不到组织关系而脱党,自然对共产党旧情未断。此役之前侯已与共产党地下组织接上关系,一直在伺机战场起义。蒋命侯率四个军增援锦州,侯迟迟未动,拖了许久才率一部分援军到达葫芦岛,故又让林彪钻了不少空子。

  比起来,这着险棋在三步险棋中最为完美,斩获多,损失小。但林彪怎能料到东西两路援军会从中暗助呢?当时全凭毛泽东一言决断,林彪及东野将士以勇涉险,能夺取锦州,实乃“天不灭曹”。所以,后来锦州被俘将领范汉杰感慨地说:“打锦州这一着,非雄才大略是下不了这个决心的。”锦州好比是一根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扁担断了。这在三十六计中,当属“釜底抽薪”或“关门捉贼”之计。

  毛泽东三步险棋结果大相径庭,刘邓之战舍车保帅,粟裕之战胎死腹中,林彪之战竟克全功。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全都是跳跃式思维,千里跋涉,深入敌后,不顾江河阻隔,退路断绝,四面受敌,硬是要从绝路中寻找生机。而且全是从大局着眼,直插对方必救之地,局部付出牺牲,以求全局盘活。总之一个字──险。

  (张 羽)

 分享到
 一切皆有可能!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liuchuntai 当前离线

3877

主题

2167

广播

34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大三

用户积分:252309 分
登录次数:15123 次
注册时间:2009/5/4
最后登录:2023/3/15
liuchuntai 发表于:2013/10/19 5:36: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沙发 
“卫侯之说”前未有闻。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