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文学园地 >> 查看帖子

1916

查看

0

回复
主题:乡音版征文:记忆里的春节 [收藏主题]  
mengyanjun 当前离线

1128

主题

593

广播

59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八年级

用户积分:14014 分
登录次数:3600 次
注册时间:2007/5/6
最后登录:2024/2/26
mengyanjun 发表于:2024/1/17 16:47: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乡音版征文:记忆里的春节
  计划在燕赵农村报春节特刊择优编发。标题最好不带春节和过年两个词。写记忆中最深刻、最有意思的故事。超过800字的不采用。标题注明征文,稿件发乡音版邮箱。截稿日期1月15日。
  乡音责任编辑孟燕君
  2024年1月5日


截止到1月15日,共收到征文37篇,除去外省的,河北的还有15篇。春节专刊如果有我的选题,将择优发表。
点击查看原图

1.记忆中的老人言(征文)
张占星(丰宁)
  现在中国人不管千八百里,都要赶回家过年,恐怕都习以为常了。我们农村当年还讲究:人和物都要回家过年的。如:姥姥家的箩或簸箕让邻居借去了,没来得及还。平时最大方的姥姥就会让大舅去人家把东西找回来,不让自家的东西在外过年的。就连牲畜也要过年的,特别是耕牛在三十晚上,也要将拌在草里的料,提升为“小米干饭”(当时人们平常的主食就是“小米干饭”),这是老辈人传下来的讲究:“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管顿饭”。此饭一直延续到生产队时。
  古语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每当过年,从大年三十晚上,细心的老农,就将一样的12个黄豆粒,夹在劈开的秫秸杆里,并用细线缠好。十二个秫秸杆的长短依次代表十二个月,泡在水盆里初一这天查看它们涨的程度,竟然各异,于是来判断农历哪个月份天上降水的旱涝程度,提前安排农时。还有当年没有电灯,除夕夜里,家家麻油灯、蜡烛、煤油灯等,人们在家乡的山梁高地,在接喜神迎财神时,无论满天星斗;或北风呼啸;还是大雪飘飘......总会看到东南西北也有较亮较暗的地方。就据此判断求财、办事、年景好坏的方位。更有过去小伙子没有人做媒娶不上媳妇,就说:“他婚姻没动。”老人家就设计了,让小伙子搬挪自家的“荤油坛子”的举动。意味着“荤油动”的谐音就是“婚姻动”,以至于喜事临门。也有除夕夜抽秫秸,据长短判断孩子来年长高情况等。
  大年正月还把:“一鸡二鸭,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人七马八、九果十菜。”(正月初八又叫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谷子、稻谷、五谷等,也叫“全庄稼会”有“五谷丰登”之意。)意思就是,初一是鸡日子,天气晴天,可能养鸡的在今年就会发财了。以此类推,老祖宗认为,要是什么日子阳光普照,那就是这一年丰收什么。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当然朴素唯物主义,有时也带有唯心、甚至迷信色彩,更多还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不能缺席的窗花
黄宇辉(迁安市)
  那年我家的闹心事接连不断,先是奶奶去世,接着母亲上山坎柴时,不慎坠落崖畔,造成腰部骨折也住进了医院。当时我们兄妹还小,父亲每天奔波在医院和家,忙得焦头烂额。母亲出院时,已经到了年跟前。父亲接回母亲后,马不停蹄地在年集上简单地买来一些年货,对母亲说:“这个年就凑合着过吧!我一个男人家能准备的都准备了,就差窗花了,往年都是你剪的,今年情况特殊,窗棂上就不贴窗花了!”
  “庄户人家的窗棂,是一个家庭的眼睛,缺啥窗花也不能缺席!”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的母亲,是个极为要强的人,没同意父亲的想法。
  母亲往年剪出的窗花活灵活现,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剪啥像啥。剪出的窗花贴在家里的窗棂上,给过年增添不少喜庆的色彩。
  我按母亲的吩咐,在村供销社买来红纸,她亲自操刀,剪刀刃在红纸上像犁铧在土地上耕地一样在纸上剪开了,不一会一朵朵盛开的腊梅花跃然纸上。我迫不及待地从母亲手中接过剪好的窗花,一张一张地贴在窗户上。
  母亲剪完大约一个窗户上的窗花后,只见她不停地扭动着腰,不时有汗珠从额头浸出,滴在剪纸上。父亲看见母亲难受的样子,埋怨母亲:“这病不能久坐,说话就是不听!”
  “好!剩下的让宇娃剪!”母亲见我看她剪窗花入神地的样子,找来一个 “龙凤呈祥”的底样给我,“就依照底样剪!”我把红纸放在底样的下面,然后用铅笔按着画的空格描好轮廓,然后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起来。不一会,一幅“龙凤呈祥”的窗花从我的手指里剪出来了。
  那天,我按着母亲的指导和鼓励,剪完了家里剩余窗户的所有窗花。贴在窗上的窗花及门上的对联交相辉映,顿时整个院子五彩缤纷,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三十晚上,我们一家老小围坐在饭桌上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听着母亲的絮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难免遇到坎坎坷坷,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对美好生活有所向往……”
  走向社会后,每当遇到不顺,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母亲教我剪窗花及那席讲话,鼓舞着我积极克服!


3.赶大集
李志红(饶阳县)
  现在人们过年,喜欢去超市、商场购物,带上孩子,顺便在游乐区玩上一天,然后满载而归。
  但每到年底,我总是想起小时候赶大集的情景。年前的大集,人挤人从早到晚要赶一整天。无论多忙,年前的大集是必赶的,很少去县城的乡亲们,购物、交易都在集上进行。尤其是年前的集,大人们除了买瓜子、花生、蔬菜、水果外,更少不了给孩子们买花花绿绿的新衣、新鞋,衣服架子和鞋摊前,挤满了拽着孩子试衣服的大人,时不时地吼一声如猴子般不听话扭来扭去的孩子。
  挣了一年的钱,尽管在这一天花的心疼,但过年了,大人们仍然会给孩子们几毛钱的“巨款”,兜里有钱的孩子们欢实得如同一条条小鱼儿在大人们的大腿间挤来挤去。男孩子们会买他们喜欢的鞭炮,然后三五成群在人少的地方听了响声,回来继续买。女孩子们会被五颜六色的头绳吸引,头绳就是粗细均匀的毛线,一把把高高地挂着,如同挂着一条条彩虹。小姑娘们或绑两个吊辫,或编两个麻花辫,把头绳打成蝴蝶结系在吊辫的发根或麻花辫的辫梢,跑起来蝴蝶结上下翻飞,非常灵动漂亮。
  集上还有吸引我们的馅饼、包子等好吃的。对于平时以粗粮为主的三餐,焦黄流油的馅饼和白白胖胖的包子,着实让我们垂涎欲滴。印象最深的是见一驼背老头,盯着热腾腾的包子良久,终于下决心买了一个,他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享受,先把包子皮转着圈啃掉,把肉馅露出来,许是包子皮啃多了,一不小心一个肉疙瘩咕噜掉在地上,老头顾不得地上有土,赶紧拾起来放进嘴里。我每次吃包子都会想起那个令人心酸的场景,会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不知从哪年开始,大集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乡亲们大都买了车,年前开车到城里的超市,买、吃、玩儿一条龙,大人小孩满意而归。在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的今天,我仍然愿意讲讲那过去的岁月,从而更加珍惜这盛世的美好。


4.苦涩的回忆
王秀云(丰润区)
  “过了腊八就是年了。”母亲爱怜地看着瘦小的我说。我期盼着年快快的到来,仿佛看到了新衣服、大块肉的幸福时光。时光流转,岁月如昨。
  年终于被稀稀落落的鞭炮声招呼来了。我看着摆满饭桌的饭菜,还没动筷呢,口水先咽进肚子里了。一碗炖肉块、一碗炖鸡,一盘白菜炒粉坨、一盘白菜炒蘑菇、一盘白菜炒豆片、一盘糖拌萝卜、一盘糖醋辣白菜,还有一盆白白的大米饭,看着这些只有在过年时才有的好饭菜我想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都会有满满的幸福感吧?
  那时家的贫穷,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的肉。过年时,父亲这辈的哥弟兄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炖好的鱼过年那天不舍的吃,母亲等大爷们来家里才端上桌子。那时小孩子是很规矩的,大人吃完了才能上桌吃饭。
  我眼巴巴的看着父亲他们喝好了酒,吃罢了饭,看母亲把吃剩下的鱼收拾到厨房的锅台上干别的活时,我偷偷地用手拿起一块鱼肉塞入口中。母亲这时招呼哥哥我们赶紧吃饭。我吓得一咽鱼肉,鱼刺卡在了嗓子眼。眼泪一下了涌了出来。别过脸扒了两口饭,就跑出家门。
  冷风中,我用力地咳,鱼刺纹丝不动。用手在嘴里扣,鱼刺无动于衷。到了晚上嗓子疼的一窝一窝的。不敢和母亲说,忍受着疼痛昏昏欲睡。
  第二天,我从大缸中取出一个冻饽饽,咬一口可以硌掉牙的饽饽,我狼吞虎咽,这样会不会把鱼刺顶下去?吃了一个饽饽,也不知道鱼刺掉下去了吗?反正嗓子还是疼,不想说话,也不敢在家里待着,怕家里人发现挨呲。
  挨到了中午,我看到桌子上有几个粘饽饽,抓起一个粘饽饽三下两下就咽进肚子,也不知道是噎的还是嗓子疼,那泪就忍不住流了出来。母亲心疼地说:“慢点吃,盆里有白米饭,别吃粘饽饽了。”
  不敢说话其实也是一说话嗓子就疼的我跑出来。在外面没人的地方躲了一下午,晚上嗓子才渐渐的不疼了。也不知道是冻饽饽把鱼刺顶下去了还是粘饽饽把鱼刺粘下去了。反正嗓子里的鱼刺是真没了。
  那时的年啊,幸福中夹杂着苦涩的年啊!


5.母亲与渐行渐远的乡愁
王洪平(任丘市)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期,我们全家随母亲居住在杨各庄村四姥姥家两间低矮的土坯房里,进了腊月,是母亲最忙碌的日子,昏黄的油灯下,母亲飞针走线,赶制全家的新衣。时不时还有乡亲们求心灵手巧的母亲一展技艺,有的求母亲为新年剪上大红的窗花、有的求母亲帮忙缝制衣被、有的求母亲编制过节用的食具,母亲有求必应,天天忙得不亦乐乎。尽管室外冰天雪地,土坯房中时刻飘荡着母亲和乡亲们爽朗的笑声,有众乡亲相伴,小屋温馨如春。
  过了腊月二十三,母亲开始准备过节的食材了,尽管贫穷,母亲非常要好,哪些食材准备待客,哪些食材准备宴请新媳妇,母亲按需备货,势必做到心中有数,没有招待客人和新人前,决不允许家人动用,这是那个时代普遍的规矩。到了除夕晚上,母亲端上煮得稀烂的手抓羊肉,在热气腾腾中全家人大快朵颐,直吃得我满嘴流油,快乐地打着饱嗝,偷着灌上一肚子凉水,与小伙伴们尽情地疯跑去了。
  1973年,正月初一早上,母亲对我说:“洪平,我们住姥姥家,按风俗我做为闺女、你爹做为女婿,正月初一我们不去给长辈们拜年,你已8岁,从今年开始,你去给长辈们拜年。”
  遵照母亲的嘱咐,吃完过年的饺子,我融入川流不息的拜年大军,挨家挨户去给长辈们拜年,双方彼此送上美好的新年祝福,其乐融融。
  1978年底,我凭着一腔热情,自己试着撰写春联,因缺乏指导,大红的纸张上写出的毛笔字畏畏缩缩、弱不禁风,自己很不满意,母亲鼓励:“大胆去写,红纸上有黑字就行,就能衬托新年的氛围!”
  在母亲的期盼下,我开始为自家和乡亲们撰写春联,随着年龄的增长,“业务”不断扩大,自己也越来越受到乡亲们的尊重。
  ……
  三年疫情,淡化了群众欢度新年的热情,古老的年俗,也在新文化的冲击下渐行渐远,成为美丽的乡愁。2024年,是母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会更加怀念我的母亲,怀念以往那些充溢着母爱的民俗。


6.替父出征  (690字)
张士杰(河北隆尧)
  春节的脚步近了,乡村的空气都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乡亲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忙着买年货、贴春联,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期待着新年的到来。每当看到大门口贴上红彤彤的对联时,我就想起40年前令我难忘的事情,替父出征,第一次给乡亲们写对联。
  我的父亲,虽说是位普通的村民,但他在村里算是个文化人,每年春节前都在家义务为乡亲们书写春联。他的字苍劲有力,春联大部分是他自编的,内容丰富多彩,为乡村的春节增添了不少乐趣。
  然而,在1984年的小年腊月廿三日,父亲突然患重感冒,身体虚弱,无法再为乡亲们书写春联了。
  那天恰好我放寒假回到家,看到乡亲们围着躺在床上的父亲,看到乡亲们那失落的目光,我心中很不是滋味。
  这时远门的大伯对我说:“你是高中生,你来替你爹给乡亲们写对联吧。”
  自家叔叔也附和说道:“有你爹的好基因,你准写得也不赖。”
  我看了看躺在床上的父亲,他默默点点头。
  那时,我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决定替父出征,为乡亲们写春联。铺开纸张,拿起毛笔,深吸一口气,在红纸上落笔开始书写。起初,我紧张得手心冒汗,手微微颤抖,但渐渐地,沉浸在书写中的我逐渐找到了感觉。乡亲们围在我身边,默默地看着我,目光中充满期待。
  当我完成第一副春联时,掌声响起,乡亲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满足,父亲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得到父亲的认可,我越写越顺,笔下的春联充满了生机。乡亲们纷纷向我竖起大拇指,称赞道:真是将门出虎子。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和成就感。
  那年春节,我不仅学会了写春联,更学会了承担和奉献。我知道,只要我们心怀善意,勇敢地去做一些事情,我们就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7.童年的记忆
刘庆国(迁安市)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爆竹声声除岁月的时光已经到来,春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忙完一天的工作,终于得以安歇,安静的坐在书桌前,读读书,看看报,歇歇脚。看着看着,孟燕君老师发的征文启事映入了我的眼帘,让我不由自主的回想起那儿时许多关于春节时的美好记忆。
  春节,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期盼,一个欢乐的节日;对大人们来说,是年复一年,居家团圆,有着香醇气息味道的节日;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个节日,更是一份深深的乡愁。
  那时的我还很年少,与亲朋好友们欢聚一堂,说说笑笑,相互祝福,燃放鞭炮,共享团圆的美好时光。而今,我已年过花甲,仍对那段美好的记忆念念不忘。但不再追求儿时过年的那些习俗。当进了腊月,也就不约而同地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让我亲自感觉到“年味儿”随风向我们飘来。当那劈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时,热腾腾的团圆年饭摆到了桌上,它交织着一年来的喜怒哀乐,把一年来所有不开心的事全部抛到脑后忘掉,从头开始全新的一年。
  打开记忆的闸门,使我记忆犹新。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有的传统习俗仍在继续,腊月初八是民间的“腊八节”吃“腊八粥”的日子。我曾记得,小时候,那时的生活非常贫寒,平时根本也吃不上一顿美味佳肴,不过,那浓浓的“年味儿”却始终如一。就这样,大人们用“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儿歌来哄孩子。这虽是一句古老的儿歌,却给这红红火火的“年味儿”拉开了序幕,逗孩们高兴。
  如今,我们虽然有了更多的美食和烟花爆竹燃放等娱乐方式,但那份纯真的喜悦和期盼却渐渐淡去。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见证了新冠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许多人因此改变了生活方式,而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必须坚定信念,积极面对生活。我希望在即将到来的春节里,我们都能感受到那份久违的温暖与希望,充分体现了春节的生活气息,使每个人都洋溢着春节独有的温暖,让那些美好的记忆将会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心中。


8.爱字的理由
连斌(沽源县)
  明天就是腊八节。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时候,农村从腊八开始,年正式进入筹备中。磨面、办年货、买新衣、写春联等等。最开心是孩子们,终于有了盼头。
  我过年最感兴趣的事是写春联,为啥呢?因为在我心里藏着一个不算笑话的笑话,说来已有四十二个春秋了。那年,我家从城市迁到一个小山村落户。8岁的我跟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父母还没同村里人建立起人际关系,赶上了过年。其它事都好办,唯独写春联难为了父亲。父母出生在旧中国,没上过私书,是一对睁眼瞎。我们初来乍到,根本不清楚村里谁是文化人。父亲又不好意思回城找单位人帮忙,不过父亲还挺有主意,他找来我吃饭的小碗,用碗口蘸墨,在裁开的红纸上印圈圈,方斗印五个圆,长条印九个对称的圆。父亲对我说:“咱家没有文化人,过年吗!也不能少了气氛。贴春联其实也没什么太多讲究,归根结底就是图个喜庆热闹。”我从父亲眼神里看出他的无奈。
  腊月二十八清晨,我家的春联贴上大门。村里人,看到我家的春联,笑地爬都爬不起来。消息很快传到刘红梅耳朵,好奇心引她来了我家,父亲上前笑迎,她夸这幅春联有创意,我能看出她丝毫没有讽刺意思。她和父亲交谈中看到了我,她问父亲:这孩子几岁了?父亲赶忙回答:在过两天就八岁了。噢!到上学年龄了,过了年开春来学校念书吧,我在村里教学。
  拜年是农村人的传统美德。初一邻家的孩子拉着我的手,挨家挨户给长辈们问好。每到一家,我都会看到门上的春联,字写的如行云流水,龙飞凤舞。小朋友告诉我,村里所有家的春联都是刘老师给写的。刘老师的字触发了爱字的神经,从此我和字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个年,我也许是我一辈子过的最开心,最有意义的一个年。
  我念书了,一边学文化一边和刘老师练习毛笔字。一练就是几十年。直到2O21年,她的女儿接她进城养老,老师才和我分开。又要过年了,我习惯自己写春联,我写春联,一半是想传承中华文化,另一半是对恩师的思念。


9.放炮炸碎四奶奶的香炉   
宋书明(赵县)
  四奶奶是我本家长辈,我们同住在一个院里,她家住西屋,在西南角朝大街开门,我家住北屋,在东南角朝大街开门。平时,我到外边去,常常走四奶奶家的门。
  那年除夕夜,我正吃饭,街上清脆的炮声,一下子勾住了我的魂儿,我立刻放下碗筷,拿出一挂鞭炮,上街和伙伴们打炮仗。
  路过四奶奶家的门洞,见她的土地堂里点着明儿,香炉里燃着香,心发奇想:在里面放个炮,该多好玩啊。于是我掏出一个插进香炉点燃,未及躲避,“嘭”的响了。随着火团,炮屑和灰粒打到我脸上,火辣辣的疼,耳朵也被震得嗡嗡响,一时间,我被吓傻了。
  响声把娘惊来。娘借着门神的烛光,见弥漫的烟雾中,我呆呆靠在墙角,再看看土地堂里的蜡碗儿灭了,香炉碎了,灰尘溅得到处都是,急问:“你在土地堂里放炮了?”我战战兢兢地“嗯”了一声。娘一把将我拉回屋,厉声道:“把香炉炸碎了,你四奶奶还怎么烧香啊?”
  “娘,我错了。”我低下了头。
  “这就完啦?得给你四奶奶认错!”说着,把我拽到四奶奶屋。
  四奶奶正在包饺子,看我们脸色不好,忙问:“怎么啦?”
  娘说:“放炮把您土地堂里的香炉炸碎了,让他给您赔个错。”
  四奶奶心平气和地说,“孩子家,干嘛给他要这么大的规矩啊?”
  “我不能迁就他,做了错事,就得让他认错。”娘不依不饶。
  “奶奶,我不该在香炉里放炮。”我掉下了悔恨的眼泪。
  四奶奶拍拍我身上、头上的灰屑,又给我擦擦眼泪:“孩子,炸着你了吗?没有就好,改日可别这么做了。香炉碎了还能再做,炸着你了可就麻烦啦!”
   回屋后,娘叮嘱我:“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想想后果,不能做的事,坚决不做。要多做好事,当个好孩子。”
  娘的话,我牢牢地记在心里。从此放炮,我再不随处乱放了,时时刻刻注意着安全。除夕,我帮四奶奶往香炉里装灰,往神位上放蜡碗儿,还帮她贴对联、扫院子,到街上看护悬挂着的彩色吊挂……我无比幸福地陶醉在新年来临的快乐之中。
  而今,四奶奶早已作古,娘也离世多年。多少年来,每到春节来临之际,我总会想起当年那场恶作剧,想起心地善良、胸怀宽广的四奶奶,想起对我的过错不包瞒,不宽容,要我如何做人的母亲。   


10.芝麻杆
牛文全(东光县)
  民间过年的风俗很多,在各地也不尽相同,贴对联、贴门神、挂灯笼、放鞭炮、祭灶王……。而在华北和冀鲁一带除上述外,自古还流传用芝麻杆做为“吉祥物”来表达过年的一种习俗方式。
  芝麻开花节节高,这句耳熟能详的词语,通常比喻日子象芝麻开花一天比一天好,生活一年一个新台阶。提到芝麻,除了能制做香油,它的秸杆就是用来烧柴。但是它不同于其他农作物秸秆随便烧,因其种植面积较少,加之其寓意吉祥一说,芝麻杆具有了一层神秘感和宝贵之义。
  芝麻属一种油料农作物。对芝麻的种植以及芝麻杆的特殊用途,还是留在小时候的记忆里,那是60、70年代,生产队也是在地质不好的地里种点芝麻,当快要成熟的时候,三三两两的儿童钻到地里掰开芝麻角,倒出来偷吃芝麻,一回想那情景现在嘴里也能感觉到喷香的滋味。芝麻收获下来,放在生产队的粮场上,一遍遍晒干投净,每家每户分得点芝麻和几捆芝麻杆,把芝麻杆保存起来,就在那个连烧柴都很困难的年代,各户的芝麻杆平时也舍不得烧,留做过年用。
  用途一,大年三十这天,把几棵芝麻杆中间裹上红纸或红布,横放在脚门(外门)下,当时听老人们的说法是,这样能驱灾避邪,把邪魔歪秽挡在门外,大鬼小鬼进不来。
  用途二,在院子里,散落不齐的撒上些芝麻杆,叫踩碎(岁),寓意岁岁平安。还有正月二十五,是“田(甜)生日”,民间有“打囤”的习俗,寓意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粮丰囤满,也撒上几棵芝麻杆。
  用途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年三十晚上煮饺子,必须用芝麻杆烧火,这是真正流传民间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实际含义,芝麻杆烧出的火,火苗红,意味来年日子红火,象征来年的日子象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步步高。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一棵普普通通的芝麻,历代种植,它浓香了菜肴餐桌,点缀了百姓生活。一句芝麻开花节节高流传百世。芝麻杆本来就是一根烧柴,但同属人间烟火,它更生生不息,升腾不止,寓意深远,赋予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11.陈年趣事
韩新华(阳原县)
  每到年关,那些久违了的趣事,如细雨在心空洋洋洒洒地漫游;更像一幅布满亲情的画卷在记忆的长廊熠熠生辉。
  公婆有六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最小,我的老公是老六 。三十年前我初为人妻,融入了这个二十多口人的大家庭,和公婆同住一个院子里。每到大年二十三,婆婆拿出自家院里收的葵花籽和公公从集市上买来的蚕豆、花生开始在铁锅里翻炒,锅铲碰撞的交响乐拉开了我家过年的序幕。
  婆婆戴着大围巾陆陆续续做出许多可口的食物,每一样都会留下少许给大家解馋,然后用合适的器皿装好藏到南房墙根下的几个大瓮里。其余的家人各显其能,打扫房间、整理院子、洗床单被罩等都忙的不亦乐乎。我家五间正房,两间南房,还有煤房、厕所、街门以及鸡窝、狗窝都是要贴对联的,擅长书法的四哥和五哥大显神手,把买来的红纸拆成大小合适的尺寸,开始春联大比拼。我和老公以及七妹把写好的春联一张一张从桌上移到地上,待墨迹干后再一一收好放到柜顶上备用。两个哥哥边写边相互戏谑着对方不如自己的字体好看,对方的内容不如自己的有内涵,情急之下让同样擅长书法的二哥当裁判。沉稳的二哥含笑不语,在地上墨迹未干的对联中默默地看来看去,故意干咳几声,慢条斯理地说:“书法嘛,不相上下”,然后指着一副:“铁索细颈无怨,饥寒交迫甘心”、横批“赤胆忠心”的对联哈哈大笑说:“狗窝专用联,有创意,这副胜出”。语毕,大家的目光在两位哥哥脸上寻找答案,五哥喜笑颜开的来个小跳,再做一个打猴拳的动作宣布胜利,在纸墨馨香中年味儿愈加浓郁;接下来的几天开始做灯笼,一些麦秸杆、细铁丝和麻纸,被哥哥们的巧手赋予了生命与灵性,从零散到成形,到把麻纸糊在做好的灯笼框架上,最后用水彩画出喜欢的图案,栩栩如生的六个灯笼便静待闪亮登场的时刻。一切准备就绪,也到了年根儿。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应酬增多,那些写春联、做灯笼、一大家人聚集在老屋里其乐融融的旧时光一去不返,只能在回记忆中一遍遍的怀念。


12.那年拜年走错门儿
张志军(永年区)
  正月初三,是外甥男女到姥姥家上坟祭祖拜年的日子,我也不例外,但20多年前,拜年走错了门儿,不但被人们笑话,而且这话柄流传了好多年。
  姥姥家距我们只有2里多,那时的姥姥姥爷早已故去,我们每年正月初三就是给姥姥姥爷上坟祭祖,顺便给舅舅们拜年。我有三个舅舅,二舅在他们的村西头居住,距我们这儿最近。我清楚地记得:二舅家的街门楼上盖着一间小楼,这是最醒目的标志,为了节省时间,我先到二舅家拜年,然后再给另外两个舅舅拜年。我从巷子的南头往北走,猛然看到了街门楼上的小楼,便知道:到了二舅家了。
  进了院子,我知道,二妗子在堂屋的西边厢房住着,我径直走过去,还没走到堂屋门口,迎面从厢房走出来一位年轻的女子,我不认识,便问:我二妗子呢?人家也闹不清我是什么亲戚,便向东边厢房指指。我想:二妗子啥时候挪过去了呢?边想着,边迈腿向东厢房走去,并且喊着:二妗子,你啥时候挪到东厢房的?我来给你拜年了。说着话便迈进了东厢房,并把礼品放到了条几上,便迈进了东厢房,并把礼品放到了条几上,准备下跪,拜年。可谁知,猛然听到喊声:你这个瘦马{外甥到姥姥家都喊瘦马}也不看看,这是到了谁家?我一听声音不不对啊?不是二妗子的声音。这时,人家走到了我的跟前,我一看:嗨,错了,是二舅的邻居啊。邻居假装生气的骂着:你这个瘦马?大初三来给俺拜年,你不亏啊?我一听,这邻居说的对。按辈分儿,我和他的公公是一个辈份儿,可我却走错了门儿,还差点下跪拜年呢。我赶紧,拎起礼品,满脸羞红的不知道有多烫了,赶紧溜了出去。邻居追着我跑到街门外,并告诉了街坊邻居,街坊邻居笑得前仰后合,都说:还没遇到过拜年走错门儿的呀。为啥走错了,原来邻居家也在门楼上盖了一间楼。这才闹出了笑话。
  这事儿过去了20多年了,但每每想起,总感觉可笑,现在想想:还是觉得自己到舅舅家走动的少,假如隔三差五的去舅舅家串串,走动一下,也不至于闹出这样的笑话啊。“常回家看看”,这句话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13.难忘当年看大戏
尹根生(故城县)
  儿时的记忆,弥久留香。一如旧时七八岁的儿童贪婪地用嘴舔着求大人给买来的冰糖葫芦。甜的要死,记忆深刻,回味无穷……
  四十多年前,还是生产队,大锅饭时代。在我的记忆力,一进腊月门,大人们就忙着打扫房间,洗涮盆盆罐罐,糊窗贴墙,邻里乡亲争先恐后的把大街小巷扫的干干净净;经济条件好一点的户,到了腊月二十几,便开始杀猪宰羊,蒸猪头,熏下水,忙活不停。条件差的户只能凑活着割几斤猪肉,炖上一锅,汤多肉少,主要是为了喝肉汤。小时候看见诱人的肉汤冻,我都忍不住要流哈喇子…
  最有意思的还得说是看大戏。那时候每逢过年,村里就会组织一些比较活跃的青年男女,提前排练节目。有几位有文化的中年大叔,有的导演,有的拉二胡拍小镲。什么二人转、三句半、革命歌曲、现代京剧等等。真是演到高潮,掌声不断,欢声雷动,情不自禁啊。
  最令人啼笑皆非,忍俊不止的是男扮女装的张升阳,胸上不知是填了两个馒头还是别的什么东西,穿上旗袍,戴上假发,搽脂抹粉后。俨然一个丰满妖娆的女子形象。天生爱调皮逗乐的“她”,一步三摇,搔首弄姿。一个逼真的反面人物被他演活了……
  如今,四十五六年过去了,每当我与搭伙的升阳闲聊时都会说起这事,回忆起那令人陶醉的时刻,品味那难忘的情景。


14.父亲给我做梅花灯(散文)
屈丽(赵县)
  小时候家里穷,过年都穿不上新衣裳,更别提买灯笼了。记得那年除夕,吃过年夜饭,玩伴们都提着灯笼玩儿,我稀罕各式各样的灯,也钻进人群看。
  小红的龙灯是她留美的姑姑买的,通体发红光,龙须还不住地颤悠,直颤得心要跳出来。我忍不住伸手去摸,被她一把推开:“别碰,碰坏了你赔得起?”缩回手,我悄悄挤出人群。
  看到父亲挂在墙上的马灯,我眼前一亮,这不是现成的灯笼么?于是移开灯罩,倒油,点捻,提灯出门,丢下父亲“干什么去”的话语,重新挤进人群。
  小红看到了,一撇嘴:“这是什么破玩意?”一脚踹过来,我没有防备,马灯被她蹬出老远,在一片哄笑中,我泪雨滂沱,耷拉着脑袋回了家。
  细心的父亲摸着我的头问:“是不是想要一盏灯?”“是,可咱家……”“咱家也有!”父亲打断我的话,“我们做一个!”
  他把木条据成段,钉成一个长方体,底面嵌进交叉的木片,中间再钉一个露尖的长钉。看着父亲熟练地操作,听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父亲拿着一截蜡头往钉上插,边问我:“想用什么纸糊灯笼?”
  这难不倒我,我想起年前糊窗户的纸了。剪刀裁好后,正想拿面糊糊,父亲又问:“糊白灯笼?”哎哟!白色不好看,弄不好又被小红取笑!转头看到茶壶肚上,朵朵红梅开在雪地上,真精神。我灵机一动,拿起笔在纸上描画起来。父亲一边夸我手巧,一边拿出两桶颜料。“染色?”“是啊,梅花有了黄、绿颜色衬托,更好看!”父亲的鼓励下,我画得更认真了。
  父亲端详我的画,满意地点点头,让我把纸张分半,放进颜料水中浸泡。着色的过程中,我看到俏皮可爱的梅花如同小精灵,慢慢张开翅膀,飞离水面,飞向灯火照亮的夜空。
  这时,鞭声越来越响,欢呼声越来越近,龙年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最浓郁的年味中,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父亲从水中拉出彩纸,想象它们飞上灯笼的样子,开心极了!
  大年初一晚上,我会提着父亲亲手为我制作的梅花灯,畅游在龙年的烟火中,我相信,浸满父爱的梅花灯最亮,最美。


15.一句话,伴余生
张红梅(武邑县)
  眼看年关将近,看着身边的孩子,往事历历在目,展现眼前。
  “我是咱衡水的一名志愿者。你不用回报我,你只要能在身边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帮他们一把就行。”这是2015年临近年关时,一个爱心人士告诉我的一句话。当时,孩子的病确诊已经一年多了,我们依旧不相信孩子的病会无药可医,不相信孩子的未来,会是方寸之间度余生,我们依旧各处奔跑、四处求医,以求孩子的未来能有一丝希望。
  孩子的病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他们有的捐款、有的捐物、也有人上门为孩子医病,我空怀一颗感恩的心,却不知道如何回报爱心人士的这份关爱,只会说谢谢,直到一个电话的铃声响起,改变了我后半生人生的轨迹。
  那天,冰天雪地里的我独自行走在寒冷的风中,忽然电话铃声响起。接通后,对方核实了一下孩子的情况,确认过我是孩子的母亲,然后让我把银行账号给他一下,他说快过年了,想给孩子打过二百块钱来,钱不多,给孩子买点他喜欢吃的吧,让孩子开开心心过个年。因看到手机显示的电话号码是衡水的,我说咱们离着挺近,您方便的话告诉我一下姓名地址,等条件好些了,我一定回报您。而对方只说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并一再嘱咐我,一定让孩子高高兴兴过个年。
  我心里回味着那句话,木雕泥塑般站在那里,愣怔着,直到感觉到手疼,才想起手机还在耳边举着。放下胳膊想把手机放进兜里,却发现手机和手套之间隔着一层霜雪沾在了一起。
  “在身边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能够伸出手帮他们一把就行。”这句话直击我内心深处,震撼到了我。我终于找到了人生的落脚点。
  当下的农村,年轻人多数出门打工,老弱病残守家。村里老人需要资格认证、有的老人手机有个小故障、手机缴费充值等等,事无巨细,只要身边的人需要,我都义无反顾的伸出援手。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的付出也收获了回报,今年我获得了2023年第一季“时代新人衡水好人”的光荣称呼。
  一句话,伴余生。我会不改初心,在接力并传递爱心的路上继续前行……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