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文学园地 >> 查看帖子

6901

查看

0

回复
主题:从武训行乞兴学说开去 [收藏主题] 本贴被认定为精华  
义禅子 当前离线

410

主题

5

广播

2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四年级

用户积分:110424 分
登录次数:578 次
注册时间:2018/9/19
最后登录:2023/1/1
义禅子 发表于:2022/3/15 10:02: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从武训行乞兴学说开去

                邓连朝

       武 训(1838~1896) 清代平民教育家。今冠县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训则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武训先生是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平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处义学,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被誉为"千古奇丐"。

      武训是一个老农民,给地主老财扛活,多次被他们随便使个坏就拿不到一分钱,原因在于自己不识字没文化。为了不让包括自己在内的广大劳苦大众再吃不识字没文化的苦,毅然决然走上了行乞兴学的道路。穷其一生,先后兴办了三所义学。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很容易,但是一辈子做好事就比较难了,武训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被批判,但没有办法掩盖其无私助学的义举。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做慈善,鉴于个人能力,慈善资金来自于乞讨,但这并影响你慈善之心。

      刚刚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文规定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言外之意支持规范的民办教育发展,不支持不规范的民办教育发展,对不规范的民办教育要进行规范,而去年9月颁布实施的新版《民办教育促进法》则对如何规范给以明确规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公益性,可谓教育人的底线和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事业更是一种慈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办学方向,才能不折不扣地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进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无论怎么样,当前的办学条件总比行乞兴学的武训要好的多,又有什么理由不能把教育当做慈善事业来搞呢?又有什么面目昧着良心在教育事业上进行资本运作那一套呢?

       反观当前的一些民办学校,他们做到这些了吗?更别说具备武训先生行乞兴学的教育情怀了。以“升学率”为目标的某些民办学校,是以“分数”论英雄。无论是采取军事化的严格管理,还是“题海”式的刷题战术,最终只能是走向“填鸭式”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教出来的学生,很难不沦为“做题机器”。这与我国的素质教育核心精神是完全相悖的,对于孩子们的成长也是完全不利的。很多民办学校可以提前“掐尖”招生,跨区域招生,甚至还有为特别优秀的学生提供“津贴”,“补助”甚至“减免学费”等优惠政策,将最优秀的学生招收进学校。这些行为不仅扰乱了公办学校的正常招生,还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

        目前将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已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今后民办学校可能将会退出历史舞台,基础教育将回归本真,成为普及惠民的真正的基础。这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孩子重新回到一个公平的层面,凭自己努力竞争,家长不用想方设法只为孩子寻求一个好的学习机会。公办学校提倡素质教育,这对孩子的成长百利而无一害。“唯分数论”只能在短期内提现孩子的优秀,但是在人漫长的一生中,自身的品德素质修养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教育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小到个人,好的教育能够充实自我,提升道德品质;大到人类社会,好的教育则能够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生命质量。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尤其是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大中国,目前正在全力以赴地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我们需要把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强国,需要的不仅仅是少数精英,而是需要整个民族的复兴。某些民办学校杀鸡取卵、加强版的学而优则仕的模式,可谓与国家发展大政方针背道而驰、南辕北辙!实现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中国产品变为中国品牌,中国速度变为中国质量的三大转变,靠的是全面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的加强版!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从孔老夫子到武训、陶行知的教育情怀,他们以慈善之心搞教育,给我们以启迪,给我们以教诲:万万不可在教育事业上玩弄资本运作那一套,始终把公益性放到第一位,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至上,始终不折不扣地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