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文学园地 >> 查看帖子

1179

查看

0

回复
主题:2022年12月27日乡音 [收藏主题]  
zhuangjia 当前离线

145

主题

14

广播

1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一年级

用户积分:1719 分
登录次数:332 次
注册时间:2007/5/6
最后登录:2024/3/11
zhuangjia 发表于:2023/4/10 16:54: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2022年12月27日乡音
点击查看原图

黄糕情
□杜军(蔚县)
  飘泊他乡,一年之中很难品尝一顿家乡的黄糕。只有在年终结束飘泊的生活时才能迫不及待地通知家里,我要回家,给我做—顿黄糕吧。
  黄糕是家乡蔚州的主食。家乡盛产谷黍麻麦豆,但不及对黄糕的钟情。不想饺子,不想包子,但三天不吃黄糕,就馋得慌。黄糕是一种地域的主食,比其他食物耐饿。俗语说:“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二十里荞面饿断腰。”吃上一顿黄糕,走四十里路也不显饿得慌。
  黄糕是由黍子脱皮磨面加工的一种主食。黍子是北方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粒淡黄色,去皮叫黄米,是我国植物里少有的物种,只有在古代专有辖地才大面积种植。黍子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均高于小麦、大米和玉米。黍子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之一。《内经》《本草纲目》等书都有记述。黍子性味甘,平,微寒无毒。据《名医别录》记载:稷米入脾,胃经功能益气凉血,解暑,主治气虚乏力、中暑、头晕、口渴等症。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的“故人俱鸡黍,邀我至田家”中的黍就是今日的黍子。在夏商的甲骨文和《诗经》中黍多次出现,可见其久远性。
  黍子还是一种救命粮。家乡十年九旱,在大田无法耕种的情况下,因其生长期短,一般百十多天就能成熟,成为救命粮。每逢芒种节气过后雷雨天气较多,只要播种出苗就能有收获,能顶半年的口粮而不至于饿肚子。
  黍子成熟后,经过脱粒、碾米、磨面后方可食用。磨好的面用温水和好,蒸熟后趁热在盆中反复叠搓叫做搋糕。把搋好后的糕扳过来,就着可口的烩菜吃,那才叫香呢。
  把熟糕搓成小圆剂包糖或馅,油炸后就是油炸糕。出现在诸如过年、孩子满月、乔迁、婚庆等等重大喜庆的日子,吃上一盘圆圆满满的油炸糕,那叫一个美呀。过去因为家境贫苦,我们吃的是带皮涩苦的黍子糕。即便如此,我们每逢放学后或玩累了,能吃上一片蘸了酱的黍子糕,那叫一个爽呀。能在同伴面前显摆一块黄糕那叫一个惬意,同伴们会羡慕得不得了。虽然现在白面大米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黄糕依然是蔚州绝对的主食,三天不吃糕心里就缺了什么似的。糕就是家乡的象征。
  为了生活,我不得不背井离乡加入打工的行列,能吃上一块家乡的黄糕已成为一种奢望。黄糕已成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寄托。每每走在他乡的繁华都市街头,一说起糕就想起了家乡鲜花如云的空中草原,如诗如画的美丽暖泉,独树一帜的蔚县剪纸,万朵金花的蔚县树花,南山的飞狐古商道,生长在蔚县的奥地利国花——雪绒花,想起了蔚县的天,蔚县的地,蔚县的一切。每当长年飘泊在外打工的蔚县游子完成了肩负的使命,顾不得掸去身上的尘土,顾不得抹去脸颊的汗珠,风尘仆仆,相约结伴:“走,赶紧回家,吃咱那黄糕去。”
  黄糕弥合着故乡人的情愫。


古槐
□王纪华(隆尧县)
  庭院参天耸古槐,仙风凝瑞佑祥宅。虬枝苍劲生芝菌,洞树斑驳印绿苔。根系洪洞祖脉续,冠荫燕赵禄福来。暑寒千载何言老,岁岁花香寄壮怀。
  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千年古槐。它高大正直,粗壮挺拔,洞树参天。3个成年人合抱不住。它虽皴皱斑驳,历尽风雨,却依然根深叶茂,昂首苍穹,生机勃勃。它树干嶙峋,虬枝苍劲,枝叶繁茂,使劲向四面延展,伸向远方,宛如几条腾空欲飞的巨龙。状如伞盖的树冠,苍翠茂密,浓荫蔽天,把整个院子遮盖得严严实实。树叶上的清露,闪着银光,沁着香甜,洒满院落。庞大的根系,筋脉密布,贲张奔突,犹如巨龙的大爪,牢牢地深抓地下,托举起对绿荫的期盼,对幸福的希冀。早已掉光树皮的内腹,空洞裸露,可以装进几个人。深裂而粗糙的疤痕,泛着黑褐色的光泽,俨然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顽强而又安详地挺立在那里,为我们遮风挡雨,驱暑消灾。任凭风吹雨打,雷袭电击,在岁月的长河里,忠诚地守护着一方的安宁祥和,护佑着一家人的幸福安康。
  槐树木质坚硬,用途广泛,却生长缓慢。爷爷说,他的爷爷小时候,古槐就是这样,不过那时长势更茂盛些。谚语云:千年松,万年柏,比不上老槐树一摇摆。像这么粗大、空洞无皮的古槐,没有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不会长成这样的。
  古槐被民间称为“槐树大仙”,常年挂着红布。当雨水丰沛时,它的树杈上就会长出酷似灵芝的菌菇——槐蘑菇。它是治疗破伤风的灵药。妇女坐月子受了风寒,只要到我家讨取一指甲盖大小的槐蘑菇,再拌入红糖水饮下,保准药到病除。这或许就是槐仙赐予我们扬德行善、济世助民的神药吧。
  不会忘记,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是古槐的槐叶、槐花和槐粮豆,帮我们度过饥荒。
  小时候,古槐上鸟巢密布,雀鸟云集,落满枝头,甚是壮观。那时,这里曾是我们的乐园。在这里,我们看鸟飞鸟落,听故事传说,掏过鸟窝,吃过鸟蛋,打闹嬉戏,跳舞唱歌,尽情地享受着童年的快乐。
  我家南屋东西两侧的山头上,现在还留有门的痕迹。抗日战争时期,这个门和邻居家相通。当年,本家大伯是一名地下党员。他白天教书,晚上为党工作,在家里印传单,宣传抗日救亡运动。一天深夜,他正紧张地印着传单。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砸门声。鬼子叫嚣着要闯进家搜查。情急之下,我们一家人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大伯和同志们迅速从暗门逃走,潜入庄稼地,消失在夜暮之中。老人们说,这是槐树大仙在暗中护佑,同志们才安全脱险。
  这棵古槐,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是非常神圣的,人们像神灵一样供奉着。每逢初一、十五,奶奶都会给老槐树烧香上供。每当奶奶上供时,我就默默站在旁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小盘中的供品。那是一张小如杯口、薄如纸片的小饼。诱得我馋口生津,涎水直咽。等奶奶烧完香,递来小饼,我恨不得一口吞下去。却又舍不得,只是一点点地送到嘴里,慢慢地品尝。像品尝人间美味一样,品味着槐仙赐予的幸福,品出奶奶的勤劳和善良。虽然,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时至今日,每当过年时,我都会将亲笔书写的“槐树大仙”红纸条,贴到大槐树前面的石桌上,表达对古槐的敬畏之情。
  古槐不惧风雨,顽强向上的品格,深深影响了我们全家,影响着我们的后代。奶奶常说,做人要像古槐一样,正直,善良,勤劳,本分。每当有客人在我家吃饭,奶奶总是拿出最好的饭食招待。奶奶的口头禅是:人家吃了扬名,自己吃了填坑。这是奶奶的座右铭,更是奶奶一贯的处事风格。古槐下成长起来的人,无不具有这种品格。
  我们热爱古槐,赞美古槐,不仅因为它是我家的一棵古树,更因为它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国槐”。古槐这种根系华夏、正直善良、百折不挠的品格,不正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吗?


又闻地瓜香
□彭国忠(容城县)
  老家管白薯、红薯叫地瓜。冬天见凉,冷风一吹,大衣小袄都穿在身上也不觉得暖和,难以抵住冬天的寒冷。在缺衣少食的年月,能吃上地瓜,能喝上地瓜粥就很不错了。
  每当路过超市门口,闻到沁人心脾的地瓜香,就让我想起过去难忘的岁月。
  那是一个炎热的星期天下午,父亲买来地瓜苗召集我们去白地里栽种。父亲早早在地里刨好坑,我被安排拎水往坑里浇,我媳妇儿弯着腰把苗放在一个个坑里。母亲蹲着,娴熟地用粗糙的手从周围掬土盖住地瓜苗,只留少部分露在外面,再用双手拍实。整块白地就有了一片绿油油的生机。栽地瓜的过程既紧张忙碌又有条不紊。干完活,身上满是泥水,脸上满是汗水,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沉甸甸的收获,心中又增添无穷的力量。
  秋后收完玉米,地瓜叶由绿变黑,下霜的时候停止生长。我们又被父亲召集在一起,先削去地瓜秧,扯到不碍事的地方。我和父亲每人一把铁锹负责刨,媳妇儿和母亲负责捡拾地瓜。挖时千万要仔细,不要伤了皮,否则不好储存。父亲用独轮车一趟一趟运回家精心挑选,好的坏的分类,留足吃的,剩余的放在窖里储藏起来。
  冷风一刮,冬天来临,家家炊烟袅袅。一早一晚都喝地瓜粥,把玉米糁子熬得粘粘的,锅里再放几块切好的地瓜咕嘟着,出锅时飘逸着迷人的粥香,吃到肚里御寒又暖和。真应了肚中有食不发慌。
  地瓜除了熬粥,还可以蒸着烤着吃。那种烧烤后浓郁的香味,更加诱人。
  父亲把炉火烧得旺旺的,我们穿着小花袄,围着桌子坐在小凳子上写作业。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父亲挑选质量好的地瓜放在炉口围成一圈,找来一个破盆,把地瓜扣在里面密封起来。约摸20分钟翻腾一下,扣好,再过30分钟,香味和热气缕缕弥漫出来,地瓜就烤好了。父亲剥去地瓜皮,给我们每人分上一块。吃着热乎乎的地瓜,嘴里哈着热气。母亲慈祥地看着我们,手里不停地纳着鞋底,偶尔用锥尖刮一下头……全家人其乐融融,温馨而甜蜜。
  如今又闻地瓜香,想起故人,泪眼汪汪。


偶成
□曹英杰(隆尧县)
扁豆丝瓜左,菊丛月季东。
捣衣棠树下,串戏板胡中。
院小无尘翳,秋深有晚晴。
一声孙子唤,妻比雀还灵。


白菜价
□刘生俊(临西县)
翠玉白菜
摆上了货架
一斤三毛八
菜畦里破碎的希望
哭得稀里哗啦
远方工棚里那个狠心的他
只能怯怯地打来个电话
二亩地的麦苗承载了好多
下雪时候
你还好吗


人在他乡
□李彩慧(承德)
置身江南水乡
贡江章江水泛出幽静迷人的波光
热风阵阵涌上脸庞
思亲人,念家乡
天,是同一片天
老家的红砖瓦房
是我灵魂永远的栖息地
埋藏着
埋藏着我的血脉深根
他乡能是故乡吗
风,是热嘟嘟的
水,也不凉爽
匆匆忙忙的赶路人
跌跌撞撞的人生
静心修炼,期待美好明天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