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灌水杂志 >> 查看帖子

3088

查看

0

回复
主题:无私的张世荣 [收藏主题]  
文字虫 当前离线

933

主题

171

广播

3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七年级

用户积分:20001051 分
登录次数:592 次
注册时间:2015/1/31
最后登录:2024/4/25
文字虫 发表于:2022/3/27 8:19: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老共产党员的风范】

无私的张世荣



   张世荣(1921~1990),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徐家庄乡松篱村人。他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上世纪40年代农业生产互助组起,担任村干部40余年,其中,当村党支部书记30年。1958年曾经出席“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获奖章1枚、英雄牌钢笔1支。1964年,参加了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的北方棉花生产座谈会。

  

点击查看原图

   他与我是同一个乡的邻村,曾经同为村干部,所以很熟悉。

   他在全县较早地组织52个农户成立了农业生产互助组,随后,又发展为全村村民加入的初级、高级农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农、副业生产。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该50年代,是冀县(今冀州区)“社会主义建设‘五面红旗’”之一,六七十年代是全县“学大寨”先进典型,粮、棉产量和农民纯收入位均列全县前茅。图为党报对他的报道。

点击查看原图

       他的无私精神,特别令人难忘。

        一心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一个心眼工作,把私抛弃到一边去。当村干部几十年,家务活儿都甩掉啦,全靠母亲和老伴。他每天都是上午、下午、晚上“三开饷”去工作,在家里只是吃3顿饭、晚上十一二点后来睡觉。有个头痛感冒的小病,也坚持出去。他老伴说:“家只是他的个旅店。”他母亲去世和几个孩子婚嫁期间,都没有放下村里的工作。

        雨天惦念。几十年来,每遇阴雨天,他不是往自己家里跑,而是组织干部们,一家一户地查看五保户和贫困户的住房情况。每年春节前,他总是组织干部们逐家逐户地到五保户和贫困户家送慰问品、了解情况。有一年,他与干部们一起慰问五保户和贫困户,大年三十的中午饭到了下午2点多钟才吃,全家人只好等着他。

       四个没有。2018年,在撰写他村的村史时,参加座谈的人们都说:“他有4个‘从来没有’”:1.村里村民,包括他们张姓家族,有红白大事,他一定帮忙,但是,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在人们家里吃喝过。2.村里副业比较好,吃喝招待比较多,他从来没有参加过。3.当时,人们生活比较差,但是,招待打井人员比较好,一般都是吃大饼卷肉、馒头炖肉等。他们村打井很多,他从来没有在招待打井人员的伙房吃过饭。4.他从来没有收过礼。

       捐女儿鞋。上世纪60年代,他组织全村人捐献,帮助贫困家庭。一天晚上,他一家人商议捐什么时,大家正在考虑,他看到正在上中学的二女儿穿着一双不很旧的棉鞋。就说:“捐这双鞋吧。那家孩子可以穿。”他让二女儿脱下来,急忙拿着去了大队部(今村委会办公室)捐了。

   “转非”人上世纪70年代初,县里从农村“招工”,被“招”的人,就能够“农转非”,即“农业粮”转为吃“商品粮”。在当时,这是千人想、万人求的大好事。

当时,公社(今乡镇)领导照顾他大女儿一个指标,大女儿也准备好了自行车、被褥、衣服等等,第二天就要去码头李油棉厂报到上班。

       他因为外出开会、工作忙,原来不知道这件事。在大女儿去报到的头一天知道后,极其耐心地给家人做工作,“村里生活困难的很多,应当给最困难的家庭子女‘转非’,我们让给他们吧。”他毅然把自己大女儿的“转非”指标让给了他人。直到如今,被‘转非’人的一家,对他的恩德仍然念念不忘。

       拒结婚礼。1976年,他正在当兵的唯一的儿子张其景回家结婚。他考虑到,当时,村里婚事大操大办的风气有所抬头,自己是村里的老支书,儿子结婚,应当带头节俭办理。于是,提前开了家庭会,确定隐瞒婚期,不通知亲友,不通知乡亲,悄悄举办个小仪式就行了。结果,其景结婚时,全村300多户人家,包括张姓本家族的“随份礼”一份也没有收。

       辞众帮忙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好转,村里大多数村民都拆旧土坯房,盖了新房。当时,他7口4代人,住着3间土坯北屋和1间小南屋,1983年也想翻盖新房。

       他明白,那时谁家盖房,都是乡亲们帮忙干活儿。他考虑到,一自己是老村书,要盖房,估计全村人都要来,二当时正是“农忙”。为了不影响生产,也不给群众添麻烦,于是,花了200元钱,把翻盖房工程承包给了他村的建筑队。

       1990年,张世荣因病去世,乡政府主持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县里领导同志和本公社各个村的代表参加。追悼会这天村里的高音大喇叭,播放哀乐持续了半天的时间。那时,刚刚下过大雪,街道十分泥泞,一大早,村民自动组织起来,垫土、平整了出殡所经过的街道。村里的年轻人,坚持了“高抬”棺柩送葬。许多中老年妇女,自发地为他送来自己叠的“金银元宝”,还口中念念有词:“你一辈子不收礼,这次得收着。”那天,虽然街道泥泞,天寒地冻,但是,全村人男女老幼倾巢而出,参加追悼会并送葬到坟茔。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