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农网社区 >> 新闻联播 >> 查看帖子

1118

查看

0

回复
主题:曹妃甸李晓亮:退役不褪色 致富带头人 [收藏主题]  
admin 当前离线

3735

主题

360

广播

34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2127009 分
登录次数:8669 次
注册时间:2007/3/30
最后登录:2024/4/19
admin 发表于:2022/5/20 11:30:00   | 显示全部帖子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晓亮不仅以前在部队干得好,回到家乡后又成了群众的致富带头人,我们最佩服他!”“晓亮有情怀肯奉献,他是一名好党员!”在曹妃甸区十农场玉官庄村,乡亲们提起退役军人李晓亮,都会竖起大拇哥,齐声夸奖他。
  李晓亮今年36岁,是土生土长的玉官庄村人。2004年底,20岁的他穿上军装步入军营,当了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到广东汕头服役的7年时间里,他坚决服从党的命令和指挥,苦练业务本领,光荣加入了党组织,多次被部队评为“汽车红旗手”“优秀士兵”,并荣立一次三等功。
  2011年11月,在部队服役7年的晓亮回到了家乡玉官庄村。此时,他的父亲已经拥有一家小规模的建筑队,在当地建筑市场小有名气。“我应该帮助父亲把事业做大做强!”在部队通过函授学习拿到“经济管理”大专证书的晓亮初步规划了自己的方向。经过几年的拼搏和努力,他帮父亲注册了建筑公司,规模也不断壮大,成了远近闻名的建筑企业,为近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多年在建筑业摸爬滚打,晓亮积攒了一定的财富。但他觉得,一个人富了不算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给群众做表率、带领大家致富才是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在晓亮的心里,开始升腾起更大的愿望。
  十农场是著名的水稻之乡,历史近65年,种植面积达36000亩,80%的群众依靠水稻种植过上了好日子。但近年来,一些种植户为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致使稻谷品质下降,价格受到影响,制约了乡亲们增收的路径。这些问题,晓亮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准备另辟蹊径,通过绿色无公害等特色品种闯出一条新的路子来。
  十农场郑庄子村东原来是一家场办砖厂。4年前,农场开始招标将废弃的砖厂进行复垦土地。晓亮经过竞拍拿下了这里300亩地的复垦和5年的种植合同。在复垦过程中,他从10里外运来没有任何污染的自然土把大坑填满,为下一步种植打好基础。
  去年春天,李晓亮早早联系了沈阳农业大学的一位教授,经他介绍引进了黑龙江佳木斯著名的孙斌有机稻米和“降糖”稻进行试验种植。同时,他还邀请河北省滨海稻作研究所的专家来现场指导,种植了该所培育的多个水稻新品种。在栽培过程中,他坚持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及病虫害防治全部采用物理和人工技术。秋天收获时节,这些有机、富硒、防病的纯绿色稻谷被大城市的客商抢购一空,亩效益比普通水稻高出一倍多。今年开春,得到消息的很多稻农纷纷找到晓亮,他无偿把水稻新品种和种植技术奉献给大家。
  “晓亮是个好小伙儿,我一辈子都会记着他的好!”孙家坨村的孙记平身体不好,不能干活的他常年在家养病,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在学校上学。晓亮了解到他家的困境后,经常带上现金和米面油等前去嘘寒问暖,鼓励他扬起生活的风帆,晓亮经常对孙记平说的一句话是:“你要把我当成亲弟弟,有事儿了打一个电话我会马上来!”知根知底的乡亲们说,像孙记平这样生活困难的“兄弟姐妹”,晓亮还有五六位,致富后的他一次次把爱心献给了这些需要帮助的人。
  “4月份疫情防控期间收到了许多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其中李晓亮给所有执勤卡口捐了大米、鸡蛋、猪肉、牛奶等,价值两万余元,他又是今年捐赠物资最多的。”在十农场党委办公室,主任张志勇的电脑里保存着一份捐赠记录,他动情地说:“2020年初春的疫情防控时期,李晓亮也捐了棉大衣、水果、消毒液等近两万元的物资,他的爱心感动了全场防控人员。”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是部队培养了我,是党的好政策让我走上了致富路。”每每听到乡亲们的赞许,他总是一脸真诚地说:“我应该懂得报答,永远做一个对社会、对群众无私奉献的好人!”
  唐山市曹妃甸区十农场 张景生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