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家乡特产】冀州“曹记驴肉” [收藏主题] |
【家乡特产】冀州“曹记驴肉”
河北省冀州市人发创于170多年前清咸丰年间的“曹记驴肉”, 被载于《北京文史资料·老字号》,收录进《天津名吃》《南开春秋》《中国名吃大辞典》等书中。电视剧《厨神》,在第29集提到中国“四大驴肉”时,也把“曹记驴肉”列为其中之一。一直到现在,它始终是冀州的名吃。 “曹记驴肉”发端于北京。清咸丰年间,在北京鲜鱼口有一家“冀州曹记驴肉”小吃部,因为他与“饶阳豆腐脑”小吃部离得很近,而且两家所经营的食品互补性很强,所以前来吃豆腐脑的人往往要搭配“曹记”的大饼(或烧饼)卷驴肉,来吃驴肉的人也一定要喝上一碗豆腐脑才觉得畅快。两家生意互相帮衬,生意都很兴隆。 “人挪活,树挪死”,“曹记驴肉”的经营场所由北京转移到家乡冀州的码头李镇。传到第三代曹建功(1878—1962)时,已是清光绪年间。清末,曹建功从码头李转到本县官道李镇。据说,当年,市场上若“曹记驴肉”卖不完,别人家的驴肉便卖不动。到了1936年,因为时局动荡,盗匪猖獗,曹被绑架了两次,几致倾家荡产。曹建功果断做出了让二子曹福堂(1903—1976)和三子曹立海(1907—1960)去天津发展的决定。在天津,逐渐发展成“八大家食品”之一。 “曹记驴肉”,坚持自己宰杀中、青口的驴。绝对不用病驴、死驴、老驴;煮驴肉有其祖传配方,后配方中又加入数味中药材,不仅使制作的驴肉香味醇厚,而且还除去了驴肉性中的寒凉,食后对身体更有益。因此,“曹记驴肉”,肉质酥烂,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味道醇厚,咸香可口。 [attachimg]1433241[/attachimg][attachimg]1433242[/attachimg][attachimg]1433243[/attachimg] “曹记驴肉”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享誉津门。许多文艺界和社会知名人士经常前来光顾,如著名表演艺术家裘盛戎、荀慧生、李少春、李幼芳、鲜灵霞、金宝珍等。裘盛戎曾几次对“曹记驴肉”传人曹周信说:“吃驴肉对保养嗓子有好处,地上跑的就数驴肉香。”天津的一些党政领导如张滩三、李耕涛、胡照衡、宋景衡、王孝一等人也经常光顾,甚至连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邓小平也曾尝过“曹记驴肉”。文革中, “曹记驴肉”更名为“天津酱驴肉”,后来停止生产。 改革开放后,“冀州曹记驴肉”进入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1981年,在时任天津市副市长王光英提议、支持下, 恢复了“曹记驴肉”。1983年,“曹记驴肉”在天津举办的“食品展销会”上被评为最佳食品。同年,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冀州曹记驴肉”商标。 1985年,天津“食品一条街”筹备时,当时的负责人邀请“曹记驴肉”入驻。开业庆典时,许多社会名流应邀前来品尝一条街的风味食品,据说其它食品上了一盘就撤下,唯独“曹记驴肉”上了一盘又一盘。198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视察天津食品一条街时,品尝了“曹记驴肉”后赞不绝口。著名画家黄胄食后画驴,并幽默地在画上题字“曹记驴肉,刀下留情”。“曹记驴肉”以它独特的口味赢得各方宾客的普遍赞誉。 现在,在冀州市城区和码头李镇都有经营“曹记驴肉”的“全驴馆”,每天食客络绎不绝。中央电视台曾拍专题片予以宣传、褒扬。 |
|
分享到 | |
支持(0) | 反对(0) 顶端 底部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